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Childhood Cancer Risk in Hispanic Enclaves in California
编辑推荐:
为探究西班牙裔聚居区居住情况对儿童癌症风险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加州儿童为对象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对儿童癌症风险影响不一,因母亲出生地和居住地区而异。该研究为了解儿童癌症风险因素提供新视角。
在健康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一个有趣又令人困惑的现象 —— 西班牙裔流行病学悖论(Hispanic Epidemiologic Paradox)。通常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群体,健康状况往往不太乐观。但西班牙裔人群却有些特别,尽管他们面临着较大的社会经济劣势,可健康结果却与白人相当甚至更好,这种优势在围产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墨西哥裔女性。
不过,深入研究后人们发现,西班牙裔女性群体内部也存在差异。美国出生的西班牙裔母亲,其围产期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比国外出生的母亲更高,比如低出生体重和早产的比例更高。研究认为,这种差异可能和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有关。美国出生的西班牙裔女性虽然在收入、教育和医疗服务获取方面更具优势,但她们更容易养成吸烟、饮酒等不良健康习惯,压力水平也更高。
文化适应程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衡量,其中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Hispanic enclaves)就是一个重要指标。西班牙裔聚居区是指那些保留本土文化习俗,在文化和种族上与周边地区有明显差异的社区。按照空间同化理论,移民刚到美国时,倾向于聚居在一起;但随着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增加以及文化适应程度的提高,他们会离开这些聚居区,前往更具种族多样性的社区。居住在聚居区的西班牙裔人群社交融合度更高,社交网络更庞大、更多样,孕期吸烟等不良健康行为的发生率也更低。
许多儿童癌症都与孕期或婴儿早期的暴露因素有关,而居住在聚居区又和孕期更好的健康资源及行为相关,所以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很可能会影响儿童患癌风险。此前有研究发现,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死亡率有所增加,而且国外出生的西班牙裔女性的孩子,患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的风险更低。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提出假设:对于那些与母亲健康行为密切相关的癌症,尤其是国外出生的西班牙裔女性发病率较低的癌症,由于孕期健康行为较差和社会支持较少,居住在聚居区之外可能会增加儿童患癌风险。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上。
研究人员从空气污染与儿童癌症(APCC)研究中选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加利福尼亚癌症登记处(CCR)1988 - 2013 年确诊的癌症病例,与 1983 - 2011 年加利福尼亚州出生记录进行关联,筛选出 5 岁及以下确诊癌症的儿童作为病例组。对照组则是从所有加利福尼亚州出生证明中随机选取、在 6 岁前未被诊断出癌症的儿童,按照 20:1 的比例根据出生年份与病例组进行频率匹配。最终样本包含 6111 例病例和 124443 例对照,且研究对象均为西班牙裔母亲在加州所生的孩子。
研究人员根据国际儿童癌症分类第 3 版(ICCC - 3)或国际肿瘤学疾病分类(ICD - O - 3)代码对儿童癌症类型进行分类,选取至少有 65 例病例的特定癌症类型进行研究。协变量信息来自加州出生证明,通过开源地理编码器对地址进行地理编码,对于 1998 年以前没有精确家庭住址的情况,使用邮政编码的质心进行编码。
为了衡量西班牙裔聚居区,研究人员基于美国人口普查(1990 年、2000 年)和 2007 - 2011 年美国社区调查(ACS)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创建了一个邻里层面的西班牙裔聚居区指数。该指数基于西班牙裔居民中外籍出生的比例、近期移民比例、语言隔离家庭比例、说西班牙语且语言隔离的家庭比例以及英语水平有限的所有语言使用者比例等变量计算得出。然后,根据该指数将邻里分为五个等级,进一步合并为三个类别:最低的三个等级(0 - 60%)表示最不像聚居区的邻里,第 4 等级表示中等,最高等级表示最像聚居区的邻里。同时,研究人员还基于 CCR 的汇总数据创建了邻里社会经济地位(nSES)指数。
在统计分析方面,研究人员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评估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与儿童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并对出生年份、母亲年龄、母亲出生地(国外出生与美国出生)、基于人口普查的邻里社会经济地位、父亲种族和父亲年龄等潜在混杂因素进行调整。此外,还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分析,比如针对 1998 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亚组评估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对癌症风险的影响,以及调整交通相关空气污染因素等。
研究结果显示,居住在更像聚居区邻里的西班牙裔母亲,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较少,年龄稍小,更有可能是国外出生,且孕期吸烟的可能性更低,产前护理的支付来源多为公共渠道,生育次数更多。这些母亲所生孩子的父亲也更可能教育程度较低、是西班牙裔且年龄稍小。从整体来看,更像聚居区的邻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且大多位于洛杉矶县。
在癌症风险方面,与居住在最像聚居区邻里的西班牙裔母亲所生孩子相比,居住在最不像聚居区邻里的母亲所生孩子患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的风险增加;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的风险则有下降趋势。按母亲出生地分层后发现,国外出生的西班牙裔母亲,其孩子在最不像聚居区邻里居住时,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风险更低。在洛杉矶县,居住在最不像聚居区邻里与横纹肌肉瘤和肾母细胞瘤的患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某些个别因素外,整体模式与之前的分析相似。例如,低比例的西班牙裔个体与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风险降低相关;低比例说西班牙语且语言隔离的家庭与横纹肌肉瘤风险增加相关;低比例近期移民与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风险增加相关。
研究结论表明,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对儿童癌症风险并没有一致的有益影响。对于某些癌症,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肝母细胞瘤,居住在最不像聚居区邻里的儿童风险更低;而横纹肌肉瘤的风险在最不像聚居区邻里却有所增加。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聚居区的环境因素、母亲的健康行为以及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虽然聚居区与孕期吸烟率较低有关,但可能存在其他不良的产前健康行为,比如母亲饮食中缺乏重要营养素、接触有害环境物质或职业危害等,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家庭和职业环境,或者影响获取健康促进资源的途径,进而影响儿童癌症风险。
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和母亲出生地的差异对研究结果有显著影响。这表明西班牙裔聚居区本身可能不是一个有用的癌症风险预测指标,需要进一步针对不同母亲出生地的西班牙裔聚居区,研究围产期风险和预防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观察到的癌症风险模式。
这项研究首次评估了西班牙裔聚居区与儿童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为了解邻里环境对癌症风险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发现癌症结果的差异,为后续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干预措施提供方向。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缺乏父母详细的特征和暴露信息,可能存在已知和未知风险因素的混杂;无法确定国外出生的西班牙裔人群根据在美国居住时间的差异,以及美国出生的西班牙裔人群根据文化适应程度的差异;1998 年以前依靠邮政编码确定居住地址可能存在暴露分类错误等。但总体而言,该研究在儿童癌症风险研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开展此项研究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 数据关联与筛选:将加利福尼亚癌症登记处(CCR)的癌症病例数据与加州出生记录关联,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
- 指数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基于人口普查和社区调查数据创建西班牙裔聚居区指数和邻里社会经济地位(nSES)指数。
- 统计分析: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评估变量间关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调整潜在混杂因素。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