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NIBS何新建Cell子刊揭示基因沉默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证实在拟南芥中剪接因子PRP31参与了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及胁迫反应(延伸阅读:北大****Science揭示基因沉默新机制 )。他们的研究发布在7月6日的《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杂志上。本文通讯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何新建(Xin-Jian He)研究员,其研究方向为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引起的染色质变化对于基因组稳定性、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印记和转基因沉默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成果曾经多次发表在PLoS Genet、Plant Cell、Nucleic Acids Res、PNAS、EMB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9

  • 南开医院李志刚教授PLOS用中药来抗癌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开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重楼皂苷(Rhizoma Paridis Saponins,RPS)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信号通路,遏制N-甲基苄基亚硝胺(NMBA)诱导的食管癌大鼠模型肿瘤生长。这一研究发布在7月6日的《PLos ONE》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天津市南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中心主任兼胸外科主任李志刚(Zhigang Li)教授。李教授多年从事肿瘤方面的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在肿瘤中西医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实践经验。近期,由吴咸中院士选中,天津市南开医院聘请,主持中西医结合肿瘤综合治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9

  • 南方科技大学Nature子刊揭示细胞分化调控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匹兹堡大学、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Kindlin-2通过控制TGF-β信号和Sox9表达调控了软骨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7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南方科技大学的肖国芝(Guozhi Xiao)教授和吴传跃(Chuanyue W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肖国芝教授是著名骨生物学家,主要研究骨发育和骨骼疾病的相关分子基础。吴传跃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在生物信息传导、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调控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被教育部聘为****讲座教授和入选第三批国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9

  • 上海交大权威期刊发表肝癌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在正常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激素及其相应的受体,对于控制新陈代谢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们在肿瘤代谢中的作用,我们还知之甚少。六月十六日,国际肝脏病研究权威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题为“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suppresses cancer progression and Warburg effect by modulating miR-338-3p-PKLR ax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这项研究采用siRNA筛选方法,检测了沉默20个著名激素受体对肝癌细胞Wa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8

  • 清华大学Nature发布代谢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证实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CRTC2通过调控SREBP1控制了肝脏脂质代谢。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6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一国(Yiguo Wang)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脏中糖脂代谢信号调控的分子机制与代谢性疾病。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肝细胞在脂质的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延伸阅读:北京大学PNAS揭示代谢调控新机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肥胖人群的增多,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非酒精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8

  • 中国科学家2篇Nature Genetics文章发布水稻研究重大成果

    生物通报道  水稻育种专家们发现了构建出水稻良种的秘密,这有可能会让亚洲数百万人的早、中、晚餐得到改善。来自中国的两个分子遗传学家小组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发现了一个控制稻米粒型和米饭口感的基因,并可在不牺牲作物产量的条件下对其进行选择。两篇研究论文发布在7月6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康奈尔大学水稻遗传学家Susan McCouch(未参与该研究)说:“其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水稻育种界一直面对着这一问题——他们能够改善水稻的产量或是提高质量,但却几乎从来没有同时兼顾到两者。”在东南亚,高达76%的热量摄取来自稻米,精明的消费者知道在购买大米时要注意些什么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8

  • 浙江大学仓勇教授PNAS发表癌症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浙江大学、Agios制药公司和加拿大Margaret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ALDH2(E487K)突变促进了蛋白质周转,推动了小鼠肝癌形成。这项研究发布在7月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浙江大学的仓勇(Yong Cang)教授,Agios制药公司的Shengfang Jin博士,及加拿大Margaret癌症中心的Tak W. Mak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仓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泛素修饰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疾病生成和治疗中的作用。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在酒精解毒中发挥至关重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8

  • 中国学者Cell Reports获首发性成果

     6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孟广勋课题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课题组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Reciprocal Regulation between Enterovirus 71 and the NLRP3 Inflammasome”(《肠道病毒71型与NLRP3炎症小体的相互调控作用研究》)。该研究首次发现了重要天然免疫分子NLRP3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中的保护作用以及EV71通过其编码的蛋白酶切割NLRP3的互作机制。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儿和低龄儿童,感染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5-07-08

  • 中山大学PNAS揭示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Arraystar LncRNA芯片证实T细胞抑制分子CD244通过诱导一种叫做lncRNA-CD244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从表观遗传上调控了结核感染过程中CD8+ T细胞的免疫反应。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6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芯片实验由康成生物提供技术服务)。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山大学的曾谷城(Gucheng Zeng)教授。曾教授是中山大学“****”引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免疫机理。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长期以来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全世界的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8

  • 李劲松、宋尔卫权威期刊发表癌症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顺铂已被广泛作为各种固体肿瘤的一种基础性化疗方法,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增强肿瘤对顺铂的反应,一直是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在许多疾病中,线粒体分裂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但是,线粒体分裂是否调节顺铂的敏感性,我们仍然知之甚少。最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和李劲松带领的一项癌症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肿瘤权威期刊《Oncotarget》。这项研究首次发现了线粒体分裂因子在舌鳞状细胞癌顺铂化疗敏感性中的作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从转录以及转录后调控水平证实BRCA1-miR-593-5p-MFF轴对舌鳞癌线粒体分裂和顺铂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并通过多中心的临床病例研究发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7

