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盘点:浙江大学2011高水平文章

    生物通编者按:2011年生命科学界风起云涌,不但有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这样令人欣喜的事件,也有饶毅,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评选,这样引发众多争论的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记住了2011年,也同样让我们对2012年寄予期望,2011年生物通盘点将陆续针对各方面事件,成果进行点评归纳,追踪成果事件背后的故事与反思。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2011年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换帅,同时在生命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8

  • “1008株大豆基因组测序项目”促进大豆遗传研究及育种应用

        2012年1月17日,华大基因(BGI)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国家大豆生物技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Biotechn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展1008株大豆的基因组测序项目,实现规模化挖掘优良基因,深入了解大豆的遗传特性,辅助分子育种,从而加快高产、优质新品种培育的进程。据了解,双方将首先对100株大豆进行基因组测序研究,密苏里大学负责提供样本,华大基因则主要负责DNA建库、测序以及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工作。  &nb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2-01-18

  • 973项目“草本能源植物培育及化学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的基础研究”启动

    1月14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草本能源植物培育及化学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的基础研究”项目启动会在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召开。科技部基础司、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能源处、广东省科技厅、中科院广州分院有关领导及项目跟踪专家、项目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启动会。 启动会开幕式由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吴能友主持,广州能源所所长吴创之、中科院广州分院常务副院长黄宁生、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姚化荣、中科院高技术局能源处赵慧斌主管发表了讲话。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李非主管介绍了973项目相关规定和要求,并对本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项目首席科学家、广州能源所马隆龙研究员首先对项目进行了整体汇报,并宣布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时间:2012-01-18

  • 盘点:上海交大2011高水平文章

    生物通编者按:2011年生命科学界风起云涌,不但有屠呦呦荣获拉斯克奖这样令人欣喜的事件,也有饶毅,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评选,这样引发众多争论的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记住了2011年,也同样让我们对2012年寄予期望,2011年生物通盘点将陆续针对各方面事件,成果进行点评归纳,追踪成果事件背后的故事与反思。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和“211工程”、“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这所高校经过百余年的不懈努力,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稳步迈进。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单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一方面,就取得了不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7

  • 张永莲院士《PLoS ONE》解析生殖生物学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分子男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一新长链非编码RNA以小RNA前体分子形式参与调节了精子成熟,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张永莲院士,她60岁才转攻男性生殖基础研究,5年之后在国际权威杂志《科学》上发表论文,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发现了一种与精子成熟有关的基因Binlb,让男性最终用上无毒副作用的基因避孕药。人类精子成熟是男性生殖调控的重要环节。精子在睾丸中产生,通过附睾管腔微环境与附睾分泌蛋白相互作用发育成熟,为随后的受精奠定基础。精子成熟障碍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7

  • 《科学世界》卷首语发表基因组所于军文章——DNA分子之神奇

    如果我告诉你,DNA也许并不是生命起源初始时必需的大分子(基本上包括核苷酸、蛋白质和多糖)“建筑材料”,你相信吗?如果我告诉你,DNA是被它的“兄弟”——大分子RNA(组成RNA和DNA的基本单元在分子结构上只差一个氧原子)“挟持”到生命的“最小独立复制单元”——细胞里来的,你相信吗?如果我告诉你自然界各种能够独立生存的生命形式都有自己惟一的DNA分子,而这些DNA分子又都有它们共同但又特定的传承轨迹,你相信吗?如果我告诉你,我们人类的DNA是从编码单细胞真核生物(类似于今天的啤酒酵母)的水平逐渐变演到编码鱼类的水平,又到编码蝌蚪的水平,再到编码鳄鱼的水平,最后实现可以编码人类的复杂度,你相信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2-01-17

