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中国孕产妇心理健康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混合方法研究

    孕产期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阶段,生理与心理均经历显著变化。此时期荷尔蒙波动可能诱发精神疾病,叠加身体形象焦虑、分娩恐惧及育儿压力,易引发焦虑和抑郁[1,2]。研究证实,母亲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自身健康与社会功能[3,4],还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5,6]。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报告,心理健康问题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孕产相关死亡的23%[7]。此外,母亲心理健康问题还与子代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相关,如认知、行为及社交障碍[8,9]。因此,预防和及时干预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在中国,尽管焦虑和抑郁在孕妇中的患病率分别达18.8%和26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性别差异视角下校园欺凌受害与中国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状关联的研究

    论文解读校园欺凌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长期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现有研究虽证实欺凌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但鲜有探讨性别差异对这一关系的影响。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基于2021年浙江省学生疾病与风险监测数据,开展全国首个聚焦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性别差异化研究,揭示女生在遭受特定形式及多重欺凌时抑郁风险显著高于男生,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成果发表于《BMC Public Health》。研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覆盖浙江省11个地级市城乡学校共21,654名学生。通过自填问卷评估六类欺凌形式(言语、身体、关系欺凌等),并使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量化抑郁症状。统计模型经年龄、性别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COVID-19后遗症对巴西南部成年及老年人群工作与收入影响的健康不平等研究

    论文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不仅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更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疫情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ARS-CoV-2感染带来的后果远超出急性期症状,其长期影响——即"长期COVID"(long COVID)正成为新的健康挑战。在巴西这样一个原本就存在严重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国家,疫情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弱势群体的困境。然而,关于COVID-19如何影响不同人群的工作和收入状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相关研究仍然有限。为填补这一知识空白,巴西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健康科学研究生项目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名为"SulCovid-19"的横断面研究。该研究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中老年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与肝功能参数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广州生物银行队列的横断面分析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其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肝脏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是血清转氨酶水平轻微升高(如ALT和AST),也被证实与全因死亡率增加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多种生活方式因素如何协同影响肝功能的研究仍存在空白。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利用广州生物银行队列(GBCS)2003-2004年基线数据,对8710名50岁以上中老年人展开横断面研究。这项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的研究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5项指标的健康生活方式指数(HL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急诊科2SLGBTQQIA+患者护理体验的混合方法研究:提升包容性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探索

    在医疗系统中,2SLGBTQQIA+(Two-Spirit,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Queer, Questioning, Intersex, Asexual等性少数群体)患者长期面临系统性歧视。加拿大统计显示,45%的跨性别者存在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远超普通人群的4%。急诊科(ED)作为医疗前线,更因医护人员(Healthcare Providers, HCPs)缺乏文化敏感性,导致患者遭遇"断臂综合征"(将健康问题错误归因于性别身份)等歧视现象。这一现状促使加拿大皇后大学团队开展混合方法研究,成果发表于《BMC Health Service

    来源: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时间:2025-05-27

  • 日本奥密克戎流行期间COVID-19患者与阴性对照者的长期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症状比较研究

    在全球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因其高传播性成为主导毒株。尽管其致病性较德尔塔(Delta)有所降低,但长期症状(long COVID)对社会造成的负担仍不可忽视。此前研究多聚焦住院患者或缺乏阴性对照,而日本长崎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的Haruka Maeda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奥密克戎感染者与症状相似但检测阴性者的长期健康影响,填补了这一空白。研究团队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东京某诊所接受SARS-CoV-2检测的379名有症状成人(302例阳性,77例阴性),通过在线问卷收集急性期及1、3、6个月后的症状和EQ-5D-5L评分

    来源:Archives of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辣椒素结合高强度抗阻循环训练对寒冷环境下军事人员氧化还原状态及运动表现的改善作用

    翻译辣椒素(Capsaicin, CAP)的抗氧化特性与高强度抗阻循环训练(High-Intensity Resistance Circuit Training, RTCS)协同作用,有助于在寒冷暴露应激期间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和血液学特征。本研究招募了48名30至45岁的男性军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四组:单纯抗阻训练组(RT)、单纯辣椒素补充组(CS)、联合干预组(RTCS)及对照组(C)。训练组每周进行三次抗阻训练,持续8周,强度为50%至85%的1次最大重复负荷(1RM);补充组每日口服12 mg辣椒素胶囊,共8周。实验结束后48小时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8-羟

