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情尴尬 台“中研院长”推荐11人有7人谢绝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新“院长”遴选进入最后阶段,各方推荐11位人选中,经遴选委员会征询个人意愿,竟只有4人同意参加遴选,7人不愿陪榜,“不热烈”状况出乎意料之外。 据报道,“中研院长”李远哲任期至今年十月届满,他明确表示不会以任何理由或形式续任,也不参加遴选。“中研院”去年十月中旬,成立新“院长”遴选委员会,由台大化学系教授彭旭明担任召集人,并公开征求“院长”人选,激活新“院长”选举机制。 遴选委员会随即对11位被推荐人进行访谈、评估、审议,结果出乎意料的,只有赖明诏等四人同意参与遴选。这四人分别是“中研院副院长”赖明诏、基因体中心主任翁启惠、物理所特聘研究员吴茂昆及台大
-
研究人员克服植物生产疫苗的主要障碍
生物通报道:伦敦大学和沃里克(Warwick)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分子,他们认为这种分子最终可能使人类能够利用遗传改造的烟草开发出对抗艾滋病病毒的疫苗。这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近期的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已经克服了将植物变成生物反应器来制造疫苗的主要障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研究人员能够利用植物制造疫苗中的抗原分子,但是他们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植物无法达到足够的蛋白质表达量,因此无法成为疫苗的生物反应器。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融合的抗原分子,并且能够利用植物制造更多疫苗所需的抗原。他们用HIV的p24核心蛋白质进行实验。这种蛋白质在对抗
-
乙肝抗病毒治疗应唱“主角”
针对不少乙肝患者常常忽略抗病毒治疗的问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翁心华教授日前表示,尽管抗病毒治疗本应是乙肝治疗的主流,但目前接受这一治疗的尚不足20%,其配角位置依然如故。 据了解,我国去年出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在诸多乙肝疗法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均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魏来教授指出,在乙肝治疗的三个层次中,抗炎保肝等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手段地位居中,其效果要好于单纯对症治疗,但干扰素类、核苷(酸)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的病因治疗则较之又上了一个台阶。翁心华教授介绍了最近发表的一项国际研究结果——乙肝患者经过一个疗程
-
高压脉冲电流可“电死”癌细胞
美国奥多明尼昂大学和东维吉尼亚医学院的科学家日前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研究通讯》杂志网络版发表文章称,他们利用高压脉冲电流成功地杀死了实验鼠体内的黑素瘤。 奥多明尼昂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理查德·奇泰勒介绍说,研究人员向实验鼠施加4000伏的脉冲高压,每次持续时间仅为百万分之一秒。由于这种短时间高压脉冲电流使癌细胞的供血时常受到阻断,癌细胞的细胞核因此缩减了50%%。在接受电疗的两到三周内,癌细胞大约要遭受数百次“电击”,肿瘤随之就会死亡。采用这种短时间高压脉冲电流治疗手段,没有一例实验鼠体内的肿瘤能够“幸免”。 罗奇泰勒认为,这
-
名医特写: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谭建明
谭建明教授是国内知名的泌尿外科专家,现任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全军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主要科技成就有: 一、创建器官移植快速HLA全套基因配型技术、抗体筛选技术,提出氨基酸残基配型新标准,解决了困扰移植临床20多年的配型难、寻找相配供体难的问题。1.首次提出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新思路、首次提出中国汉族人残基配型标准,并对其免疫机理与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证实新标准大幅度提高了移植供受者的相配机率、显著降低致敏性,1—5年移植肾存活提高17%—35%,解决了临床寻找相配供体难的问题。2.首次建立器官移植快速HLA全套基因分型技术,成功解决HLA基因分型难题。经国内5
-
“神学诺贝尔奖”连续六年颁给科学家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宇宙学家约翰·D.巴罗教授凭借着在生命与宇宙关系领域广阔而深刻的研究获得了2006年度邓普顿奖。 邓普顿奖由英国慈善家约翰·邓普顿爵士于1972年创立,致力于褒扬那些以不同方式来推动并增进科学与神学对话的人士,被誉为神学领域的诺贝尔奖。根据其创始人要求,其单项奖金数必须超过诺贝尔奖。本年度延续了将奖项颁发给科学家的传统。 巴罗教授认为,科学家连续获奖的原因是,“他们可能都提出了非常有趣的问题”。邓普顿奖的组办者认为,“当神学家和哲学家在思考信仰、宇宙的本质和人性的地位这些问题时,巴罗的著作为他们提出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难题。”巴罗教授也深信,科学与神学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许