  • 谁是嗜睡症的罪魁祸首

     当人们对甲流疫苗发出质疑,其是否会导致嗜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及时给出了让人安心的答案,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存在季节性变化,与接种H1N1甲型流感疫苗无关。这一结果,推翻了2009年至2010年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结束之后,欧洲有关研究报告指出的“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可能与接种甲流疫苗有关”的结论,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令人匪夷所思的嗜睡症  据报道,全世界不到1%的人口患有发作性嗜睡症——猝倒。发作性睡病的患病率在白人中为1/2000例,日本人中1/600例。而韩芳说,在我国这种疾病属常见病,其患病率至少是4%,即在我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有约两千万的发作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1-17

  • 湘潭大学:管好基金为科研

     去年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京召开五年一度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简称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表彰先进大会”。表彰了“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9个先进单位、6个先进地区联络网、103名先进工作者,湘潭大学科研处蒋科兵荣获先进工作者。  科学基金助力湘潭大学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蒋科兵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平台和舞台  “科学基金在湘潭大学整体水平提升,人才队伍稳定,学科建设和团队培养,尤其是学校科研平台建设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蒋科兵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科学基金的资助提升了学校的基础研究水平,研究水平提高后就容易出成果,这又增强了学校竞争科学基金和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2-01-17

  • 农作物听音乐能增产可改善品质

    声波装置入农田  庄稼听声能增产 ——学者谈21世纪植物声控技术与应用 你可能听过奶牛听音乐能产更多奶的事,可是,你听过水稻、小麦、黄瓜、西红柿等作物听到声波产量也能增高吗?而在一些试验田里,一些作物听到科学家设置好的一定分贝的声波影响下,不仅能增产,而且能抗病和改善品质。 日前,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的全国植物声学研究与应用进展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交流了各自不同的做法,并讨论了植物声频反应的生物机理。 科研人员说,发出声波的装置形状各异。有的像音箱,有的像喇叭。根据声波装置的大小,一般放在田间一至几亩地的范围内。发出的声音有起伏,但比较单调,听起来有些刺耳。每天放出声来,约有几个小时,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2-01-17

  • 北生所,首都师范大学最新文章解析DNA损伤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the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dimerization of the MDC1 forkhead-associated domain”的文章,报道了他们在DNA损伤修复机制方面的新发现,这将有助于阐明哺乳动物修复DNA双链断裂关键因子MDC1的作用。相关成果公布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这项研究由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叶克穷实验室,与首都师范大学许兴智实验室合作完成,首都师范大学的刘金平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生罗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6

  • 中科院、华南师范《PLoS ONE》解析水稻抗逆机制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OsTIR1 and OsAFB2 Downregulation via OsmiR393 Overexpression Leads to More Tillers, Early Flowering and Less Tolerance to Salt and Drought in Rice”的文章,探索了小分子RNA OsmiR393调节水稻分蘖、耐旱的分子机制。免费获取:Bio-Rad ChemiDoc MP多色荧光成像系统资料 来自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张明永研究员和华南师范大学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6

  • 香港助中山大学 成立最大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与中山大学携手合作,成立中国最大的中华白海豚基因数据库,以了解不同白海豚种群间的关系,协助区内政府制订长远保育方案。 14日为“第十七屆海洋公園保育日”,海洋公园特别举行成立仪式。保育基金主席陈晴表示,基金在今个财政年度向中山大学拨款及捐赠样本,希望为业界提供平台,以统一的基因分析方法,了解白海豚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和对环境之适应力,有助区内政府制订有效的保育政策。未来,保育基金计划与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继续为基因数据库提供更多样本,以成为全亚洲数据最齐全的基因数据库为目标。 据介绍,基因数据库位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内,占地1200平方米,是目前中国存有最多基因样本、且覆盖率最全面的

    来源:中新社

    时间:2012-01-16

  • 我科学家正在研发生物太阳能电池

      中国科学院院士匡廷云10日在“2012年首届中国·海南绿色发展论坛”上透露,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发生物太阳能电池。“如何高效利用太阳能是国际学界的一个制高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看谁能够第一个突破。”这一论坛是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和海口市政府共同主办的。   “由于对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的全球变化和能源枯竭的担忧,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求,世界开始将目光聚集到了可再生能源,包括生物质能源。”匡廷云说。   匡廷云介绍说,树叶对于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几乎达到了100%,如何能够人工模拟光合作用过程、捕捉和利用太阳能,成为科学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2-01-16

