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普健康
  • 揭秘 AURKB:肺动脉高压潜在治疗新靶点

    在医学研究的广阔领域中,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PH 是一组临床病症,其特征为静息时平均肺动脉(PA)压力>20 mmHg,其中肺动脉高压(PAH,也称为 1 型 PH)尤为严重。PAH 患者面临着持续的血管收缩、渐进性的血管重塑以及小肺动脉的血栓形成,这些问题导致肺血管阻力不断增加,进而引发右心衰竭,使得患者预后情况十分糟糕。尽管医学在不断进步,现有针对血管收缩表型的疗法以及新推出的 sotatercept(一种激活素信号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情,但都无法实现根治。因此,探寻 PAH 的分子机制并确定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

    来源:Cell Reports Medicine

    时间:2025-02-19

  • 运动对男性成年期线粒体功能与肌肉衰老的保护作用:钙稳态失调是关键机制

    随着年龄增长,肌肉质量和功能的逐渐丧失是困扰全球老龄化社会的重大健康挑战。传统观点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肌肉衰老的核心机制,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身体活动水平可能是关键混杂因素。究竟线粒体功能随年龄衰退是衰老本身的必然结果,还是缺乏运动的副产品?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制定抗衰老策略至关重要。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重要研究,通过对139名20-93岁男性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运动通过独特机制对抗肌肉衰老的奥秘。研究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通过加速度计和PASE问卷评估身体活动水平;使用pQCT和DXA分析肌肉组成;采用高分辨率荧光呼吸测定法检

    来源:Cell Reports Medicine

    时间:2025-02-19

  • 过度喂养诱导脂肪组织释放独特线粒体:肥胖相关代谢研究新突破

    在哺乳动物的世界里,白色脂肪组织就像一个能量 “储存库”,在能量过剩时储存多余的卡路里,能量不足时再释放出来。但当这个 “储存库” 出现异常,比如在肥胖的情况下,就会引发一系列代谢问题。典型的肥胖会让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脂肪组织中堆满免疫细胞,一些脂肪因子(如脂联素)的释放减少,而另一些(如瘦素)则增加。有一种特殊的肥胖形式 —— 过度喂养引起的肥胖,却一直让人捉摸不透。通常情况下,人和动物的体重似乎有个 “设定点”,很难持续改变。但过度喂养打破了这种平衡,引发快速的脂肪组织扩张,还伴随着低免疫细胞积累和持续厌食等奇怪现象。为了深入了解过度喂养下脂肪组织的变化,哥伦比亚大学(Colum

    来源:Cell Reports

    时间:2025-02-19

  • 综述:炎症性肌病的新兴机制与治疗方法

    炎症性肌病研究现状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s),常称肌炎,是一组罕见的异质性疾病,以免疫介导的肌肉损伤和多样的临床表现为特征。自 1975 年 Bohan 和 Peter 对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M)进行初始分类以来,随着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的发现,人们对 IIMs 的认识有了显著进展。MSAs 能区分不同 IIMs 亚型,影响疾病预后和治疗策略。目前 IIMs 亚型包括抗合成酶综合征(ASyS)、DM、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和 IBM 等。尽管研究取得进展,但 IBM 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退化还是 T 细胞介导的炎症)仍不明确,亟需新的治疗方法。同时,B 细胞、抗体以及

    来源: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时间:2025-02-19

  • 核心晨钟蛋白CCA1通过调控UPR靶基因表达促进内质网应激恢复的分子机制

    在植物与环境的永恒对话中,昼夜节律如同精准的计时器,协调着生命活动与外界变化的步调。而内质网(ER)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质检中心",当遭遇高温、盐碱等胁迫时,未折叠蛋白的堆积会触发未折叠蛋白反应(UPR)这一"应急机制"。有趣的是,ER伴侣蛋白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波动,但生物钟如何"拨动"这根应激之弦,始终是未解的谜题。韩国庆尚国立大学Woe-Yeon Kim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的研究揭开了这一谜底。研究人员发现,当用衣霉素(Tm)诱导ER应激时,植物在主观白天(ZT0-ZT12)表现出更强的恢复能力,而核心晨钟组分CCA1的缺失会削弱这种节律性适应。通过ChI

    来源:Plant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9

  • 肥胖干预疗法能否打破心力衰竭中的 “肥胖悖论”:探寻心血管代谢疾病治疗新方向

    心血管疾病(CVD)仍是全球重大的健康问题,肥胖被视为显著的风险因素。“肥胖悖论”(OP)指出,肥胖并不总是会导致不良后果,尤其是在心力衰竭(HF)方面。在本论坛中,讨论了 OP 在当前心血管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相关性。登录、订阅或购买可获取全文。

