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活体疗法:工程菌在精准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Biomaterials》:Living therapeutics: Precis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with engineered bacteria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来源:Biomaterials 12.8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工程菌在癌症治疗领域的进展。阐述细菌疗法优势,如靶向肿瘤、激活免疫等,介绍基因工程和化学修饰技术提升其疗效的应用,探讨面临挑战与前景,为精准肿瘤学中工程菌疗法的发展提供见解。

  

引言


癌症作为全球主要致死病因,起源多样,特征复杂,即便现有诊疗手段不断进步,它依旧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顽疾。传统治疗方式,像手术、化疗和放疗,存在诸多局限,免疫疗法也面临疗效差异、免疫反应风险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工程菌疗法崭露头角,备受关注。

利用细菌治疗疾病的历史可追溯到 19 世纪,威廉?B?科利(William B. Coley)研发的科利毒素(Coley's toxins)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成果。如今人们发现,多种细菌,比如沙门氏菌(Salmonella)、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具备肿瘤靶向能力。细菌能在肿瘤微环境(TME)中生存,还可刺激免疫反应。通过基因和化学修饰,工程菌不仅能精准靶向肿瘤,减少副作用,还能作为药物载体,释放治疗物质,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不过,细菌疗法的临床应用受限于生物安全性问题。为此,科研人员采用基因工程,构建依赖特定营养物质的菌株,或加入自杀开关;运用基因敲除和修饰技术降低菌株毒性;借助表面修饰和封装技术,增强对 TME 的靶向性,减少在正常组织的增殖。此外,综合免疫调节、个性化治疗方案和严格临床监测等策略,也有助于控制细菌水平,保障治疗安全。

工程菌在癌症治疗中的多方面治疗潜力


工程菌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多方面的治疗潜力,实现了治疗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它们能巧妙适应 TME 的缺氧、酸性和营养匮乏等恶劣环境,这是攻克复杂 TME 难题的关键。另一方面,工程菌自身的运动能力有助于精准地将药物递送至肿瘤部位,极大地提升了治疗效果 。

用于癌症治疗的工程菌系统


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工程菌疗法具有显著优势,如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全身毒性,是极具潜力的肿瘤治疗手段。细菌独特的治疗机制使其在肿瘤靶向干预领域备受瞩目。后续研究将着重探索工程菌作为递送系统的具体应用,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其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

临床研究与现存挑战


自 1891 年科利等人首次使用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和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治疗癌症以来,大量临床试验和研究致力于探索不同菌株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力。但由于癌症患者的肿瘤异质性,多数细菌治疗策略仍处于实验阶段,难以充分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

结论


工程菌作为活体疗法,为肿瘤靶向精准肿瘤学带来了全新变革。凭借在肿瘤内定位的天然能力和复杂的基因修饰潜力,工程菌平台相较于传统疗法具备独特优势。它们能够被设计用于递送治疗载荷、激活免疫反应或干扰癌细胞关键信号通路,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工程菌疗法有望在癌症治疗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