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整合医疗体系:2012 - 2021 年疾病预防、医疗服务与医疗筹资耦合协调评估 —— 探索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路径

《Health Economics Review》:Building an integrated healthcare system of China: an assessment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disease prevention, medical services, and healthcare financing from 2012 to 2021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6日 来源:Health Economics Review 3.7

编辑推荐:

  为解决中国医疗改革中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和医疗筹资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 2012 - 2021 年三者耦合协调的研究。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有变化且区域差异明显,疾病预防是主要制约因素。该研究为整合医疗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助力实现 “健康中国 2035” 目标。

  
在全球追求健康福祉的浪潮中,医疗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的全民健康覆盖(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UHC),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部分,它关乎着全体居民能否公平地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避免因病致贫的困境。这一目标涵盖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财务保障三个关键维度。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医疗费用不断攀升以及疾病谱愈发复杂,公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基本覆盖阶段,转而追求更高质量、更具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这使得整合医疗服务成为实现 UHC 的关键路径。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暴露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在医疗保险覆盖方面,曾在世界卫生组织 2000 年全球卫生筹资公平性调查中排名靠后,农村地区医疗保险覆盖不足问题严重,大量农村居民在疾病面前缺乏保障,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同时,医疗服务的商业化倾向使得居民医疗支出不断增加,部分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患者的实际需求。此外,早期医疗改革中管理和资金的分离,导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治理碎片化,严重影响了医疗体系的协同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现 “健康中国 2035” 的宏伟目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国整合医疗体系的研究。该研究聚焦于 2012 - 2021 年中国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和医疗筹资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旨在全面评估整合医疗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研究成果发表在《Health Economics Review》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选取中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2012 - 2021 年的健康发展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数据来源于各类统计年鉴和发展公报。接着,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综合健康覆盖测量框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包含疾病预防、医疗服务和医疗筹资三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EWM)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CCDM)量化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GCA)找出关键驱动因素,最后借助灰色预测模型(Grey Prediction Model,GM (1,1))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研究结果

  1. 耦合协调发展状况:2012 - 2021 年,中国 31 个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在 0.12 - 0.73 之间变化。2012 年,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发展不平衡,严重失衡地区占比 71% 。到 2017 年有所改善,严重失衡比例下降,出现带状分布。2021 年,多数地区从严重失衡转变为中度失衡,东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好。从时空特征来看,全国耦合协调度逐渐增强,但存在东高西低的差异。
  2. 整合医疗建设的驱动因素:从全国层面看,疾病预防、医疗筹资和医疗服务三个子系统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不同,疾病预防的影响最大。在区域层面,多数省份(68%)受疾病预防子系统影响最大,这表明疾病预防是制约整合医疗服务建设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同时,不同省份的影响因素和程度存在差异,没有统一的演化规律。
  3. 耦合协调度预测:通过 GM (1,1) 模型预测,未来中国 31 个省份的耦合协调指数大多呈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不同。全国平均年增长率为 1.83%,新疆地区发展最快,年增长率达 4.23%,福建地区最慢,年增长率仅 0.15%,地区间发展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

研究结论与讨论

研究表明,中国整合医疗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疾病预防对耦合协调度影响显著,目前是各地区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虽然中国在医保体系整合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如 2015 年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筹资体系,2018 年成立国家医疗保障局,但疾病预防体系的相对滞后仍制约着整体医疗体系的协调发展。因此,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对提升医疗体系的整体协调性至关重要。
从研究方法上看,该研究综合运用多种模型,弥补了传统研究在动态性和前瞻性方面的不足。然而,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延长数据跨度,探索文化观念和治理能力等主观因素对系统耦合协同的影响,优化指标权重设计,以获得更准确的研究结果。在实践层面,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政府应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分割,加大对疾病预防体系的投入,根据不同地区的关键驱动因素制定针对性政策,加强区域间合作,缩小健康差距,推动中国整合医疗体系朝着更加协调、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实现 “健康中国 2035” 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