    来源: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时间:2025-02-19

  • Hierarchical behavioral analysis framework:解析小鼠自发行为的有力工具

    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广阔领域中,对动物行为的深入探究一直是理解生物奥秘的关键一环。然而,当前在量化行为的征程上,研究人员面临着诸多挑战。缺乏一个能够分析和量化多尺度、复杂行为动态的通用计算行为学概念框架,使得精确解析行为变得困难重重。行为由众多运动组件依据特定规则组合而成,其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受神经系统驱动,而现有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相应的分层分析框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此外,对于自发行为(即在没有意识意图或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行为)的组成部分和组织原则,包括梳理和嗅探等行为,人们的了解也十分有限。但自发行为对动物的健康维护和身体调节至关重要,其变化往往能反映出动物潜在的健康问题,因此深入

    来源:Cell Reports

    时间:2025-02-19

  • Rev-erb-α 拮抗剂:对抗老年小鼠肺炎球菌感染的新希望

    在人体这个奇妙的 “小宇宙” 里,各种生理活动都按照一定的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昼夜节律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 “指挥家”。它掌控着许多生理、代谢和免疫过程的日常变化,让我们的身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然而,随着年龄增长,这个 “指挥家” 似乎有点 “失灵” 了,老年人的昼夜节律出现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像肺炎球菌感染这样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老年人中往往更为严重,后果也更加危险。那么,年龄相关的昼夜节律变化和呼吸道感染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这成为了众多科研人员想要解开的谜题。为了找到答案,来自法国里尔大学(University L

    来源:Cell Reports

    时间:2025-02-19

  • scCamAge: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的跨物种细胞衰老预测引擎揭示衰老表型进化保守性

    在生命科学领域,准确评估细胞年龄和衰老进程一直是重大挑战。传统方法如基因组学虽能捕捉分子变化,却难以实现长期动态监测;而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析工具又存在通用性差、缺乏生物活性预测模块等缺陷。针对这些瓶颈,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Vishakha Gautam和Gaurav Ahuja团队开发了名为scCamAge的上下文感知多模态预测引擎,相关成果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研究团队首先构建了包含约100万个酵母单细胞图像的时序数据集,覆盖从年轻(第2天)到衰老(第20天)的10个关键时间点。通过改进YeastSpotter分割算法和采用迁移学习策略,比较了InceptionRes

    来源:Cell Reports

    时间:2025-02-19

  • 人类卵巢衰老与绝经时机的随机动力学解析

    这项开创性研究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框架,通过随机分析(stochastic analysis)揭示了卵泡在排卵过程中阶段性转换(sequential transitioning)的动力学特征。研究发现,初始原始卵泡池(initial follicle reserve)规模与程序性耗竭速率(depletion rates)之间存在精确的数学关系,这种定量关系能准确预测不同地理人群的绝经平均年龄(mean menopause age)。更引人注目的是,绝经时间分布的狭窄性提示存在精密的生物学调控机制——卵泡发育阶段转换的同步化(synchronization)可能起着关键作用。该模型不仅解释了卵巢衰老

    来源:Biophysical Journal

    时间:2025-02-19

  • 新冠疫情对西班牙青少年自尊与身体意象的影响:一项关键研究

    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冲击,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正常生活被打乱,被迫居家隔离,与外界接触减少。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身份,包括自尊和身体意象感知都在逐步形成。但疫情带来的诸多变化,如社交受限、生活方式改变等,是否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和身体意象呢?此前,虽然对学生的自尊和身体意象研究不少,但关于新冠疫情对其影响的探讨却不多。带着这些疑问,来自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University of Extremadur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其成果发表在《BMC Psychology》上,这对于了解疫情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意义重大。研究人员采用了横断面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2-19

  • 国际食品贸易如何影响甲基汞(MeHg)相关健康风险:量化评估与风险管控新视角

    在全球贸易日益繁荣的当下,甲基汞(MeHg)这一有毒污染物却悄然威胁着人类健康。它主要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对胎儿神经发育危害极大。2010 年,全球因 MeHg 暴露导致 1200 万点智商损失,经济损失超 1000 亿美元。为减少危害,150 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水俣公约》 。然而,国际贸易的发展让国内减少 MeHg 暴露的措施效果大打折扣。因为贸易使产品生产与消费地分离,Hg 排放增多,污染生态系统,最终通过食品贸易将 MeHg 相关健康风险转移到其他地区。目前,虽然已有研究探索 MeHg 相关健康风险的跨境转移,但大多基于全球社会经济生物地球化学 Hg 循环,忽视了食品贸易在风险转移中的

    来源: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

    时间:2025-02-19

  • 室内氡隐患大揭秘:罗马尼亚住宅与教育机构的深度对比研究

    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氡气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氡(Rn - 222)作为铀(U - 238)自然衰变系列中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广泛存在于各类土壤和岩石中。它能通过建筑地基的裂缝、排水管道等进入室内。一旦进入空气,其短寿命衰变产物可被人体吸入并沉积在呼吸道,释放的 α 粒子会直接损伤肺支气管上皮细胞,引发氧化应激、染色体畸变、DNA 链或基因突变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度过,室内氡暴露的风险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教育机构中,儿童对有害环境污染物更为敏感,他们在学校停留时间长,且呼吸频率较高、肺部形态与成人不同,使得他们患肺癌的风险比成人高三倍。此外,儿童经口呼吸频率更高,这进一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基于头颈部组织特异性的三维结构重建建模及其在气道阻塞模拟中的应用

