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西亚沙巴土著社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经验与认知:筛查策略优化与社区干预启示
尽管马来西亚自2004年起推行国家地中海贫血(thalassaemia)防控计划,沙巴土著社区——该国携带率最高的群体——仍存在筛查参与不足的现象。这项研究深入探索了26名携带者在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和公共卫生诊所的访谈数据,通过主题分析揭示四大发现:1)"根本不懂携带者意味着什么!"的认知困境;2)家族成员确诊对筛查意愿的蝴蝶效应;3)携带状态对婚恋关系、心理健康及生育选择的连锁反应;4)临床实践中对携带者重要性的系统性低估。研究强调必须通过社区合作提升土著群体认知,重构家族筛查(thalaessemia cascade screening)策略,并将携带者咨询纳入常规临床路径。这些发现为高发地
来源:Journal of Community Genetics
时间:2025-05-15
-
南澳大利亚州小范围区域乳腺筛查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地理空间证据的既往与未来洞察
论文解读乳腺癌是澳大利亚女性最常见的癌症,2021 年占新发病例的 28%,且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肺癌。尽管早期 detection 和治疗的进步使生存率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提高了 43%,但乳腺筛查项目的参与率却长期未达目标。澳大利亚全国性的 BreastScreen Australia 项目自 1991 年启动,目标年龄范围为 50 - 74 岁,官方要求的两年一次筛查覆盖率标准为 70%,但从未有任何司法管辖区实现这一目标。2014 - 2015 年,南澳大利亚州(SA)的两年参与率为 58%,低于塔斯马尼亚州的 60%,且存在显著的地理和社会经济差异,如农村
来源:Cancer Causes & Control
时间:2025-05-15
-
医疗信息学与电子健康记录中的数据隐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趋势与关键领域分析
在数字化医疗浪潮中,电子健康记录(EHR)的普及如同双刃剑,在提升诊疗效率的同时,患者敏感信息泄露风险如影随形。从早期纸质病历的物理保管到如今医疗数据的云端流转,隐私保护的技术挑战与伦理争议始终是悬在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的心率数据、基因检测揭示的遗传密码都可能成为黑客觊觎的目标,如何在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全球医疗信息学界亟待破解的谜题。土耳其阿克德尼兹大学(Akdeniz Univ)的 Kemal Hakan Gulkesen 与 Esra Tokur Sonuvar 团队聚焦这一痛点,对横跨近半个世纪(1975-2023 年)的 7,165 篇相关文
来源:Health Care Analysis
时间:2025-05-15
-
机器学习模型揭示绝经后脆性腕部骨折患者桡骨总骨密度与髋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本研究探讨绝经后脆性腕部骨折患者桡骨总骨密度(BMD)与髋、腰椎 BMD 的相关性。研究纳入 2019-2020 年于奥卢大学医院治疗的 83 例>50 岁桡骨远端骨折女性,收集患者基本信息、WHO FRAX 工具数据、血液检测、骨折腕部 X 线及非骨折前臂、双髋、腰椎的双能 X 线吸收检测(DXA)数据,并结合定制体模与机器学习分析。结果显示,85% 的研究人群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仅 28.4% 患者的血清 Ⅰ 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值提示骨吸收活性增强。桡骨总 BMD 与年龄(r = -0.494)、体重指数(BMI,r = 0.273)、FRAX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r =
来源:Archives of Osteoporosis
时间:2025-05-15
-
股动脉与骨骼肌微血管血流变化的脉冲波和功率多普勒超声同步评估研究
运动过程中,肌肉的血液供应如何精准匹配代谢需求一直是运动生理学与血管生物学的核心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股动脉等导管动脉的血流变化可直接反映骨骼肌的血供情况,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导管动脉与骨骼肌微血管的血流调控可能存在差异。例如,部分研究发现肌肉毛细血管血流的 temporal changes 较导管动脉更为缓慢,但这些研究多采用有创技术或间接估算方法,缺乏直接、无创的同步观测手段。因此,明确股动脉与骨骼肌微血管在运动中的血流动态差异,对于深入理解肌肉氧供需平衡机制、优化运动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一项关于间歇性亚最大等长伸膝运动中股动脉与骨骼肌微血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时间:2025-05-15
-
鼠李糖乳杆菌 GG 上清液通过减轻 L 细胞脂毒性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改善肥胖中 GLP-1 分泌
肥胖正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巨大挑战,它如同无形的杀手,悄悄引发心血管疾病、2 型糖尿病(T2DM)等一系列代谢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其中,肥胖患者普遍存在胰高血糖素样肽 - 1(GLP-1)分泌受损的问题,而 GLP-1 作为关键的肠道肽,在调节血糖稳态、抑制食欲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GLP-1 受体(GLP-1R)激动剂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等局限,因此,探寻安全有效的方法提升肥胖患者内源性 GLP-1 分泌水平迫在眉睫。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探究鼠李糖乳杆菌 GG(LGG)上清液(LGGs)对脂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发现,L
来源:Probiotics and Antimicrobial Proteins
时间:2025-05-15
-
孟加拉国普通人群猴痘病毒(Mpox)认知水平评估
