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心衰应用基因治疗前景广阔

    [AD340X300]据丹麦科研人员在周一举行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第52届科学年会上宣布,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质粒直接注射入严重冠心病患者心肌的缺血区域能够诱导新生血运重建和症状改善。在Euroinject One研究刚刚结束的临床试验中,哥本哈根Rigshospitalet大学医院的Jens Kastrup博士报道了晚期冠心病患者的情况。研究人员将携有编码VEGF-A165基因的质粒注射入这些病人的心肌缺血区域,这些区域均通过核素显象确定。这些病人接受了最大限度的药物治疗,而且不适于手术。在这项双盲随机化对照试验中,44例病人接受积极基因治疗,而31例对照者接受缺乏VEGF-A165编

    来源:

    时间:2003-04-14

  • 人类7号染色体的精细图谱完成

    [生物通讯]患病儿童医院(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HSC)的科学家们汇编出人类7号染色体的完整序列,破译了这条具有重要医学价值的染色体上的几乎所有基因。共有来自10个国家的90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研究,有关结果发表在2003年4月10日期《科学》杂志的网络版上。两年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赛莱拉基因组公司分别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序列草图。为庆祝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将于今年4月份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阶段正式完成。“在大量的研究中,我们组合并分析了所有公共和私人数据库中的信息,其中包括赛莱拉公司的数据以及我们15年研究中得出的数据,

    来源:

    时间:2003-04-14

  • 抗炎蛋白揭示长寿的遗传线索

    [AD340X300][生物通讯]根据《医学遗传学杂志》上的一篇新研究,一种抗炎症蛋白在体内的高水平可以为长寿提供遗传线索,--至少是男性的长寿。衰老过程与整个机体的慢性、低水平炎症有关,这种炎症导致组织长期受损,促进了退行性病变的发展,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骨质疏松、和2型糖尿病等。意大利研究人员检查了人体中两种与炎症过程有关的蛋白(细胞因子):降低炎症的IL-10和促进炎症的TNFa。机体产生细胞因子作为对受伤或感染的应答,而基因决定着细胞因子互作网络的水平。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小组检查了编码IL-10的基因与编码TNF的基因在72名男性和103名女子中出现的频率,

    来源:

    时间:2003-04-11

  • 最新发现:国内首株急性单核细胞系培养成功

    [AD340X300]苏州4月8日电 中国第一株稀有细胞系———染色体6和11相互异位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经过2年多的联合攻关,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培养成功。这是我国在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疗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据介绍,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白血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平均10万人中就有2—6个白血病患者。多年来,我国在临床上采用的最好治疗方法是异基因骨髓移植法,不仅治疗方法单一,且成本高。为此,有效控制和治疗白血病成为世界医学界的重大攻关课题。至今,国际上已培养成功1000余个白血病细胞系,其中我国已取

    来源:

    时间:2003-04-11

  • 基因提供抗致命感染的线索

    [AD340X300][生物通讯]英国研究人员声称,对一种常见肠道细菌如何“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新了解将有助于医生们治疗一些威胁生命的感染。 Sheila Patrick博士在普通微生物学协会日前于苏格兰爱丁堡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报告,对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 基因组的测序揭示了一些至为重要的信息。基因提供抗致命感染的线索“在这项女王大学、爱丁堡大学和Wellcome Trust Sanger研究所合作进行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允许脆弱拟杆菌在其细胞表面产生种类惊人丰富的成分的遗传机制,这可帮助细菌骗过我们的防御系统。”她说。“我们还发现了所有基因在B. fragil

    来源:

    时间:2003-04-11

  • 我国掀开水稻高产“分子奥秘”一角

    [AD340X300]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最近,我国科学家不仅发现了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而且成功分离和克隆了这一基因,从而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重要一步。         这一成果发表在4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专家指出,这是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这一权威杂志发表的第一篇原始论文。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养育全球近半数的人口。在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主茎外,往

    来源:

    时间:2003-04-11

  • 克隆人的天然障碍(图)

    [生物通讯]当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讨论如何阻止人类的生殖性克隆时,大自然似乎已以自己的方式为生殖性克隆人的诞生设置了障碍。在4月11日期的《科学》(Science)上,一个研究小组报道,在恒河猴中,克隆会剥夺胚胎中允许细胞正确分配染色体和分裂的关键蛋白。同样的问题可能也会阻挠人类克隆的成功。有几个研究小组已经尝试通过体细胞核转移方法克隆猴子,但都失败了。所谓体细胞核转移是指从体细胞中提取一个细胞核,转移到一个细胞核已被除去的卵子中的过[AD340X300]程。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Gerald Schatten和其他研究人员几年前就开始怀疑,有一些东西扰乱了克隆胚胎中的细胞分裂。这些胚胎在最初的阶段

    来源:

