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生物节律性研究获新成果

    5月24日,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赵宇玮副教授作为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的论文撰写者,其论文"Peroxiredoxins are conserved markers of circadian rhythms"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该论文首次揭示了Peroxiredoxins蛋白家族的氧化还原状态循环,是一种从原核生物到高等动物细胞内均存在的非转录依赖的保守生物节律性遗传标记,是生物钟分子机制研究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自从37亿年前细胞生命体产生以来,地球生命体(除了极少数例外)均在进化中受到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节律性更替的影响,并进化出多种形式的细胞内源生物钟机制。目前,由于研

    来源:西北大学

    时间:2012-06-14

  • 家犬嗅觉受体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家犬作为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者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家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由于其经过了驯化和品种培育两个重要的群体历史阶段,并且在家养哺乳动物中形成了最具多样性的品种,因此家犬一直是研究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重要模式生物。中国最为家犬的驯化地,不仅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且由于其庞大的乡村狗种群数量,为研究家犬提供了最为丰富的材料。在家犬和人类的共同历史中,嗅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家犬的嗅觉受体基因很有意义。在导师张亚平院士的指导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陈睿对家犬嗅觉受体基因家族中的分离假基因,在狼及中国土狗以及已经发表的品种犬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各自特有的多

    来源:昆明动物研究所

    时间:2012-06-14

  • 上海交大****Cell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Bio-X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TR1 Encodes a Secretory Fasciclin Glycoprotein Required for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in Rice”的文章,发现了水稻雄性配子细胞中一种称为MTR1的蛋白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植物雄性生殖发育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张大兵教授,张大兵教授研究组主要从事水稻遗传学、花器官和花药形成分子基础以及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工作,曾在控制水稻花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3

  • 为抗生素残留提供解决方案

    人类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如今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您可能还不知道,养殖业也同样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据统计,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使用抗生素方面一半是用于人类医学临床,一半则用于畜牧养殖业。让人担忧的是,在养殖业滥用抗生素,不仅会给动物性食品的安全带来潜在隐患,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动物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浦城绿康生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生物添加剂的专业制造企业,近年来一直倡导合法、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记者日前在中国兽医协会主办的“药用饲料添加剂的安全使用研讨会”上就浦城绿康的做法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赖潭平。“在我国,兽用抗生素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时间:2012-06-13

  • 人类肥胖基因或与猪相似

    自古以来,胖这件事从未像今天这般得到如此多的关注。物质的充裕、饕餮的食欲、环境的恶化、压力的剧增等诸多原因共同造就了这颗星球上越来越多的胖子。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元凶,如今已成为世界五大流行性疾病之一。前不久有研究显示,全球变暖正在使地球上胖子变多的趋势不可遏制。而最近又有报道称,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者在探究如何使猪肉更健康、更有营养时,无意间发现了导致猪肥胖的重要机理。由于猪是研究人类疾病最好的动物模型,这项新发现为未来解决人的肥胖困扰投射了一道曙光。人类肥胖之势难以遏制气候变暖或是元凶之一肥胖已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至少有28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预计到2030年,全球约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12-06-13

  • 大连理工唐一源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2007年,大连理工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唐一源教授发表文章,提出了短时间冥想训练在提高注意力和自控能力的重要作用,之后其研究组又陆续发表文章,报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近期这一研究组又再次发表题为“Mechanisms of white matter changes induced by meditation”的文章,指出了冥想(整体身心调节法,Integrative Body-Mind Training, IBMT)对大脑参与自我调节区域的前区扣带皮质的影响,这也许用于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唐一源教授与俄勒冈大学Michael Posner)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2

  • 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下)

    生物通报道  6月6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发布了一篇“My Microbiome and Me”为题的新闻文章,描述了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将中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相结合来了解和对抗肥胖的传奇经历。上接: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中)但是对小鼠的微生物组研究有其局限性。为了建立人类微生物组与肥胖之间的联系,赵立平知道他需要开展人类研究。“唯一成功的例子就是我自己,”他回忆说。在人群中检测2009年,赵立平回到了太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临床试验。那时候,治疗的潜在候选者比比皆是。在中国肥胖人群剧增,尤其是儿童,中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约1%增长到如今的近1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2

  • 中科院Nature子刊文章解析纤毛发生机制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一种特异的miRNA——miR-129-3p通过调控CP110和肌动蛋白(actin)动力学控制了纤毛的发生。相关论文发布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朱学良研究院和鄢秀敏副研究员为该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研究生曹景利、沈义栋为文章的主要作者。纤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种突起结构,主要由细胞微管组成。除参与细胞的运动外,纤毛可以接受及传导外界的信号从而调控动物的生理及动物的发育与生殖。纤毛的缺陷可导致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2

  • 北大Cell子刊挑战20年主流观点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Opposite modulation of high- and low-level visual aftereffects by perceptual grouping”的文章,利用心理物理学适应技术研究人类视皮层信息编码取得了新进展,这不仅为视觉信息的预测编码理论提供了第一个心理物理学证据,而且也挑战了近二十年来知觉组织研究的一个主流观点。相关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方方教授,第一作者是心理学系硕士生何东军。研究合作者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2

  • 南京大学PLos ONE揭示细胞命运机制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杂志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Two-Step Mechanism for Cell Fate Decision by Coordination of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p53 Activiti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通过细胞核及线粒体p53协同活性决定细胞命运的两步机制。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炜教授及刘锋教授为这一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炜教授于1999年受聘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生物物理所所长。曾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和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研究奖,在国际重要学术杂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2