-
印调查“红雨”外星生物说成焦点
红色颗粒自然属性像生物细胞,但不具有DNA 在英国设菲尔德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内的物品架上有一个神秘的小玻璃瓶,瓶中装着奇怪的猩红色液体:液体并非清澈透明,而是混沌不清。猛然一看这不过是一种红色液体,可事实上这是现代气象史上一大怪异现象的残留物。有科学家发现,液体竟有着与微生物极其相似的结构组成,具有生命之初的种种特征!一些科学家就此分析认为,这应当是来自地球外部的生命标本,也是迄今为止收集到的首个显示出生命迹象的“天外来物”。 2001年7月25日,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突降“红雨”,血红色的液体断断续续地下了两个月。在部分地区,红雨如注,海岸、河水都被染成一片鲜红,当地居民用自来水洗衣服,衣服也变
-
疟疾“终结者”即将诞生
每年全球超过100万的生命都要被恶性疟疾所吞噬,而全球却还没有注册的疟疾疫苗。不过,昨天美国健康相关的技术规划组织及其下属的疟疾疫苗规划署(PATH/MVI)和中国上海万兴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宣布,他们将进行一项针对恶性疟疾疫苗的临床试验,70位志愿者将接受试验,如获成功,该疫苗将成为疟疾的“终结者”。 据了解,该疫苗在上海对70位成人志愿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临床试验成功后,紧接着将在疟疾流行地区进行包括成人和儿童的临床试验。 目前全球还没有注册的疟疾疫苗。恶性疟疾每年导致100多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疟疾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也是一个与
-
世界最大基因库开张 收集50万人的DNA样本
据英国媒体报道,全世界最大的基因库于15日“开张”,开始逐步收集50万人的DNA样本及其他医学数据。此项目的目的是为研究基因、生活习惯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这个基因库位于英国,叫做“生命银行”(Biobank)。“此前还没有任何基因项目能做到如此细致、调查范围如此大的研究。”生命银行的负责人罗里·柯林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会得到关于疾病产生原因的可靠数据。” 耗资1亿美元 “生命银行”计划耗资6100万英镑(约1亿美元),由世界上最大的医学研究慈善机构英国威康信托基金会、英国政府和其他一些机构共同投资兴
-
治疗性疫苗:未来的重症狙击手
作为治疗药物的一种,治疗性疫苗可诱导患者产生一个新的免疫应答以对其早期出现的症状进行治疗。就其本性而言,治疗性疫苗最常用于那些免疫系统需要激活或提高的疾病,特别是癌症和包括HIV病毒感染在内的感染性疾病。 人类对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902年,Wright等就采用加热灭活的葡萄球菌治疗葡萄球菌性皮肤病和慢性淋病等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发展,治疗性疫苗用于疾病的治疗陷入了低潮。近年来,由于新型疾病的不断出现、微生物持续感染日益增多以及微生物耐药问题的日趋严
-
如何面对转基因食品
绿色和平组织14日发布消息称,亨氏营养米粉含有转Bt基因抗虫水稻成分,从而引起我国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无论国内国外,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高度关注体现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心。那么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吗?什么样的转基因食品才能上市?如何面对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呢? 转基因食品不会影响人体基因 转基因食品是通过基因技术加入了外来基因或去除原有基因的食品。许多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动植物的基因会转移到人体中,这是由于不了解基因作用原理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几乎任何
-
狗首次被证实死于禽流感 禽流感蔓延不容忽视
中亚阿塞拜疆首次证实一条狗死于禽流感,缅甸发现数百只死鸡,已扑杀数千只鸡,阿富汗5只死鸡也初步诊断为禽流感,北欧国家丹麦首次检验出野生秃鹰死于禽流感。禽流感在亚欧大陆呈现蔓延趋势。 阿塞拜疆政府官员15日证实,一只狗死于禽流感。 “在一只死亡的流浪狗体内发现A型禽流感病毒。医学检测正在继续,”阿塞拜疆负责防治禽流感的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只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流浪为生的狗3月9日死
-
世界十大多产发明家:达芬奇第一,爱迪生第十(图)
莱昂纳多·达·芬奇尼古拉·特斯拉 亚历山大·贝尔 新浪科技2006年3月15日讯 据美国著名的男性网站“askmen”2006年3月13日报道,实话实说:许多人都可能产生某个了不起的想法。但是伟大思想家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一个人的思想就能衍出出许多伟大点子。你或许会问:“这可能吗?”要是不信,那就请看以下所列的世界十个最多产的发明家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你可能听说过这些人,但你未必真正懂得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份名单中的每一位都无愧于“发明家”称号,因为他们的发明直接导致了一系列重大技
