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助力亚麻籽粕抗氧化肽制备:关键突破与创新应用
亚麻籽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作物,其含有丰富的 α- 亚麻酸、多糖、蛋白质、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应用广泛。亚麻籽经过加工提取油脂后,会产生大量的亚麻籽粕。亚麻籽粕含有 35% - 40% 的蛋白质,且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多种非极性氨基酸、含硫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 ,具备开发高品质植物蛋白和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s)的潜力。然而,目前亚麻籽粕的利用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活性肽的研究成为热点。其中,抗氧化肽能够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备受瞩目。在
来源:Food Chemistry
时间:2025-05-13
-
富硒大米和猪肉中主要硒形态的体外形态分析及生物利用度研究:为硒营养补充提供关键指引
硒,这个看似陌生却与健康紧密相连的元素,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神奇功效,还能有效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然而,我国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群面临着硒摄入不足的困扰,这大大增加了他们患上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的风险。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猪肉和大米作为硒的主要来源,本应发挥重要作用,可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对其中硒的具体形态以及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却知之甚少。与此同时,现有的硒提取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酶用量大、提取时间长,而且不同方法提取效率差异明显,这无疑给相关研究带来了重重阻碍。为了打破这些困境,深入了解硒在食物中的奥秘,来自国内的研究人员勇敢地踏上了探索之
来源:Food Chemistry
时间:2025-05-13
-
蛋白组学与生理分析揭示香菇对镉胁迫的差异响应策略及其对低镉品种选育的重要意义
香菇(Lentinula edodes),作为全球广泛种植的第二大食用菌,深受人们喜爱。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功效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香菇有个 “致命弱点”—— 极易积累镉(Cd)。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在环境中活跃,人们一旦食用含镉的香菇,镉就会顺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在各个器官中 “安营扎寨”,引发肾脏疾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甚至诱发癌症,对生殖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哪怕是低剂量的镉也可能干扰激素合成与调节,影响受孕几率和妊娠结果。此前,为减少作物中的镉含量,人们尝试过不少方法,比如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去除基质中的镉
来源:Food Chemistry
时间:2025-05-13
-
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肠道D-氨基酸调控IgA产生的机制研究
在人体与微生物共生的最前沿阵地——肠道中,免疫球蛋白A(IgA)如同边防哨兵,默默执行着"免疫监视"与"微生物管控"的双重使命。这种特殊的抗体不仅能中和病原体,还通过"选择性包容"策略维持着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长期以来,营养学家注意到可溶性膳食纤维(SDF)能显著增强肠道IgA分泌,但对其机制的理解始终停留在"短链脂肪酸(SCFAs)中心论"的层面。日本食品加工公司的研究团队在《Food Chemistry》发表的最新研究,犹如打开了一扇新的认知窗口。研究人员采用BALB/cA小鼠模型,通过9-12周3% SDF膳食干预,结合代谢组学、16S rRNA测序等技术展开系统研究。特别关注了肠道不同
来源:Food Chemistry
时间:2025-05-13
-
化学计量学助力电化学传感器:食品中没食子酸精准定量的新突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类食品不仅为我们提供能量,还蕴含着许多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其中,多酚类化合物就是一类不可忽视的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积极作用。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酚类化合物,更是备受关注。它在茶叶、水果、坚果以及各类饮品中都能找到踪迹,不仅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还常被用作衡量食品总抗氧化能力的指标。然而,近年来食品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非法添加多酚类物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使得准确检测食品中 GA 的含量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能帮助判断食品的真伪。但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如高效
来源:Food Chemistry
时间:2025-05-13
-
小豆蔻来源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作为胃饥饿素(Ghrelin)载体治疗食欲不振的潜力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有过毫无食欲、看到美食也提不起兴趣的时候?对于普通人来说,短暂的食欲不振或许只是小事,但对于那些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以及在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的士兵而言,这却是个棘手的大问题。化疗患者身体本就虚弱,食欲不振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一步削弱抵抗力;高海拔地区环境恶劣,士兵们若无法保证充足饮食,将难以维持体能应对艰苦的任务。原来,人体的食欲受到一种名为胃饥饿素(Ghrelin,简称 GHRL)的 28aa 肽激素严密调控。当胃处于排空状态时,胃上皮腺细胞会分泌 GHRL,它作用于下丘脑,刺激食欲,促使人们进食。然而,化疗患者和高海拔地区的人群,血浆中的 GHRL 水平较低,这成为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汾酒大曲微生物组和蛋白质组的微观地理与季节变化解析:解锁白酒酿造的生态密码
白酒,作为中国传承千年的传统蒸馏酒,凭借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丰富多样的风味,在世界酒文化中独树一帜。其中,汾香型白酒以其清新淡雅的香气和绵柔醇厚的口感备受青睐,而汾酒大曲(Fen-flavored Daqu,FFD)则是汾香型白酒酿造的核心发酵剂,如同隐藏在幕后的 “魔法钥匙”,开启了白酒风味与品质塑造的大门。在白酒酿造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地理环境和季节因素对大曲发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差异,以及四季更迭带来的温度、湿度变化,都如同一双双无形的手,悄然改变着大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而影响白酒的风味和品质。然而,尽管前人围绕这一领域开展了诸多研究,但对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寄生植物Orobanche crenata提取物通过多靶点调控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梗死:基于代谢组学与分子对接的机制研究