    在医学研究领域,精准的人体组织三维(3D)重建对于临床应用和科研探索意义非凡。它就像为医生和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通往人体微观世界的大门,能助力手术导航、虚拟手术、组织重建以及至关重要的生物力学模拟分析等工作。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治疗为例,气道塌陷的几何简化数值模型在手术规划和治疗效果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构建头颈部的 3D 模型却困难重重。人体头颈部犹如一个复杂的 “小宇宙”,包含众多组织和器官,其解剖结构异常复杂,这对基于医学图像构建 3D 模型构成了严峻挑战。尽管在特定研究中,已针对头颈部的部分结构如舌头和软腭构建了 3D 模型,但目前仍缺乏统一的头颈部组织构建方案。在此背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基于视频的无标记运动捕捉系统在健康青年中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研究:探索步态分析新路径

    在医学和生物力学领域,准确分析人体步态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评估至关重要。传统的步态分析方法,像依靠患者自我报告、医生观察和视觉评估量表等方式,主观性强,容易受到个体解读差异的影响,导致误差较大。而三维运动捕捉(3D Motion Capture,MOCAP)技术,虽被视为定量步态分析的金标准,能提供客观数据,但它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对场地和条件要求苛刻,操作复杂,数据采集和处理耗时,还存在软组织伪影、标记点跟踪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和运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为了突破这些困境,探索更便捷、准确的步态分析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对比了两种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高压处理鹰嘴豆泥:提升微生物安全性、稳定性及抑制脂质氧化的创新研究

    鹰嘴豆泥作为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传统中东美食,近年来全球消费量激增,市场规模已达20亿美元。然而其高水分活度(0.95-0.98)和中性pH值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历史上多次引发沙门氏菌等食源性疾病暴发,包括导致802人感染的重大事件。传统冷藏仅能维持24-72小时保质期,化学防腐剂又可能影响风味。这一矛盾严重制约了鹰嘴豆泥的工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为解决这一难题,沙迦大学联合约旦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Tareq M. Osaili教授带领下,创新性地将高压处理(HPP)技术应用于鹰嘴豆泥保鲜。这项发表在《Heliyon》的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350 MPa压力下1-5分钟处理对微生物灭活、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巧用严肃游戏,助力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系统回顾与元分析的新启示》

    ** 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宛如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涌,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从 1990 年到 2019 年,3 - 17 岁儿童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数量分别增长了 27% 和 29%,10 - 14 岁儿童自我伤害的数量增加了 70%,中学学生自杀行为更是上升了 44% 。2021 年,儿童青少年亚临床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分别达到 19% 和 38% 。这些令人揪心的数据表明,情绪和行为障碍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个人成长、学校生活、家庭关系,还对他们的社交造成了严重阻碍。传统的情绪调节干预项目虽然存在,但效果并不理想,70% - 80% 的儿童青少年无法从中受益。这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综述:瓜氨酸苹果酸补充剂及不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方式对运动表现的相关机制综述

    1. 引言规律运动对维持身心健康意义重大,能降低慢性病风险,预防疾病发生。现行的体育活动指南建议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或 75 分钟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然而,现实中 “缺乏时间” 成为人们参与规律运动的最大阻碍,全球约 14 亿人无法达到推荐的运动量。在此背景下,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因其高效性受到广泛关注。HIIT 是一种在接近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下进行的间歇性训练,由短至中等时长(最长 5 分钟)的运动和恢复间隔组成,工作与休息的比例多样,如 1:1、1:0.75、1:2 和 2:1 等。它通过减少训练量、增加训练强度来提升运动表现。VO2max 与心输出量、毛细血管密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地区转诊医院孕妇对八次产前检查模型的使用意愿及相关因素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仍是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17年全球约29.5万孕产妇死于妊娠相关并发症,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负担尤为沉重。埃塞俄比亚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高达412/10万,62%孕妇仅接受过一次产前检查(ANC)。传统"四次聚焦产前检查"模式存在明显局限,特别是在妊娠32-36周间胎儿死亡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为此,WHO于2016年革新指南,推出强调连续性照护的"八次产前接触(ANC8+)"模型,将产前接触次数增至8次,并将"访视"升级为"接触",以加强医患互动质量。这一变革不仅关注生存指标,更着眼于提升妊娠体验、促进产后母婴健康及家庭社会福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 全球颅内出血疾病负担30年趋势分析:基于GBD 2021数据的流行病学洞察

    在全球范围内,卒中始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颅内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作为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亚型,以其起病急骤、预后凶险的特点备受关注。尽管既往研究多聚焦于缺血性卒中,但ICH导致的残疾率和病死率更高,对社会经济和医疗系统造成的负担更为沉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COVID-19疫情对医疗资源的挤占,更新ICH的流行病学数据对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在《Heliyon》发表了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的权威分析。研究团队采用GBD 2021数据库,提取了1990-2021年

    来源:Heliyon

    时间:2025-02-19


页次:48/788  共15752篇文章  
分页:[<<][41][42][43][44][45][46][47][48][49][5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