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研究人员发现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普通病毒学杂志》。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一直是危害我国草鱼养殖业健康发展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对于该病仍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免疫预防。 而长江水产所的博士范玉顶等人,在患有出血病的草鱼体内,分离到一株新呼肠孤病毒HGDRV,并测定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该研究还通过全基因组数据的比对分析,证实HGDRV不同于任何已分离到的水生呼肠孤病毒,应为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一个新种。 该研究有利于研究病毒的遗传进化、致病机理,同时有助于研发广谱疫苗。(来源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2-04

  • 浙江大学教授PNAS:明星抑癌基因新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以色列海法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don 104 variation of p53 gene provides adaptive apoptotic responses to extreme environments in mammals of the Tibet plateau”的文章,指出著名的抑癌基因p53的遗传变异对三种特殊哺乳动物环境胁迫适应的影响,从而表明了肿瘤与环境胁迫之间的新关联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是浙江大学基础医学系教授杜继曾,杜继曾教授早年用于北京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3

  • 裴钢院士发表Nature综述聚焦中国研究

    生物通报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裴钢教授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包括Nature、Cell、Nature medicine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被引用逾千次。今年裴钢院士与中科大等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题为“In focu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research in China”的文章,介绍了国内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成就,以及各研究机构,高校科研单位分子细胞生物学组织,项目和基金。这一综述性的文章公布在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3

  • 武汉大学Nature子刊发表中风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武汉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TRAF1是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神经元死亡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有可能为中风指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策略。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28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红良(Hongliang Li)教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在心脏疾病包括心肌肥厚、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及心衰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中风是全球永久性残疾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不幸的是,当前的治疗方案还常常局限于组织型纤溶酶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3

  • 973项目Cell Death Dis文章:蛋白修饰促癌作用

     细胞凋亡是维持机体组织平衡的重要生物学过程,肿瘤细胞的抗凋亡现象是目前癌症治疗领域中的主要障碍。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家族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caspase-8作为凋亡起始因子显得尤为重要。HECTD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的E3泛素连接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陈策实研究员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HECTD3能够增加乳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顺铂的耐受性,其机制可能是部分通过泛素化MALT1从而增加MALT1的稳定性(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358872)。然而,HECTD3在癌症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最近,昆明动物所陈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3-12-03

  • 迷信观念何以根深蒂固地植于人脑之中

     当北京奥运会刻意选在2008年8月8日晚8时8分8秒开幕时,全世界都知晓了中国人对吉祥数字“8”着实很着迷。而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式出现的标志性建筑——伦敦眼摩天轮也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原来这世界上不仅中国人对吉祥数字那么“在意”:伦敦眼摩天轮装有32个缆车包厢以代表伦敦32个行政区,却偏偏为之编了33个号码—其中不吉祥的“13”号被隐身了。   人们常对那些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将信将疑。中国有句老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西方著名哲人弗朗西斯·培根也说过:“认为‘迷信是可以避免的’这本身即是一种迷信。”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许多人相信某些迷信现象是真实可信的,绝大部分人又意识到这些迷信

    来源:心理研究所

    时间:2013-12-03

  • 中英科学家借助海洋珊瑚改进骨移植术

    生物通报道:发表在11月29日的Biomedical Materials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重新定义了一种珊瑚材料的性能,使其与自然骨骼更加兼容,根据这项研究,海洋珊瑚应该很快就能更广泛地应用于骨移植术。研究者通过部分地将碳酸钙——在海洋珊瑚的外骨骼中发现——转换成珊瑚羟磷灰石(CHA),形成一种重新定义的材料,称为羟磷灰石/碳酸钙(CHACC),结果证实这种材料能“显著改善”16位骨移植患者的预后。这项小型临床研究表明,在经过四个月和CHACC已经完全生物降解的两年后,在每位患者中都发现了骨愈合现象。源自海洋珊瑚的CHA,作为一种成功的骨移植材料,已经被使用多年,然而,由于其不能完全生物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2

