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河流碳组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生态意义

《Anthropocene》: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fluvial carbon components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a mountainous karst region, Southwest China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8日 来源:Anthropocene 3.3

编辑推荐:

  为解决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用地)对河流碳组分(DIC、DOC、POC)及溶解有机质(DOM)组成的影响机制问题,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干湿季水样中δ13CDIC、DOM荧光组分及碳氮比等指标,发现森林覆盖区DIC浓度较低且δ13CDIC偏负(-11.2‰至-7.4‰),耕地主导区蛋白类组分(C3)占比高达44.6%,证实土地利用通过土壤CO2输入和有机质流失显著调控喀斯特河流碳循环,为流域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在神秘的西南喀斯特山区,河流像一条条碳元素的"传送带",将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输向远方。科学家们发现,森林覆盖的支流藏着更多土壤呼吸的秘密——DIC浓度较低且δ13CDIC值更负(湿季达-11.2‰),就像树木用根系在碳酸盐岩上盖了个"生物印章"。而农田主导的区域则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故事:荧光分析显示蛋白类DOM组分(C3)占比飙升44.6%,仿佛在诉说着化肥与土壤流失的"人工剧本"。最有趣的是,雨季时河流像被摇晃的香槟瓶,过饱和的CO2(pCO2)带着轻碳同位素(12C)争先恐后逃向大气,导致下游δ13CDIC值比上游重碳同位素(13C)富集区反而降低了1.5‰。这些发现揭示了喀斯特河流中"岩石-土壤-生物"三方博弈的碳循环密码,为预测气候变化下"地球碳泵"的运转提供了关键拼图。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