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 GG(LGG)助力防控鸡沙门氏菌感染:肠道健康与食品安全的新希望

《Infection and Immunity》:The probiotic 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GG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Salmonella load and modulates growth, intestinal morphology, gut microbiota,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chicken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Infection and Immunity 3.1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鸡沙门氏菌(Salmonella)感染问题,评估多种益生菌抗沙门氏菌的效果。研究发现,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GG(LGG)表现优异,能显著降低鸡体内沙门氏菌载量,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形态,有望成为防控沙门氏菌感染、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 研究背景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全球每年因非伤寒沙门氏菌(NTS)导致的肠胃炎病例超 9300 万,死亡 15.5 万人,美国每年也有大量感染、住院和死亡案例,经济损失巨大。家禽及禽产品是沙门氏菌传播给人类的主要源头。
在禽类养殖中,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感染鸡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会持续排菌污染环境,增加人类感染风险。长期以来,抗生素在禽类养殖中广泛用于控制沙门氏菌感染和促进生长,然而这导致了多重耐药沙门氏菌的出现与传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禁止在禽类生产中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用于促生长的抗生素。同时,现有疫苗无法对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提供交叉保护,生物安全措施也难以彻底根除沙门氏菌,因此急需寻找新的防控方法。

益生菌作为活的有益微生物,适量摄入可对宿主健康产生益处,在禽类养殖中常用于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减少病原体载量。其中,乳酸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具有抗沙门氏菌活性,但目前对益生菌抗沙门氏菌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包括缺乏对其作用机制及在工业应用中可重复性的深入了解。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益生菌在体外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T)和肠炎沙门氏菌(SE)的抑制效果,并在体内验证效果较好的益生菌,探索其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


  1. 细菌菌株与培养条件:选用 ST、SE 以及多种益生菌菌株,如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鼠李糖乳杆菌 GG(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 GG,LGG)等,分别在特定培养基和条件下培养。ST 和 SE 在 LB 肉汤中 37℃振荡培养,益生菌根据种类在 MRS 培养基中厌氧或在 LB 肉汤中需氧培养。
  2. 体外实验
    • 琼脂孔扩散实验:将过夜培养的益生菌菌液加入接种有 ST 或 SE 的琼脂平板孔中,测量 12h 和 24h 后的抑菌圈大小,评估益生菌全菌培养物的抗沙门氏菌能力,并检测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
    • 共培养实验:将益生菌与沙门氏菌按一定比例在共培养培养基中厌氧培养 24h,在不同时间点取样计数,同时测量共培养体系的 pH 值,探究益生菌对沙门氏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 Trans - well 迁移实验:通过 Trans - well 实验,将 LGG 和 Bb12 置于滤膜上方,沙门氏菌置于下方,检测益生菌分泌产物的抗菌活性。
    • 细胞游离上清液(CFS)相关实验:制备 LGG 和 Bb12 的 CFS,通过琼脂孔扩散实验评估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活性,以及温度和蛋白酶 K 处理对该活性的影响。使用 3kDa 超滤离心管对 CFS 进行分级,验证低分子量产物的抑菌作用。
    • 细胞侵袭实验:利用极化的人结肠直肠腺癌细胞(HT - 29),用不同浓度的 LA、LGG 和 Bb12 的 CFS 预处理细胞,再感染沙门氏菌,评估 CFS 对沙门氏菌侵袭细胞能力的影响。

  3. 体内实验
    • 鸡实验 1:选用 51 日龄无特定病原体(SPF)来航鸡,分为 5 组,分别为未感染未处理组(NC)、感染 ST 并使用 LGG 处理组(LS)、感染 ST 并使用 Bb12 处理组(BS)、感染 ST 并使用 LGG 和 Bb12 混合处理组(LB_S)、感染 ST 未处理组(PC)。从第 1 天到第 16 天,通过口服灌胃给予益生菌,第 7 天感染 ST,第 17 天处死鸡,检测各组织中 ST 载量。
    • 鸡实验 2:60 日龄 SPF 蛋鸡分为 4 组,实验流程与鸡实验 1 类似,但 LGG 通过饮水给药,从第 1 天持续到第 13 天,第 7 天感染 ST,第 15 天检测各组织中 ST 载量。
    • 鸡实验 3:400 只 1 日龄 SPF 来航鸡分为 5 组,包括 NC、未感染但使用 LGG 处理组(LGG)、感染 ST 并使用 LGG 处理组(LS)、感染 ST 并使用商业益生菌处理组(CS)、感染 ST 未处理组(PC)。从第 1 天到第 13 天,通过饮水给予 LGG 或商业益生菌,第 7 天感染 ST,在第 7 天和第 14 天进行剖检,检测各组织中 ST 载量、肠道菌群、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