  • 百人博士973项目新成果登国际刊物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Function Analysis of Barley NLR Immune Receptor MLA10 Reveals Its Cell Compartment Specific Activity in Cell Death and Disease Resistance”的文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中发现了由N端的Coiled-coil(CC)结构域介导的细胞死亡受到精细的调控,这一成果公布在寄主与病原菌互作领域国际刊物PLoS pathogens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2

  • 不同药效金银花基因表达分析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于军研究员及其团队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展合作,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s GA平台)分别对两种不同药效金银花品种(FLJ和rFLJ)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测序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在《BMC Genomics》杂志发表。 金银花属忍冬科,它作为抗炎免疫的中药材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等功效。但金银花的化学质量较不稳定,不利于对其进行质量评估。此次科研人员通过对其开展基因组相关分析,不仅得到金银花不同花期的转录表达图谱,同时还建立了相关的酶库。研究中,科研人员整合转录组与代谢途径分析,揭示这一体

    来源: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时间:2012-06-12

  • 研究发现家装污染是白血病主病因之一

    近日,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方拥军主任医师和他的团队经过5年的调研发现,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的患病原因排名前三甲的是家装污染、父母吸烟、饮酒。这也就是说,家庭装修若使用甲醛和苯等化学元素超标的材料,或在装修之后未能让有毒有害气体充分释放排除,就迁入新居,极有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埋下隐患。“这项研究对于儿童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很有指导意义。”方拥军如是说。病例:四龄童意外患白血病4岁的男童东东(化名)是一名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家人即使发现东东的异常,立刻送入医院治疗,目前他的病情已经稳定了,已出院回家了。对于东东的患病,起初,专家们也弄不清楚具体原因。因为他的家族成员中没有白血病史,故此可

    来源:金陵晚报

    时间:2012-06-12

  • 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中)

    生物通报道  6月6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发布了一篇“My Microbiome and Me”为题的新闻文章,描述了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将中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相结合来了解和对抗肥胖的传奇经历。上接: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上)对于赵立平而言,这一途径涉及到将他的减肥计划从他个人推广到数百的受试者,利用动物研究来确定在人体内监控哪些代谢参数。尽管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条连接微生物群与肥胖的分子信号。他的电子邮件签名写着:“饮食要适当,保持匀称身材,长寿,速死”( EAT RIGHT, KEEP FIT, LIVE LONG, DIE QUICK)。信仰传统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1

  • 专访周俭民:假以时日,差距会缩小

    国内这一领域(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刚起步没几年,但这一两年上升非常快。假以时日,差距会缩小。                                         &nb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1

  • 中国农大再发Nature Genetics文章

    生物通报道:继2010年中国农业大学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中国重要玉米骨干亲本的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以及基因获得和缺失变异图谱之后,再次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genetic changes during modern breeding of maize”的文章,阐述了现代玉米育种过程中的发生的基因组遗传变化规律。 这项研究由中国农业大学赖锦盛教授课题组完成,参与研究的包括焦银平、赵海楠、任龙翚及宋伟彬等,赖锦盛教授为通讯作者。同期Nature Genetics还公布了关于玉米基因组分析的其它相关成果:玉米基因组最全面的遗传分析,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11

  • 世界首例乳糖分解酶转基因奶牛诞生

    6月10日,记者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奶牛基地看到,一只两个月大的黑白花小牛犊在牛群中撒欢奔跑。它是一只转基因克隆奶牛,是世界首例乳糖分解酶转基因的哺乳动物。当时共克隆7胎,顺利产出4胎,2胎成活。 为什么要克隆乳糖分解酶转基因奶牛?该项目主持人张立教授表示,人体内乳糖酶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特别是东方人中,约有30%的人不能饮用鲜奶或酸奶,其原因在于乳中含有乳糖。若人体内乳糖酶含量不足或缺少乳糖酶,乳中乳糖在肠道中不能被吸收利用并发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引起腹胀、腹泻、腹痛,导致胃肠不适,消化不良。本研究成果利用体细胞克隆动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而克隆出的奶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2-06-11

  • “宽脸猛男”更具合作性

    据“中央社”6月5日报道,最新研究指出,有着宽阔脸颊且肌肉发达的男子并不一定具有侵略性。 研究称,事实上,脸部较宽的男子可能更具有团队精神。这份发布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人们对壮硕猛男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太合作、冷酷甚至不老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英国圣安德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史提拉特说,“脸部较宽的男子,通常都会给人‘坏到骨子里’的印象。”据悉,在子宫里暴露在较高的睪丸素浓度下,可能会让男性有较“男性化”的脸庞,露出明显的下颚轮廓,而且眼睛小。这些差异在青春期变得明显,因为这时候男生的睪丸素浓度增加,他们的脸孔变得成熟。由于睪丸素与侵略性有关,有些研究认为宽脸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2-06-11

  • Science专题人物:上海交大赵立平(上)

    生物通报道  6月6日,最新一期的Science杂志发布了一篇“My Microbiome and Me”为题的新闻文章,描述了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将中医与肠道微生物研究相结合来了解和对抗肥胖的传奇经历。在某些方面,这是一个人们熟悉的故事。在1987年,赵立平与他的大学同学Ji Liuying结为了夫妇。在2年内,他们拥有了一个女儿,赵立平也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然而由于新压力和丰富的饮食(赵立平的太太擅长烹饪),这位微生物学家的体重开始增加。到1990年,赵立平在中国太原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建立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室时,他的体重从60公斤升到了80公斤。后来,赵立平在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08

  • 中国学者NEJM关注结核病流行情况

    生物通报道  6月7日来自中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了题为“National Survey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China”的文章,首次全面调查显示了中国的耐药性结核病传染情况。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以青年人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6-08


页次:1501/2114  共42269篇文章  
分页:[<<][1501][1502][1503][1504][1505][1506][1507][1508][1509][151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