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肠道菌群代谢物TMAO通过巨噬细胞焦亡介导肥胖与急性胰腺炎的因果关联机制研究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的潜在关联尚不明确。这项研究综合运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生物信息学数据集(GSE24883、GSE194331)分析和体外实验,发现高热量饮食可显著提升循环TMAO水平,进而增加肥胖风险。深入分析表明,TMAO通过触发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焦亡(pyroptosis),在肥胖向AP发展的病理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体外实验进一步证实,TMAO直接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揭示了代谢紊乱-菌群失调-免疫激活的级联机制,

    来源:Human Cell 3.4

    时间:2025-03-27

  • 生长激素缺陷型Ames矮小鼠抵抗肌少症并在24月龄时表现出增强的耐力跑步性能

    在探索人类长寿奥秘的科学征程中,生长激素(GH)信号通路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传统认知中,促进生长的激素理应带来健康收益,但自然界却呈现出一个有趣悖论——体型较小的物种往往寿命更长。这一现象在Ames矮小鼠(df/df)身上得到极致体现:这些因Prop1基因突变导致GH/IGF-1信号缺陷的小家伙,寿命比正常同胞延长50%,但其骨骼肌系统却长期笼罩在"虚弱体质"的假设阴影下。北达科他大学Matthew J. Johnston团队在《GeroScience》发表的研究,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研究团队采用多年龄段纵向实验设计,对年轻(3-7月)、中年(8-12月)和老年(18+月)雄性Ames矮小鼠开

    来源:GeroScience 5.3

    时间:2025-03-27

  • 膳食混合氧化甾醇与 27 - 羟基胆固醇(27-OHC):解锁认知障碍新机制,开辟治疗新路径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和微小 RNA(miRNAs)已被证实与痴呆密切相关。先前研究显示,氧化甾醇(oxysterols)及其后续的神经毒性作用在认知能力下降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然而,膳食 oxysterols 诱导的认知变化、肠道菌群和 miRNAs 之间的确切联系机制仍不清楚。研究人员在雄性 C57BL/6J 小鼠上进行两组实验,给小鼠喂食混合氧化甾醇饮食或 27 - 羟基胆固醇(27-OHC),同时使用抗生素鸡尾酒和 miRNA 拮抗剂处理。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评估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运用 16S 核糖体 DNA(rDNA)基因测序评估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利用高效液

    来源:GeroScience 5.3

    时间:2025-03-27

  • 关注本体感觉:年龄对久坐成年人踝关节本体感觉及本体感觉处理注意力需求的影响及意义

    踝关节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和注意力资源对于维持平衡和安全驾驶至关重要。然而,探索踝关节本体感觉与年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且老年人本体感觉处理过程中的注意力需求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研究人员采用一种新颖的双任务范式,研究衰老如何影响健康久坐成年人本体感觉与注意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让久坐的老年人和年轻人进行具有较长目标编码时间的同侧本体感觉匹配任务,以及认知注意力减法任务。这些任务既可以单独执行(单任务),也可以同时执行(双任务)。在单任务条件下,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踝关节背屈时的本体感觉准确性和一致性明显更低。因此,在同时执行本体感觉和认知注意力任务时,老年人的匹配误差比年

    来源:GeroScience 5.3

    时间:2025-03-27

  • 海马通路诱发反应动力学由警觉状态时长编码:揭示睡眠-觉醒周期中突触强度的超慢振荡调控机制

    昼夜交替中,大脑如何通过睡眠-觉醒周期调控记忆形成?这个困扰神经科学界数十年的谜题,在法国波尔多大学Paul Marchal团队的最新研究中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观点认为睡眠通过慢波活动(SWA)实现突触稳态调控(SHY假说),但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不同脑区存在异质性调控机制。特别是在海马相关通路中,突触强度如何响应警觉状态动态变化,以及这种变化是否具有通路特异性,始终缺乏系统性研究。研究团队采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技术,对35只自由活动雄性大鼠四个海马通路(PP-DG、SC-CA1、Fx-PFC、Fx-NAc)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通过改进的fEPSP斜率自动分析算法结合30分钟移动平均法,首次捕捉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7

  • 女性奖励学习中进食障碍症状与情绪唤醒对食物偏好的影响:认知机制与潜在干预靶点

    在生活中,食物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它不仅关乎生存,还与多种心理和生理过程紧密相连。然而,食物偏好和饮食行为却与一系列临床问题相关,从肥胖到死亡率较高的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目前,关于这些异常饮食行为背后的认知机制研究尚不完整,这使得难以准确描绘其发展过程并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此前研究虽已强调奖励和控制机制在饮食决策中的作用,但仍不清楚先天或后天的食物偏好如何与一般奖励处理相互作用,进而干扰目标导向的选择。为了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7