  • 中科院新成果揭示癌症干细胞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生物通报道:癌症干细胞能够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启动并维持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人们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肿瘤中分离和鉴定到了癌症干细胞,比如结肠癌、肝癌、乳腺癌和胰腺癌。Metadherin (MTDH)广泛参与了肿瘤生长、药物抗性、肿瘤复发和转移,但此前人们并不了解其分子机制。中科院的研究团队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MTDH对乳腺癌干细胞的的表观遗传学调控。这一成果于七月三日发表在十大肿瘤期刊之一Cancer Research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的胡国宏(Guohong Hu)研究员。研究显示,MTDH通过促进TWIST1表达驱动CSC扩增,TW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7

  • 陈赛娟院士、潘巍峻研究员Cell Research发表最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及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kri1l突变通过诱导PERK依赖性的过度自噬导致了最终的造血功能衰竭。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潘巍峻(Weijun Pan)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的陈赛娟(Saijuan Chen)院士,及哈佛医学院的Yi Zhou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延伸阅读:陈竺、陈赛娟院士Nature子刊发表新文章 )。正常的核糖体生物合成对于细胞的生存、增殖及功能至关重要。在真核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7

  • 青年国家项目项目PLOS发现干细胞新调控基因

      7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潘巍峻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TopBP1 governs 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 survival in zebrafish definitive hematopoiesis”。该研究揭示了拓扑异构酶II beta结合蛋白1(topoisomerase II beta binding protein 1, TopBP1)调控造血干细胞增殖稳态的重要机制,指出正常的DNA损伤应答能力在造血干细胞维持其自我更新能力中扮演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相关血液疾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5-07-07

  • 上海生科院PI连发两篇JBC解析肠病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方靖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小组主要涉及利用细胞及动物模型并结合临床样本,研究炎症性肠病及肠癌的分子机制,寻找有效的靶标,用于今后疾病的干预与治疗。近日,该研究小组所取得的两项肠病研究成果,接连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延伸阅读:上海生科院葛高翔连发两项重要成果。方靖研究员1998年在山东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MBR癌症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等研究工作,后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现为营养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组长、研究员,曾经在C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7

  • 中山大学肖仕教授Cell子刊发现抗冻新策略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破坏拟南芥防御调控因子基因SAG101、EDS1和PAD4可以提高抗冻性。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布于7月3日的《Molecular Plant》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仕(Shi Xiao)。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物学和激素信号转导研究,研究内容涵盖植物细胞自噬与抗病虫激素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脂质组学等方面。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发育往往受到各种环境胁迫(Stresses)的影响,如盐害、干旱等。温度胁迫是影响植物分布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由于温度是植物地理分布和生长的主要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7

  • 国家基因库研发线粒体基因组重要新应用:高效监测和保护野生传粉蜜蜂

    继启动万种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计划(MT10K, https://www.mt10k.org)之后,深圳国家基因库成功研发出一套应用线粒体基因组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宏线粒体基因组重测序方法(mitochondrial metagenomics,以下简称“全线粒体混合多样性分析法”)。此方法高效、准确且可反复验证,并成功应用于英国农场的野生蜂多样性及其生物量的监测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于2015年7月6日在著名生态学期刊《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一直以来,野生传粉昆虫不仅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角色,更是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大自然主角。但栖息地的破坏、农药的使用、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5-07-07

  • 访谈:一种中药“抗病毒青霉素”

    本文根据Illumina SciMon访谈内容整理而成Jacques:欢迎收看本周的科学星期一,我是JacquesSwati:我是科学事务处的Swati(这里是Illumina)Jacques:你可以看到叶子正在发生变化,流感季节又来了。Swati:我讨厌流感。本以为现在应该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Jacques:你这么说真有意思,你看了Zhou等人的论文吗?他们报告说,一种金银花提取物能对付流感病毒。Swati:金银花茶不是一种有名的传统中药吗?早在18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过。Jacques:完全正确。但这篇论文不一样。作者鉴定出其中的活性成分是microRNA,它能靶定甲型流感病毒。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7

  • 北京大学癌症研究刊登国际期刊

    生物通报道:β-连环蛋白(β-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是无翅型整合位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一个关键中介物,通过调节许多不同的靶基因表达,在细胞增殖、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各种翻译后修饰参与β-连环蛋白的活性,但是,赖氨酸甲基化在β-连环蛋白活性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六月二十六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朱卫国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期刊《The FASEB Journal》发表一项研究指出,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ET7/9可通过影响β-连环蛋白的稳定性,调节癌细胞增殖。朱卫国教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表观遗传学调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6

  • 复旦80后博导Cell stem cell揭示癌症转移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  来自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证实,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诱导的代谢重编程驱动了大肠癌CD110+肿瘤起始细胞(Tumor-Initiating Cells)发生肝转移。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清泉(QingQuan Li)博士,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多药耐药与侵袭转移相关性、肿瘤干细胞分子生物学。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又称结直肠癌,是目前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大肠癌发病率在欧洲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6

  • 南方医科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在鼻咽癌中EB病毒(EBV)编码的microRNA BART1通过调控PTEN依赖的信号通路诱导了肿瘤转移。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7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南方医科大学的李欣(Xin Li)教授以及李纪良(Ji-Liang L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欣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研究,鼻咽癌相关microRNA 表达及基因调控机制研究。李纪良教授则长期从事分子肿瘤学和疟疾学研究。鼻咽癌(NPS)是鼻咽癌是东南亚、我国南方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鼻咽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7-06


页次:1459/2304  共46066篇文章  
分页:[<<][1451][1452][1453][1454][1455][1456][1457][1458][1459][146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