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mal Behaviour》:Stimulus type and social context are stronger th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ommon marmosets' novelty exploration
编辑推荐:
在动物行为研究中,常用探索新奇物品行为评估个性,但该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研究人员以普通棉耳狨(Callithrix jacchus)为对象,用多种新奇刺激测试其探索倾向。结果发现,刺激类型和社会环境影响更大,个体差异不明显。这为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在动物行为研究领域,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索动物个性的奥秘。其中,通过观察动物对新奇物体和食物的反应来衡量其个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然而,这一方法却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动物的这些反应可能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像新奇刺激的性质、测试时的社会环境等,可在以往研究中,这些因素往往未得到充分考量。而且,对于动物探索倾向在不同情境和时间下的稳定性,我们了解得也十分有限。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进化人类学系灵长类动物站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
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于普通棉耳狨这种群居灵长类动物,对它们的新奇探索行为展开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Animal Behaviour》上,为我们理解动物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首先,进行了两组实验,一组是 “新奇测试组合(novelty test battery)”,用多种新奇食物和物体作为刺激,在群体和个体两种社会情境下观察棉耳狨的反应;另一组是 “好奇心面板任务(curiosity panel task)”,让棉耳狨接触新物体。其次,运用视频记录的方式,详细记录棉耳狨的行为表现。最后,使用 R 语言进行统计分析,包括 Cox 比例风险混合效应模型、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等,来探究各种因素对棉耳狨探索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部分:
- 刺激类型和社会环境对探索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刺激类型(食物或物体)和社会环境(群体或个体测试)对棉耳狨探索倾向影响显著。在接近新奇物品的潜伏期方面,群体测试的个体接近速度更快,熟悉物品的接近速度比新奇物品快,雄性比雌性、大群体个体比小群体个体接近速度也更快。在探索事件数量上,熟悉物体和新奇物体在群体情境下探索次数更多,熟悉食物则相反,新奇食物在不同社会情境下探索次数无差异。在探索时间比例上,棉耳狨探索熟悉物体和新奇物体的时间比食物长。
- 探索倾向的个体间一致性:研究表明,棉耳狨在不同条件和社会情境下,行为的个体间一致性总体较低。不过,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存在一致性,如群体情境下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比例、群体和个体情境下对新奇物体探索时间比例,以及群体情境下对新奇食物接近潜伏期等。
- 探索倾向随时间的重复性:对比两年前的 “好奇心面板任务” 和 “新奇测试组合” 结果,研究人员发现棉耳狨在这两个测试中的探索倾向并无显著关联,表明其探索倾向在较长时间内不稳定。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综合研究结果可知,普通棉耳狨的探索行为更多地受刺激类型和社会环境影响,而非稳定持久的个体差异。这一结论意义重大,它提醒科研人员在使用新奇刺激范式研究动物认知、行为生态学和比较心理学等领域时,必须充分考虑刺激类型和社会环境这两个关键变量,不能简单地认为探索倾向是稳定的个性特征。同时,该研究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推动了动物行为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