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33岁后生育的女性长寿:生育晚·衰老慢

    生育晚的女性长寿,结果可能会减缓衰老过程,科学家们说。女性的基因进化期长代表女性的生育期长,这可能是关键所在。经研究发现相对29岁完成生育的女性,33岁后完成生育的女性活到95岁的几率高达两倍。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中心首席研究员托马斯·珀尔斯博士说,这一发现并非要让女性推迟生孩子。他说:“也不是要女性为了提高自己的长寿几率等到大龄时才生孩子。完成分娩的最后年龄可以作为衰老速度的指标。女性生育晚生殖系统衰老缓慢,身体的其余部分的衰老速度也随之变得缓慢。社会和基因研究人员对551个长寿家庭的数据做了调查分析。对462名妇女的最后生育年龄以及长寿年龄做了分析。这一发现发表在《绝经期》杂志上:据北美更年

    来源:译言网

    时间:2014-07-01

  • 科学家解释生殖器研究怪圈

    生殖器官研究是科学领域的一大热门,但绝大多数研究都只专注于雄性。《自然》报告称,科学家分析了364项生物研究报告,涵盖从鸵鸟到海蛞蝓等各类生物,其中专门研究雌性生殖器的只占8%,而专门研究雄性的研究占49%,剩下的44%则是两者兼顾。科学家将该发现发表于近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卷》上。研究者认为,这种偏见的存在源于一种假定,即在性别选择中,雌性扮演被动的角色。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7-01

  • 鸽子为何不撞“南墙”

    人类对鸟类如何在长距离飞行中进行定位了解颇深,但对它们如何进行短距离移动,像是穿过杂乱的森林和城市道路则所知甚少。例如,它们是如何在飞行过程中选取特定路线以避免与障碍物相撞?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研究者让4只受过训练、会在起点和终点间飞行的鸽子在随机设置了垂直杆的路径上穿过。 研究人员在实验场地的棚顶设置了一系列高速摄像机,用来监控鸽子的行动,并在鸽子的头上和身上安置一对LED标志物,使其可以被追踪到。通过以上措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鸽子飞行的3D图,并发现它们似乎是以一种被动的反应避开障碍物。因为鸽子首次改变飞行轨迹是在进入人造森林1.5米处时,而不是提前规划好路线。研究者将这一研究结果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7-01

  • 重新认识生物钟:在床上发送电子邮件会致病

    据国外媒体报道,你是不是一个不得不在黎明时分起来工作的夜猫子,这种情况导致你始终睡眠不足,感觉很有压力,苦不堪言?或者你是一个天生喜欢早睡早起的人,但却需要每晚工作到深夜?据一项最新研究,不同步的生物钟将会增加癌症、心脏病和2型糖尿病风险,并会导致体重增加。、今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宣称,女性休息的卧室光线越强,她们肥胖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许是因为夜间的强光扰乱了生物钟,从而有可能影响到她们的食欲和新陈代谢。顶级睡眠学家已经发出警告,我们日益增加的24小时社交需求,意味着我们经常无视自己的生物钟。牛津大学生理节奏神经系统科学教授拉塞尔-福斯特说:“很多人甚至并未意识到他们睡眠不足。但是如果你在早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14-07-01

  • 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安眠药或导致眼皮跳眼睛疼痛

    根据日本神经、眼科等专科医师调查,长期服用安眠药和抗焦虑药物,脑中央的丘脑会过度兴奋,引发眼睑痉挛,出现眼皮痉挛、老跳、眼睛畏光、疼痛等症状。据日本媒体报道,位于静冈县三岛市的三岛综合医院眼科部长铃木幸久及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临床教授清泽源弘等人,从11年前开始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团队以因失眠症等长期服用苯二氮泮类安眠镇静剂(Benzodiazepine,BZD)或类似的安眠药、抗焦虑药等导致眼睑痉挛的患者21人(服药期平均约4年)为对象进行调查。请这些人在服药2周以上,中断服药,再以正子断层扫瞄法(PET)调查脑的活性度。结果得知,服药中发病者的丘脑的活动比健康者更激烈。研究团队分析,服药中的患者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4-07-01

  • 新型抗生素:超级细菌的噩梦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学者小组发现了一种真菌衍生的分子,名为AMA,它能够缓和最危险的抗生物素抗性基因之一:NDM-1或者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它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列为全球公共健康威胁。“这是头号公敌,” 麦克马斯特大学迈克尔G. 迪格鲁特传染病研究所的主任格里·怀特(Gerry Wright)这样说道。“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但它传播到各处,基本上杀死了所有的抗生素来源,我们仓库里用来治疗严重感染的最后一片药片。”发现真菌衍生分子的特性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种方法,快速定位和阻挡耐药性的病原体,这种病原体会

