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运动方式和剂量:一项网络荟萃分析和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BMC Public Health》:The best approaches and doses of exercise for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a network meta-analysis an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study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2日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3.5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通过网络荟萃分析和剂量反应分析,评估不同运动方式和剂量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普拉提(Pilates)、有氧运动(AE)等运动均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且存在最佳运动剂量(920 MET-min / 周),为非药物干预改善睡眠提供了有力依据。

  ### 引言
睡眠质量是衡量个人整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对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全球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睡眠障碍在成年人群中较为普遍,尤其是老年人、孕妇等弱势群体。而且,睡眠质量差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抑郁和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健康后果密切相关,因此改善睡眠质量成为公共卫生的重点问题。
众多研究显示,运动对睡眠质量有益,其通过调节体温、神经递质水平、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等多种生理机制来促进睡眠。然而,运动方式、剂量(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差异以及个体反应在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网络荟萃分析(NMA)为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提供了新框架,但多数研究对运动剂量反应关系的探索有限。本研究采用基于代谢当量(MET)的贝叶斯网络荟萃分析,系统评估不同运动方式与睡眠质量的剂量反应关系。

方法


  1. 注册:本系统评价和 NMA 依据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PRISMA)指南进行,研究方案已在国际系统评价前瞻性注册平台注册,ID:CRD42024622727。
  2. 文献检索策略:在 CNKI、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和 Embase 等数据库中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立至 2024 年 10 月。检索策略结合主题词和自由文本词,中文文献仅纳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追溯部分文章参考文献以获取更多相关文献。
  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遵循 PICOS 框架,即研究对象为 18 - 75 岁成年人;干预措施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等多种运动;对照为日常活动或无干预;结局指标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排除标准包括非单一运动干预研究、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无法提取有效结局数据且联系作者无果的研究以及重复发表的文献。
  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则咨询第三方专家。尽量通过联系作者补充缺失数据,文献筛选先审查标题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相关研究,再审查全文确定是否纳入。数据提取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国家、发表年份、干预对象、干预细节和结局指标等。
  5. 数据编码与管理:运动强度采用每周代谢当量分钟(MET-min / 周)量化,通过将活动的 MET 值乘以持续时间(分钟)和每周频率计算得出。根据 2011 年《体力活动简编》对特定运动强度进行编码,对未明确运动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并将每周 MET-min 值分为 6 组。
  6. 风险偏倚评估与证据质量评价:两名研究人员使用 Cochrane 手册的 RCT 风险偏倚评估工具独立评估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依据七个领域的评估结果将研究分为低、中、高风险偏倚。同时,采用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分为 “高”“中”“低”“极低” 四个等级。
  7. 统计分析:运用网络荟萃分析(NMA)评估不同运动干预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和 95% 置信区间(CI),绘制网络证据图描述干预关系,通过不一致性检验等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利用累积排名概率图(SUCRA)对不同运动干预的有效性进行排名。采用贝叶斯剂量反应荟萃分析探索运动与睡眠质量的剂量反应关系,选用二次函数模型评估非线性关系,计算 95% 可信区间(CrI)和预测区间,通过 R 软件相关包进行分析和绘图。此外,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


