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石漠化地区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及影响因素:解锁土壤固碳新机制

《Applied Soil Ecology》:Contribution of microbial necromass to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uring plantation recovery in a subtropic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g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来源:Applied Soil Ecology 4.8

编辑推荐:

  在石漠化生态系统中,不同人工林恢复模式下微生物残体碳(MNC)对土壤有机碳(SOC)的贡献尚不明确。研究人员调查了 5 种林分类型和未造林地的 MNC 等。结果发现造林能增强 SOC 固存,MNC 积累与微生物群落生物量相关。该研究为生态系统固碳机制提供新见解。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土壤有机碳(SOC)的动态变化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微生物残体是稳定 SOC 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喀斯特生态恢复的背景下,微生物残体尤其是微生物残体积累对 SOC 稳定的具体作用却鲜为人知。亚热带石漠化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土壤侵蚀、退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等问题,这给全球环境带来了巨大挑战。造林作为一种广泛实施的生态恢复策略,旨在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和改善土壤质量来恢复退化的景观并增强 SOC 的固存能力。以往对石漠化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在植被恢复和不同演替阶段碳氮循环中的作用,却常常低估了微生物群落组成通过影响微生物残体的数量和质量来调节 SOC 动态的作用。
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来自湖南永顺清平国家林场(该林场是武陵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长期科研基地)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对中国亚热带石漠化地区的 5 种人工林恢复模式(经济林、针叶林、阔叶落叶林、阔叶常绿林和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发现,混交林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 SOC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类型和对照;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 MNC 含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的 1.64 倍和 1.16 倍;尽管所有林分类型中土壤真菌群落生物量均低于细菌,但真菌对 MNC 的贡献却占大部分(80.1%);5 种林分类型中 MNC 对 SOC 的贡献率在 31.7% - 43.6% 之间,低于对照;SOC 含量、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 MNC 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而坏死物质积累系数(NAC)和 MNC 对 SOC 的贡献率则呈现相反趋势;随机森林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氮、SOC 以及真菌和细菌群落生物量是 MNC 积累的主要驱动因素(p < 0.05),它们的相互作用解释了 MNC 积累变异的 83%。该研究结果表明造林能增强石漠化生态系统的 SOC 固存能力,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残体在碳转化和固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为石漠化生态系统的 SOC 固存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土地管理策略提供了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Soil Ecology》。

研究人员在开展此项研究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对不同林分类型和对照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获取研究样本;然后通过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指标,来探究微生物残体碳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利用随机森林和方差分解分析等统计方法,确定影响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主要驱动因素。

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人员对比不同林分类型及对照区域的土壤,发现混交林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的 SOC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类型和对照(p < 0.05)。与对照相比,混交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林的 SOC 储量分别增加了 6.5%、18% 和 32%。而且所有林分类型和对照的土壤中,O 层的 SOC 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表层土壤和下层土壤(p < 0.05)。

人工林恢复过程中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通过对不同造林类型的长期观测研究,发现混交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林等造林方式显著增强了石漠化生态系统的 SOC 固存能力。这主要得益于长期的植被恢复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有机质输入,提升了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死亡以及残体积累等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 SOC 固存。

研究结论:综合各项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林等造林方式能够增强石漠化生态系统的 SOC 固存能力,SOC 含量随着 MNC 积累而增加。在人工林恢复过程中,MNC 积累与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呈现同步变化趋势,且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中达到最高水平,突出了微生物在人工林恢复后调节 SOC 固存的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揭示了石漠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固存的重要贡献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为理解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固碳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和土地管理实践,为制定更有效的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