  • 青少年躯体症状研究:创伤类型与心理困扰的影响及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身体莫名不舒服的经历,可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毛病。对于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大量研究表明,许多人在经历创伤后,身心健康会受到不良影响,比如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伴随着各种躯体症状。然而,以往研究对创伤类型(如人际创伤和非人际创伤)与躯体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困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得并不深入。而且,之前大多把躯体症状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忽略了其可能存在的不同症状集群。为了填补这些知识空白,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的研究人员劳伦・A・佩雷斯(Laur

    来源:BMC Psychology 2.7

    时间:2025-03-27

  • 动机性访谈对女性医护人员生育态度和意愿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在伊朗这个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的国家,2018年总和生育率(TFR)已降至1.62,远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健康知识传播者的女性医护人员,其生育态度(Attitude Towards Fertility and Childbearing, ATFC)直接影响公众生育决策。面对这一严峻形势,Isfaha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的Akram Rahimi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动机性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MI)这一心理学干预手段,试图重塑医护人员的生育观念。研究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从Fe

    来源:BMC Psychology 2.7

    时间:2025-03-27

  • 综述:线粒体自噬在心力衰竭心脏代谢重构中的作用:分子机制与治疗前景的深入解析

    心脏代谢重构与心力衰竭的恶性循环心力衰竭(HF)的病理进程中,心脏代谢重构是关键驱动因素。线粒体作为能量代谢中心,其功能紊乱导致三磷酸腺苷(ATP)生成不足、活性氧(ROS)爆发及Ca2+稳态失衡,形成代谢异常与心肌损伤的恶性循环。脂肪酸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加剧线粒体功能障碍,而这一过程与肥胖性心肌病和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的分子哨兵作用线粒体自噬通过选择性清除损伤线粒体维持心肌细胞稳态。PINK1(PTEN诱导激酶1)在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时累积,招募E3泛素连接酶Parkin,触发泛素化标记。随后,自噬体标记蛋白LC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与Atg5-Atg12复合体协同包裹受

    来源: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 2.4

    时间:2025-03-27

  • RORα 精准调控肝脏代谢昼夜节律:肥胖与血脂异常防治新靶点

    在人体这个复杂的 “小宇宙” 里,代谢过程就像一场有序的交响乐,而昼夜节律则是那精准的指挥家。众多研究表明,代谢与昼夜节律紧密相连,它们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健康平衡。在这个 “指挥系统” 中,核受体 RORα 扮演着重要角色,参与昼夜节律调节,还与脂质和葡萄糖代谢密切相关。此前研究发现,RORα 基因敲除(sg/sg)小鼠代谢表型有所改善,这让人们看到了通过调节 RORα 防治代谢疾病的希望。但问题也接踵而至,RORα 究竟如何影响肝脏脂质代谢的昼夜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它与核心时钟基因又有着怎样的互动?这些谜题亟待解开。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法国索邦大学 -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Sorbonne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多维睡眠障碍预测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谱系风险:基于NHANES队列的横断面研究

    随着全球肥胖率攀升,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疾病命名体系近年经历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MAFLD),再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演变。这种命名变迁背后,反映学界对代谢因素在疾病发生中核心作用的认知深化。值得注意的是,睡眠作为重要的代谢调节因素,其与脂肪肝的关联机制仍存在研究空白——现有证据多聚焦单一睡眠参数,且缺乏对新型诊断标准(MAFLD/MASLD)的系统评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Dongling Wang团队利用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2017-2020周期数据,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的睡眠评分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理解国防轮班工作者的睡眠健康挑战,设计一款数字化睡眠与昼夜节律管理工具:为国防人员的健康与绩效保驾护航

    在当今 24 小时运转的社会中,轮班工作极为普遍。它虽对社会运转至关重要,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睡眠 - 觉醒行为与昼夜节律失调,轮班工作者常常遭受慢性睡眠中断的困扰。这不仅会加重已有健康问题,还大大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以及某些癌症的风险。而且,相比普通人群,轮班工作者在工作场所发生事故以及下班后驾车出现不良事件的风险更高。对于国防人员而言,他们作为特殊的轮班工作群体,长时间的工作以及军事行动带来的高度心理生理压力,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紊乱的影响。睡眠不足或紊乱会导致国防人员健康状况变差、因病缺勤增多、生产力降低,甚至可能提前退伍。同时,睡眠不足还会损害一些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肠道 IL-25:对抗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新希望