  • 厦大特聘教授:首个戊肝疫苗研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近期厦门大学传来好消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首支获批上市的戊肝疫苗。这是由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夏宁邵研究组,与养生堂万泰公司等处联合获得的成果。这一项目曾先后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26篇学术论文,其临床试验结果2010年8月公布在国际权威刊物:Lancet上。除此之外,近期还发表了题为“Safety of the hepatitis E vaccine for pregnant women: A preliminary analysis”的文章,公布了戊肝疫苗在孕妇中的安全性研究发现。戊型肝炎是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国内外尚无疫苗。据估计全球有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盘点:2011年Cell论文数量最多的中国学者

    生物通报道  《Cell》杂志是与《Science》、《Nature》等齐名的世界权威杂志,是公认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杂志,主要刊登全世界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最重要的原创性成果。2011年,来自中国研究机构的不少学者在这一顶级生物学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免费获取BD高通量干细胞筛选试剂盒张明杰现同时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张明杰教授课题组在2011年取得了多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先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Cell及其子刊Molecular cell 上发表研究论文3篇。因其杰出的科研表现,不久前张明杰教授还成功当选了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中科院PI受邀发表Cell子刊综述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受邀发表了题为“H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eract with tissue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综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并提出了此领域内亟需解答的关键问题。这一综述公布在Cell出版社的Trends in Immu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员,以及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的Guangwen Ren,其中时玉舫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山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孔宏智课题组PNAS解析重复基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Divergence of duplicate genes in exon–intron structure”的文章,揭示了重复基因结构分化机制及其对生物进化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免费获取BD高通量干细胞筛选试剂盒领导这一研究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孔宏智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被子植物花的进化发育遗传学、核基因家族和调控网络的进化以及植物系统发育和分子生物地理学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基因的重复和分化为生物的演化提供了原材料。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973项目获RNA沉默互作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惠珊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RNA沉默的分子机制及其抗病应用研究。承担了多项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期这一研究组在植物RNA沉默的互作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病毒学国际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上。免费获取BD高通量干细胞筛选试剂盒RNA沉默是指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由小RNA(21-30nt)介导的、以序列特异性方式引起靶标基因表达受抑的现象。在植物中,除了能调控其生长发育,RNA沉默在植物抵抗病毒的入侵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植物病毒侵染常伴有卫星RNA的复制,并影响辅助病毒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北京大学最新Neuron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伦敦大学学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Neural activities in V1 create a bottom-up saliency map”的文章,证明了人类的初级视皮层可以在视觉信息加工的非常早期阶段,生成视觉显著图,用以引导空间选择性注意的分布。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注意理论,相关成果公布在神经科学著名期刊Neuron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方教授,第一作者是心理学系博士生张喜淋。研究合作者包括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李兆平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周天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1-13

  • 我国首个油菜基因 资源超市在汉开张

    我国首个“油菜基因资源超市”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阳逻基地开业。这家“超市”提供的“货品”很特别: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油菜优异基因资源。 专家介绍,近年我国油菜新品种(系)单产增长放缓,根子出在油菜育种中采用的亲本遗传背景狭窄和近亲繁殖。“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开张,是为改变油菜新品种近亲繁殖现状。 在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和科技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项目支持下,位于武汉的油料作物研究所建成世界最大的油料中期种质资源库,保存油料种质资源3万余份。其中,油菜种质资源8000余份。该所依据育种需求,从中精选了来自我国和世界28个国家的488份油菜遗传多样性优异基因资源,进行集中展示,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12-01-13


页次:1528/2114  共42269篇文章  
分页:[<<][1521][1522][1523][1524][1525][1526][1527][1528][1529][153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