  • 中国学者11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生物通报道:进入十一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Lsm2-8蛋白质复合物自组装的晶体结构,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以及银屑病遗传风险分析。首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首次报道了Lsm2-8蛋白质复合物自组装的晶体结构及其特异识别U6小核RNA 3‘末端序列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通过特殊的蛋白质表达手段获得了均一性和稳定性良好的自组装Lsm蛋白质复合物,克服了传统Lsm蛋白提取方法对蛋白质造成的潜在变性危害。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蛋白质复合物和RNA片段进行了共结晶,结合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分析手段,揭示了Lsm2-8七聚体蛋白质复合物特异性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2

  • 南方医科大学最新文章: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生物通报道: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方医院病理科的研究人员通过对3种吩噻嗪类药物进行分析,探讨了3种吩噻嗪类药物潜在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指出吩噻嗪类药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其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2

  • 张亚平院士EJHG:利用GWAS解析Y染色体

      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广泛应用于人类遗传学工作之中,相关的DNA芯片(微阵列)也不断得到发展。许多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Y-SNPs)已被整合在DNA芯片中。然而,这些Y-SNPs数据在GWAS中都被弃之不顾,未进行任何评估分析。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彭旻晟、贺军栋、樊隆等研究人员在张亚平院士的带领下,开发出针对DNA芯片数据中Y-SNPs的分析策略。   运用该策略,研究人员对117份男性样本(来自114个缅甸人和3个尼日利亚人)DNA芯片数据中的2041个Y-SN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3-12-02

  • 中国科大研究构建出催化活性中心的新模型体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课题组在原子级厚二维超薄结构的合成及应用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型超薄二维结构构建了一种理想的模型体系用来研究活性中心在催化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11月27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众所周知,催化技术是现在化学工业的支柱,90%以上的化工过程及60%以上的产品都与催化技术有关。一般情况下,催化剂中只有局部位置才产生活性,被称作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可能是原子、原子团、离子、表面缺陷等各种形式。活性中心的概念于1925年由泰勒(Tayler)提出,他认为那些位于晶体顶点、晶棱或结构缺陷处的原子,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时间:2013-12-02

  • 科学家发现天然抗菌肽可有效预防败血症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课题组发现,天然抗菌肽具有选择性免疫激活和调节功能,对败血症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药化学杂志》。传统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临床上出现各种耐药菌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与致病菌变异竞争的过程中,自然界各种来源的抗菌肽成为人们研发新型抗感染药物的新希望,但目前人们对抗菌肽的认识和研究仍集中于其直接杀灭细菌生长的效应上。张云认为,败血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伴随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状的一种危重疾病。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促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导致多种重要器官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为此,我们在前期大量研究工作和相关发明专利——爬行动物cathelic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2-02

  • 小须鲸全基因组图谱获破译

    11月25日,韩国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宣布成功破译了小须鲸全基因组图谱,并对鲸类独特生理习性的遗传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杂志。 人们一直痴迷于海洋生物是如何演化为陆生生物的。鲸类的进化却反其道而行之,由陆生向水生演化,和陆生偶蹄动物如牛、猪等拥有共同祖先——一种已灭绝的类似鹿的半水生哺乳动物Indohyus。约5400万年前,Indohyus进化为两个分支:一支渐渐习惯水生生活,进化成今天的鲸;另一支坚持陆地生活,成为陆生偶蹄动物。 研究人员对从一只雄性小须鲸肌肉中提取的DNA进行高深度全基因组从头测序,并对三只小须鲸、一只长须鲸、一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2-02

  • 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将建“种业硅谷”

    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湖南省会长沙将极力打造“种业硅谷”。11月30日,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新区·种业硅谷”举行招商推介会,现场成功签约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种业交易中心、隆平国际会展中心、隆平高科技园企业总部基地等项目。 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东畔的该基地,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30余所科研院所,有袁隆平、官春云、刘筠等一批专家学者,且拥有聚集了现代农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四大支柱产业的隆平高科技园。长沙市芙蓉区委书记梁仲认为,该区域建设“种业硅谷”优势明显。 据介绍,该区域将致力于打造农业“中国芯”,实现种子技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3-12-02

