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口腔中奈瑟菌科(Neisseriaceae)的空间生态学:栖息地偏好与功能适应的基因组基础

《Microbiology Spectrum 3.7》:Spatial ecology of the Neisseriaceae family in the human oral cavity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0日 来源:Microbiology Spectrum 3.7

编辑推荐:

  本研究通过宏泛基因组学(metapangenomic)方法揭示了奈瑟菌科在口腔不同生态位的分布规律及适应性机制。作者团队整合2,937个参考基因组与1,297例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样本,发现Kingella oralis等菌种在牙菌斑(dental plaque)中富集硝酸盐还原通路,Neisseria subflava在舌背(tongue dorsum)特异性表达氨基酸合成基因,而N. cinerea则定位于角化牙龈(keratinized gingiva)。研究首次系统阐释了该科细菌通过氮代谢(M00529)、脂多糖糖基化(RfaJ)等分子机制实现生态位分化的规律,为口腔微生态调控提供了新靶点。

  

ABSTRACT
人类口腔微生物组是细菌物种进化占据特定生态位的复杂系统。奈瑟菌科(Neisseriaceae)包含Neisseria、Eikenella、Kingella和Simonsiella等属,在共生与致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宏泛基因组方法,通过竞争性映射揭示K. oralis、N. elongata和N. mucosa主要定植于牙菌斑,N. subflava偏好舌背,而N. cinerea富集于角化牙龈。功能分析显示牙菌斑特化菌种具有氮代谢(硝酸盐还原/反硝化)、赖氨酸降解和半乳糖代谢等通路优势;舌背特化菌则表现出氨基酸生物合成、短链脂肪酸转运和脂多糖糖基化等特征性适应机制。

INTRODUCTION
口腔作为生物群落包含舌、颊黏膜、牙齿表面(龈上/龈下)、牙龈等多重微环境。奈瑟菌科作为呼吸道和黏膜表面常见菌群,其硝酸盐还原能力和黏附素介导的定植机制尤为突出。尽管已知致病菌如N. meningitidis(脑膜炎)和N. gonorrhoeae(淋病),但更多共生菌种(如N. bacilliformis、N. lactamica等)的生态位适应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聚焦四个功能相近的属,通过整合泛基因组学与宏基因组学解析其空间分布与遗传基础。

MATERIALS AND METHODS
研究从NCBI获取3,937个RefSeq基因组,经质量筛选(完整度>90%,污染<5%)和去冗余(ANI<98%)获得213个高质量参考基因组。使用Anvi'o(v.8)构建泛基因组,通过Prodigal预测开放阅读框,COG20、KEGG(v.97)等功能数据库注释基因。采用HMP项目的1,297个口腔宏基因组样本(含颊黏膜、龈上菌斑等9个位点),经bowtie2竞争性映射和50%覆盖度阈值筛选,结合代谢通路富集分析(q<0.01)鉴定生态位特异性基因。

RESULTS

  1. 泛基因组与系统发育
    泛基因组分析显示N. subflava和N. mucosa存在显著亚群分化,而N. polysaccharea与7个新命名菌种形成独立分支。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共生菌N. cinerea与致病菌N. meningitidis/N. gonorrhoeae聚为一支,暗示潜在进化关联。Simonsiella muelleri在系统发育上嵌套于Kingella属,提示分类学修订需求。

  2. 生态位分布特征
    宏基因组映射揭示:牙菌斑中K. oralis、N. elongata和N. mucosa共存但呈现互斥分布模式;舌背样本中N. subflava单菌种占比高达82%;角化牙龈则几乎被N. cinerea独占。特别发现N. mucosa亚群中仅部分携带硝酸盐还原酶操纵子(NarGHIJ),而该功能主要由N. oralis和N. elongata执行。

  3. 功能适应性
    牙菌斑特化菌显著富集:

  • 氮代谢:完整反硝化通路(M00529)及钼辅因子(MoCo)合成基因
  • 碳源利用:D-赖氨酸代谢(RacX)和半乳糖-Leloir途径(M00632)
  • 环境应激:铜抗性蛋白(CutA/Cut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

舌背特化菌N. subflava独有:

  • 氨基酸合成:组氨酸/鸟氨酸/脯氨酸通路(M00026/M00028/M00015)
  • 膜修饰:脂多糖糖基化酶(RfaJ)和甘油转运体(GlpF)

角化牙龈菌群功能保守,仅检测到Na+/H+二羧酸同向转运体(GltP)的特异性富集。

DISCUSSION
研究首次系统揭示奈瑟菌科通过代谢网络重构实现口腔生态位分区:牙菌斑菌群通过硝酸盐还原(NarGHIJ)和多元碳源利用建立竞争优势;舌背菌则依赖氨基酸自主合成应对营养限制;而角化牙龈菌可能通过高效底物摄取适应特殊微环境。值得注意的是,MafB毒素基因在N. mucosa中的特异性分布,或解释其与N. elongata/K. oralis的互斥现象。这些发现为理解口腔菌群定植规律提供了分子框架,并为针对性地调控致病菌-共生菌平衡开辟新思路。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

    生物通精彩推荐 • 利用啤酒糟生产低聚木糖(XOS)的潜力探索与工艺优化 • 综述:体外肝脏模型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