    来源:Sport Sciences for Health

    时间:2025-05-27

  • 综述:美国农村围产期人群使用导乐支持的系统评价

    Abstract美国农村孕产妇因医疗资源短缺、贫困率高及心理健康/物质滥用(substance use)风险增加,面临更差的健康结局。非医疗分娩陪伴者导乐(Doula)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分娩知识教育和权益倡导,显著降低引产(induction)和剖宫产(C-section)率。本范围性综述(scoping review)揭示:针对农村社区独特挑战的导乐研究极度匮乏,现有文献仅3篇(定量1篇、定性1篇、混合方法1篇),呼吁加强该领域探索。Introduction农村孕产妇健康危机源于三重困境:地理屏障:需长途跋涉至医疗中心,延误紧急救治;社会经济压力:贫困率较城市高37%(引用原文数据表述),限

    来源: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

    时间:2025-05-27

  • 曼尼托巴省停止母乳喂养顾问计划对早期婴儿喂养的影响研究

    论文解读在当今社会,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和母亲的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母乳作为婴儿的理想食物,因为母乳喂养不仅能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母亲而言,母乳喂养有助于产后身体恢复,降低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的风险[1]。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母亲由于自身健康状况、婴儿身体问题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例如,一些母亲可能因产后身体虚弱、缺乏正确的哺乳技巧而无法顺利进行母乳喂养;部分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为母亲提供良好的哺乳环境和支持[4]。为了帮助母亲们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国际认证泌乳

    来源:International Breastfeeding Journal

    时间:2025-05-27

  • 综述:难民心理健康远程医疗应用调查:一项系统综述

    研究背景与目的全球难民群体因冲突、迫害等被迫流离失所,其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焦虑症等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传统心理健康服务因地理距离、文化障碍、语言不通、 stigma 等因素,难以满足难民需求。远程医疗作为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有望突破这些障碍,本研究旨在系统调查远程医疗在难民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情况。研究方法研究于 2024 年开展,全面检索 Web of Science、Cochrane、PubMed 等数据库截至 2023 年 4 月的文献,依据预设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 12 篇相关文章。采用混合方法评估工具(MMAT)清单对所选文章的质量和方法

    来源:Globalization and Health

    时间:2025-05-27

  • 综述:Denosumab在脂代谢紊乱中的作用:临床意义与潜在机制

    Abstract脂代谢紊乱以血脂异常为特征,是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核心病理机制,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风险。近年研究发现,骨代谢关键调控因子RANKL在脂代谢中扮演重要角色,靶向RANKL的单克隆抗体Denosumab可能成为代谢疾病干预的新靶点。Purpose传统观点认为骨与脂代谢互不相关,但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的发现揭示了二者深层联系。RANKL不仅调控破骨细胞分化,还通过激活PPARγ等转录因子影响脂肪生成。Denosumab作为RANKL抑制剂,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已获临床验证,但对其代谢调节功能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M

    来源:Archives of Osteoporosis

    时间:2025-05-27

  • 新冠病毒感染史对热环境中运动生理及免疫应答的影响研究

    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影响下,运动与热环境中的健康风险成为焦点。既往研究显示,动物模型中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运动性中暑(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风险,但人类数据尚不明确。尤其是 SARS-CoV-2 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及体温调节功能异常,这对职业安全、军事训练和运动员表现均有潜在影响。然而,目前缺乏针对新冠康复者在热环境中运动时的生理及免疫应答研究,无法明确感染史是否会增加 EHS 风险,也难以制定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建议。为填补这一空白,美国高点大学(High Poin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招募 20 名健康参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时间:2025-05-27

  • 综述:动物流感病毒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动物流感病毒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引言动物流感病毒(AIVs)是一组复杂的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流感样疾病。这些病毒主要感染猪和鸟类,但也可能感染其他家养和野生动物。AIVs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八个基因片段。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AV)因其高致病性和广泛的宿主范围而备受关注。IAVs根据其表面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的不同,分为多种亚型。目前已知的HA有18种,NA有11种。IAVs不仅能在动物间传播,还能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H5N1、H7N9等亚型,因其高致病性和人传人的潜力,成为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综述:乌干达CAST运动政策的叙事视角审查:为何它能够成功?

    背景:政策实施困境与TB防控挑战乌干达虽制定多项卫生政策,但实施效果常因利益相关方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差异和资源限制而受限。这种困境在结核病(TB)防控领域尤为突出——作为全球单病原体致死的第二大传染病,TB每年导致乌干达4,700人死亡,儿童病例占比仅7.5%,远低于预期的15-20%。诊断能力不足、基层设备短缺(如GeneXpert机器覆盖率低)以及侵入性采样需求(如胃液抽取)构成主要障碍。2016年中央区研究显示,仅21%符合临床标准的儿童TB患者最终接受治疗,凸显系统级漏洞。政策窗口:CAST运动的诞生契机CAST运动源自Elizabeth Glaser儿科艾滋病基金会主导的"催化儿科TB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尼日利亚女性现代避孕措施使用相关因素研究:现状、影响与干预启示