  • 陈大华研究组PLoS发文解析关键信号受体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动物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Hh信号通路调控失调导致发育缺陷相关疾病,并可能导致癌症。Ptc蛋白作为Hh信号途径的受体分子负调控Hh途径。已有果蝇的研究表明,结合了Hh配体的Ptc蛋白 (ligand-bound Ptc)与未结合配体的Ptc蛋白(ligand-unbound Ptc)之间的比例对于调控Hh信号的活性非常重要,但生物体内如何控制 ligand-bound和ligand-unbound Ptc之间的比例的机制还不清楚。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华研究组利用果蝇和斑马鱼为模式,通过与多个研究组合作发现Smurf泛素连接酶跟Ptc蛋白有物理相互作用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3-11-29

  • 云南大学生科院最新文章解析植物SSH文库

    生物通“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国的SA,日本的《科技文献速报》等。目前针对每期的重点内容,生物通将展开详细推荐,欢迎读者共同参与……生物通报道:来自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以云南普通野生稻为材料,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SSH), 构建了白叶枯病菌胁迫的云南普通野生稻特异表达基因的差减文库,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9

  • 我国人体基础数据调查启动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林莉君)人机界面如何设计最好使?交通标识字体设计多大最方便?操控器怎样设计最安全?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设计有赖于准确测定人体基础数据。为了更好地摸清国人的“新版型”,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国成年人工效学基础参数调查”今天在京正式启动。工效学基础参数是与工业设计和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体特性参数,是一个国家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技术依据。日本、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效学基础参数测查体系和数据更新机制。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工效学基础参数数据目前缺失严重。科技部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设立了“中国成年人工效学基础参数调查”项目,旨在系统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11-29

  • 除蜱虫项目获盖茨基金资助

    科技日报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王冠)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主办的探索大挑战(简称GCE)第11轮获奖人名单今天揭晓,81位佼佼者从来自全球2700个申请提案中脱颖而出,各获得10万美元资金实现自己的设想。作为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获奖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周金林博士研究的是对抗与人类和动物共同的敌人——蜱虫。周金林希望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干扰蜱虫体内的重要基因表达,达到直接杀死蜱虫的目的。周金林提出这项研究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实验室一些研究发现和合理的科学假设。周金林研究蜱虫已有十多年了,他认识到当前用化学杀虫剂对付蜱虫的方法,容易产生抗药性问题,也会造成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因此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3-11-29

  • 智障相关基因在轴突发育中功能被揭示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熊志奇课题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位于X染色体上的Opitz综合征相关蛋白Mid1在神经元轴突发育中的功能,为了解Opitz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线索。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在遗传因素引起的智力障碍中,相当一部分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或缺失引起的。研究这些基因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有助于了解智力障碍的产生原因,对于诊断、预防这类疾病以及开发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Mid1是一个与人类Opitz综合征相关的X连锁基因,但科学家对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知之甚少。此次研究人员发现,Mid1参与调控了哺乳动物皮层神经元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3-11-29

  • 北京大学Hepatology发表代谢研究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细胞因子FAM3A通过激活PI3K p110α/Akt信号,改善了肝脏糖异生和脂肪生成。这一研究成果已被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最新影响因子12.003)接收并在线发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的管又飞(Youfei Guan)教授和杨吉春(Jichun Yang)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课题方向主要集中在用转基因、基因打靶和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前列腺素及其受体以及代谢性核受体在糖尿病、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肥胖及相关肾脏并发症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后者长期从事β细胞胰岛素分泌障碍及肝脏糖脂代谢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28


页次:1482/2205  共44095篇文章  
分页:[<<][1481][1482][1483][1484][1485][1486][1487][1488][1489][149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