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制血小板反应蛋白 - 1 介导的炎性衰老,延长造血健康寿命
研究背景造血干细胞(H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细胞,维持血细胞的日常生成。随着年龄增长,HSCs 自我更新能力下降,出现髓系偏向分化,导致先天免疫激活和适应性免疫缺陷,引发多种临床问题,如易感染、贫血等。慢性炎症与造血功能衰退相关,这种慢性、低度炎症被称为 “炎性衰老(inflammaging)”。炎性衰老由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引发,它们影响 HSCs 功能,且 HSCs 髓系偏向分化又会加重全身炎性衰老,形成恶性循环。此前针对炎性衰老的研究存在不足,缺乏精确测量 HSCs 炎性衰老的工具,现有干预措施也无法同时恢复 HSCs 功能和改善全身炎症。Thbs1 是 HSCs
来源:Science Immunology
时间:2025-02-10
-
肥胖通过破坏细胞胆固醇稳态重塑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调节性 T 细胞:为肥胖相关代谢疾病治疗带来新契机
肥胖会导致腹腔内脏脂肪组织(VAT)炎症增加,进而引发全身代谢功能障碍。调节性 T 细胞(Tregs)对维持 VAT 的稳态至关重要,然而其功能在肥胖状态下受到何种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明晰。研究发现,ST2hi Tregs在 VAT 中参与依赖 Srebf2 的胆固醇代谢过程,这一过程有助于它们在小鼠体内积累并发挥稳态维持功能。高脂饮食会抑制 VAT Tregs的扩增,破坏其胆固醇稳态,而稳定 Tregs的胆固醇水平,能够使肥胖小鼠的 VAT Tregs恢复正常。这些发现揭示了维持 VAT Tregs所必需的组织特异性代谢需求,而这种需求在肥胖期间会失调。调节胆固醇稳态或许是针对肥胖相关代谢疾病
来源:Science Immunology
时间:2025-02-10
-
ChREBP 调控 Them1:连接慢性应激下产热与代谢,为肥胖治疗点亮新希望
棕色脂肪组织(BAT)和可诱导米色脂肪组织(BeAT)的激活由环境或代谢刺激引发,比如寒冷的环境温度和营养应激。硫酯酶超家族成员 1(Them1)是一种在 BAT 中富集的长链脂肪酰基辅酶 A 硫酯酶,它会抑制急性冷诱导的产热。研究表明,在慢性冷暴露或营养过剩激活综合应激反应(ISR)时,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会诱导 BAT 和 BeAT 中 Them1 的表达。在这两种情况下,Them1 都会抑制能量消耗。因此,BAT 和 BeAT 中缺乏 Them1 的小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葡萄糖不耐受具有抗性。在慢性冷暴露或 ISR 激活期间,Them1 会在细胞核中积累,在那里
来源:Science Signaling
时间:2025-02-10
-
揭秘商业肠道健康干预:对肉鸡盲肠宏基因组与生产性能的关键影响
在现代家禽养殖业中,肉鸡的健康成长和高效生产是关键目标。然而,肠道健康问题却如同隐藏在幕后的 “捣乱分子”,一直困扰着养殖户们。鸡的肠道内栖息着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微生物世界,这些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对鸡的健康、生长性能以及饲料转化效率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一些细菌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鸡的饲料转化率出现差异,进而影响养殖收益 。过去,为了促进肉鸡生长、提高饲料效率,人们常使用抗生素等生长促进剂,但随着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肠道健康干预(Gut Health Intervention,GHI)策略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来自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
来源:Microbiome
时间:2025-02-10
-
宁乡猪源乳酸杆菌通过支链氨基酸代谢调控宿主肌内脂肪沉积的机制研究
在追求优质猪肉的全球趋势下,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含量成为决定肉质嫩度和风味的关键指标。中国本土猪种如宁乡猪(NX)以其高IMF含量著称,而商业化猪种如杜洛克×长白×约克夏(DLY)杂交猪虽生长速度快,却存在肉品质欠佳的缺陷。这种差异背后,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的互作机制尚未明晰。湖南农业大学Yulong Yin和Bie Tan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的研究,首次揭示宁乡猪特有的Lactobacillus reuteri(L. reuteri)通过重塑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BCAA)代谢网络,驱动IMF沉积的
来源:Microbiome
时间:2025-02-10
-
抗生素影响宿主代谢健康的新机制: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的变异效应
在现代社会,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如同火箭般蹿升,这让全球的科研人员们操碎了心。经过深入研究,大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就像是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极有可能是导致这些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使得肠道微生物群逐渐 “改头换面”。其中,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从 20 世纪 40 年代青霉素大规模生产开始,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对肠道微生物群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抗生素改变后的肠道微生物群与慢性疾病之间到底是如何 “勾结” 的,这中间的详细机制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为了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韩国大学(Korea
来源:Microbiome
时间:2025-02-10
-
综述:工程化 T 细胞免疫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非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工程化 T 细胞免疫疗法在非肿瘤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CAR 结构嵌合抗原受体(CAR)免疫疗法是一种过继细胞转移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CAR 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在肿瘤治疗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同时,其在非肿瘤性疾病治疗方面也展现出可行性。CAR 由胞外结构域(包括抗原结合域和铰链区)、跨膜结构域和胞内信号结构域构成。胞外抗原结合域负责识别和结合靶抗原,胞内信号结构域包含共刺激因子和激活域 CD3ζ。目前,已开发出双特异性 CAR、串联 CAR 等多种类型,根据细胞类型不同,还分为 CAR T 细胞、CAR 自然杀伤(NK)细胞等。CAR T 细胞可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其
来源:Biomarker Research
时间:2025-02-10
-
血脂代谢标志物与白细胞介素 - 6 联合检测: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诊断的新希望