    在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一个人口超过 2.2 亿的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殖健康挑战。尽管现代避孕措施(Modern Contraceptives, MC)的认知度在育龄女性中普遍较高,但实际使用率却长期低迷,仅为 18%-25.4%,远低于非洲 36% 的平均水平。这一现状导致该国生育率高达 5.1 孩 / 女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多,同时伴随高达 1047/10 万的孕产妇死亡率,位列全球孕产妇死亡贡献第二的国家。高生育率不仅加剧了贫困(超 1.33 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还对公共卫生资源造成巨大压力,成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 “健康生活与福祉(SDG3)” 和 “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综述:文化因素对吉兰 - 巴雷综合征康复中物理治疗参与度及疗效的影响

    在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领域,吉兰 - 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急性、快速进展的周围神经炎症性疾病,常由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触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性活动能力[26]。该病症起病急骤,肌肉逐渐无力,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当呼吸肌受累时情况尤为危急[24]。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身体攻击周围神经,破坏保护性绝缘层,减慢神经冲动传导[9]。据统计,GBS每年影响约十万分之一的人口,且在各年龄组中发病率均等,无性别或种族偏好[79]。此外,分子拟态现象,如病毒抗原与周围神经元的交叉反应,已将COVID - 19和寨卡病毒等感染与GBS的发病联系起来[59]。针对GBS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团队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27

  • 加州马林县无家可归现象根源与预防策略:基于半结构化访谈与持续比较分析的公共卫生研究

    在阳光明媚却贫富差距显著的美国加州,无家可归问题如同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阴影,正随着经济波动与公共卫生危机愈演愈烈。尽管加州拥有全美 12% 的人口,却承载着 30% 的无家可归者(约 18.1 万人,2023 年数据),新冠疫情更使这一群体的生存困境雪上加霜。在马林县这样的富裕社区,尽管存在如 Ritter 中心(RC)这样提供医疗、住房等综合服务的机构,无家可归者的心理健康需求、生存安全隐患与资源获取障碍依然突出,且该领域研究长期缺乏针对富裕地区的深入分析。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多米尼加大学(Dominic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与 Ritter 中心合作,开展了

    来源:Discover Mental Health

    时间:2025-05-27

  • 比较辣椒、肉桂和黑胡椒粉中沙门氏菌热抗性的研究及其食品安全意义

    论文解读研究背景香料作为全球广泛使用的食品调味品,常被沙门氏菌等食源性病原体污染。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中,污染事件频发,如2009年美国因黑胡椒污染导致的沙门氏菌疫情波及44个州。传统化学消毒方法如环氧乙烷熏蒸虽有效,但残留毒性引发消费者担忧。相比之下,热处理作为物理灭菌手段无化学残留,但其对香料风味和香气的潜在破坏需精准控制。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香料中沙门氏菌热抗性的系统比较,且未明确水分活度(aw)与温度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机构与方法美国农业部资助的研究团队通过调控水分活度和温度,对比分析了辣椒、肉桂和黑胡椒粉中三株沙门氏菌混合菌株的热失活动力学。关键实验技术包括:水分活度测量:使用A

    来源:Food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5-26

  • 基于二聚体肽模拟物的非毒性免疫分析法用于食品和生物样本中米酵菌酸的高灵敏检测及智能手机适配演示

    论文解读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BA)作为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剧毒代谢产物,其致死率高达40%-100%,主要通过污染发酵食品引发中毒事件。传统检测方法依赖化学合成的BA毒素衍生物,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及潜在生物安全隐患。为突破这一瓶颈,中国科研团队以噬菌体展示技术为核心,开发了一种基于二聚体肽模拟物的非毒性免疫分析法,实现了BA的高灵敏度、低成本及现场适配检测。研究团队首先通过Ph.D.-C7C噬菌体肽库筛选获得与抗BA单克隆抗体(anti-BA monoclonal antibody, anti-BA mAb)强结合的环状七肽(CFSFQVGDC)。为摆脱对噬菌体的依

    来源: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时间:2025-05-26

  • 基于双管式即用型试剂的四重信号放大纳米酶生物传感器实现食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超灵敏检测

    论文解读在全球食品安全领域,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每年引发数百万感染病例,即使≤100 CFU/mL的低剂量也可致命。传统培养法耗时3-7天,而ELISA和PCR虽提速却面临灵敏度不足(103-104102 CFU/mL,且多步反应流程增加污染风险。如何兼顾超高灵敏度与操作简便性,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圣杯"挑战。针对这一难题,浙江某高校的研究团队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创新成果,通过整合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CA)、第6.5代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

    来源: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时间:2025-05-26


页次:23/1044  共20862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