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昆植所参与《JEM》:对抗白血病的新策略

    生物通报道:最近,研究人员发现,T细胞可使用一种新的机制来对抗白血病。它们能够识别癌细胞所产生的独特脂质,并杀死表达这些脂质分子的肿瘤细胞。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意大利圣拉斐尔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新加坡免疫学联网等处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肿瘤相关的脂质,可刺激特定的T细胞,不论在体外还是在动物模型中,都能有效地杀死白血病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实验医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夏成峰等人也参与了此项研究。白血病是影响血细胞的癌症疾病。急性白血病会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锤炼抗癌的利器——溶瘤病毒

    生物通报道:有些病毒天然就具有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人们将它们统称为溶瘤病毒。如今,溶瘤病毒已经成为了人们对抗癌症的重要武器。二十世纪初期,医生们发现一些癌症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体内的肿瘤得到了抑制。在那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潜力,开始尝试利用这些病毒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训练免疫系统对癌症发起有效攻击。目前市面上虽然只有一种被批准的溶瘤病毒药物(中国),但许多溶瘤疗法已经进入了后期临床试验(包括Amgen公司的T-VEC和SillaJen公司的Pexa-Vec),并且表现出极大的治疗潜力。此外,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还在不断开发以溶瘤病毒为基础的抗癌新药。病毒VS肿瘤溶瘤病毒能够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Cancer Cell:癌症与经典信号Notch

    生物通报道:自2004年科学家们确定了Notch是一种对白血病形成非常重要的癌基因之后,这一研究领域就成为了癌症热门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投入了巨大的努力致力于研究Notch在癌症中的作用,为此Cell出版社旗下,著名的癌症期刊Cancer Cell以“Notch in Cancer”为题,介绍了近期的研究进展。早在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在黑腹果蝇中发现了Notch表型,自此Notch信号成为了一种被广泛关注的关键调控因子,研究发现这种信号能在多种器官和组织中调控细胞命运。而且在过去二十年间,不少研究证据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与癌症发生发展存在重要关联,Notch被认为是一种癌基因。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GENETICS特别系列:免疫背后的基因们

    生物通报道:对我们大多数人的免疫力来说,得一场感冒或者被针扎一下其实都不是事儿。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免疫不只是免疫细胞识别和追捕病原体那么简单,而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过程。科学家们开始利用多种生物(从农作物、果蝇等模式生物到人类),在基因水平上研究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过程。他们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种调控机制,而这些宝贵信息已经开始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为了鼓励免疫学和遗传学之间的交叉,催生新的研究成果,美国遗传学学会旗下的杂志《GENETICS》和《G3: Genes|Genomes|Genetics》辟出专栏——The Genetics of Immunity,专门刊登这一领域的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挑出CpG甲基化位点的新策略

    生物通报道:DNA甲基化是基因表达的一种有效的调节器。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富含CG的区域,所以称为CpG岛。如CpG岛位于某基因的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会显著降低甚至完全沉默该基因的转录,继而影响蛋白的表达。但是,如何决定一个目标位点的甲基化是否会影响转录,是具有挑战性的。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方法,可以阐明这个问题。CpG二核苷酸上的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被充分研究过的一种表观遗传转录调控机制。通常,这种形式的甲基化涉及到多个位点,但是单个CpG位点的甲基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为了促进单一位点甲基化研究的发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Marc Ostermeie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Nature论文作者确认STAP细胞材料存在问题

    生物通报道  近期来自日本理化所(RIKEN)的研究人员宣称,他们采用一种简单直接方法生成了一类新的多能细胞,现在来自这些细胞的遗传分析结果对该项研究提出了新的质疑。这一独立的分析显示,这些所谓的STAP细胞与试验中据称采用的小鼠品系不相匹配。——表明可能有人无意或是蓄意地转换了细胞材料(延伸阅读:Science曝STAP细胞论文曾遭CNS三大期刊拒稿)。山梨大学的小鼠克隆先锋Teruhiko Wakayama在6月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STAP细胞不存在,但也没有证据支持它们存在。”今年1月29日,来自日本理化所发育生物学中心(CDB)的小保方晴子(Haru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一种化学策略有望带来更好的肽类药物

    生物通报道:最近,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生Ross Cheloha和他的导师Sam Gellman,与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通过将合成激素的骨架替换为人造单位,构建了一个甲状旁腺素版本,在实验室小鼠中它可以抗降解。Gellman教授称,改变了的激素可以更高的浓度停留更长的时间。相关研究结果于2014年6月15日在《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激素是分布在整个身体的信号分子,通常在血液中。激素只在携带合适受体分子的细胞中引起反应。Gellman称:“受体已经逐渐进化到,能在充满分子讯息的大量生物体液中,识别出一个非常特殊的信号。”受体及其信号分子之间的关系,经常被比喻为一把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Nature新闻:续写奇迹,让孩子远离HIV

