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Biology》:Sleep pressure causes birds to trade asymmetric sleep for symmetric sleep
编辑推荐:
本文通过对欧洲寒鸦(Coloeus monedula)的研究发现,睡眠压力会使鸟类牺牲不对称睡眠以换取对称睡眠。利用高密度脑电图(EEG)记录,研究了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SD)后的情况,为理解鸟类睡眠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 研究背景
睡眠对于动物来说,既是必需的,却又存在一定风险。在睡眠不足后,哺乳动物和鸟类会睡得更久、更深,这一现象在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期间,通过脑电图(EEG)慢波活动(SWA,≈1 - 5Hz 频谱功率)增强得以体现。同时,在清醒时刺激大脑区域,后续该区域的睡眠会更深,这表明 NREM 睡眠是一个局部的、受内稳态调节的过程。
鸟类和部分海洋哺乳动物在 NREM 睡眠时能睁一只眼,这种状态下,睁眼对侧半球处于较浅睡眠或清醒状态,分别被称为不对称和单半球 NREM 睡眠,而双眼闭合则与对称 NREM 或快速眼动睡眠(REM)相关。鸟类依赖不对称和单半球睡眠来保障自身安全,但单半球深度睡眠会增加两个半球满足 NREM 睡眠需求的时间,因此睡眠压力增加时,鸟类可能会以牺牲不对称睡眠为代价,进入对称睡眠。
实验方法
研究选用欧洲寒鸦作为实验对象,这是因为它们相对体型的大脑较大,便于同时从多个区域记录数据,而且鸦科动物具有类似灵长类的认知能力,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密度较高。
实验中,使用无线数据记录器从 28 个等间距的硬膜外 EEG 电极记录数据,这些电极覆盖寒鸦大脑背侧表面,包括视觉上纹状体(参与视觉信息处理)、海马体(处理空间信息)和背侧室嵴(DVR,多模态感觉和高阶联合区域,包含类似哺乳动物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区域)。同时,记录器还记录三轴加速度以检测头部运动。
实验持续三天,包括一个基线日夜间、第二天夜间前 4 或 8 小时的睡眠剥夺(SD)以及后续的恢复阶段。在 SD 期间,通过温和刺激防止鸟类入睡,恢复阶段则让它们正常睡眠。
实验结果
- EEG 频谱特性:寒鸦的 EEG 频谱特性与其他鸟类大致相似,NREM 睡眠以 SWA(2 - 4Hz 峰值)增强为特征,与清醒和 REM 睡眠不同。与其他鸟类记录不同的是,寒鸦 EEG 在 7Hz 左右出现第二个峰值,这个频率的振荡在原始和滤波后的 EEG 记录中都清晰可见,且在视觉上纹状体和 DVR 区域最为明显,海马体区域最弱。SWA 在夜间早期最强,7Hz 功率在夜间早期和晚期最强。
- 睡眠模式变化:寒鸦的基线睡眠模式与其他昼行性鸟类相似,24 小时内包括 51.5% ± 0.4% 的清醒时间、39.8% ± 1.1% 的 NREM 睡眠和 8.7% ± 1.1% 的 REM 睡眠,睡眠主要集中在夜间。SD 后,NREM 睡眠在恢复阶段增加,8 小时 SD 后,NREM 睡眠在后续白天也增加;REM 睡眠在 SD 期间被抑制,4 小时 SD 后无恢复迹象,8 小时 SD 后在后续白天和第二个恢复夜增加,但两种睡眠增加的时间都未能完全补偿 SD 期间失去的睡眠。此外,SD 还导致 NREM 睡眠持续时间增加,REM 睡眠持续时间在 8 小时 SD 后的恢复阶段有所变化。
- EEG 功率变化:睡眠剥夺导致 NREM 睡眠 EEG 功率最初增加,这种增加在第一个恢复夜逐渐消散。EEG 功率增加呈双峰模式,在 1.5 - 5.5Hz(SWA)和 7.5 - 18Hz 频段有明显峰值,这种双峰增加在 28 个电极几乎都存在,表明鸟类大脑对 SD 有广泛反应。不同脑区对 SD 的反应存在差异,SWA 在 DVR 区域增加最大,7.5 - 18Hz 频段功率在视觉上纹状体增加最多,且 4 小时 SD 后这两个频段的 AUC 增加幅度略高于 8 小时 SD。
- 睡眠不对称性变化:计算 NREM 睡眠期间左右半球的半球间不对称指数(AI)发现,大多数 NREM 睡眠时段为对称睡眠,少量为单半球睡眠,部分为不对称睡眠。在视觉上纹状体,睡眠压力增加(如 SD 后或夜间开始时)会使睡眠更对称,而在海马体区域,不对称性在夜间变化不明显且不受 SD 影响。
研究讨论
- 脑区差异:大脑不同区域的 EEG 活动及其对 SD 的反应存在差异。海马体在基线 NREM 睡眠期间 EEG 功率最低,恢复期间增加最小,这可能与其结构特点有关。视觉上纹状体和 DVR 区域 EEG 功率较高,可能是因为它们相对较厚,也可能反映了这些区域内在的神经生理和功能特性。
- 7Hz 振荡:寒鸦在 NREM 睡眠期间出现独特的 7Hz 振荡,这在其他鸟类中未被发现。这种振荡可能与鸦科动物大脑大、神经元密度高以及复杂的认知能力有关,尽管涉及不同的睡眠状态和脑区,但可能与啮齿动物海马体在 REM 睡眠期间的 theta 振荡一样,在记忆巩固中发挥类似作用。
- 双峰反应:寒鸦在 SD 后 EEG 功率的双峰增加在多种鸟类中都有发现,高密度 EEG 记录表明鸟类大脑背侧表面大部分区域都有这种反应。SWA 增加与哺乳动物睡眠稳态研究结果一致,但 8 小时 SD 后 SWA 未进一步增加,说明鸟类大脑增加 SWA 的能力有限。在哺乳动物中也观察到类似的双峰增加和 6 - 8Hz 频段的下降,但其原因、机制和功能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都尚不明确。
- 睡眠不对称性:寒鸦在不同脑区的不对称睡眠存在侧向化差异,这可能与大脑功能侧向化有关,更多的睡眠可能是对清醒时大脑使用增加的一种反应。
- 研究意义:此前研究发现多种动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对称和对称 NREM 睡眠的比例会发生变化,但原因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在不变环境中进行完全 SD,表明睡眠压力增加会使鸟类牺牲不对称睡眠,以更有效地通过对称睡眠满足睡眠需求,这有助于深入理解鸟类睡眠的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