    时间:2003-04-11

  •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DNA结构,是抗体类别转换的关键

    [AD340X300][生物通讯]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的科学家首次描述了一个新的、稳定的DNA结构。这个结构在小鼠和人体细胞中都存在,与标准的沃特森-克里克DNA双螺旋模型不同,在抗体即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中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已先期发表在本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的网络版上,随后将正式发表在5月期的印刷版上。“5种不同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方式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体系。”研究的领导人、病理学与生物化学教授Michael Lieber指出。“20年来,细胞如何从产生一种免疫球蛋白转变,产生另一种免疫球蛋白的DNA机制还是一个难解之谜。”典型的抗体分子形状象字母“Y”

    来源:

    时间:2003-04-11

  • 细胞周期退出后的再启动

    [AD340X300]退出细胞周期是由CDK1的活性降低和磷酸酯酶Cdc14被激活所诱导的。这个细胞周期的最后一幕由Tem1所引发,Tem1是一个位于纺锤体上的GTPase,在进入子代细胞中时被激活,而且作用于MEN(mitotic exit network)途径。但细胞在进入下一轮细胞周期时,必需逆转这个过程,Stephen Elledge and colleagues在Cell上的最新报道分析了细胞如何退出这个细胞周期的退出过程。Stephen Elledge and colleagues在遗传筛选中找到了AMN1-’antagonist of MEN’基因,他们发现AMN是MEN的负调控

    来源:

    时间:2003-04-11

  • 睾丸形成的两个必需基因

    [AD340X300][生物通讯]新生儿的性别是由X和Y染色体决定的:女孩的性染色体组合是XX,而男孩是XY。但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正常睾丸的形成取决于两个基因--10年前在Y染色体上发现的所谓的雄性决定SRY基因,和X染色体上一个叫做Dax1的基因。根据这篇将发表在5月期《自然遗传学》上的新发现,现在看来Dax1似乎也是胚胎睾丸发育过程的某些点所必需的。这个发现之前,Sry是唯一已知的一个性别决定基因。Dax1已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抗睾丸”或卵巢决定基因,因为携带重复也就是“双剂量”Dax1基因的病人有发生性逆转(sex reversal)的特点。性逆转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综合症,个体的染色

    来源:

    时间:2003-04-11

  • 日证实放射线对染色体的影响长期存在

    [AD340X300]    新华社信息北京4月10日电 日本专家最近证实,放射线对染色体的影响,在细胞分裂几十次后依然存在,染色体变得容易突变,并且这种性质将被继承下去。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在遭受放射线照射后,有时要经过二三十年才出现癌症症状。          《日本工业新闻》报道说,日本长崎大学儿玉靖司副教授、渡边正己教授以及鸟取大学的押村光雄教授通过实验证实,虽然染色体遭受放射线照射往往是一瞬间的事,但就在这一瞬间,染色体变得不稳定,并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使染色体发生突变。  

    来源:

    时间:2003-04-11

  • 日本学者确认纳豆激酶可溶化血栓

    [AD340X300]日本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疑难病治疗研究中心和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最近发现,纳豆(类似我国的豆豉)菌分泌的纳豆激酶有抑制血小板凝固的作用,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据新华社报道,研究人员让接受实验者食用纳豆激酶的培养提取物,然后化验他们的血液。他们发现,食用这种提取物6小时后,实验对象血小板的凝固作用受到抑制。研究人员据此断定,纳豆激酶具有溶化血栓、使血流顺畅的功能。   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研究纳豆激酶抑制血小板凝固的机理,以此为突破口寻找最佳途径预防血栓引起的各种疾病,并开发新的保健食品。(记者 何德功)摘自 大洋网

    来源:

    时间:2003-04-11

  • 德发明精确放疗仪 可提高治肿瘤效果

    [AD340X300] 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精确放疗仪器,能有效减少放疗给健康组织带来的潜在损害,并提高治疗肿瘤的效果。   据新华社报道,放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此前的放疗技术由于精度相对较低,疗效有限而副作用大。德国埃朗根大学附属医院的科学家介绍说,现有放疗仪器的精度大约只能达到3至5毫米,因此在对肿瘤进行治疗的同时可能伤害到周围的健康组织。他们最近发明了一种电脑控制的新型放疗仪器,能对肿瘤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大大提高了治疗精度。此外,借助这种新仪器,医生们还能准确把握病人肿瘤的大小,有助于判别治疗所需的放射强度,提高疗效。   该医院的医学家罗尔夫·绍尔介绍说,新型仪器适用于治疗

    来源:

    时间:2003-04-11

  • 修复烷基化损伤RNA的酶类

    [AD340X300]DNA的烷基化损伤修复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已经发现了至少三种修复机制是与这种修复有关的。但是被烷基化的RNA有什么反应还很不清楚。Hans Krokan and colleagues在Nature上报道,烷基化的RNA也能被烷基化DNA修复的类似的酶进行修复。DNA修复机制之一是对1位的甲基腺嘌呤和3位的甲基胞嘧啶进行脱甲基的氧化反应。在大肠杆菌中这个反应由AlkB酶催化进行。Hans Krokan and colleagues发现了人类中的两种AlkB同源基因ABH2和ABH3。研究者将这些酶与H3标记的甲基化DNA进行温育,再用HPLC(high-perform

    来源:

    时间:2003-04-11

  • 医学专家解读:为何新的传染病会不断出现?

