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细胞成像项目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合计35641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可在8月18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
-
曾艺研究组GENE DEV发现乳腺干细胞微环境因子受激素调控
9月26日,国际学术期刊《基因和发育》(Genes & Develop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曾艺研究团队题为R-spondin1 is a novel hormone mediator for mammary stem cell self-renewal 的研究成果。该工作首次揭示乳腺干细胞的微环境因子Rspo1的表达受雌、孕激素调控,并巧妙地利用了微环境因子上游的激素信号,建立了乳腺干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的新方法。 激素影响乳腺器官的发育、体内的乳腺干细胞数量及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以前的研究证实乳腺干细
-
千年基因将应用第三代测序仪PacBio RS II完成亚洲人基因组de novo测序
千年基因已应用第三代测序仪PacBio RS II开展了多个动植物基因组de novo测序项目,目前千年基因即将应用该平台完成亚洲人基因组de novo测序。该项目旨在利用PacBio RS II长读长的优势构建高质量的亚洲人基因组图谱,以推动黄种人癌症及复杂疾病的研究。疾病研究需要将患者的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以挖掘致病基因,目前全球医学研究人员广泛应用的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主要来源于白种人个体。然而,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复杂疾病在不同种族的人群间也存在遗传差异性,Macrogen于2009年发表在Nature杂志的基因组学文章“Highly annotated whole-
-
CXCL5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作为肝癌预后的判断指标
目前肝癌(HCC)是世界上主要的几大高发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且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率很高,但HCC病变的分子机理和涉及的信号通路尚不明确,也有几个用于评估复发和转移的分子标示物被提及,但目前还未用于临床检测中。炎症作为癌症的特征之一,HCC主要发生于肝炎,中国人主要是发病于B型肝炎,欧美则主要是C型肝炎。趋化因子与炎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并通过一些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发生。近年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XCL5(epithelial neutrophil-activating peptide-78)介导炎症并且对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的引诱作用,此外还能
-
一种可抑制乳腺癌生长迁移的小分子被发现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教授柳素玲在肿瘤干细胞领域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发现一种名为 microRNA100(miR-100)的核糖核酸小分子可以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的更新和增殖,从而扼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迁移。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癌症研究》上。中科大科研人员发现,miR-100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分化状态相关,在乳腺肿瘤干细胞中,miR-100表达水平很低,从而促进了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分化。而利用四环素诱导型慢病毒在乳腺肿瘤细胞中提高miR-100表达,就能减少乳腺肿瘤干细胞的生成。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miR-100是通过下调乳腺肿瘤干细胞的一些调控基因包括SMARCA
-
《自然》:中国科学迎来重大变革
9月22日,《自然》杂志采访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次日以《中国科学迎来重大变革》为题对中科院此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改革”进行了报道。文章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科院始终位于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心位置。如今,为了促进合作,推动科研,中科院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机构改革。文章认为,如今,中国对科学研究的资金投入已经仅次于美国,远远超出其他国家。与此同时,很多人认为,就基础科学及其进展的产业化方面,国家的投入并未取得良好回报。文章也探究了原因,认为这或许源于科学家的低薪酬——包括中科院的研究人员。科学家们不得不以争取各种项目经费来弥补收入的不足,导致了“科学研究的碎片化、同质化”。此外,因为顾虑
-
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升至世界第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6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4”显示,2004年至2014年(截至2014年9月)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位次保持不变;论文共被引用1037.01万次,排世界第四位,比上年度提升1位。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直接反映论文的质量与影响。统计还显示,我国有16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比上一年增加1个,其中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5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农业科学和物理学排在世界第三位。与2013年的统计结果相比,有7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排位有所上升。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4至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公布 影响力位居世界第四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9月26日公布了中国科技论文的统计结果。数据显示,我国国际科技论文的影响力又有所提高:2004年至2014年9月,我国共发表国际论文136.98万篇,排在世界第2位,比2013年统计时增加了19.8%,位次保持不变;论文共被引用1037.01万次,排在世界第4位。增长的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6.92次提高了9.4%。世界平均值为11.05次/篇,比上年度统计时的10.69次提高了3.4%。从学科看,我国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数学5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2位,农业科学和物理学排在世界第3位。这些学科在
-
我自主研发出新型肝癌诊断试剂 将正式临床推广应用
经过17年的不懈努力,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信号转导研究中心主任王红阳院士领衔的课题组,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肝癌诊断试剂Glypican-3(简称GPC3)。近日,该课题组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GPC3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将正式临床推广应用。据王红阳介绍,此试剂盒主要用于肝癌的病理诊断与分型,尤其是肝脏肿瘤疑难病例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临床及时开展肝脏肿瘤恶性病例个性化治疗和避免良性病例过度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近1亿人,相当长时间内肝癌高发态势很难扭转。上世纪50年代起,以吴
-
中国在西非首检埃博拉病毒准确率100%
位于塞拉利昂弗里敦市郊中塞友好医院的中国移动检测实验室日前首次接触5份埃博拉送检样本,检测结果准确率达到100%。经中方实验室检测,5份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样本中有4份结果呈阳性、1份呈阴性。随后,中方实验室将检测结果通报给样本提供方——南非驻塞拉利昂的拉卡实验室。该实验室查询原始记录后确认其中1份样品为阴性样本,与中方检测结果一致。中国移动实验室检测队队长钱军表示,这是中国第一次尝试进行埃博拉病毒检测,结果准确率达到100%,第一次“国际大考”获得通过。为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在加强个人生物安全防护、进一步规范检测流程的前提下,中方实验室先后采取了4种方法进行检测与复检,检测结果前后完全一致,
-
一种可抑制乳腺癌生长迁移的小分子被发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柳素玲在肿瘤干细胞领域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发现一种名为 microRNA100(miR-100)的核糖核酸小分子可以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的更新和增殖,从而扼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迁移。该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癌症研究》上。中科大科研人员发现,miR-100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分化状态相关,在乳腺肿瘤干细胞中,miR-100表达水平很低,从而促进了乳腺肿瘤干细胞的分化。而利用四环素诱导型慢病毒在乳腺肿瘤细胞中提高miR-100表达,就能减少乳腺肿瘤干细胞的生成。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miR-100是通过下调乳腺肿瘤干细胞的一些调控基因包括SMARCA5、SMARCD
-
内源性干细胞激活能治ED吗?