-
严格饮食胜似吃药 豆腐燕麦帮你降低胆固醇
加拿大科学家日前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你想降低胆固醇水平,严格的饮食计划可以起到与服药一样的效果,像豆腐、燕麦、生杏仁等食品都被列入了这一“处方”里。 据美联社3月14日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陈代谢与营养学研究负责人戴维·詹金斯说:“有兴趣降低胆固醇的人们也许应该培养一下对豆腐和燕麦的喜好。”詹金斯对55名胆固醇水平偏高且有患心脏病危险的中年男女进行了研究。这些人当时已经接受对心脏有益的饮食了。詹金斯为他们制定的新饮食计划中包括:一些特别的食物,如生杏仁、豆腐和其他一
-
奇美拉现象揭密:一个人身上至少有两组DNA
奇美拉是希腊神话中狮首、羊身、蛇尾的神兽,科学家将正常人携带至少两组DNA的现象称之为奇美拉现象。有科学家认为,此现象在人群中发生的频率很可能高达10%到15%。 如果你现在需要去做一个DNA亲子鉴定,结果显示,你的母亲并非你的生母,你会怎样想:出生时粗心的护士抱错了?养母对自己的身世隐瞒至今?还是DNA鉴定技术出现了问题? 最近流传的一则新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一个人拥有两套DNA。 利迪娅悬案 这则新闻引自英国《星期日邮报》。早在2002年,两个孩子的美国母亲利迪娅为了申请社会救济金,进行了DNA亲子鉴定测试。不料,测试结果令利迪娅大吃一惊——DNA鉴定显示,利迪娅不是两
-
日本:重组基因鳉未批准不得销售
日本农林水产省及环境省对未经批准销售重组基因鳉的销售商发出公告,征收以及进行教育指导。 进口或销售“闪耀的鳉”需要得到“基于依重组基因生物的使用等的规定制定的确保生物多样性的法律”的批准。此次对未经批准从台湾进口(1家),销售(18家)的小卖店要求报告,贩卖的经过及防止此类事情再发的措施等。还被要求没收销售的货物。 此外,农林水产省及环境省要求台湾开发商及贸易商,在未得到基于法律的批准之前勿向日本输出。
-
血液兴奋剂悄然肆虐
历届大型运动会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兴奋剂丑闻,可是刚刚结束的都灵冬运会上,奥地利滑雪运动员被怀疑使用兴奋剂一事却几乎成了此次运动会的焦点事件。原因是他们可能集体违规使用了血液兴奋剂。 什么是血液兴奋剂?它为什么能提高运动员成绩?它对人体是否有危害?有什么方法能检测出来?一切问题都在记者采访了中国反兴奋剂权威专家及血液专家后得到了解答。 血液兴奋剂就是通过人为的作用来改变血液中某种成分的含量,以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中国反兴奋剂之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原所长杨天乐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血液兴奋剂就是通过人为的作用来改变血液中某种成分的含量,以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它
-
维基百科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可以相信谁?这个问题是目前维基百科(Wikipedia)争论的核心所在。维基百科是网上百科全书,任何人均可访问——也可编写内容。 有些人将维基百科视为未来:该计划不仅造福日访问量达100万次的用户,还授权于一大批义工。迄今,义工们以100多种语言撰写了180万条目。其他人则认为,由业余爱好者编写百科全书的想法,是过时的上世纪60年代乌托邦式的理想。显然,这种想法因最近的一 宗争议事件得到了证实。一名恶作剧者在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中加入了对美国知名记者约翰·塞根塔勒(JohnSeigenthaler)的诽谤。 基本假定是正确的 对于维基百科的批评人士来说,项
-
宿主始终未能找到 埃博拉病毒反复发作之谜
病毒储存宿主始终未能找到——— 1989年,菲律宾的一家养殖场将100只猴子运到了美国。猴子最终被送至弗吉尼亚州雷斯顿的一家实验室。这个地方离华盛顿特区不远。不久,这批猴子开始莫名其妙地死去。实验室很困惑,于是将死猴的血液和组织样本送到了美军传染病医疗研究所。研究人员检验了这批神秘样本。他发现,这是一种新型的埃博拉病毒。这种十分危险的病毒,它为何反复发作,对研究人员来说一直是一个谜。 这种变体的致病率并没有以往的埃博拉病毒那么高。 为了安全起见,美军传染病医疗研究所建议实验室方面把猴子都杀死。实验室捕杀了所有受到感染的猴子。可这时,与第一批病猴相
-
亨氏明确否认转基因嫌疑 绿色和平组织更多质疑
昨天,亨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媒体发来一份“最新声明”,明确否认被绿色和平组织指责的2005年12月12日生产的“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含有转基因成分。这份声明引起了绿色和平组织的回应,绿色和平组织认为亨氏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依然很不透明。农业部反馈的最新情况则表明,农业部指定的检测机构已着手对市场流通的亨氏婴儿营养米粉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将在近期公布。 亨氏最新“声明” 所有检测没发现任何转基因成分 比起14日亨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那份措辞含混的声明(没有提及被指责产品的具体批号),昨天亨氏通过广州一家公关公司再次发给媒体的声明则态度明确。 声明称,“亨氏(中国)确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