心血管疾病长期占据全球死因首位,其中心肌梗死(MI)每年导致超10万人死亡。尽管现有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能缓解症状,但无法逆转心肌损伤,且再灌注治疗可能加重氧化应激和钙超载。更棘手的是,传统药物对心脏重构关键靶点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MKII)的调控效果有限。在此背景下,突尼斯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地中海地区特有寄生植物Orobanche crenata,其富含的酚类化合物此前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潜力,但针对心脏保护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研究人员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进行代谢物鉴定,通过DPPH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综述:利用生物活性化合物实现食物垃圾资源化:过程、挑战与解决方案的全面综述
引言随着全球 GDP 增长,垃圾产生问题日益突出。食物垃圾已成为重大全球挑战,约三分之一供人类消费的食物每年被损失或浪费,达 13 亿吨左右。这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剧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不过,食物垃圾中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多酚、黄酮类、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炎特性,在制药、营养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行业有巨大潜力。将食物垃圾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来源,能促进食品和制药行业协同发展,既解决食物垃圾的环境问题,又为健康产品创新开辟新途径 。目前,已有研究展示了利用食物垃圾获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潜力,但现有提取技术存在低选择性、热降解、环境问题、高成本和缺乏标准化协议等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65-GHz 电感电容振荡器阵列芯片:饮品细菌检测的高效新方案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饮品细菌污染成为一大难题。想象一下,一瓶看似清澈的饮料,却可能因为细菌的大量繁殖,成为危害健康的 “隐形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每年约有 600 万例食源性疾病被报告,而饮品由于成分多样且消费广泛,更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等细菌病原体,能在牛奶、果汁和瓶装水等营养丰富的环境中迅速繁衍,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食品行业的细菌检测手段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平板培养法,需要花费超过 24 小时来进行菌落计数和细菌浓度定量,这对于需要快速得知检测结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基于微粒体模型鉴定赭曲霉毒素 A 代谢物及物种代谢差异:为毒素风险评估提供关键依据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一种看不见的 “危险分子” 正悄悄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它就是赭曲霉毒素 A(Ochratoxin A,OTA)。OTA 是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像常见的谷物、咖啡、肉类、干果和葡萄酒等都可能被它污染。它可不是个 “善茬”,具有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畸性,还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2B 类致癌物。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标准限制 OTA 的摄入,比如粮农组织 /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设定了每周每千克体重 100 纳克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 。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在中国,尽管规定谷物产品中 OT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负载阿魏酸的亚麻籽油纳米乳液强化壳聚糖 / 甘油薄膜用于冷鲜猪肉保鲜的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猪肉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肉类。其中,冷鲜猪肉结合了新鲜猪肉的营养优势和冷冻产品的存储稳定性,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冷鲜猪肉的保鲜难题却一直困扰着食品行业。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高水分活度和营养成分让其成为了微生物滋生的 “温床”,微生物的快速繁殖以及脂质氧化、肌红蛋白变性等问题频发,使得冷鲜猪肉的货架期大大缩短,这不仅造成了食品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消费者的食用体验和食品安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南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负载阿魏酸的亚麻籽油纳米乳液强化壳聚糖 / 甘油薄膜用于冷鲜猪肉保鲜” 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Food Bioscience》上。研究人员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中国三大椰树品种不同成熟期椰水理化特性与代谢组学变化及其高值化利用研究
椰树(Cocos nucifera L.)作为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内的椰水因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成为功能性饮料市场的明星产品。然而,椰水的品质高度依赖成熟度和品种特性,目前对不同栽培品种发育过程中代谢网络动态变化的系统性研究仍属空白。中国作为椰树种植新兴区域,海南主栽的"高椰"(GY)、"文椰2号"(WY2)和"文椰3号"(WY3)三大品种的椰水品质形成规律尚未阐明,这直接制约着采收时机的精准把控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Food Bioscience》发表论文,首次对中国三大椰树品种5-10月龄发育阶段的椰水展开多组学分析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探秘中高温大曲发酵:水分如何塑造微生物 “王国”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饮品,在全球都颇具声誉。其中,浓香型白酒销量领先,而中高温大曲则是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关键发酵剂。大曲发酵过程就像一个微观的 “战场”,微生物在其中活跃生长,它们的 “一举一动” 都影响着白酒的品质。然而,这个 “战场” 的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尤其是水分,它虽然对微生物生长、传热和底物水解至关重要,却难以直接控制。目前,水分控制主要依赖熟练工人的经验,缺乏可靠的理论支撑,这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难以精准把握大曲发酵的质量。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江苏唐沟粮香河酒业有限公司参与研究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试图弄清楚水分究竟如何影响大曲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变化以及发酵功能的表达,该研究成
