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机器人每跑一步,都是人类科技的一大步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春晚上丝滑转手绢的人形机器人,让无数观众眼前一亮;一群踏上马拉松跑道的人形机器人,同样令人期待。
4月19日上午,全球首个“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近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同场竞技。
从街头的“机器人警察”,到在工厂“实习”的“机器人工人”……今年以来,曾经遥不可及的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相较于装配、指示等场景,马拉松跑道对人形机器人挑战更大。
据报道,机器人选手和人类一样要跑21多公里,一路上还得爬坡、跨越轨道、拐14个弯。让“钢铁侠”拥有人的形态和步态已属不易,奔跑对机器人关节执行器的响应速度、抗冲击能力等方面要求更高。半马跑道比拼,可谓高难度竞技。
马拉松比赛是对机器人选手的考验,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类智慧的检验。人形机器人跑得稳不稳、快不快、耐力强不强,跟工程师的设计水平高低、设计经验丰富与否息息相关。
据报道,有的团队为“减重”,把机器人耗电又有分量的灵巧手换成质地更轻的复合型塑料;有的团队为了解决跑步过程中的脚部磨损,特意给机器人穿上了鞋;有的团队通过技术优化,增强机器人奔跑稳定性……这场比赛,与其说是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不如说是科技水平和能力的竞技场。机器人是选手,更是前沿科技的代表;机器人的跑步风采,就是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优美风景。
人形机器人跑上赛道,要跑的路程当然不止这一段马拉松。此次马拉松赛场,既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的展示,也是人类尝试带领机器人前往落地应用的下一个赛点。
通过一次马拉松竞技的“极限测试”,可以验证机器人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发现有待提升的性能等,甚至可以倒逼技术创新,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赛道开拓新空间。有参赛企业称,机器人“跑马”成果,有望推动产品投身灾害救援、长距离巡检、特种危险作业、智能制造等社会和生产场景,甚至让机器人走进家庭参与养老陪护等。
当人形机器人跨越马拉松的终点线,智能时代的产业马拉松才刚刚鸣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也提出,加快推动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创新、场景深耕等方面不断尝试“马拉松挑战”,才会裂变出更多可能,才会不断“深入寻常百姓家”。
机器人在马拉松赛场的每一步,都是人类智慧的足印,都是科技迈出的一大步。在马拉松赛场奔跑,不只是为了抵达终点,更要跑上产业发展的新起点。更多科技企业在人形机器人的竞技场上你追我赶,新兴产业的马拉松赛道将越跑越宽。(记者 张悦)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热搜: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