    生物通报道:自从艾滋病首次进入公众视野,已经过去了33年。2013年3月,科学家们宣布治愈了一名携带HIV的婴儿,相关论文随后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一奇迹般的消息立刻成为了头条新闻,为人们带来了治愈艾滋病的新希望。这名婴儿在出生后30小时,就接受了标准的HIV治疗,这样的治疗在他18个月时停止。令人惊讶的是,治疗停止之后这个婴儿的血浆中依然没有检出病毒。现在这个孩子已经三岁多了,依然没有HIV复发的迹象。这个孩子是如何打败HIV的,这个问题仍旧是一个谜。本月,美国NIH将启动一个世界范围的临床试验,希望能将上述成功延续下去。研究人员计划在美国、海地、印度、马拉维、南非、泰国等国家找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GWAS分析发现新的肺功能相关基因

    生物通报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常见遗传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和拷贝数)基因总体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整体研究,能够一次性对疾病进行轮廓性概览,适用于复杂疾病的研究。在全基因组层面上,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反复验证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研究,全面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相关的遗传基因。相关研究如:《Genome Biology》:上海交大参与发表强迫症研究成果。目前,在对几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分析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确定了六个与肺功能相关的新基因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遗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PNAS颠覆传统认知,发现细胞垃圾处理新方式

    生物通报道  人们普遍认为,细胞会降解及回收利用自身老化或受损的细胞器。然而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Kennedy Krie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某些神经元将不需要的线粒体转移给了称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的支持性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处理。发表在6月17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的这些研究发现表明,或许需要对某些基础生物学原理进行修改,它们还有可能增进我们对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代谢疾病的认识,改善这些疾病的治疗。“传统的观点认为细胞必定会降解自身的细胞器,它对此提出了异议。我们还不知道这一过程在整个大脑的普遍程度,但我们的研究工作表明其有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Nature子刊:谁打开了癌变的开关

    生物通报道: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院的David J. Mooney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乳腺上皮组织中发现了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变的潜在机制,乳腺上皮组织与乳腺癌密切相关。高密度乳腺组织一直被认为是乳腺癌风险的重要标志,但人们此前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机制。Mooney和他的团队在体外研究中逐一分析了各种机械和生物学变量,发现高密度乳腺组织中的机械力和化学环境,会驱动细胞进入侵袭性增殖的危险模式。这项研究于六月十五日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杂志上。“基因突变是癌症的根基,不过近十年来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细胞微环境在促进和抑制肿瘤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的第一作者Ovijit 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Cell子刊发布再生医学重要发现

    生物通报道  多年来,观察到肾病患者所经历的肾脏再生一直让医生和科学家们感到颇为震惊。不同于它的邻居肝脏,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在完全发育成熟之后肾脏就是一个静态的器官。来自特拉维夫大学Sheba医学中心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通过找到导致肾脏再生的精确细胞信号,揭示出肾脏生长的多层次特性,完全颠覆了这一理论。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是由课题领导人、特拉维夫大学Sackler医学院和Sheba医学中心的Benjamin Dekel博士,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Irving L. Weissman博士,与两所大学的研究小组共同完成。Dekel博士说:“我们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6-18

  • 一人一专业 北大女生拍一个人的毕业照

    日前,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学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并附文“只是需要有一张来装个正经”,“合影哦”,引发了网友关注而走红。网友纷纷留言“一个人的寂寞谁懂?”“酷毙了!专业第一名和最后一名都占了”、“这连逃课都没法逃”....据其所毕业的北大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这是全中国唯一的一个只有一名学生的专业。差不多是每个年级有一个人,还有的年级是零人。”薛逸凡同学也在社交网站写道,“如果排除该专业第一任从生科方向转换古生物方向的学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转入元培的学生,排除第五任马来西亚籍古生物专业学生,我作为该专业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个始终由元培培养出来的本专业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4-06-18

  • 科学家用干细胞培育出微型视网膜

    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三维结构、对光敏感的微型视网膜。这为将来治疗视网膜疾病乃至失明的患者带来希望。  这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钟秀风对新华社记者说,她和同事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培养皿中培育出了“结构完整、功能成熟的视网膜”。这种视网膜与人眼视网膜的“结构和成分都相似,而且能感光”。  干细胞是一类有潜力分化成各种器官组织的细胞,在胚胎中有大量此类细胞,它们被称作胚胎干细胞。科学界近些年来发现,利用基因“重新编程”技术处理成体细胞,如皮肤成纤维细胞或血液细胞,可以让它们回到胚胎干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06-18

