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与美国英杰公司开展合作研究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和美国英杰公司(Invitrogen)于10月31日宣布达成合作研究协议。双方合作的研究计划涉及英杰公司的新药发现技术(如GeneBLAzerTM 和Polar ScreenTM)的合作应用和新的试剂及药物筛选方法的共同研究。这些方法和试剂将被应用于对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化合物样品库实施的针对核受体的高通量筛选中。 “我们很高兴能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共同开发和运用基于细胞核受体的新型筛选方法及技术,核受体在一些疾病进程中的重要性及相关活性化合物的成药性已经得到证实。我们相信通
-
第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将在我国举行
十五届世界药理学大会将于2006年7月在北京举行。大会主席、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林志彬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大会将成为中国药理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林志彬表示,世界药理学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生命科学和生物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包括药理学在内的各基础医学学科的发展。世界药理学大会在我国召开,将为我国药理学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
中科院高能所赵宇亮研究员谈纳米毒理学研究进展
当这一领域尚处于早期阶段,并且人类受纳米材料的影响比较有限时,一定要对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给予关注。我们必须现在,而不是在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后,才来面对这个问题。——美国纳米化学家Vicki Colvin 性能优良、好看好用的纳米材料,也很可能对人体带来潜在的毒害作用。最早从科学界传出的这条信息,最近引起政府、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纳米材料制成的产品,尤其是与人体直接接触或直接进入人体的人造纳米材料,是否会导致特殊的生物效应?如有毒害其效应到底多大?
-
中国发展生物质液化燃料的战略意义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份《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评价》报告显示,我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但利用率却十分低下,而且主要作为初级能源在农村被利用。我国一方面耕地有限,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荒地和丘陵山地没有被充分利用。目前除了利用陈化粮生产少量的乙醇燃料外,我国还没有开展有计划地大规模组织农民种植能源作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生物质液化燃料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生物质液化燃料有利于解决我国的石油短缺问题。2004年的世界油价爆涨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预计未来石油市场还将长期维持在较高价格水平。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飞速
-
我国乙肝基因芯片检测步入实用阶段
科学时报讯(记者潘锋 通讯员吴志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863”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与深圳益生堂生物企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基于基因芯片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及拉米夫定耐药检测试剂盒”,日前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该试剂盒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基因芯片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个体化医疗检测试剂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对提高我国乙型肝炎的治疗水平及促进生物芯片的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 主持该研究的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升启研究员介绍说,全世界现在约有3.5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慢性感染者,而我国就占了
-
人类肝脏蛋白质组中国科学家唱主角
10月29日,全球蛋白质组学精英云集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共同见证了这历史一刻:当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主任贺福初院士接过象征科学家解读人类基因组“天书”的雕塑时,从中国科学家的眼神中人们看到的是坚韧。从此,中国科学家有望破解肝炎及肝癌的致病原因并找到各种肝病的治疗途径,为全人类的健康造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以及国内外相关的专家出席了今天的典礼。 中国是一个肝脏病多发国,由中国科学家破解其致病原因责无旁贷。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PO)成立于2001年2月,该组织的宗旨是倡导、组织人类蛋白质组计划,全面解读人类基因组。该组织成立后,先后启动了
-
最新发现与创新:植物界杀手“一枝黄花”是可用之材
在浙江省城镇有害生物预防控制研发中心专家的眼里,加拿大一枝黄花既是植物界的“杀手”,也是一种很好的纸浆原料。 据《今日早报》报道,浙江省城镇有害生物预防控制研发中心的薛国新教授日前利用加拿大一枝黄花,制成了一种新型纸。这种纸呈黄色,看上去有些粗糙,不厚却很有韧性。 据这个研发中心的副研究员竺锡武博士介绍,这种纸的原料完全利用“一枝黄花”的茎制成,“只要再结合漂白等其他造纸工艺,这种纸就能变成一种高档纸。” “一枝黄花”是一种对植物生态有很大破坏力的外来有害物种,在我国不少地方大量繁殖。 竺锡武说,他们还发现“一枝黄花”的提取物有一定的抑制杂草和杀菌的作用,此外,提取出的精油与其
-
[候选优秀论文]哺乳动物细胞RNAi进展
【编者按】: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国内的核心刊物发表以及鼓励和发掘极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表彰优秀的实验成果,国内的一些核心期刊、生物产品厂家与生物通联合举办了这次中国05-06生命科技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从这次活动中了解更多的国内科研进展,同时了解更多的科研技术,生物通将对获得投票数较多的文章进行介绍。这次介绍的是目前暂时投票数领先的文章。候选优秀论文:张定校,樊斌,刘榜,李奎.RNA干涉(RNAi)技术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研究策略,遗传.27(5):839~844. 文章介绍RNAi作为新近发展起来的基因功能分析技术,近年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
-
国产H5N1禽用疫苗已上市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硕士生导师邓国华博士介绍,其实我国早在2001年就完成了针对H5N2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究,这种疫苗不但可以预防H5N2型禽流感,而且对于当前出现的H5N1型禽流感同样也可以有效预防。 邓国华介绍,在H5N2研制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厂家只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一家,2004年初,农业部为了有效应对当时的禽流感,才批准了国内10家疫苗生产企业生产这种疫苗。 据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根成介绍,今年年初,哈兽所已经研制出了H5N1型禽流感疫苗,并少量投放市场,从使用报告上看
-
陈章良当选为ICGEB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在日前举行的第11届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理事会年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陈章良教授入选为该中心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并当选为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席。 国际遗传和生物技术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简称ICGEB)是目前国际最大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总部设在意大利。中心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和印度新德里各设有研究分中心,同时设科学顾问委员会和秘书处。
-
