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全球青少年甲状腺癌负担30年趋势分析:基于GBD 2021数据的社会经济差异与公共卫生启示

    甲状腺癌作为青少年高发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其疾病负担长期缺乏系统性研究。随着筛查技术普及,高收入国家存在过度诊断争议,而低收入地区却面临诊断不足的困境。更值得关注的是,年轻患者往往表现出更强的肿瘤侵袭性,且青春期激素变化与职业辐射暴露进一步加剧风险。这种"高发病率与低死亡率并存"的流行病学特征,使得青少年甲状腺癌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新挑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团队联合西湖大学医学院,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2021数据库,首次对10-24岁青少年甲状腺癌进行了跨时30年(1990-2021)、覆盖204个国家地区的全面分析。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媒体对新冠康复者的报道与社会污名化:中国媒体内容分析 —— 揭示健康传播中的关键议题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那是一段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在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真假难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成了错误信息的温床,而主流媒体本应是可靠信息的来源,却因科学认知的不断变化,报道也变得模糊不清。比如关于新冠康复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康复后传染性会持续多久、是否存在长期健康损害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这使得公众陷入困惑与恐慌,对新冠康复者产生了社会污名化现象。在中国,随着疫情发展,防控措施不断调整。2022 年底前,严格的防控政策虽有效控制了病毒传播,但也加剧了公众焦虑,让人们对可能携带病毒的人避而远之,进一步加深了对康复者的污名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的研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综述:儿童及青少年暴露于颗粒物后发生哮喘和喘息的概率: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背景与重要性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是主要危害因素。PM根据粒径分为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和PM2.5(≤2.5μm),后者因可深入肺泡和血液循环系统而具有更强毒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因呼吸频率高、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等特点,对颗粒物暴露更为敏感。全球约14%儿童哮喘病例与PM暴露相关,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将PM2.5列为第五大死亡风险因素。研究方法学创新本研究遵循PRISMA指南,注册于PROSPERO(CRD42024562670)。团队系统检索了PubMed等5大数据库1996-2024年的文献,采用Joanna Briggs I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成人在含糖饮料税实施前的饮料消费研究:洞察消费模式,助力政策评估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但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却依旧频发。其中,游离糖或添加糖的过量摄入是重要诱因,它与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等长期慢性健康风险紧密相连 。在加拿大,居民游离糖或添加糖的摄入量普遍较高,而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则是其主要来源。为改善这一状况,许多国家推行了健康税,旨在减少 SSB 消费、提升饮食质量。2022 年,加拿大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NL)率先开征 SSB 税,期望借此改善当地居民健康状况,毕竟该地区超重(35.7%)和肥胖(42.2%)发病率高,慢性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奥地利内科医师类型对患者赋权影响的差异研究:基于定量内容分析的实证探索

    在医疗体系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患者赋权(Patient Empowerment)已成为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奥地利独特的双轨制医师体系——自费医师(Wahlarzt)与医保签约医师(Vertragsarzt)——为研究医疗支付模式如何影响医患互动提供了天然实验场。前者不受医保服务量限制可自由定价,后者则需完成医保定额服务,这种结构性差异是否会导致患者体验的实质性区别?这正是IMC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Krems的Bettina Simetsberger团队在《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发表的研究要解答的核心问题。研究团队

    来源: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时间:2025-04-01

  • 埃及开罗医生远程医疗应用的医事法律与伦理洞察 ——COVID-19 大流行下的深度剖析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医疗领域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远程医疗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它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跨越时空限制,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在新冠疫情(COVID-19)的 “助推” 下,远程医疗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医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不过,这一新兴医疗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出诸多复杂问题。比如,相关法律与伦理规范尚不完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漏洞频现,医生对远程医疗的认知与应用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如同隐藏在暗处的 “礁石”,阻碍着远程医疗的稳健发展。正因如此,深入探究医生对远程医疗的认知、态度与实践状况,剖析背后的医事法律与伦理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为解开这些谜团,来自埃及艾因夏姆斯大

    来源:Egyptia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时间:2025-04-01

  • 揭秘温达椅练习特定序列中两种呼吸模式下的心肺反应:为普拉提训练方案优化提供关键依据

    背景:普拉提可改善心肺功能,但温达椅练习的具体要求却鲜为人知。目的:描述并比较在温达椅预定义序列(WCPS)中两种不同呼吸模式(RP)下的心肺反应,并确定其运动强度。方法:15 名年龄为 36±6.5 岁的女性,通过双能 X 线吸收法(DXA)进行身体特征评估,随后进行最大跑步机测试和温达椅预定义序列(WCPS)练习。温达椅预定义序列(WCPS)包括 Pull Up、Going Up Front、Going Up Side 和 Mountain Climber Prep 动作,分别在两种条件下进行,即 RP1(踏板上升阶段吸气,踏板下降阶段呼气)和 RP2(呼吸模式相反)。在每项任务过程中持续