    [AD340X300]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其中不少以爆发流行的面貌出现,例如近来全球流行的非典型肺炎。许多人在问:“为何会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其实,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并不奇怪。暗藏的“敌人”暴露了有些新传染病并不“新”,它们早已存在于我们身边,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随着检测手段的明显提高,这些疾病的病原体逐渐被人类所认识。例如人们很熟悉的溃疡病,1983年后才被认识到幽门螺杆菌病是能在酸性极强的胃中生存,且引起胃黏膜溃疡的头号杀手。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又发现了引起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原体──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从此揭开了人类患白血病之谜。人类的进步

    来源:

    时间:2003-04-10

  • 转基因冲击生态吗?

    [AD340X300]英国一位研究人员通过新闻媒介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研究结果:实验鼠在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脾和消化道都出现了损伤。这似乎在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转基因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并且很可能是难以预料的。很快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那么到底转基因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转基因技术使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生命的最本质特性——遗传物质直接操作,把所需要素的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使生物体获得新的性状。转基因在植物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减少喷施农药和简化控制杂草的措施。通过转基因技术也可向动物受精卵注入能产生药物

    来源:

    时间:2003-04-10

  • 多利遗体在博物馆展出(图)

    [生物通讯]多利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产生的克隆哺乳动物,可能还是世界上迄今唯一可以占据博物馆中心展台的羊。作为苏克兰科学成就的一个象征,多利于4月11日正式在苏格兰爱丁堡的皇家博物馆展出。多利于今年初被执行安乐死之后(详见生物通专题:多利果真死于早衰吗?-- 关于世界首只克隆羊的“安乐死”),被她的创造者--苏格兰Roslin研究所捐赠给皇家博物馆。“我们很高兴看到生于苏格兰的多利能够作为苏格兰科学研究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纪念摆放在这里。”Roslin研究所的执行主任Harry Griffin说。被《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度最伟大科[AD340X300] 学突破,6年前多利的诞生曾令科学界和

    来源:

    时间:2003-04-10

  • 中国研究员在老鼠体内发现预防性病传染基因

    [AD340X300]中国的研究人员上星期四说,他们在老鼠体内找到了一种抗菌肽基因,这种基因产生的化合物具有预防性病传染的功能。研究人员在本周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文章说,这种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多种微生物,包括艾滋病病毒和其他性病病菌的功能。研究人员还说,化合物可能还具有避孕的效果,能帮助研制一种凝胶或奶油状的杀微生物药物,一种作用类似于安全套的物质。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所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科学家一道,研究了雄鼠的性器官,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附睾这种与产生精子有关的器官上,由彭利(音译)领导的科学家小组说:“附睾的作用可能像个性传染病菌的蓄水池。” 他们在附睾里发现了控制一种肽的抗

    来源:

    时间:2003-04-10

  • 科学家揭开蜘蛛丝的奥秘(附图)

    众所周知,普通蜘蛛丝在强度和弹性上都大大超过人类制成的钢和凯芙拉,即使是在拉伸10倍以上也不会断裂。另外,蜘蛛丝吸收振动的能力也十分惊人,能使动能即机械能转变成热量——假如不是这样,则飞行的苍蝇和蝴蝶撞上蜘蛛网时就会被弹回到相反方向。至于蜘蛛丝为何具有这些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无人知晓。美国加利福尼亚各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终于揭开了蜘蛛丝的奥秘,他们研制成一种包括原子力显微镜以及蜘蛛丝蛋白成分生化分析在内的新方法。在显微镜下蜘蛛丝是一根极细的螺线,看上去像长长的浸过液体的“弹簧”一样。大家知道,当“弹簧”被拉长时它会竭力返回原有的长度,但是当它缩短时液体会吸收全部

    来源:

    时间:2003-04-10

  • 我国科学家运用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取得进展

    [AD340X300]新华社西安4月9日专电:我国科学家应用多周期大剂量化疗联合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取得重要进展。  主持这项研究的西安西京医院肿瘤科主任任军教授说,这种方法为难治性、易复发的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范围包括乳腺癌、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实体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症等。  据了解,科学家研究运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肿瘤已进行了10年,美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均在开展这一研究。目前第四军医大学已建成与国际著名肿瘤治疗机构同步的肿瘤治疗中心。(李梁)摘自 央视国际

    来源:

    时间:2003-04-10


页次:1464/1638  共32743篇文章  
分页:[<<][1461][1462][1463][1464][1465][1466][1467][1468][1469][14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