EPSILON技术:揭秘记忆形成中突触AMPAR胞吐的时空动态

《Nature Neuroscience》:EPSILON: a method for pulse-chase labeling to probe synaptic AMPAR exocytosis during memory forma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Nature Neuroscience 21.3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记忆形成的突触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名为EPSILON(神经元表面蛋白标记技术)的创新方法,通过脉冲追踪标记膜表面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首次实现活体条件下突触分辨率水平的AMPAR胞吐动态图谱绘制。在恐惧条件反射实验中,发现CA1锥体神经元突触AMPAR胞吐与即刻早期基因产物cFos表达高度相关,为记忆印迹细胞的突触可塑性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该技术可拓展至其他跨膜蛋白研究,为学习记忆的突触编码原理开辟新途径。

  神经科学领域迎来突破性工具——EPSILON技术(神经元胞外蛋白表面标记法),犹如给突触装上了"分子录像机"。这项创新技术通过巧妙设计膜不通透染料的脉冲-追踪标记策略,首次在活体动物中绘制出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的胞吐动态图谱,分辨率直达单个突触水平。研究人员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恐惧记忆研究,发现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的AMPAR"上新"过程(突触增强的关键指标)与记忆印迹标志物cFos的表达呈现惊人的时空耦合。这一发现如同解开记忆密码的钥匙,揭示了记忆印迹细胞通过突触AMPAR的精准调度来实现信息存储的分子剧本。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套技术方案还能"改装"用于其他跨膜蛋白的运输研究,为解密大脑信息存储的突触密码本提供了通用型研究平台。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