  • 科学家给敏感物品刷上隐形条码

    基于纳米粒子独特热性能的隐形条形码在跟踪、验证和追寻各种物品来源上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近日,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上描述了一种可以用在标记爆炸物、药品和墨水的新方法。广泛用以标记物品的可见条形码能够被改变或者复制,并面临假冒产品和非法使用的挑战。隐形的标记是一个有前途的替代方案,虽然现有技术由于多种问题还不适合大规模的标记使用,这些问题包括容易降解或者编码容量有限。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理工学院苏明(音译)和研究团队汇报了一种新的基于纳米颗粒的隐形条形码系统,此系统可以通过用纳米颗粒的独特熔点辨别物品,从而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展示了这些纳米颗粒条形码可以被添加到固态或者液态的药品中,保持

    来源:《科学报告》

    时间:2014-06-18

  • 90%突变遗传自父亲 年龄越大突变越多

    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黑猩猩会从父亲身上遗传90%的新突变,而只从母亲那里遗传10%的新突变,这论证了有关突变问题上人类和他们活着的近亲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强调了父亲的年龄在进化问题上所起的重要性。英国牛津大学维康信托基金会人类遗传学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Human Genetics)和荷兰生物医学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调查了与人类相比,黑猩猩物种里父亲将突变遗传给后代的风险是否增加了。在人类身上,每一个单个个体平均会遗传来自父母的70%的新突变。然而,这一比例会受到父亲年龄的影响,更老的父亲可能会产生更多突变,在人类身上每老一岁就会产生两个额外的突变。突变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4-06-18

  • 致命遗传风险因素或被相关研究忽视几十年

    1991年的一天,神经学家Warren Strittmatter让他的老板看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数据。当时Strittmatter正在研究淀粉体-β——这是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大脑中分子块的主要成分。他正在寻找淀粉—结合蛋白,但却发现了载脂蛋白E(ApoE),它与该疾病并没有明显联系。Strittmatter的老板——美国杜克大学遗传学家Allen Roses,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同事正在蹒跚接近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两年前,该研究小组曾鉴定出阿尔茨海默氏病和染色体19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Roses知道,编码ApoE的基因也位于染色体19上。“这就像是一只闪电球。”Roses说,“它改变了我的生命。”而现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6-18

  • 湖南衡东检方介入调查300余儿童血铅超标

    湖南衡东县被曝300余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再获新进展。衡东县官方17日对外披露,当地环保局3名官员被停职,涉污企业美仑颜料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已被警方控制,当地检察机关介入此事调查。衡东县大浦镇村民近日反映,当地300多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村民怀疑与村口一家生产电锌的化工厂有关。尽管一些孩子得到治疗后,血铅数值有所下降,但不少孩子的血铅数值还是大大超过了100微克/升的儿童标准值。铅是已知毒性最大、累积性极强的重金属之一。中国儿童血铅的健康标准值为100微克/升,高于该标准属铅中毒。而中国近年发生的多起儿童血铅超标事件,主要原因多与环境污染有关。事发后,衡东县官方对外表示,涉污企业已被关停彻查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4-06-18

  • 蜘蛛靠“交配塞”确保配偶贞操

    矮蜘蛛是为数不多的下大力气确保伴侣忠诚的生物之一,雄性蜘蛛在交配时会将“交配塞”注入雌蜘蛛体内,从而确保其他雄蜘蛛无法与雌蜘蛛交配以及所有新生的小蜘蛛都是自己的后代。令人惊讶的是,“交配塞”的效用不仅与大小有关,还与生成的时间长短有关,研究者将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日的《行为生态学和生物社会学》上。“交配塞”最开始呈液体状态,之后会逐渐变硬,阻碍其他雄蜘蛛与雌蜘蛛交配。在最新研究中,由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生物学家Gabriele Uhl领导的小组让从未发生交配行为的雌蜘蛛与雄蜘蛛进行交配,之后将雄蜘蛛挪开。他们发现,交配时间越长,遗留在雌蜘蛛体内的“交配塞”越大。之后,研究者又选取其他雄蜘蛛与该雌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6-18

  • 研究称久坐不动增加患癌风险 运动无法改善

    据外媒16日报道,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教授的最新研究显示,每多坐2个小时,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将增加10%。而且,久坐之后进行运动并不能降低这一风险。报道称,研究人员随机抽取英国的400万人和7万例癌症患者作为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每多坐2个小时,患肺癌、肠癌和子宫癌的风险将分别增加6%、8%和10%,早逝、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也有所加大。而且运动并不能降低这一风险。报道称,久坐时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导致体重上升和肥胖,还会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这些都与癌症有密切关联。现代科技的发展减少了人们的活动时间,数据显示,英国成年人坐着休息的时间平均高达9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4-06-18


页次:2998/4645  共92887篇文章  
分页:[<<][2991][2992][2993][2994][2995][2996][2997][2998][2999][300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