  4. 分析方法
    • 肠道菌群分析:提取鸡实验 3 中盲肠组织 DNA,对 16S rRNA 基因的 V4/V5 区域进行 PCR 扩增、文库构建和测序。利用相关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引物去除、ASV(扩增子序列变异体)推断、分类学注释等分析,计算 α 多样性和 β 多样性,并进行差异丰度分析。
    • LGG 特异性 PCR:对鸡实验 3 中检测到 LGG 的样本进行 LGG 特异性 PCR 验证,以确认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 肠道组织形态学分析:收集鸡实验 3 中回肠和空肠组织,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和染色,测量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并计算 VH/CD 比值,评估肠道完整性。
    •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提取鸡实验 3 中盲肠扁桃体的总 RNA,反转录为 cDNA 后进行实时定量 PCR(qRT - PCR),检测多种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
    • 有机酸定量分析:采用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LC - MS/MS)结合同位素标记化学衍生法,对益生菌产生的有机酸进行定量分析。
    • 生物活性抗菌肽鉴定:利用 LC - MS/MS 对 LGG 和 Bb12 的上清液进行分析,鉴定其中的生物活性抗菌肽,并合成部分肽段测试其对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
    • LGG 对多种沙门氏菌血清型的作用:通过琼脂孔扩散实验,检测 LGG 对多种常见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抑制效果。
    • 统计分析:使用 R 和 GraphPad PRISM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实验采用相应的统计方法,以 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


  1. 体外实验结果
    • 琼脂孔扩散实验:LGG、Bb12 和 LA 的全菌培养物对 ST 和 SE 均有抑制作用,LGG 和 Bb12 在 24h 对 ST 的抑菌圈分别为 14mm 和 14.5mm,对 SE 的抑菌圈分别为 11.5mm 和 14.5mm。热处理未改变 LA、LGG 和 BB12 的抗沙门氏菌特性,Lbrev 在 4℃处理 12h 时对 ST 和 SE 有抑制作用,但 24h 时抑制作用消失,121℃处理后无抑制作用,EcN 对 ST 和 SE 无抑制作用,因此后续未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
    • 共培养实验:LA 在共培养 6h 时开始显著抑制 ST 和 SE 生长,LGG 和 Bb12 在 12h 时对 ST 和 SE 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24h 时 LGG 和 Bb12 可完全清除 ST 和 SE。Lbrev 对 ST 无明显抑制作用,对 SE 仅在 6h 时有显著抑制作用。共培养体系的 pH 值随时间降低,但 Lbrev 共培养体系虽呈酸性却未抑制沙门氏菌生长,表明 pH 不是抑制沙门氏菌的唯一因素。
    • Trans - well 迁移实验:LGG 和 Bb12 的分泌产物在 Trans - well 实验中对 ST 和 SE 有显著抑制作用,12h 时 LGG 和 Bb12 的分泌产物分别使 ST 减少 2.45log 和 2.79log,24h 时 LGG 使 ST 减少约 3.3log,Bb12 使 ST 检测不到,对 SE 也有明显抑制作用,24h 时两者均使 SE 减少约 3log。
    • CFS 相关实验:LGG 和 Bb12 的 CFS 在琼脂孔扩散实验中对 ST 和 SE 有抑制作用,且抑菌活性具有热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经 3kDa 超滤离心管处理后的低分子量产物仍有抑菌作用。
    • 细胞侵袭实验:LA、LGG 和 Bb12 的 CFS 能显著减少沙门氏菌对 HT - 29 细胞的侵袭,25% 的 CFS 对感染 ST 的细胞效果最佳,12.5% 的 CFS 对感染 SE 的细胞效果最佳。

