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隐藏风险:抗抑郁药与心脏性猝死有关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尤其是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心源性猝死(SCD)被定义为由于心脏相关原因导致的意外死亡。在有证人的病例中,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或在无证人的病例中,通常发生在个体最后被看到活着的24小时内。在39岁以下的个体中,SCD最常与结构异常有关,如心肌增厚(如肥厚性心肌病)或心电紊乱(如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SCD更常与冠状动脉疾病相关,冠状动脉疾病是指血管变窄导致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研究一致表明,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面临更高的总体死亡率,包括在所有年龄组中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加了两倍。然而,抗抑郁药的使用在导致这种风险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在欧洲

    来源:EHRA 2025

    时间:2025-04-03

  • 贝叶斯因果图模型 MrDAG:解锁多因素与多结局关联的新钥匙,助力精准医学

    引言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中,遗传证据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推断人类性状之间的因果关系。传统的标准 MR 范式通常是单暴露和单结局的分析,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受到未测量的多效性的影响。当作为工具的遗传变异通过不同途径影响所研究的暴露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扩展方法,包括考虑多个暴露和多响应的 MR 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个重要的局限性,即它们没有考虑暴露和结局之间的依赖关系,从而影响了因果效应的检测和准确性。此前已有研究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如 Howey 等人提出的基于个体水平数据的贝叶斯网络算法,以及 Badsha 和 Fu 提出的基于约束的方法。但这些方法都

    来源:AJHG

    时间:2025-04-03

  • 基因组研究能力建设评估:以共同数据元素(CDEs)推动 workforce 多元化发展

    为应对基因组学 workforce 多元化和科研能力建设(RCB)的迫切需求,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与国立少数族裔健康及健康差异研究所(NIMHD)于2023年共同资助成立了"基因组研究多样性中心联盟"(DCGR Consortium)。该联盟创新性地采用前瞻性评估策略,开发了包含五大核心模块的共同数据元素(CDEs)体系:1)基因组学项目与设备配置;2)科研产出(Scientific Productivity)量化;3)跨机构科研协作网络;4)社区参与(Community Engagement)深度;5)workforce 培养成效。这套标准化评估工具不仅实现了多中心数据的协

    来源:AJHG

    时间:2025-04-03

  • HELLS-MIEF1轴通过表观遗传与线粒体动态互作调控肝癌基因组稳定性

    肝癌作为全球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表观遗传失调和代谢重编程密切相关。染色质重塑因子HELLS(Helicase Lymphoid-Specific)虽在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已被认知,但其在癌症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同时,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工厂,其动态融合/分裂过程如何与核内表观遗传调控对话,更是科学界亟待破解的谜题。韩国Konkuk大学Jueng Soo You团队在《Cell Death and Disease》发表研究,首次揭示HELLS通过直接转录调控线粒体分裂蛋白MIEF1(Mitochondrial Elongation Factor 1)驱动肝癌发生的新机制。研究人员结合生物信

    来源:Cell Death & Disease

    时间:2025-04-03

  • 持续吃年轻鼠肠道菌的小鼠衰老得更慢!

    在生物的衰老进程中,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功能会逐渐衰退。就像一台使用多年的精密仪器,零部件慢慢老化,性能大不如前。在这个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并且这一变化与衰老的诸多生理特征存在关联。不过,此前在哺乳动物中,尚未有过针对微生物群与衰老关系的终身干预研究。为了深入探究微生物群对宿主衰老的影响,来自德国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y 和 University Hospital Schleswig-Holstein 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他们假设,终身反复移植年轻个体的微生物组,可能会比单次干预产生更有益的效果,进而延缓机体衰老进程。该

    来源:Microbiome

    时间:2025-04-03

  • 糖会上瘾吗?

    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根据严格的临床标准,酒精、尼古丁和鸦片类药物都被归类为成瘾性物质,尽管糖已经被证明会增加食欲和强迫饮食行为,但根据目前的临床标准,从技术上讲,它并没有被归类为成瘾性物质。但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食物系统充斥着超加工食品,不仅含有添加糖,还含有不健康的脂肪和钠。这类食物会增加你的渴望,因为它们非常美味,而且很容易得到。这会导致习惯性消费,当你突然停止食用这些食物时,你确实会经历一些类似戒断的症状:头痛、头晕、焦虑等等。但这是程度的问题:对于酒精、尼古丁和毒品来说,这些症状非常严重,人们很难完全停止摄入这些物质。所以我们可以说糖有一些让人上瘾的特性,但它并没

    来源:Harvard Medical School

    时间:2025-04-03

  • 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 GG(LGG)助力防控鸡沙门氏菌感染:肠道健康与食品安全的新希望

