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of Osteoporosis》:Modified versus conventiona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fo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treat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ilot meta-analysis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对比了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横突 - 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入路)与传统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研究发现改良 PKP 在手术时间、辐射剂量、注入骨水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上更具优势,而两者在止痛和功能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
### 改良与传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研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多种手术入路方式,其中传统经椎弓根入路应用广泛,而改良的横突 - 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入路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和比较改良 PKP 与传统 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广泛检索了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 和 Scopus 等多个数据库。在评估安全性时,重点关注手术时间、辐射剂量、注入骨水泥量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等指标;而在评估临床疗效方面,则选取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Cobb’s 角和椎体高度等作为观测指标。
对于纳入研究的队列研究质量,采用 Newcastle–Ottawa Score 进行评价。之后,运用 Review Manager 5.4 软件对符合标准的研究数据进行荟萃分析,以获得更具说服力的结果。
研究结果
经过严格筛选,最终纳入了 9 项高质量的队列研究,涉及 1187 名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 PKP 相比,改良 PKP 在多个安全性指标上表现更优。改良 PKP 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平均差异(MD)为 - 11.72,95% 置信区间(CI)为 - 16.56 至 - 6.88,p <0.00001;辐射剂量也明显降低,标准化平均差异为 - 2.21,95% CI 为 - 2.96 至 - 1.45,p <0.00001;注入的骨水泥量有所减少,MD 为 - 0.89,95% CI 为 - 1.58 至 - 0.21,p =0.01;骨水泥渗漏率也更低,MD 为 0.58,95% CI 为 0.41 - 0.80,p =0.001。
然而,在临床疗效方面,改良 PKP 和传统 PKP 在 VAS 评分、ODI 评分、Cobb’s 角以及椎体高度等指标上均未呈现出显著差异。这表明两种手术入路在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的效果相近。
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改良 PKP 和传统 PKP 在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改良 PKP 在手术时间、辐射剂量、注入骨水泥量以及骨水泥渗漏率等方面具有优势,意味着其安全性更高。综合来看,改良 PKP 在保证与传统 PKP 相似治疗效果的同时,安全性更有保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提供了更优的选择参考。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