猴痘(Mpox)作为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自 1958 年首次在恒河猴群体中发现后,逐渐在非洲形成地方性流行。2003 年起,其境外传播案例频发,尤其是 2022 年全球疫情爆发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猴痘的临床表现与天花相似,包括发热、头痛、皮疹等,且具有更长的潜伏期(可达 21 天)、性传播比例上升等新特征,但公众对其传播机制、预防手段等认知不足成为防控障碍。在人口密集的孟加拉国,了解普通人群对猴痘的认知现状,对防范潜在流行至关重要。为此,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北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全国性横断面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Discover Pu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撒哈拉以南非洲12国ART依从性与病毒载量抑制的社会经济决定因素:基于PHIA数据的实证研究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SSA),HIV/AIDS仍是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尽管全球已推行"90-90-90"防治目标,该地区仍集中了全球64%的HIV病例,且仅36%感染者能维持有效的病毒载量抑制。病毒载量(HIV RNA copies/ml)是评估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当超过1000 copies/ml时将加速CD4+ T细胞耗竭,增加机会性感染风险。然而,经济差异、治疗疲劳和多重社会障碍导致ART依从性不佳,亟需探究深层影响因素。为此,Boniface Simploli Yohana等学者利用2015-2022年PHIA(人口HIV影响评估)调查数据,对12个SSA国家的23,687名HIV阳性成人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伊朗北部老年人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基于人群的研究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烟草使用作为导致多种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烟草死亡超 800 万人,且 80% 吸烟者位于中低收入国家,但针对社区居住老年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仍较为有限,尤其在伊朗等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国家,相关数据匮乏。在此背景下,来自伊朗巴博勒医科大学(Babo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健康研究学院社会健康决定因素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伊朗北部老年人群的吸烟现状及预测因素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物理安全氛围(PSC)与安全实践对非正式固体废物收集者感知幸福感的影响 —— 基于加纳大阿克拉地区的研究
论文解读在资源有限的国家,非正式固体废物收集者(Informal Solid Waste Collectors, ISWCs)承担着城市 sanitation 的关键角色,却面临着危险的工作条件和 minimal safety measures。在加纳,ISWCs 因工作性质 informal 且缺乏健全的职业健康与安全(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法规保护,长期暴露于接触尖锐物体、有毒化学物质和传染性材料等风险中,健康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其幸福感问题亟待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对物理安全氛围(Physical Safety Climate, PSC)和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尼日利亚大学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疫苗认知现状调查与防控策略研究
在当今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严峻。这种通过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甚至共享污染物传播的病毒,不仅导致全球16.4%的24-45岁女性感染,更是宫颈癌、头颈癌等恶性肿瘤的主要诱因。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尼日利亚每年新增约12,075例宫颈癌病例,死亡人数高达7,968例,成为该国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HPV疫苗纳入9-14岁女性常规免疫计划,但大学生这一性活跃高危群体的认知缺口仍未被填补。为揭示这一关键问题,尼日利亚伊洛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isha Funmilayo Lawal带领下,于2023年7月至9月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对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巴西民众新冠态度与个人条件、政治认同、共情及接受假新闻易感性的关系:第三波疫情期间的研究
在新冠疫情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巴西曾面临着异常复杂的局面。政治极化严重、假新闻泛滥,民众对防疫措施的态度和依从性差异显著,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疫情防控难上加难。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影响巴西民众防疫态度和行为的因素,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至关重要。巴西联邦坎皮纳格兰德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Campina Grande – UFCG)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评估巴西第三波疫情期间,民众接受新冠假新闻的易感性、政党认同、对公众人物在疫情相关立场的认同以及共情等因素,与遵守卫生当局建议的态度和意愿之间的关联,同时检验共情与采取抗疫措施之间关联的持续性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不孕女性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就诊行为关联研究 —— 基于瓦拉纳西三级医院的实证分析
不孕,这个看似简单的生育障碍,正成为全球数以亿计家庭的困扰。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 6 人中就有 1 人在一生中经历过不孕,其中印度已婚育龄女性原发性不孕患病率达 8.33%。在印度瓦拉纳西地区,传统观念将不孕归咎于女性的现象普遍,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文化习俗与现代医学交织,导致不孕女性的就诊行为复杂多样。然而,针对该地区不孕女性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就诊行为的系统性研究却极为匮乏。为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印度贝拿勒斯印度大学(Banaras Hindu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就诊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不孕医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研究
来源:Discover Public Health
时间:2025-05-15
-
基于WHO ICOPE筛查数据的老年人内在能力(IC)百分位数标准构建及临床验证