    来源:凤凰科技

    时间:2014-07-01

  • Blood:干细胞基因疗法的主要障碍得以解决

    生物通报道:转基因造血干细胞(HSC)移植是遗传病、HIV和癌症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然而,临床HSC基因治疗的一个障碍是,基因通过慢病毒载体(LV)传递到HSCs的效率有限。最近,科学家们解决了这个主要的障碍:如何绕过造血干细胞的自然防御系统,有效地将抗病基因插入细胞的基因组中。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副教授Bruce Torbett带领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称,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常用于减缓肿瘤生长和防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可使治疗剂量的基因能够传递到造血干细胞中,同时保护干细胞的功能。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Blood》,可能为血细胞疾病带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Science揭示潜伏致癌病毒重激活之谜

    生物通报道  “钻石恒久远”是一句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但这句话似乎更加适合于形容疱疹病毒:不同于大多数的病毒屈服于免疫系统的攻击,疱疹病毒可以永久地存留在人体内,潜伏等待,有时候要到数年后才会重新激活(延伸阅读:张申英博士Nature文章:对抗感染的英雄)。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是什么引起了初次感染后保持休眠状态的疱疹病毒重新激活。现在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后来的生活中与其他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触发这些休眠的病毒重新露面并引起疾病。更多地了解特异病原体相互之间的互作,有可能帮助科学家们制定出更好的新策略来对抗这些感染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疾病。研究人员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6月2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德国应用化学:解码特色食物的气味

    生物通报道:仅凭气味,我们如何能识别出草莓、咖啡、叉烧肉或新鲜的煮土豆这些食物呢?食品包含10,000多种不同的挥发性物质。但是其中只有约230种决定着我们所吃的食物的气味。进一步缩小,这些关键气味中只有3到40种负责编码每种食品的独特气味。然后,这些化合物被鼻子里400个左右的嗅觉受器解码。最近,科学家们在国际顶级化学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布了这些研究结果。除了五种基本味道——甜、苦、咸、酸和鲜味,各种各样的气味也有助于食物的整体感官印象。在最近几十年,研究人员发现了约10,000种挥发性食品化合物。来自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Science转化医学:病毒感染有利于器官移植?

    生物通报道: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是肝脏移植的最常见原因。移植之后,机体内的丙肝病毒仍会感染新肝脏,免疫系统在那里高度活跃。德国Helmholtz中心和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科学家们发现,尽管免疫非常活跃,但新移植的肝脏并不会因此而受到排斥。病毒对先天免疫系统的长期刺激,实际上提高了机体的耐受几率。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二十五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世界上有一亿五千万人受到丙肝病毒(HCV)的慢性感染,这种感染会对肝脏产生很大的伤害,晚期肝病往往需要肝脏移植。Dr. Felix Bohne与伦敦国王学院的Alberto Sánchez-Fueyo教授合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Science转化医学:T细胞制备不再是“噩梦”

    生物通报道:将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移植到免疫低下的患者体内,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对抗威胁生命的感染,然而这种细胞的制备过程既漫长又费力。好消息是,科学家们在六月二十五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快速的改良方案,只需要培养十天,就生成多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将这些细胞输入接受移植的患者之后,可以同时清除多种病毒的感染。“制备治疗用的T细胞一直是研究者们的噩梦,”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干细胞移植专家John Barrett评论说(并未参加这项研究)。“这一方案的重要性在于,它比较简单而且制备T细胞的速度很快…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突破。”在骨髓移植之后免疫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Science:基因突变频发 为何适应性没有改变

    生物通报道:来自哈佛大学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发布了题为“Global epistasis makes adaptation predictable despite sequence-level stochasticity”的研究成果,指出尽管生物体繁衍多代,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基因突变,但是大部分我们所知的生物最终还是进化成相似的适应性,这是为什么呢,这项研究揭示了其中令人感到惊讶的作用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27日Science杂志上。科学家们认为,高初始适应能力(higher initial fitness)群体要比低初始适应能力(lower initial fitness)群体适应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Science:基因组测序揭示电鱼的惊人秘密

    生物通报道  第一次,研究人员完成了对电鳗(electric eel)的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揭示出了带有发电器官的鱼类如何在生命史中进化6次,实现体外发电的惊人秘密。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阐明了被利用来进化出这些复杂的新奇器官的遗传蓝图。密歇根州立大学、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Systemix学院共同领导了这一研究。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密歇根州立大学动物学家Jason Gallant说:“这些在6个鱼类种群中完全独立进化的像发电器一样的复杂结构,似乎共享了相同的遗传工具箱,这真是令人感到兴奋。利用基因组学,生物学家们开始了解到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30

  • 中科院与广东省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6月2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广州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分别代表中科院和广东省政府签署了相关项目合作协议。会议宣布,在前期相关具体项目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统一的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导小组,共同推进在广东省落户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会议听取了相关项目关于建设和筹建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协调。白春礼在讲话中指出,在广东建设大科学装置,既是中科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技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战略布局,也是通过院省合作支持建设创新型广东的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6-30