    来源:Sport Sciences for Health

    时间:2025-04-01

  • 微信 EPIC 训练对新确诊乳腺癌女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归因及生活态度的影响:一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意义

    目的:当面对健康功能受损时,疾病所致痛苦的归因在健康结局的预后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与归因相关的干预措施,即基于微信的 EPIC(进入、实践、强化、巩固)训练,对新诊断为乳腺癌女性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归因和生活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招募符合条件的患者,并通过分层区组随机化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基于微信的 EPIC 训练联合常规护理 6 个月,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分别使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 - 乳腺癌 4.0 版(FACT-Bv4.0)、归因风格问卷(ASQ)和乳腺癌生活态度自评问卷(LASQ-BC)测量 HRQoL(主要指标)、归因和生活态度

    来源: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时间:2025-04-01

  • 纽约市韩裔居民家庭灾难防备干预研究:提升亚裔移民安全的关键举措

    纽约,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时刻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威胁。沿海风暴、洪水、干旱、地震等灾害频发,给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亚裔移民群体,由于语言不通、社会联系有限以及移民身份等问题,在灾害面前往往更加脆弱。2021 年 9 月 1 日,飓风艾达袭击纽约,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13 人死亡,其中 11 人是因地下室被淹溺水身亡,且多数死者来自低收入的亚裔移民社区。这一悲剧凸显出亚裔移民社区在灾害防备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为了填补亚裔移民灾害防备研究的空白,来自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Hunter College of City University of

    来源:Journal of Urban Health

    时间:2025-04-01

  • 运用实施科学优化精神健康社区监管:解锁全球公共卫生新钥匙

    在全球范围内,犯罪法律体系中精神疾病患者的身影屡见不鲜。无论是在监狱的牢房里,还是社区监管的名单中,他们的占比都高得惊人。这不仅给这些患者自身带来了痛苦,也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传统的干预措施在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实施时,效果往往参差不齐。有的在一个地方成效显著,换个地方却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各地的文化背景、治理模式、资源状况等差异巨大,这些因素就像一道道屏障,影响着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为了打破这些屏障,让干预措施能真正发挥作用,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

    来源:BMC Global and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孕期心理健康影响不容忽视:孕前抑郁如何影响新生儿健康检查?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妊娠风险评估监测系统(PRAMS)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孕前、孕期和产后产妇心理健康问题(MHD)对全人群样本中新生儿健康检查(WBV)出勤率的独立影响。研究使用 2016 至 2021 年新泽西州 PRAMS 数据,涉及 6699 名参与者(平均年龄 30.8 岁)。通过调查加权均值、置信区间和百分比描述相关变量,并采用复杂调查权重的逻辑回归及缺失数据多重填补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后 6 个月内错过 1 周检查或从未进行 WBV 的加权患病率分别为 4.3%(95% CI:3.8% - 5.0%;n = 260)和 1.4%(1.1% - 2.0%;n = 98)。孕前抑

    来源:Archives of Women's Mental Health

    时间:2025-04-01

  • 突破生理边界:综述论文推动生理学与 <欧洲应用生理学杂志> 发展

    生理学作为一门探索生命运动奥秘的学科,与众多领域紧密相连,如同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横跨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然而,在这个知识不断爆炸的时代,生理学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研究模式往往局限于单一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研究成果难以有效整合,导致许多有价值的发现被孤立,无法形成推动学科前进的合力。同时,在学术发表的舞台上,新研究人员的创新想法和独特视角难以得到充分展示,论资排辈的现象限制了新鲜血液的注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来自希腊塞雷斯亚里士多德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at Serres,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时间:2025-04-01

  • COVID-19 对南非林波波省市政雇员的影响:揭示工作、生活与健康的复杂关联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轩然大波,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模式。在各个行业中,雇员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政府部门也未能幸免。然而,此前针对不同管理级别和工作类别受疫情影响差异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南非大学企业公民研究所(University of South Africa, UNISA)的研究人员 Malebajoa Anicia Maoela 和 Godwell Nhamo 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深入剖析 COVID-19 对南非林波波省波洛夸内市市政雇员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Discover Public Health》杂志。此次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采用横断面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探秘南苏丹农村自我注射避孕之路:多视角解锁生育健康新密码

    在南苏丹这片土地上,女性的生育健康状况如同笼罩在阴霾之下。2020 年,南苏丹的孕产妇死亡率高达每 10 万活产 1223 例,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其总生育率为 4.4,而避孕普及率仅为 6% ,未满足的计划生育需求却高达 29.7%。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自我注射皮下醋酸甲羟孕酮(DMPA-SC)避孕本有望成为改善局面的 “救星”。在一些非洲国家,它已展现出提升避孕使用率的潜力,能赋予女性更多自主权利,减少前往诊所的次数,还能保护隐私。然而,在南苏丹,它的推广之路却困难重重,仅局限于试点项目。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深入了解如何更好地推动自我注射避孕的普及,国际救援委员会(Internationa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4-01