    肥胖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难题,它像一颗 “健康炸弹”,与多种非传染性疾病及代谢综合征紧密相连,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等。肥胖还常伴有低度慢性炎症,会进一步引发胰岛素抵抗,加剧糖尿病等疾病的发展。在肥胖相关的炎症和代谢功能障碍中,肠道的作用不容小觑。已有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和动物模型的肠道形态与功能会发生改变,比如肠道变长、吸收表面积增大、通透性增加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等,这些变化与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然而,肠道细胞因子在饮食诱导肥胖中对全身脂质代谢的作用却一直扑朔迷离。为了揭开这一谜团,来自泰国法政大学(Thammasat University)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可穿戴设备监测显示:年轻人睡眠不足与疫苗 / 安慰剂注射后 C 反应蛋白升高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睡眠对健康的影响无处不在,睡眠不足不仅让人精神萎靡,还与各种健康问题息息相关,比如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而 C 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变化能反映身体的炎症状态。此前研究发现,接种疫苗后 CRP 水平会显著上升,但睡眠与疫苗或安慰剂注射引发的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明确。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来自 Philips North America 和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这一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睡眠与炎症之间的联系,为公共卫生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韩国国家健康筛查计划:发育障碍者心血管风险与生活方式因素的不平等现象研究

    在健康领域,发育障碍者的健康状况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发育障碍(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是一类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运动、认知、语言、行为和 / 或感官功能受损的疾病。全球范围内,发育障碍的患病率不容小觑,然而人们对这一群体面临的健康挑战认知却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CVD),作为全球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在发育障碍者中有着更高的患病风险。但此前相关研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数据多依赖调查且样本代表性不足,评估肥胖的方法可能不准确,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儿童青少年,忽略了成年发育障碍者的健康问题,同时在处理社会经济等混杂因素时也不够恰当。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发育障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癌症患者新冠死亡差异研究:共病因素解析及干预启示

    在 2019 年末至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大量研究聚焦于新冠的潜在风险因素,发现不同种族人群在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风险上存在差异,非西班牙裔黑人患者的各项风险均高于非黑人患者。同时,癌症患者作为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群体,感染新冠后的重症、ICU 收治及死亡风险也显著增加。此前虽有研究探讨新冠住院与种族的关系,但对于癌症患者中 COVID-19 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仍缺乏深入了解。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究癌症患者 COVID-19 相关死亡的种族差异及潜在影响因素,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口腔健康状况与全身疾病关联探秘:交叉分析揭示关键纽带

    在人体健康的复杂拼图中,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谜题。过去,人们虽知晓二者存在联系,但对具体口腔疾病(如牙周炎、龋齿)与特定全身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之间关联的强度和影响,却缺乏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多数研究未能聚焦特定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直接关联,且在当代代表性人群中,对这些关联的认知也十分有限。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来自奥克兰理工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UT)和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探究。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他们利用 2017 - 2020 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和机器学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消毒剂耐受性的定量预测:开启食品安全新征程

    在食品安全的大舞台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个不容忽视的 “反派角色”。它主要通过食物传播,能引发严重的李斯特菌病,尤其对胎儿、新生儿、老年人以及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危害极大。尽管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未经治疗的感染死亡率高,这使得它成为食品安全领域重点关注的病原体。许多国家为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制定了严格规定,部分国家甚至对即食食品采取 “零容忍” 政策 。然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工作人员、设备等都可能成为污染源,且一旦污染,其在生产环境中能长期存活。消毒剂是预防污染和感染的重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紫外线A LED在室内生菜种植中的消毒应用及形态效应研究

    在现代农业面临人口增长与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垂直农业(Vertical Farming, VF)作为一种集约化生产方式备受关注。作为VF主力作物的生菜(Lactuca sativa 'Parris Island'),其生产过程中存在两个关键瓶颈:一是封闭环境易滋生大肠杆菌(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等食源性病原体;二是传统人工光源难以兼顾植物生长与微生物控制。虽然紫外线(UV)的消毒特性早有研究,但占地表UV辐射95%的UVA波段(315-400 nm)对作物生长与病原体灭活的双重影响尚未明确,特别是395 nm UVA-LED在持续与间歇照射模式下的效果差异更缺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基于护理科学精准健康模型的肺癌患者癌症相关认知障碍预测列线图构建及验证

    护理科学精准健康(NSPH)模型通过解析症状的生物学基础来开发精准干预策略。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52例肺癌患者,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研究团队采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回归优化变量筛选,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最终形成包含年龄(≥65岁)、治疗方案、教育水平、白蛋白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5个核心参数的列线图。模型表现出卓越的区分度(训练集AUC=0.970,验证集AUC=0.973),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高度吻合。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该模型在1%-98%阈值概率范围内均具正向净收益。研究发现高龄、低教育水平、联合化疗、低白蛋白及高PL

    来源: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8

    时间:2025-03-27


页次:26/774  共15465篇文章  
分页:[<<][21][22][23][24][25][26][27][28][29][3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