    ### 研究背景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全球每年因非伤寒沙门氏菌(NTS)导致的肠胃炎病例超 9300 万,死亡 15.5 万人,美国每年也有大量感染、住院和死亡案例,经济损失巨大。家禽及禽产品是沙门氏菌传播给人类的主要源头。在禽类养殖中,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感染鸡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会持续排菌污染环境,增加人类感染风险。长期以来,抗生素在禽类养殖中广泛用于控制沙门氏菌感染和促进生长,然而这导致了多重耐药沙门氏菌的出现与传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禁止在禽类生产中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及用于促生长的抗生素。同时,现有疫苗无法对不同血

    来源:Infection and Immunity

    时间:2025-04-03

  • 夜间睡眠与活动水平的变化:果蝇抵抗体外寄生虫的潜在机制

    在自然界中,寄生虫无处不在,它们对宿主的生存和繁衍有着深远影响。寄生虫介导的选择压力,就像一把无形的 “进化剪刀”,塑造着宿主的各种表型特征。在众多宿主 - 寄生虫系统中,果蝇和寄生在它身上的螨类,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微观 “战场”。然而,对于果蝇抵抗螨类寄生虫的分子和生理机制,科学家们还知之甚少。为了深入探索这个神秘的领域,来自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pj Biological Timing and Sleep》上,为我们揭示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和重要的机制。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方法

    来源:npj Biological Timing and Sleep

    时间:2025-04-03

  • 脂蛋白(a)与下肢动脉疾病:探寻高风险患者的降脂治疗新策略及预后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超过 2 亿人的生活。它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攀升。患者常常被间歇性跛行、肢体缺血等问题困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还面临着心血管疾病发作、截肢甚至死亡的高风险。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 (a))作为一种特殊的脂蛋白,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大量研究表明,它与心血管疾病风险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时间:2025-04-03

  • AIP、脂肪肝和HbA1c作为圆锥指数与糖尿病风险关系的修饰因子:一项队列研究的机制探索与预测模型构建

    在全球化糖尿病大流行的背景下,腹部肥胖作为关键代谢危险因素备受关注。传统指标如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因无法区分脂肪分布类型而存在局限,新兴的圆锥指数(C-index)虽能更精准反映腹部脂肪堆积,但其与糖尿病风险的内在机制尚未阐明。与此同时,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物,可能在该关联中扮演关键角色。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清远医院的研究团队利用日本NAGALA队列(1994-2016)的15,453例正常血糖者数据,通过多维度分析揭示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交互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Lipi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时间:2025-04-03

  • SS-31肽靶向线粒体抗氧化在老年高血压小鼠脑微出血模型中的疗效评估及高通量机器学习成像管道的开发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脑微出血(CMHs)作为脑小血管病(CSVD)的重要标志,已成为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VCID)的关键诱因。高血压和衰老双重作用下,脆弱的脑微血管在氧化应激攻击下频频"漏血",这些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出血灶通过累积效应最终导致认知功能"决堤"。更棘手的是,传统CMH检测依赖耗时的手工计数,而线粒体靶向治疗这一潜在突破口尚缺乏系统评估。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Roland Patai等多学科团队在《GeroScience》发表研究,首次将线粒体靶向抗氧化肽SS-31与机器学习驱动的成像技术结合,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研究采用血管紧张素II(Ang II)联合L-

    来源:GeroScience

    时间:2025-04-03

  • 功能富集的表观遗传时钟揭示癌症患者组织特异性的衰老差异模式:衰老与癌症关联的新突破

    在生命的长河中,衰老就像一个神秘的 “幕后黑手”,它不仅是自然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更是众多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癌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致力于揭开衰老与疾病之间复杂关系的神秘面纱,其中,衰老背后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成为了研究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 DNA 的化学修饰 —— 表观遗传变化,在衰老和癌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NA 甲基化(DNAme)作为表观遗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与衰老紧密相关,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表观遗传时钟这一概念。然而,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器官里这些表观遗传变化的功能意义以及方向却如同迷雾,模糊不清。就好比在一个庞大的生命机

    来源:Communications Medicine

    时间:2025-04-03

  • 解锁学业成功密码:时间管理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多路径影响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衡量教育成效的关键指标。学习投入作为反映学生学习状态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众多且复杂,其中时间管理的作用尚未被充分揭示。以往对教育质量的评估多集中于外在指标,如今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方式,学习投入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但目前仍不清楚时间管理如何具体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以及其中的潜在机制。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济宁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时间管理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杂志上。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问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03