  • 应对抗生素耐药性无国界 国际社会呼吁采取统一行动

    新华社海牙6月26日电  为期两天的“抗生素耐药性”部长级会议26日在此间闭幕。与会代表一致呼吁,国际社会应高度重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并采取切实行动加以应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40多个成员国及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在会议中讨论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及相关的情况和最新研究进展。他们认为,抗生素耐药性已对人类健康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全球需要采取统一行动加以应对,在人类及动物医疗救治中注重更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根据会议通过的相关决议,与会各国将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一起制订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行动计划。计划应包括在公众意识、卫生、管理、监督、科研以及新型抗生素研发等多个领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4-06-30

  • 瘫痪病人首次用意念驱动自己的手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什纳医疗中心和巴特尔研究所合作,取得了一项创新性成果,让瘫痪病人第一次用大脑直接驱动自己的手和手指!23岁的伊恩·伯克哈特成为第一个使用“神经桥”(Neurobridge)的四肢瘫痪病人。神经桥是一种用于脊髓损伤病人的电子神经支路,就像一种高清晰的肌肉刺激“管套”,将病人的脑和肌肉直接相连,让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实现对自身肢体功能性控制。伯克哈特4年前在一次跳水事故中瘫痪,参与了这项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实验。据每日科学网站6月25日报道,在实验中,伯克哈特的脑信号能绕过受伤脊髓驱动他的手。“这很像心脏搭桥,但不是血管支路,而是脑电信号支路。”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6-30

  • 研究表明基因与情绪密切相关 可影响快乐程度

    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研究表明,人体内一种名为“5—HTT”的基因与情绪密切相关,这种基因变体的不同长短组合能影响生活快乐程度。研究者通过让97名被试者观看带有正面、中性、负面三类信息的图片,发现5—HTT基因有3种变体,基因变体较长的人明显更具备抗拒负面信息的能力,而另两种较短的变体会增大抑郁和自杀危险。我们知道,5—HTT基因通过激素作用于人体,是决定血清素对大脑作用的重要因素。血清素是一种在神经细胞间传递化学信号的激素,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很多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正是建立在调节血清素水平的基础上来发挥作用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另一项发表于2011年的研究的支持。这项研究发现,5—H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06-30

  • 研究显示男人或比女人更情绪化 只是不习惯表达

    众所周知,女人善感,容易情绪化。然而,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更情绪化,观看温情视频时受感动程度是女性的两倍,不过他们惯于不去表达,即便内心在流泪,面上可能仍是一派淡然。英国心理学研究结构“思维实验室”的神经心理学家戴维·刘易斯带领研究小组征募15名父亲和15名母亲参与实验,让他们观看一系列图片和视频,包括甜蜜、滑稽、激励和温情4种类型。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皮肤电导电极连接志愿者的手指,来检测他们情绪变化引起的生理反应。结果显示,当观看甜蜜、滑稽、激励三种类型图片和视频时,男性志愿者的情绪反应略大于女性。而当观看温情类型图片和视频时,譬如一名士兵从战场归来与女儿团聚,男性志愿者情绪变化带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06-30

  • 可杀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病毒

    生物通报道:根据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一种不引起疾病的病毒,可杀死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并杀死由小鼠中由这些细胞发展起来的肿瘤。了解这种病毒如何杀死肿瘤,可能会带来新的乳腺癌治疗方法。腺相关病毒2型(AAV2)可感染人类,但是不会引起疾病。在以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这种病毒对各种侵袭程度乳腺癌和HPV(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宫颈癌细胞的影响。该病毒可在肿瘤细胞中启动细胞凋亡——自然的细胞死亡,而不影响正常的细胞。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特聘教授Craig Meyers博士称:“乳腺癌的治疗仍然很困难,因为有多个信号通路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对治疗产生耐药性。”信号转导通路涉及细胞中协力控制细胞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27

  • 多家知名机构联合发表基因组测序“通用语”

    生物通报道:美国军队传染性疾病医疗研究中心(USAMRIID)牵头多家知名机构,在美国微生物学会旗下的mBio杂志上发布了病毒基因组测序的一系列标准,为从事病毒基因组测序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通用“语言”。文章的资深作者,USAMRIID的Gustavo Palacios博士介绍道,这些标准是多家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协作的结果,包括Broad研究所、J. Craig Venter研究所、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马里兰大学和Johns Hopkins大学。“我们让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出来一个有意义的结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成就,”他解释道。作者们指出,基因组是生物体内的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27


页次:2996/4651  共93014篇文章  
分页:[<<][2991][2992][2993][2994][2995][2996][2997][2998][2999][300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