这项突破性研究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内在能力(Intrinsic Capacity, IC)"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临床工具。通过分析27,706名60岁以上基层医疗患者的ICOPE筛查数据,研究者巧妙构建了性别分层的IC百分位曲线——就像绘制儿童生长曲线图那样,为老年人功能健康建立了量化参照系。这些IC百分位展现出强大的临床预测价值:百分位越低,意味着患者同时面临更多慢性病困扰、更高衰弱风险,甚至基本生活能力(ADL)和复杂日常技能(IADL)的双重衰退。更令人振奋的是,这套评估体系在法国INSPIRE-T高收入队列和巴西中高收入人群中均表现稳健,证明其跨文化适用性。这项研究为全球老龄
来源:Nature Aging
时间:2025-05-14
-
阻断 GDF3:改善代谢健康的新希望 —— 揭示 TGFβ 超家族蛋白在肥胖与代谢疾病中的关键作用
在生命的长河中,肥胖与代谢疾病如同两颗 “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脂肪组织作为能量储存的 “大仓库”,在肥胖状态下,其脂肪分解速率会异常增加,导致异位脂质堆积,进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血糖异常等。而 TGFβ 超家族蛋白在哺乳动物的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生长分化因子 3(GDF3)却充满了神秘色彩。尽管它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其在分化细胞中的具体作用却存在诸多争议,这也使得深入了解 GDF3 成为了攻克肥胖与代谢疾病难题的关键一环。为了揭开 GDF3 的神秘面纱,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5-14
-
多节点抑制靶向 mTORC1、mTORC2和 PI3Kα: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治疗新希望
在癌症的世界里,细胞如同脱缰的野马,肆意生长和增殖。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就像是控制细胞生长的 “总开关”,它能感知营养和生长因子水平,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然而,这个 “总开关” 在癌症中常常失灵,出现激活突变,尤其是在激素敏感的癌症,像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中,PI3K 通路突变率极高。目前,针对 PI3K/AKT/mTOR 通路的单节点抑制剂(SNIs),如 alpelisib、capivasertib 和 everolimus 等,虽已获批用于乳腺癌治疗,但在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中疗效不佳。这是因为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比如通路反馈重新激活,就像给失控的细胞又踩了一脚油门;同
来源: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时间:2025-05-14
-
探究单一与混合培养肠道菌群对肠炎沙门氏菌防御作用:体外模拟研究的关键意义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食源性疾病就像隐藏在暗处的 “健康杀手”,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每年约有 6 亿人因食源性致病菌患病,近 50 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全球经济损失超 1000 亿美元。在众多食源性致病菌中,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战绩” 惊人,它是欧洲报告的第二大胃肠道感染病原体,也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主要 “元凶” 之一。过往研究多聚焦于单个细菌物种与肠炎沙门氏菌的相互作用,然而在更接近人体肠道真实环境中,多样的肠道菌群群落对肠炎沙门氏菌的影响却鲜有人深入探究。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来自未知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
来源:Food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5-14
-
综述:食源性病原体的来源归因研究(2010-2023):一项综述与估计值汇编
食源性病原体的来源归因研究进展:2010-2023年全球证据整合引言食源性疾病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危害因素引发,明确病原体的主要来源对制定国家及区域食品安全策略至关重要。过去十余年间,全球应用了微生物分型、暴发分析、专家咨询(Expert Elicitation)等多种方法开展来源归因研究。本综述旨在梳理这些研究,揭示不同地区、病原体和方法的异同。方法学全景通过PubMed检索2010-2023年的同行评议研究,辅以WHO食源性疾病负担流行病学参考组(FERG)专家咨询,最终纳入62项研究,覆盖26个国家和6个WHO区域。研究方法呈现多样性:微生物分型(43项)主导,尤其适用于Salmo
来源:Food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5-14
-
新型疫苗佐剂 Zn-RS:老年群体免疫提升的新希望
在全球老龄化的浪潮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愈发凸显。免疫衰老如同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敌人”,悄然削弱着老年人的免疫系统,使得他们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传统疫苗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就像给本就脆弱的防线又开了个 “口子”。在这样的困境下,寻找一种能够有效增强老年人疫苗免疫效果的方法,成为了医学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厦门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勇敢地向这个难题发起了挑战,他们聚焦于一种新型疫苗佐剂 —— 由利塞膦酸盐和锌制成的微纳米颗粒(Zn-RS),深入探究其在老年小鼠中的免疫增强效果及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 &
来源:Immunity & Ageing
时间:2025-05-14
-
惊!妊娠期糖尿病竟加速后代单核细胞衰老,免疫年龄预测揭示关键影响
在生命的长河中,母亲孕期的健康状况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到后代成长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作为孕期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一直备受关注。它不仅影响着孕妇自身的健康,还与后代的远期健康息息相关,像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GDM 会加速后代多种细胞的衰老,但它对后代免疫衰老的影响却如同迷雾,让人捉摸不透。为了拨开这层迷雾,探索 GDM 对后代免疫衰老的影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研究人员勇挑重担,开展了一项意义非凡的研究。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Immunity & Agein
来源:Immunity & Ageing
时间: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