  • 中文版 PERMA 量表: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评估 “量身定制”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积极心理学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蓬勃发展(Flourishing)” 这一概念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代表着个体的最优心理健康状态。然而,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这一特殊群体而言,他们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不仅要应对身体上的各种并发症,还要承受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虽然慢性疾病可能促使部分患者重新审视生活意义,产生心理韧性,但目前用于评估这一群体心理健康 “蓬勃发展” 状态的工具却存在诸多问题。现有的一些评估工具,如 Mental Health Continuum Scale 及其中文版简化版、Fl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03

  • 自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纵向影响研究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数千万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长期面临情感缺失的困境。这些孩子不仅承受着亲子分离的痛苦,更易出现孤独感(loneliness)——这种被定义为"主观社交隔离体验"的心理状态,正成为威胁其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现有研究虽已发现自尊(self-esteem)与孤独感的负相关,但存在三大关键局限:横断面设计无法揭示因果关系;忽视不同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类型的特异性作用;更未探究心理特质间的交互机制。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精准干预策略的制定。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Yutao Zhou等人在《BMC Psychology》发表的研究,通过创新的纵向追踪设计,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4-03

  • 揭秘油松休眠诱导期昼夜节律转录模块:针叶与根系的协同奥秘

    在广袤的森林中,树木为了适应季节变化,进化出了独特的休眠机制。尤其是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冬季休眠对于树木的生存至关重要。在北半球,针叶树的休眠主要由短日照和低温诱导。然而,尽管科学家们已经知道植物的生物钟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调控开花时间、生长周期等,但对于针叶树休眠的分子机制,特别是在昼夜节律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以往研究虽揭示了一些相关基因的作用,像 TFL2 在针叶树芽形成和生长停止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但油松针叶和根系在休眠诱导期的昼夜转录组动态变化,以及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仍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为了揭开这些谜团,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时间:2025-04-03

  • 以石榴皮提取物为基础的可食用生物膜延长了草莓的保质期

    巴西圣保罗大学 奥卡洛斯化学研究所(IQSC-USP)的研究人员从农业和渔业废弃物中获得了一种可食用的生物膜,可以延长草莓(Fragaria x ananassa Duch)的保质期。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经过12天的冷藏储存,涂有薄膜的水果重量减轻了11%,并在6到8天内开始被真菌污染,而没有涂有薄膜的水果只需要4天。这项工作的结果是在FAPESP的支持下,与EMBRAPA仪器仪表和 奥卡洛斯联邦大学(UFSCar)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发表在《食品化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巴西农业研究公司(EMBRAPA)的博士后研究员Mirella Romanelli Vice

    来源:AAAS

    时间:2025-04-03

  • 综述:从脂肪到肾脏过滤:脂肪组织衍生信号对肾功能的影响

    肥胖对肾功能的影响概述肥胖在现代社会中愈发普遍,它与多种健康问题紧密相连,其中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尤为显著。肥胖可导致慢性肾病(CKD)、肾衰竭,还会增加死亡率。肥胖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肾脏健康,涉及多种复杂机制。肥胖影响肾功能的具体机制血流动力学改变:脂肪组织通过肥大和增生不断扩张,会引发血流动力学变化。随着体重增加,身体代谢需求增大,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机体促进肾小球超滤过。这种代偿性的变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代谢,但长期来看却给肾脏带来了额外负担。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脂肪组织扩张时,会释放脂肪因子(adipokines)和促炎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

    来源: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时间:2025-04-03

  • 探秘多米尼加新冠疫苗犹豫:多因素交织背后的公共卫生挑战与机遇

    新冠疫情的爆发,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给全球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抗疫战斗中,疫苗成为了控制病毒传播的关键武器。然而,疫苗犹豫现象的出现,却给疫苗的推广和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疫苗犹豫指的是个体延迟或拒绝接种疫苗的行为,它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和社会背景下表现各异。在高收入国家,已有不少研究对疫苗犹豫进行了探讨,但在中低收入国家,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多米尼加共和国作为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卫生体系,可能对民众的疫苗接受程度产生特殊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多米尼加共和国的 COVID-19 疫苗犹豫情况,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提高疫苗接种率、有效防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03

  • 构建法国医保数据库衰弱预测模型:助力老龄化健康管理新突破

    在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凸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 2050 年,全球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年龄超过 60 岁,总数将达 21 亿。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身体的功能能力,而与年龄相关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沉重负担。衰弱(Frailty)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极为普遍的健康状况,它被定义为 “由于多个生理系统的储备和功能随年龄下降,导致个体应对日常或急性压力的能力受损,从而出现的临床可识别的脆弱状态”。在医学研究领域,评估衰弱主要有 Fried 衰弱表型和 Rockwood 等人提出的缺陷积累衰弱指数等方法,其中 Fried 衰弱表型应用较为广泛,它将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03


页次:18/788  共15752篇文章  
分页:[<<][11][12][13][14][15][16][17][18][19][2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