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肺炎球菌表面蛋白生物工艺开发与纯化挑战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Novel processes to obtain pneumococcal surface proteins for vaccine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1日 来源: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3.9

编辑推荐:

  本文系统综述了肺炎球菌蛋白疫苗的研发现状,聚焦重组表面蛋白(如PspA家族)和毒素衍生物(Ply)的工业化生产策略。作者详细分析了大肠杆菌(E.coli)高密度培养、无动物源培养基设计、灌注工艺强化等关键技术,并探讨了亲和层析(IMAC)、离子交换(AEX/CEX)等纯化方法的优化路径。特别强调了早期生物工艺开发对GMP转化和临床前研究的关键作用,为多价蛋白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肺炎球菌蛋白疫苗的生物工艺开发现状与挑战

肺炎球菌表面蛋白抗原的研发背景
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仍是全球细菌性肺炎、脑膜炎等侵袭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尽管多糖结合疫苗(PCV)已显著降低儿童发病率,但血清型替换现象和成人保护力有限的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基于表面蛋白的血清型非依赖性疫苗成为研究热点,其中肺炎球菌表面蛋白A(PspA)和肺炎溶素(Ply)等抗原因高度保守性和交叉保护潜力备受关注。

全细胞疫苗与重组蛋白的技术路线博弈
当前研发主要聚焦两条技术路径:全细胞疫苗通过灭活非荚膜菌株(如RM200)保留全部表面蛋白的天然构象,其灌注工艺可使细胞密度提升3倍;而重组蛋白路线则依赖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通过T7/lac启动子驱动生产,典型如PspA的N端α-螺旋结构域(含Clade定义区CDR)。比较研究发现,重组路线产量显著高于天然提取(如早期Ply纯化需多步沉淀和疏水层析),但面临内毒素(LPS)清除和正确折叠的挑战。

重组蛋白的工业化生产突破
在生物反应器规模生产中,PspA3通过模型预测自适应控制实现9.2 gDCW/L·h的生长速率和>20 g/L的产量,创下行业标杆。创新工艺包括:

  1. 无动物源培养基设计:ClearColi BL21(DE3)菌株表达PspA4Pro达146 mg/gDCW,其修饰的脂质IVA可规避内毒素反应;
  2. 工艺强化:气升式反应器与自动诱导培养基联用,使PspA4Pro体积产量提升;
  3. mRNA工程:对Ply突变体(PdT-C42G/W433F/D385N)的5'端开放能优化使蛋白滴度提升30%。

纯化工艺的分子机制探索
针对带His标签的PspA,反常发现阴离子交换(AEX)先于金属螯合层析(IMAC)可延长填料寿命。无标签蛋白纯化中,羟基磷灰石特异性吸附和阳离子交换(CEX)在pH 4.0下的强吸附现象,揭示了PspA分子表面电荷极性分布的特性:其负电区暴露于细菌表面,而正电区朝向细胞壁。通过色谱建模(SMA/Langmuir等温线结合EDM模型)优化,PspA4Pro纯度提升34%。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多抗原联用策略需解决11种PspC变体的覆盖难题,而免疫界面干扰(I3)疫苗设计需平衡选择压力与广谱性。生物工艺层面的关键突破点包括:

  1. 多表位嵌合体(如含刚性α-螺旋linker的PspA-PdT)的稳定性优化;
  2. 基于蛋白表面电荷分布的纯化预测工具开发;
  3. 灌注培养技术在外膜囊泡(EVs)规模化生产的应用。

该领域正从单一抗原研发向"设计-生产-纯化"全链条整合转变,其技术积累对新型细菌疫苗开发具有范式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