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国科学家完成世界首个鲤鱼基因组图谱绘制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8日对外发布,由该院孙效文研究员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完成了鲤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并揭示其独特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这是国际上首个完成全面解析的异源四倍体硬骨鱼类基因组图谱。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杂志。鲤鱼是全球分布和养殖范围最广泛的经济鱼类之一,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淡水养殖鱼类,是最有条件利用基因组资源进行品种改良的水产养殖物种。鲤鱼基因组由100条染色体组成,是迄今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脊椎动物中染色体数目最多的物种。该研究团队完成了雌核发育鲤鱼的基因组深度测序、精细图谱绘制和基因组注释,其基因组由16.9亿碱基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4-10-09

  • 邓宏魁研究组在Cell Stem Cell杂志发表原始多潜能干细胞的最新研究成果

    10月2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Generation of Naïv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Rhesus Monkey Fibroblasts”。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将恒河猴皮肤细胞诱导成为了 “原始多潜能干细胞”,是干细胞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在体外无限增殖、自我更新的特点,能够被诱导分化成各种类型的功能细胞,在疾病模型、药物研发和细胞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之前的研究表明,多潜能干细胞存在两种不同的多潜能状态:一种是以传统方法建立的

    来源:北大生科院

    时间:2014-10-09

  • 南京大学张辰宇团队发现“抗病毒青霉素”

    南京大学张辰宇团队最新研究发现,一种植物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 MIR2911直接靶向甲型流感病毒 (IAV),包括H1N1, H5N1和H7N9。而在金银花中富含这种微小核糖核酸。给小鼠饮用金银花汤剂,可预防其感染IAV,并降低H5N1导致的小鼠死亡率。MicroRNAs (miRNAs) 是一类长约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并不编码蛋白。它们与靶点信使RNA结合,从而抑制蛋白翻译。在以往研究中,该团队已证实稳定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清和血浆中的microRNAs由组织和细胞主动分泌出来,可作为疾病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并起着细胞内分子信号传递的作用。该团队还报道过植物miRNA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4-10-09

  • 专访秦楠:历时三年 解密肝硬化与肠道菌群不可思议之关联

    生物通报道:说到肠道健康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众人皆知,前有被誉为“天使的化身”的奥黛丽-赫本,因盲肠与结肠癌病重不治,后有著名影星钟楚红的丈夫、香港广告业巨子朱家鼎因大肠癌病逝。但是,要说肠道微生物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还是近几年兴起的说法,而身体其它部位,如肝脏的健康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关联,则会让人一时无法理解。   本来这两者确实好像是不搭界,但今年的一项最新成果令持有这种想法的我们大吃一惊: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收集上百份人肠道菌群样本,构建了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   这项研究不仅发现了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0-08

  • 阎锡蕴研究组PNAS取得肿瘤药物靶向输送研究新进展

      9月30日,PNA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在肿瘤药物靶向输送领域的最新成果。这是他们继发现纳米酶(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7)并将其应用于肿瘤诊断(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2)之后,又一次将纳米材料的新特性应用到肿瘤靶向治疗。  化疗是当前癌症病人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化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毒副作用大。如何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其副作用,一直是肿瘤药物研究的关键和难题。随着纳米科学的蓬勃发展,利用纳米技术改良药物的性状,使其精准地杀伤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是肿瘤靶向治疗的核心。为了获得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4-10-08

  • 研究揭示受精卵DNA去甲基化重要机制

    近日,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小鼠早期胚胎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组在单细胞的受精卵阶段,均会发生大规模的DNA主动和被动去甲基化,DNA双加氧酶Tet3介导了主动去甲基化的发生,而糖苷酶TDG并不参与该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该研究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徐国良研究组、李劲松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研究组共同完成。研究中,科学家利用最近发展的单细胞简并代表性甲基化测序、发夹DNA甲基化测序以及测定等表观修饰分析技术,结合生殖系选择性敲除的小鼠模型,对受精卵中母源和父源基因组DNA去甲基化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10-08

  • 中国科学家发现抑制HIV囊膜蛋白合成新途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郑永辉研究团队近日在国际病毒学权威期刊上发表了有关抑制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合成的新途径的论文,为抗艾滋病疫苗及药物研制提供了新思路。郑永辉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能够为解释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不能高效表达机制提供线索,而且阐明了一种新型的抗病毒机制。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仍没有成功。其难点之一就是艾滋病病毒的囊膜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很难得到高效表达。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发现,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只有15%的病毒囊膜蛋白能够得到表达,其余绝大部分都滞留在细胞内质网中被一种尚不明确的机制所降解。据了解,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包括能够引起艾滋病、流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4-10-08

  • 中山大学PNAS揭示血管保护因子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HMOX1介导的PDGF-CC血管保护效应可挽救视网膜变性。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9月29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中山大学的李旭日(Xuri Li)教授以及柳夏林(Xialin Li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李旭日教授是著名的血管生物学家,长期从事血管神经生物学研究,发表SCI论文近50篇。柳夏林教授的主要科研领域为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血管变性在几乎所有类型的退行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些策略来改善血管的保护及生存。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C(PDGF-CC)在许多的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0-01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ncRNA研究项目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合计35641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可在8月18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0-01

  • 第二军医大学Cell子刊发表中药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从中草药中获得了一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IJ-5,证实其可通过抑制泛素连接酶UbcH5来控制TNF-α的促炎活性。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第二军医大学的张卫东(Weidong Zhang)教授和胡振林(Zhenlin Hu)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卫东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重要药效物质基础和创新药物研究,发表SCI论文350多篇。胡振林教授的研究方向为抗炎和免疫调控药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类具有多种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9-30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体研究项目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合计35641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可在8月18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9-30