  2. 体内实验结果
    • 鸡实验 1:口服给予 LGG 显著降低了感染 ST 鸡盲肠中的 ST 载量,10dpi 时降低约 1.9log,同时使脾脏中 ST 阳性鸡的比例降低 30%。但 Bb12 和 LGG 与 Bb12 混合处理组未降低盲肠中 ST 载量,且各处理组均未降低肝脏中 ST 载量,益生菌处理对鸡体重无影响。
    • 鸡实验 2:通过饮水给予 LGG 同样显著降低了感染 ST 鸡盲肠中的 ST 载量,8dpi 时降低约 1.91log,在脾脏和肝脏中的 ST 定植情况不一致,LGG 处理对鸡体重无影响。
    • 鸡实验 3:在模拟野外条件下,对饲养在垫料地面的鸡通过饮水给予 LGG,显著降低了 7dpi 和 14dpi 时盲肠、肝脏和脾脏中的 ST 载量。7dpi 时,PC 组、LS 组和 CS 组盲肠中 ST 载量分别为 7.59log、1.64log 和 1.48log;14dpi 时,分别为 6.03log、2.29log 和 2.54log。同时,该实验中不同组鸡的体重出现显著差异,PC 组平均体重最低。

  3. 机制研究结果
    • 肠道菌群调节:LGG 处理显著增加了 14dpi 时鸡盲肠菌群的 α 多样性,Chao1、Observed 和 Shannon 指数显著升高。在门水平,Firmicutes、Proteobacteria 和 Actinobacteria 是主要菌群,CS 组中 Proteobacteria 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组。在属水平,LGG 处理增加了 Butyricicoccus、Erysipelatoclostridium、Flavonifractor 和 Bacillus 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了 Blautia、Shuttleworthia、Intestinimonas 和 Subdoligranulum 等菌属的相对丰度,且 Lacticaseibacillus 仅在 LGG 和 LS 组中检测到。
    • 肠道组织形态学改善:LGG 处理提高了感染 ST 鸡回肠的 VH 和 VH/CD 比值,14dpi 时,LGG 组回肠 VH 显著高于 PC 组,LS 组回肠 VH 和 VH/CD 比值也明显高于 PC 组,表明 LGG 可能改善肠道完整性或促进肠道营养吸收。而空肠在各处理组间的 VH、CD 和 VH/CD 比值无显著差异。
    •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qRT - PCR 结果显示,在鸡盲肠扁桃体中,各处理组在 7dpi 和 14dpi 时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7dpi 时,CS 组中 IL - 10 表达量显著高于 PC 组,PC 组中 IL - 1β 表达量在 7dpi 时高于其他组,14dpi 时低于其他组。
    • 抗菌物质分析:LC - MS/MS 分析表明,乳酸是益生菌 CFS 中的主要有机酸,LGG 和 Bb12 中乳酸含量较高。同时,从 LGG 和 Bb12 的 CFS 中鉴定出多种小肽,合成的 5 种肽段对 ST 均有抑制作用,其中 PN - 2 抑制作用最强,可达 86%。
    • 对多种沙门氏菌血清型的抑制作用:LGG 对多种沙门氏菌血清型(如 S. Anatum、S. Albany 等)均有抑制作用,对 S. Muenchen 的抑制圈最大,为 17 ± 0.50mm。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LGG 和 Bb12 在体外具有优异的益生菌特性,如抑制活性、热稳定性和蛋白酶抗性。体内实验证实,补充 LGG 无论是口服还是通过饮水给药,均可降低鸡盲肠和内脏器官中的沙门氏菌载量。LGG 的抗沙门氏菌活性可能源于其对肠道完整性的改善、有机酸和抗菌肽的产生以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此外,补充 LGG 还可提高鸡的体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LGG 有望成为改善家禽生长性能、预防沙门氏菌感染、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有效益生菌。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