  1. 文献检索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 2037 篇相关文章,经筛选最终纳入 86 项 RCT 研究。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86 项研究共涉及 7276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18 - 75 岁。最常见的干预运动是有氧运动(37 项研究),其次是传统中国运动(25 项研究)。运动干预频率为每周 1 - 7 次,平均每次持续 57 分钟。
  3. 风险偏倚评估结果:86 篇文章明确描述了分组方法,72 篇报告了分配隐藏情况。多数研究因运动干预难以实施盲法,在参与者和人员盲法方面被评为高风险或不确定风险。32 篇研究报告了数据分析中的盲法。数据完整性方面,3 项研究失访率超 20%,50 项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失访人数及原因相似。总体上,52 篇文章为低风险偏倚,28 篇为中等风险偏倚,6 篇为高风险偏倚。
  4. 网络荟萃分析结果:网络证据图展示了不同运动干预之间的关系。不一致性检验表明多数结果一致性良好。与非运动组相比,有氧运动(AE)、抗阻训练(RT)、有氧和抗阻联合训练(AE + RT)、瑜伽(YOGA)、普拉提(Pilates)和传统中国运动(TCS)均显著改善睡眠质量。SUCRA 概率排名显示,普拉提成为最有效的干预措施的概率最高(91.7%),其次是有氧运动(69.7%)等,瑜伽概率最低(30.1%)。漏斗图分析提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发表偏倚。
  5. 贝叶斯剂量反应荟萃分析结果:整体运动剂量与睡眠质量呈非线性 U 型曲线关系,最佳干预效果出现在 920 MET-min / 周。不同运动方式的剂量反应关系各异,有氧运动、联合训练、传统中国运动和瑜伽呈 U 型模式且效果显著,普拉提与睡眠质量呈非线性负相关,抗阻训练与睡眠质量的 U 型关系无统计学意义。
  6. 敏感性分析与 GRADE 证据质量评估:敏感性分析表明高风险偏倚、小样本量和短干预持续时间等因素对干预效果无显著影响。GRADE 证据质量评估显示多数比较为中低质量,SUCRA 排名的证据水平为中等,说明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

讨论


  1. 不同运动方式的效果比较与机制解释:本研究发现所有运动方式均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但普拉提效果最佳。普拉提通过对肌肉骨骼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综合作用,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和慢性疼痛,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加促进睡眠的激素分泌,从而改善睡眠。有氧运动主要通过调节心肺功能、内分泌平衡和稳定昼夜节律来改善睡眠。联合训练整合了有氧和抗阻运动的益处,但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不如普拉提直接。传统中国运动和瑜伽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降低压力激素分泌来促进睡眠,但缓解肌肉骨骼不适的作用相对较弱。
  2. 剂量反应关系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运动与睡眠质量呈 U 型关系,最佳运动剂量为 920 MET-min / 周,过量运动可能降低干预效果。不同运动方式的最佳剂量不同,反映了其特定的生理效应和运动强度。
  3. U 型剂量反应关系的实际意义:U 型剂量反应关系表明,运动剂量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于改善睡眠质量,适度运动才是关键。这为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可据此推荐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时,该发现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度运动指南相符,将最佳运动剂量纳入健康促进计划,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4. 与现有研究的比较:本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高度一致,证实了普拉提、瑜伽等低强度身心运动和有氧运动对睡眠质量的积极影响。与传统荟萃分析不同,本研究采用网络荟萃分析和贝叶斯剂量反应分析,更全面地比较了不同运动方式,确定了最佳运动剂量,为个性化干预提供了科学证据。
  5. 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为非药物干预改善睡眠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推荐普拉提和有氧运动作为改善睡眠的首选运动方式,控制运动剂量在最佳范围可增强干预效果,为政策制定者和医疗从业者将运动干预纳入公共卫生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
  6. 未来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人群对不同运动剂量和方式的反应,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采用更严格的研究设计、分层分析和客观睡眠测量工具,有助于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提高睡眠质量和干预效果。
  7.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性: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整合网络荟萃分析和贝叶斯分析,系统比较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效果并量化最佳剂量。局限性包括纳入研究质量存在异质性、多数研究依赖自我报告的睡眠测量数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和选择性报告等问题。未来研究应使用客观睡眠测量工具,遵循更严格的研究设计。

结论


本研究系统评价了不同运动方式及其剂量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发现所有运动方式均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普拉提效果最佳,运动剂量与睡眠质量呈非线性 U 型关系,整体最佳剂量为 920 MET-min / 周,不同运动方式最佳剂量不同。研究强调适度运动对改善睡眠的重要性,身心运动具有独特优势,为制定循证运动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未来研究优化运动方式和剂量、探索运动改善睡眠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