人类基因变异图今公布 香港完成基因组2.5%工作(附图)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简称HapMap)计划国际协作组将于今日(27日)公布人类基因变异的详图,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率领的香港HapMap研究小组,汇集第三号染色体短臂的头段基因数据,相等于基因组的2.5%进行研究;小组生物信息及统计研究员还参与了HapMap计划数据分析组的工作。HapMap计划的重点将会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中发表。新的图谱主要集中于分析人群中存有分歧的基因区域,以解释为何部分人会较容易患上某些疾病如癌症、心脏病及精神分裂症等,与之前旨在排列基因序列的人类基因计划有很大分别。香港HapMap研究小组首席研究员、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率领香港HapMap研究小组
-
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生物工程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新华网长春10月27日电(记者马扬、陆春华)我国冻干注射用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近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入I期临床试验。这是我国第一个被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生物工程I类新药。 据了解,此次抗肿瘤融合蛋白I期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为:MUC1表达阳性、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冻干注射用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是采用基因信息技术、重组DNA技术、微生物发酵和现代提纯工艺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其结构和功能已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该项目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
-
香港大学医学院发现百余种抗SARS小分子化合物
香港大学医学院与美国AaronDia鄄mond艾滋病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化学遗传学新技术,并利用港大医学院的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细胞模型测试,成功发现一百多种可成为抗SARS药物的小分子化合物。这项发现被刊登在《生物化学》学刊上。 研究人员以高通量筛选方法在小分子化合物库中一共筛选了50240种不同结构的小分子,并利用非洲绿猴肾脏细胞进行细胞测试。在细胞样本中加入SARS病毒及小分子化合物,以分辨出可有效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小分子化合物。 刺突蛋白加压素转换酶2,可协助SARS病毒入侵人类正常细胞,这是病毒入侵人体的第一步。SARS病毒进入人体及找到适合的细胞后,以极快的速度繁殖,释放出
-
中国科技大学宣布找到阻断艾滋病毒复制的新途径
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与国外机构合作,成功发现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有望阻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进一步复制、蔓延,为新型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人员表示,研究正在深入进行,争取在3~5年内完成基础性研究,然后进入临床阶段。
-
香港中大研究从植物中炼新药抵抗禽流感
当全球都在抢购抗流感药“特敏福”之际,香港中文大学正加紧研究治疗禽流感药物,当中正利用5种有效治疗一般流感的植物,看看能否同样对抗禽流感,现正进行实验室研究,期望数月后会有初步结果。 有份参与研究的中文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陈基湘昨天称,该系从多种植物中,筛选出约5种植物,有效对抗一般人类流感,如甲型H3N2流感品种,所以现正利用这数种植物,试验对付禽流感病毒H5N1的效用。 他估计初步的实验室研究会在数月后完成,若有关植物证实能有效对抗禽流感,仍需进一步进行临床及安全性研究,所以绝非短期内可以完成及制成药物,一旦近期出现全球禽流感疫症,则只能使用现时的治疗药物。 现时治疗禽流感的药物
-
中国科学家Blood上揭示白血病致病基因
生物通报道:白血病这个名词在“血凝”这部电影中给许多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目前为止,对于这种恶性的造血系统肿瘤疾病主要的方法是骨髓移植治疗,但是骨髓移植由于排异性等原因一直难以对付频发的白血病。近日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二医院和浙江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白血病的致病基因,这为了解白血病致病机理和治疗白血病提供了很好的分子理论基础。这一成果将发表在11月的国际著名杂志Blood上。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一种恶性疾病,俗称“血癌”,特点是某一类型的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的肿瘤性增生,可浸润体内各器官、组织、使各个脏器的功能受损,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这种疾病自发现
-
《自然》发表中科院专家破解面条成分的论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研究员,北京大学,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利用植硅体化石等进行环境-科技考古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2005年10月13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题为“Millet noodles in Late Neolithic,China”的研究工作。同时《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英国BBC(BBC Science Radio),路透社,德国(radio & print media in Germany),日本(时事通讯社)
-
袁隆平称5年内中国超级杂交水稻产量将提升
新华网南昌10月24日电(记者郭远明、朱磊)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的杂交水稻产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称,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进度,他主持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已提出了第三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计划目标,将在2010年之前实现每公顷13.5吨的产量目标。 中国于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中国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在2000年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10.5吨,一些品种已用于商业生产。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介绍,目前他和同事们的努力集中在培育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中最近开发出来的一些杂交水
-
单抗可能成为靶向性强的肿瘤药物
抗体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科学家和政府重视。在10月15日召开的第二届抗体研究会上,第二军医大学的郭亚军教授告诉记者,我国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了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抗体研究将是重中之重。单抗是1975年发明的,并于1984年获得诺贝尔奖。单抗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杂交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产生,其重链和轻链形成的结构域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20世纪90年代,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治疗性单抗从早期的鼠源性,到近年的全人源性抗体,逐步消除了抗体的免疫源性问题。单克隆抗体药物疗效前景好,没有毒性,较为安全,它能杀死肿瘤细胞,但不会杀死好的细胞。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单抗将最有
-
「鼠背耳朵」即将临床应用
曾被视为中国组织工程学研究里程碑的「鼠背耳朵」,有望在明年应用于临床。国家组织工程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曹谊林教授今天表示,很快会给世界「又一个惊喜」。在为期四天的第八届国际组织工程协会年会上,大会主席曹谊林教授作题为「骨组织工程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主旨报告。曹谊林向记者介绍,在新兴的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中国人有「构建」和「临床」两个强项。我们能够找到合适的「细胞」加上合适的「材料」,「造」出所需的「器官组织」,如在一九九四年让老鼠的背上「长」出了人的「耳朵」,就轰动了国际学术界。之后相继在大动物身上「再造」并修补某些部位的骨头、血管、角膜、肌腱、皮肤等,都获得重大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