在人体这个复杂的 “小宇宙” 里,骨骼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厦,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障日常活动。然而,有一种 “无声的杀手” 正悄悄威胁着骨骼健康,它就是骨质疏松(OP)。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OP 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目前,OP 的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虽然双能 X 线吸收法(DXA)可用于诊断,但骨密度(BMD)检测只能反映多种因素对骨骼的综合影响,无法体现骨细胞代谢的动态变化。同时,OP 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此前关于血脂谱、IL-6 与 OP 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几乎没有研究探讨过血脂谱和 IL-6 联合应用对 OP 的预测价值。为了揭开这些谜团,浙江中医药大学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时间:2025-02-10
-
综述:质膜与核内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信号在癌症中的作用
质膜与核内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信号在癌症中的作用质膜PI(4,5)P2的致癌机制作为最丰富的磷酸肌醇,PI(4,5)P2通过两种关键途径驱动癌症转移:在质膜内叶,其与鞘磷脂/胆固醇共同形成脂筏微域,招募NWASP/Arp2/3复合物促进F-actin成核。当PIP5K/PIP4K异常激活时,PI(4,5)P2过度积累可增强侵袭伪足稳定性,通过MT1-MMP促进ECM降解。值得注意的是,头颈鳞癌(HNSCC)中PIK3CA突变导致PI(3,4,5)P3/PI(4,5)P2比例失衡,通过Akt信号加速肿瘤细胞迁移。核内PI(4,5)P2的相分离调控突破性研究发现核内PI(4,5)P2以非膜结构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时间:2025-02-10
-
游离脂肪酸通过 ERS-CHOP-C/EBPα信号通路调控高脂饮食金黄地鼠肝脏 11β- 羟类固醇脱氢酶 1 表达:探索代谢疾病新机制
在人体的健康调控网络中,糖皮质激素(GCs)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的释放主要受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调节。不过,能发挥生物学活性的游离 GCs 仅占循环中 GCs 的约 4%,其余大多与蛋白质结合而暂时 “沉默”。细胞和组织对 GCs 的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局部浓度,而 11β - 羟类固醇脱氢酶 1(11β - HSD1)就像是一把 “调控钥匙”,掌控着 GCs 的局部浓度变化。11β - HSD1 是 GCs 的代谢酶,能在无活性和有活性的 GCs 之间 “切换”,尤其是将无活性形式转化为有活性形式,进而调节组织中 GCs 的局部浓度,堪称 GCs 的 “局部放大器”,在肝脏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时间:2025-02-10
-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等指标预测肌肉减少症的关键研究:开启精准防治新篇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它可不是简单的肌肉变少,而是一种与衰老相关的全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骨骼肌质量减少和功能受损。这不仅会让患者变得虚弱、容易跌倒,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幸福感。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也在持续增加,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以往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是肌肉减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但肥胖程度、性激素水平、运动量和蛋白质摄入量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同时,一些源自全血细胞计数(CBC)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如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
来源: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时间:2025-02-10
-
揭秘肥胖相关过敏性哮喘潜在药物靶点:基于蛋白质组中介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在现代社会,哮喘和肥胖这两大健康问题愈发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哮喘作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全球约 10% 的人受其影响,症状包括喘息、胸闷和咳嗽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而肥胖也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肥胖人群的比例不断攀升,例如美国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从 1980 年的 3.6% 飙升至 2018 年的 19.3% 。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与哮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肥胖儿童不仅更容易被诊断出患有哮喘,哮喘发作也更为频繁,症状更为严重,并且对系统皮质类固醇的反应较差。然而,肥胖相关哮喘的发病机制却一直未被完全阐明,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肥胖
来源:Hereditas
时间:2025-02-10
-
靶向 SHIP/AKT 通路改善维尔纳综合征干细胞早衰:开启衰老疾病治疗新征程
衰老,如同时间长河中无法阻挡的暗流,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生命的轨迹。而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中,衰老的脚步却被按下了加速键,维尔纳综合征(Werner syndrome,WS)便是其中之一。WS 是一种经典的早衰样遗传疾病,患者不仅呈现出过早衰老的特征,还面临着更高的癌症风险。这背后的 “罪魁祸首”,便是 WRN 解旋酶的致病性或无效突变。正常情况下,WRN 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保护体细胞,包括成体干细胞免受过早衰老方面。然而,当 WRN 基因出现问题,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仿佛失去了 “青春的守护者”,不仅自身加速走向衰
来源:Cell & Bioscience
时间:2025-02-10
-
基于DNA提取方法比较的市售刺梨果汁饮料DNA降解分析与食品安全评估
刺梨果汁作为贵州特色农产品,近年来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备受关注。然而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加工过程中的DNA降解问题给产品质量监控带来巨大挑战。传统检测方法如形态学鉴定和蛋白质检测存在主观性强、易受环境因素干扰等局限,而基于DNA的检测技术虽具有高特异性,却面临加工食品中DNA提取效率低、降解严重等技术瓶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研究团队在《BMC Biotechnology》发表的研究,系统比较了四种DNA提取方法在刺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选取五家贵州企业生产的刺梨产品(C1-C5),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凝胶电泳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评估提取效果。结果显示,改良CTAB法(