  • Cell Res:祖细胞在心脏损伤时分化成脂肪细胞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周斌组的最新研究进展:Epicardium-to-fat transition in injured heart。该研究发现,在发育过程中心外膜祖细胞可以转变成心脏周围的脂肪细胞,这一过程在成体稳态心脏中并不发生,却在心梗的模型中被再度激活。  心外膜脂肪是包围心脏和冠状血管的一种内脏脂肪,为心脏提供缓冲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心脏冠状血管疾病的风险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有很高的相关性,而这些脂肪的来源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  心外膜祖细胞是一群具有分化多能性的位于心脏最外层的细胞,至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4-09-30

  • 埃博拉药物研究获新进展

    日前,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在埃博拉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效果显著。美国多家药厂都在加紧开发对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其中以马普生物制药公司研发的试验性药物ZMapp 最受关注。ZMapp 来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动物体内产生的抗体,由三种单克隆抗体混合制成。此前该药物的有效性曾在被感染的猕猴身上得到验证。目前共有7 名患者使用了ZMapp,其中有2 人最后死亡。日本富士胶片公司下属的富山化学工业公司研发的法匹拉韦,原用于治疗流感,近来在老鼠身上所做实验显示,其能有效阻止细胞内的病毒增殖,在对抗埃博拉病毒方面很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富士胶片公司表示,法匹拉韦于今年 3 月获批在日本国内制造销售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4-09-30

  • 研究人员破解“地沟油”检测难题

    9月28日,挥动手中的锅铲,反复“煎、炸、炒”,这不是餐馆后厨,而是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样品准备室。客串“厨师”角色的是该校博士研究生:吴鼎、海然、赵栋烨、刘平,他们不是在准备午餐,而是在进行地沟油样品制作,为开展地沟油检测实验做准备。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地沟油的回流滥用问题层出不穷。地沟油因其来源性广,成分异常复杂,国家质检部门对于地沟油仍没有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随着地沟油的提炼、精炼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基于外观(如颜色,气味,透明度等)和PH值及电导率等的单一指标的地沟油检测方法更难以奏效,检测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如何实现地沟油的实时、快速、有效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4-09-30

  • 反刍动物气候适应性遗传机制

     绵羊作为人类驯养的动物之一,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其广泛分布于世界不同的区域特异性气候环境中。经过数以千百年的自然与人工选择,形成了适应于区域气候环境且具有独特表型的地方品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孟华研究组利用绵羊全基因组的约5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和分布于全世界的32个地方绵羊品种,以及9个气候环境因素(包括105个参数),通过遗传数据与气候环境参数的结合,进行全基因组水平的选择性检验分析。最终检测到230个与气候环境因素变异显著相关的SNPs,这些位点与气候因素的自然选择作用显著相关。进一步,通过这230个SNPs,在绵羊基因组上发现了17个与能量代谢、内分泌调节及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4-09-30

  • 我科学家发现抑制艾滋病病毒新途径

    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胡其峰28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郑永辉研究员领衔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近日发现了抑制艾滋病病毒囊膜蛋白合成的新途径。该研究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及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包括能够引起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等严重疾病的病毒,在病毒颗粒外都有一层含有糖蛋白的囊膜。这些糖蛋白又称为囊膜蛋白,而病毒就是通过识别这些糖蛋白而感染靶细胞的。艾滋病疫苗的研制难点之一,就是艾滋病病毒的囊膜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很难得到高效表达。郑永辉领导的基础免疫创新团队,通过研究一株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源T细胞发现,该细胞超过量表达一种叫作TSPO的蛋白,并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4-09-30

  • 北师大973项目独家发表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erceptual training continuously refines neuronal population codes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的文章,解析了视觉训练对大脑学习的认知帮助,指出大脑视觉皮层神经元的群体编码能力提高与视觉感知能力的逐渐提高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在线版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李武教授(Wu Li),其从事视知觉的神经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曾发现除网膜特异性之外,知觉学习也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9-29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细胞治疗项目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合计35641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可在8月18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9-29

  • 中国学者9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生物通报道:进入九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哺乳动物起源时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关的新易感基因,以及如何利用CRISPR/Cas系统分步实现水稻和小麦基因组编辑等。 首先是两篇中科院发表的古生物学研究新成果,一篇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年代为一亿六千万年前的6件相当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并命名了神兽、仙兽两个新属的三个新种,分别是Shenshoului(陆氏神兽),Xianshoulinglong(玲珑仙兽)和Xianshousongae(宋氏仙兽)。这些属种,都属于已经绝灭的“贼兽目”,一个特别的、迄今为止所知甚少的中生代哺乳动物类群。研究表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09-29

  • 靶向捕获测序应用于多基因遗传病银屑病的致病基因鉴定

    靶向捕获测序应用于多基因遗传病银屑病的致病基因鉴定银屑病,俗称干癣,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被认为是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在以往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探索中,研究者们通过正常与疾病对照样本的基于SNP芯片的全基因组GWAS实验,寻找到了两组个体中多态性与该遗传病相关性。然而许多疾病的发病又是后天的,如糖尿病与饮食即后天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联,这类复杂的疾病遗传机制很难通过基于SNP芯片的GWAS找到全部决定性的遗传变异。随着二代测序技术以及序列富集技术的改进,人们将解决这个问题的注意力转向了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编码区域。全基因组外显

    来源:罗氏诊断

    时间:2014-09-29


页次:1495/2291  共45802篇文章  
分页:[<<][1491][1492][1493][1494][1495][1496][1497][1498][1499][150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