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核苷酸替换增强 α- 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表达: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新突破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pecific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in the burst sequence enhance polyhedrin expression in alphabaculoviruses: improvement of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9

编辑推荐: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广泛用于生产疫苗等。本文研究发现,α- 杆状病毒多角体蛋白(POLH)基因 “爆发序列” 富 A 区域特定核苷酸替换(如 TTT 突变)能显著提升 POLH 表达,为优化 BEVS 提供新思路,助力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

  ### 研究背景
杆状病毒是昆虫病原 DNA 病毒,分为四个属,其中 α- 杆状病毒在感染周期中会产生两种类型的病毒粒子:包埋型病毒(ODV)和芽生型病毒(BV)。ODV 被包裹在包含体(OBs)中,OBs 的主要成分是多角体蛋白(POLH)。α- 杆状病毒在感染后期,能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 OBs,这得益于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高表达。
20 世纪 80 年代,基于苜蓿银纹夜蛾多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开发出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EVS),用于在培养细胞和昆虫幼虫中表达外源蛋白。polh 基因转录起始位点和起始密码子之间 50bp 的 “爆发序列”,对 polh 基因的转录爆发至关重要,但其中影响 polh 表达的关键核苷酸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聚焦于爆发序列中的富 A 区域,探究其在 polh 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1. 细胞系和病毒:使用 BmN-4 和 Sf-9 细胞系,分别由 Susumu Maeda 和 Ryoichi Sato 提供。BmNPV-abb 和 T3-WT 作为亲本病毒,重组病毒 Luc-SP(Luc-Bm)和 Luc-30 用于报告实验。通过噬斑测定法测定 BmNPV 滴度,通过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 AcMNPV 滴度,细胞感染复数(MOI)设为 5。
  2. 重组病毒的构建:构建重组 BmNPVs 时,将 polh 或荧光素酶(luc)序列克隆到转移载体 pBm31 中,利用 KOD-Plus 诱变试剂盒进行诱变,经 Sanger 测序验证后,与 Bsu36I 酶切的 BmNPV-abb 基因组 DNA 共转染到 BmN-4 细胞,通过噬斑分析筛选重组体。构建重组 AcMNPVs 则使用 Bac-to-Bac 系统,将 luc 或绿色荧光蛋白(gfp)序列克隆到转移载体 pFastBac1 中,后续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3. 荧光素酶检测:使用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在 BmN-4 和 Sf-9 细胞感染重组病毒 3 天后,测定荧光素酶活性。
  4. POLH 和 GFP 积累及 OB 产生检测:感染重组病毒 3 天后收集 BmN-4 或 Sf-9 细胞,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CBB)染色检测 POLH 和 GFP 表达,利用 ChemiDoc XRS Plus 成像系统和 Image Lab 软件进行蛋白定量。用血细胞计数器检测 BmN-4 细胞中 OB 的产生情况。
  5. 逆转录 -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感染病毒 2 天后收集细胞,用 TRI Reagent 提取总 RNA,合成第一链 cDNA 后,使用 KAPA SYBR FAST qPCR 试剂盒及特定引物,对 polh、luc 和 gfp 进行 RT-qPCR,通过 StepOne 实时 PCR 系统检测扩增,用 2–Ct法计算表达值。
  6. 统计分析:运用 Prism 9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 BmNPV polh 爆发序列富 A 区域突变对 polh 启动子驱动活性的影响:BmNPV 和 AcMNPV 的爆发序列完全相同。以表达 luc 的 BmNPV(Luc-SP)为亲本病毒,构建了四个突变体 Mut1、Mut2、Mut3 和 Mut4。Luc 报告基因检测显示,Mut1 和 Mut2 的荧光素酶活性比野生型病毒高 4 - 5 倍,Mut4 和 Mut3 的活性分别为野生型的一半和与野生型相当。这表明将 - 16 至 - 14 位的三个 A 替换为 T(TTT 突变)可增强 polh 启动子驱动的报告基因活性。
  2. 富 A 区域一两个核苷酸 A - T 突变对 polh 启动子驱动活性的影响:构建了三个单核苷酸 A - T 突变体(T1、T2、T3)和三个双核苷酸 A - T 突变体(T12、T13、T23)。在 BmN-4 细胞中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和 luc mRNA 水平,结果显示单核苷酸替换(T2 和 T3)使活性和 mRNA 水平略有增加,双核苷酸替换(T12、T13、T23)使活性和 mRNA 水平显著增加,但均低于 TTT 突变体。说明单核苷酸替换导致 polh 启动子驱动转录略有增加,双核苷酸替换显著增加,三核苷酸替换增加幅度最大。
  3. 含 polh 编码序列(CDS)载体中 TTT 突变对 polh 启动子驱动活性的影响:BEVS 中基于 polh 启动子的载体分为含和不含 polh CDS 两种类型。以含 30bp BmNPV polh CDS 的 Luc-30 为对照,构建 Luc-30-TTT 突变体。在 BmN-4 细胞中的检测结果表明,Luc-30-TTT 的荧光素酶活性和 luc mRNA 水平均比 Luc-30 增加约 1.4 倍,说明 TTT 突变在含 polh CDS 的载体中也能提高报告基因表达。
  4. AcMNPV 基因组中 TTT 突变对 polh 启动子驱动活性的影响:以 AcMNPV 为基础的 BEVS 应用更广泛。使用含 37bp polh CDS 的 pFastBac1 为供体载体,以 luc 和 gfp 为报告基因构建重组病毒。在 Sf-9 细胞中的检测发现,TTT 突变使 GFP 表达增加约 1.5 倍(无统计学意义),Luc 活性增加约 2 倍,gfp 和 luc mRNA 水平显著增加。表明 TTT 突变在 AcMNPV - Sf-9 系统中也能增强 polh 驱动的外源基因表达。
  5. TTT 突变对产 OB 的 BmNPV 中 polh 表达的影响:以产 OB 的 BmNPV T3-WT 为亲本病毒构建 T3-WT-TTT 突变体。RT-qPCR 结果显示,TTT 突变使 polh mRNA 水平增加约 1.4 倍,SDS-PAGE 检测发现 POLH 表达增加约 1.2 倍,T3-WT-TTT 产生的 OB 数量比 T3-WT 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 TTT 突变可使野生型 polh 基因的病毒中 polh 表达增加。

讨论


此前研究已确定了影响 BEVS 中外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如爆发序列与起始密码子间的间隔长度和 5′ polh CDS。本研究发现,polh 爆发序列富 A 区域 - 16 至 - 14 位的 AAA 突变为 TTT,能显著提高 polh 驱动的报告基因表达,且在不同类型载体、BmNPV 和 AcMNPV 以及产 OB 的病毒中均有此效果。

目前尚未明确 TTT 突变增加 polh mRNA 水平的原因,推测可能是其增加了病毒晚期因子 1(VLF-1)与爆发序列的结合亲和力,进而提高 polh 转录水平,后续需通过凝胶迁移实验或改良的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等方法验证。

现有的 BEVS 大多使用 BmNPV 或 AcMNPV,其载体含爆发序列。此前虽有研究向载体引入多个爆发序列拷贝,但未发现简单核苷酸替换可增加 polh 驱动的报告基因表达。本研究发现的 TTT 突变易于引入现有 BEVS,虽未在昆虫幼虫中验证其对重组蛋白生产的影响,但有望进一步提高 BEVS 在工业生产疫苗和兽药等方面的效率。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