来源:Food Bioscience
时间:2025-05-13
-
微藻与巨藻:卓越的铜吸附剂,开启农业与动物营养新篇
在现代农业的大舞台上,一系列难题正阻碍着农业的发展脚步。可耕种土地愈发有限,农作物的产量也不尽如人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困难重重,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让农业的未来充满挑战。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有效控制病虫害,人们对合成农用化学品,像化肥和农药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但如今,高溶解性传统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受到诸多限制,寻找新的土壤改良方法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在动物养殖领域,尤其是养猪业,铜元素的补充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然而,全球范围内家畜铜缺乏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所以,找到合适的方式来精准补充铜元素,成为农业和动物养殖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墨西哥东北生物研究中心(CIBNOR)等机
来源: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
时间:2025-05-13
-
ICU 护士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的潜在剖面分析:探寻改善睡眠的关键密码
在医疗行业中,护士们就像守护患者健康的 “白衣天使”,日夜坚守岗位。然而,他们的睡眠质量却常常亮起 “红灯”。特别是 ICU 护士,工作环境紧张、压力巨大,睡眠问题更为突出。据调查,中国近 47% 的护士每天睡眠不足 7 小时,全球护士睡眠障碍总体检出率高达 61.0%。睡眠不足不仅影响护士自身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医疗差错增加,危及患者安全。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监护中心、重症监护室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 ICU 护士睡眠质量的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5-13
-
孕期及哺乳期妈妈体重与母乳脂肪酸的奥秘:肥胖如何影响母乳营养?
在当今社会,超重和肥胖问题愈发普遍,就连育龄女性也未能幸免。这一现象可不得了,它不仅会给妈妈们的哺乳期带来各种麻烦,比如降低母乳喂养的启动率、缩短母乳喂养的时长等,还会悄悄改变母乳的 “配方”,让母乳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脂肪酸(FA)的组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让母乳产生促炎特性,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目前,关于超重或肥胖妈妈母乳脂肪酸变化的原因,科学界还存在争议。到底是因为饮食质量差,还是肥胖对脂肪酸代谢产生了负面影响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来自华沙生命科学大学(Warsaw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5-13
-
科威特大学健康科学学生压力管理项目效果显著:为高校心理健康助力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学生们不仅要应对繁重的学业任务,还需处理人际关系、未来职业规划等诸多挑战。这些压力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学生们的心头,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频发。据相关研究,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不少大学生都深受心理压力的困扰,科威特大学的学生也不例外,健康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课程难度大、接触疾病和死亡场景多等原因,压力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有效管理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科威特大学(Kuwai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关于评估压力管理项目对健康科学学生影响的研究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5-13
-
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探:同伴主导生活方式干预的成效与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据统计,10 - 19 岁的青少年中,有 15% 受到心理健康障碍的困扰,而且这些问题大多在 15 岁之前就已出现。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不到三分之二的患病青少年能够获得专业的帮助。同时,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紧密相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其身体健康状况往往较差,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常常被忽视且未得到治疗,不良的饮食、缺乏运动和睡眠紊乱等健康行为又进一步加剧了身心健康的恶化循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成为了早期心理健康干预的理想之地。同伴主导的项目在全球学校中越来越多地被实施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5-13
-
基于电子健康记录的软件应用助力社区获得性脓毒症精准检测:开拓诊疗新视野
在医疗领域,脓毒症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 “大麻烦”。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是导致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 Sepsis-3 的定义,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失调反应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而器官功能障碍需要通过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来确定。目前,估算脓毒症的实际负担困难重重。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方法虽然是常用的大规模测量脓毒症发病率的工具,但和病历审查相比,它的可靠性大打折扣。有研究发现,基于病历审查,住院患者中脓毒症的发病率为 4.1%,而基于 ICD-10 编码的发病率仅为 1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