由北京郭应禄泌尿外科发展基金会等主办的第六届长城泌尿男科转化医学论坛暨第七届亚太男性健康与抗衰老研究学会年会日前在京举办。此次大会旨在为基础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提供现代转化医学理念,以促进相关基础研究。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进行了演讲。其中关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研究,为未来ED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勃起功能障碍(ED)与多种因素有关,在40~70岁的男性人群中,发病率52%,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有一亿多ED患者。目前,ED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口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阴茎海绵体药物注射疗法,但需性生活前一次性使用,“治标不治本”且临床效果有限。上述治疗无
-
武汉植物园揭示水稻种子萌发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
水稻种子萌发是其成长为独立生命个体重要的起始点,是形成良好的幼苗的前提条件。水稻种子包含胚、胚乳等两大主要组织,在萌发过程中,胚组织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并运输至胚中,为胚发育形成幼苗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条件。胚组织虽然体积较小,但在萌发过程中却处于中心地位。因此,有必要对水稻胚和胚乳在萌发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深入探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资源植物繁殖生物学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韩超在杨平仿研究员指导下,利用基于凝胶的双向电泳技术和非凝胶的i-TRAQ技术,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胚和胚乳组织分别进行蛋白质组研究。共获得343个胚组织蛋白质在萌发过程中的表达量
-
科研人员发现动物胚胎状化石具细胞分化新证据
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对近千余片薄片的观察,发现了数百余枚保存了内部微细结构的动物胚胎状化石,同时发现了其内部细胞具有分化的特点,这也成为了动物胚胎状化石具细胞分化的新证据。 产自中国贵州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约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是研究多细胞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化石以磷酸盐化的形式保存了精美的细胞结构。《自然》杂志曾将瓮安生物群中的一类以等体积细胞分裂(细胞数以2n的级数增加,细胞总体积不变,单个细胞体积呈指数递减)为特征的球状化石,解释成动物胚胎化石。 此后,动物胚胎化石一直受到演化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高度关注,如果这些
-
中国科研团队成为联合国植物突变育种奖最大赢家
新华社维也纳9月24日电 (记者王腾飞)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24日在维也纳联合颁发植物突变育种奖,中国科研团队成为此奖项的最大赢家,获得一项杰出成就奖和三项成就奖。该奖项颁发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成立50周年之际,以表彰科研人员为国际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辐射突变育种研究团队因为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杰出成就奖,另外三个中国科研团队均获得成就奖。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粮食和农业应用联合司司长梁劬说,植物突变育种技术安全有效,较其他育种方式有一定的优势,坚信该技术未来将对国际粮食以及中国的
-
我国首个异交不亲和糯玉米育成
(记者黄明明)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南皮试验站玉米田里,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对一种糯玉米进行了异交率检测。经专家组鉴定,在混种条件下,这种特殊的糯玉米,异交率只有0.08%;而普通的糯玉米,异交率高达19.2%,约是特殊糯玉米的240倍。这种特殊的糯玉米,称为异交不亲和糯玉米,是科技部和中科院组织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小麦和玉米抗逆、优质、高产、稳产品种鉴定筛选与示范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日常所食用的糯玉米,都需要在远离其他玉米的地方隔离种植或和普通玉米错期播种,才能保证糯性。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南皮试验站里种植的这种特殊糯玉米,即使跟其他玉米混种,却也能保持它应有的糯性品质。相邻
-
厦门大学Nature子刊揭示细胞命运决定信号
生物通报道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ATR/Chk1/Smurf1信号通路通过控制RhoB的丰度决定了DNA损伤后的细胞命运。这一重要研究发现发表在9与2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洪睿(Hong-Rui W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主要从事细胞分子生物学、信号转导、细胞极性与蛋白质降解方面的研究。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生物体基因组时刻都暴露在体内外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即使非常健康的细胞其基因组DNA的完整性也持
-
中科院Nature发表生物研究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在埃迪卡拉(Ediacaran)动物胚胎化石中发现了细胞分化、生殖细胞系与体细胞系分离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迹象。这些重要成果发布在9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袁训来(Xunlai Yuan)研究员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肖书海(Shuhai Xiao)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袁训来长期从事“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和环境背景”的研究,在早期多细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和辐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发表SCI论文51篇,其中Science杂志上4篇,Nature杂志3篇。瓮安生物群是发现
-
复旦生科院院长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被子植物(Angiosperms)即开花植物,是世界上最成功生物群体之一。它们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整个生态系统。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phylogeny)是基因功能研究、表型进化研究、分歧时间估算和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主要被子植物(Mesangiospermae)大约占现存被子植物的99.95%,尽管文献中提出了许多假说,但人们还未能明确五类主要被子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用保守的核基因对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估算了它们的分歧时间。这一成果发表在九月二十四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感染免疫项目
生物通报道: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和专家评审意见,决定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部分重大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和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合计35641项。其余项目正在评审过程中。 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可在8月18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