  • 社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心理困扰研究:加纳的现状、成因与启示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然而,那些守护他人心理健康的专业人员,自身的心理状态却常常被忽视。在加纳,社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MHPs)承担着为民众提供心理健康治疗的重任,但他们却在重重困境中艰难前行。工作负荷大、缺乏机构支持、资源匮乏等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对其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来自加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这项研究发表在《Discover Mental Health》上,旨在全面探究加纳社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心理困扰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采用了顺

    来源:Discover Mental Health

    时间:2025-04-01

  • 《Pan-PTM 分析:揭示果蝇长寿与骨骼肌功能奥秘的新钥匙》

    ** 在生物的衰老进程中,骨骼肌的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年龄增长,骨骼肌会逐渐出现功能衰退,这一现象不仅影响着生物体的正常活动,还与许多年龄相关疾病密切相关。然而,其背后的深层次机制却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就好比一个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零件开始出现问题,但人们却不清楚这些问题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深入了解年龄相关的骨骼肌功能衰退机制,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将目光聚焦在果蝇身上,利用果蝇这一经典的模式生物,探索其中的奥秘。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建立

    来源:npj Aging

    时间:2025-03-31

  • 家庭健康网络结构与肥胖相关饮食行为及抑郁症状的关联:基于网络分析的实证研究

    家庭作为紧密联结的生态系统,其健康状态(Family health)涵盖社会情感过程、生活方式、资源供给和外部支持四大维度。研究团队采用心理学与行为调查(PBICR)数据,通过高斯图模型(Gaussian graphical model)构建网络发现:医疗互助行为("帮助预约就诊")展现最高节点预期影响力(Expected influence=1.154),而家庭医生信任度与肥胖饮食呈最强负相关(r=−0.125),住房保障与抑郁症状关联最显著(r=−0.069)。调节分析显示,高家庭健康水平能削弱暴饮暴食对抑郁的促进作用,效应量达−0.06(p<0.001)。这些发现为开发基于家庭健康

    来源:Appetite

    时间:2025-03-31

  • 气候变化背景下消费者对替代蛋白的选择:时间地标、自我超越与思维抽象的影响机制

    本研究在亲环境选择的背景下探究消费者对替代蛋白的偏好。研究人员开展了三项连续研究,采用随机混合实验设计,考察时间地标、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和思维抽象(Mindset Abstraction)对蛋白质选择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消费者在上午选择替代蛋白的倾向更高,自我超越在时间地标与蛋白质选择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思维抽象调节这一关联。该研究将时间心理学、自我超越和解释水平理论(CLT)相结合,解释了气候变化下动态的可持续蛋白质选择,为可持续消费研究做出理论贡献,也为政策制定者和营销人员提供了实用策略,如开展针对上午时段的活动,利用自我超越心态和抽象思维促进可持续蛋白质的采

    来源:Appetite

    时间:2025-03-31

  • 嗅出健康:儿童青少年气味识别能力与饮食模式的关联探秘

    在当今社会,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多地食用添加糖、高热量、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2011 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显示,4 - 13 岁儿童从总脂肪摄入的能量高于中国膳食摄入建议,且 57% 的儿童饱和脂肪摄入过量,85% 的儿童钠摄入过量,而纤维、钙和维生素 D 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这种不健康的饮食摄入不平衡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增加儿童营养不良和其他营养相关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并持续到成年。一般来说,影响食物选择的因素众多,嗅觉能力在塑造食物风味感知、影响营养食物摄入,进而影响饮食行为(食物选择、食欲和摄入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食物识别依赖嗅觉系统,人类似乎能从嗅觉线

    来源:Appetite

    时间:2025-03-31

  • 一种用于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体外中和及诊断检测的双功能单克隆抗体:开辟牛病防控新路径

    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牛和水牛种群的高度传染性跨界病毒性疾病。它以独特的结节性皮肤病变为特征,不仅影响动物健康,导致牛奶产量下降、肉质降低和死亡率上升,还严重扰乱了农业生产力和国际贸易。自 1929 年在南非首次发现以来,LSDV 已在北非、中东和亚洲广泛传播,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了沉重打击。目前,虽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已将其列为须通报疾病,但 LSDV 蛋白的功能和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这给针对性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痘苗病毒研究中,一些病毒蛋白已成为疫苗开发和治疗干预的有前景的靶点,比如痘苗病毒(VACV)的 A2

    来源:Animals and Zoonoses

    时间:2025-03-31


页次:26/788  共15752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