来源:BMC Biotechnology
时间:2025-02-10
-
综述:抗衰老的前沿进展:用于护肤的植物源植物化学物
引言皮肤作为人体抵御外界环境压力的首道防线,其衰老受内在(自然或时间相关)和外在(如环境污染、紫外线、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影响。外在衰老会因增加活性氧(ROS)和激活降解皮肤关键成分的酶,导致皱纹、松弛等问题。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真皮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对维持皮肤结构和弹性至关重要。随着年龄增长,皮肤会出现表皮变薄、水分减少、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分解等变化,且伤口愈合变慢。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会产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引发氧化应激和组织损伤,影响皮肤蛋白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增加会降解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导致皱纹和皮肤衰老。此外,细胞衰老也是皮肤衰老的重要特征,
来源:Immunity & Ageing
时间:2025-02-10
-
GPCRs CysLTR1/2 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黑素细胞增殖与衰老中的作用:探究组织环境影响下的细胞生长平衡奥秘
与阳光照射诱导的黑色素瘤不同,突变负担较低的罕见黑素细胞肿瘤和赘生物为研究孤立的信号传导机制提供了机会。这些肿瘤包括葡萄膜黑色素瘤和蓝痣,它们通常由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2(CysLTR2)下游的 G 蛋白偶联信号级联内的突变驱动。在这里,我们回顾了该通路中的相同突变如何在一种组织中促进黑素细胞生长,而在另一种组织中抑制其生长,这体现了组织环境在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和衰老之间微妙平衡中的作用。查看所有访问选项以继续阅读本文。已订阅用户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员?以个人身份或通过所在机构登录 。
来源:Science Signaling
时间:2025-02-10
-
父母心理控制如何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与体育活动的关键作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职业选择的迷茫以及自我身份认同的探索,心理上还不够成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使得他们极易沉迷于手机。据统计,英国大学生手机成瘾率为 10%,西班牙为 12.1%,而中国更是高达 37.9% ,手机成瘾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以往研究虽已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存在关联,但仍存在诸多未深入探究的问题。一方面,过往研究多聚焦于青少年群体,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关注不足;另一方面,家庭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心理控制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尚未明晰,且像体育活动这类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2-10
-
心理资本与运动员 burnout 的关联研究: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及感知压力的调节效应
在体育领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其中运动员倦怠(Athlete Burnout)现象愈发凸显。这不仅威胁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还对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构成挑战。据研究,约 1 - 5% 的精英运动员会出现严重的倦怠症状。运动员倦怠是指运动员个人资源与环境需求失衡,进而引发身体和心理的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情绪和身体疲惫、成就感降低以及对运动的贬低。这些症状会带来诸多负面后果,如运动表现下降、受伤风险增加、幸福感降低,甚至导致运动员职业生涯提前结束,同时还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引发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理解心理资源和适应性应对策略对运动员倦怠的影响至关重要。心理资本(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2-10
-
中国老年人童年不良经历、睡眠与下肢功能的关系研究:为健康老龄化提供新视角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下肢功能作为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下肢功能逐渐衰退,不仅增加了老年人跌倒、住院和残疾的风险,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比如在中国,跌倒已成为老年人首要的直接死因,相关医疗和社会成本高昂。与此同时,不良童年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和睡眠问题在老年人健康研究中逐渐受到重视。ACEs 涵盖了童年时期的多种创伤性或压力性事件,在中国不同人群中的发生率达 50.5 - 75.0%。已有研究表明,ACEs 可能对成年后的身体健康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但在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2-10
-
Resilience 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联:加纳和沙特大学生跨文化研究 —— 探寻影响机制,助力精准干预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于年轻人和青年成年人而言,过度且不受控制的网络使用,即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心理健康难题。网络成瘾不仅会导致学业成绩下滑、社交隔离,还可能引发各种心理健康障碍,如焦虑、抑郁等 。然而,对于网络成瘾的成因,科学界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定论,多种理论模型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同时,心理韧性(Resilience)作为一种应对逆境的能力,其在网络成瘾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尚不清晰。此前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有的表明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呈负相关,有的则显示二者无显著关系,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用机制也有
来源:BMC Psychology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