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ublic Health》:The impact of COVID-19 fear during the later stages of the pandemic on maladaptive eat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body weight: a global cross-sectional study
在新冠疫情的浪潮下,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不仅威胁着身体健康,还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前研究发现,疫情引发的恐惧、压力和焦虑显著增加,且与不良饮食行为存在关联。然而,多数研究聚焦于疫情早期或封锁阶段,对于疫情后期长期恐惧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却鲜有关注。在疫苗广泛接种、防控措施逐渐放宽的后期,人们的生活看似趋于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和行为改变是否持续存在?为了解答这些疑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旗下的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NIDDK)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全球横断面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杂志上,为深入理解疫情的长期影响提供了关键线索。
情绪性和无节制饮食:经 GLM 分析,在未调整模型、调整协变量模型和调整协变量及心理困扰变量模型中,FCV-19 S 得分越高,情绪性和无节制饮食得分越高(p 值均 < 0.0001)。尽管调整协变量和心理困扰变量后,关联强度有所减弱,但仍显著相关。
暴饮暴食和夜间进食行为:多分类逻辑回归模型显示,在未调整和调整协变量模型中,FCV-19 S 得分与暴饮暴食、夜间进食行为的发生几率增加显著相关。然而,加入心理困扰变量后,这种关联不再显著。
体重和 BMI 方面:在不同调整模型中,FCV-19 S 得分与更高的体重和 BMI 均显著相关(p 值均 < 0.01)。通过 SEM 构建的因果路径表明,FCV-19 S 先预测心理困扰,进而预测不良饮食行为,最终与更高体重相关。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后期的 FCV-19 S 与多种不良饮食行为显著相关,且通过心理困扰和不良饮食行为与更高体重相关联。这揭示了功能性恐惧与心理健康、不良饮食行为和体重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研究存在局限性,如样本中白人、高学历女性占比高,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等。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多样性,开展纵向研究以深入探究疫情长期影响。研究成果强调了针对疫情长期心理影响制定干预措施的重要性,对改善公众健康、提升应对未来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