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学术带头人最新文章解析新作用机制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抗风湿药短瓣花根和地上部分分离鉴定了多个化合物,从中解析短瓣花中含氮化合物及其免疫抑制活性与作用机制。这些研究成果公布在Chemistry & Biodiversity,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和Peptides等期刊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程永现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2007年入选云南省第十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与后备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大理学院药学院客座教授,Molecules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药化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20

  •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最新PNAS文章

    生物通报道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了组蛋白变体H3.3分子中决定其嵌入核小体和从核小体上解离的信号氨基酸。相关研究论文于6月1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这篇论文的资深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方玉达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皖南农学院,后于德国植物遗传和作物研究所以及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攻读博士后。近年来主要从事植物亚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研究工作。组蛋白变体嵌入核小体形成了结构和功能各异的核小体,在生物体表观遗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7

  • 中山大学Cancer res揭示鼻咽癌标记分子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南华大学、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新加坡中央医院、美国文安德尔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VARI )以及美国宾州Wistar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展开协作在新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可用于预测鼻咽癌(NPC)转移扩散的关键蛋白serglycin,这一研究发现将推动科学家们开发出抑制鼻咽癌转移扩散的新治疗策略。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近期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山大学癌症中心的钱朝南教授,其早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7

  • 清华大学教授发Nature评论性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的宫鹏教授(Peng Gong)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hina needs no foreign help to feed itself”的评论性文章,针对美国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Lester Brown文章:Can the United States feed China?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没有必要,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使粮食产量增长20—30%,是否从国外进口完全取决于中国是否愿意这么做,与中国是否需要无关。 今年3月份,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Lester Brown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有关“美国能养活中国吗?”的文章,之前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7

  • 中山大学世界肿瘤学权威论坛发布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山大学校内网的消息,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张力教授在世界肿瘤学权威论坛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 第47届ASCO)上,代表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报告了采用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成功进行维持治疗、大大降低疾病进展风险的研究成果(INFORM研究),是迄今国内首个在ASCO大会报告上发布肺癌临床研究成果的专家。张力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与来自全国16个省市共27家中心的研究者,开展采用吉非替尼(为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是目前在全球70多个国家已经上市的治疗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常规化疗后维持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296例常规一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7

  • 赖仞研究组973项目发表最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等处的研究人员从牛虻唾液腺中识别了一类新型去整合素家族蛋白,这将提供了一类新型的抗血栓或血管生成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候选分子。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的经费支持,相关成果公布在Thromb Haemost杂志上。这项研究由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与NIH的Jose教授和Ivo博士合作完成,赖仞研究员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曾主持多项国家基金、中科院重点项目和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2011年其研究组接连发表文章,获得研究新成果。牛虻(中药材名虻虫)为专性吸血昆虫,也是传统的抗血栓中药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7

  • 研究表明酒精对青少年和孕妇伤害深远

    “青少年开始饮酒的年龄越早,今后出现与酗酒有关问题的风险就越大。”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谢东领衔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饮酒会使青少年发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可能性显著增高,而我国孕妇不论饮酒频率或是每次的酒精摄入量都明显低于外国妇女,但对于所生子女认知行为能力的危害却更为显著。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2008年10月,上海生科院营养所下属酒精研究中心与保乐力加中国开始合作,系统调查中国青少年和孕妇的饮酒情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表示:“这个研究的结果将会对帮助减少酒精不当使用、预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11-06-17

  • 生物物理所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Ultrasonic frogs show extraordinary sex differences in auditory frequency sensitivity”的论文,发现了超声蛙听觉频率灵敏度显示非同寻常的性别差异。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是生物物理所的沈钧贤研究员,其研究组近期的研究方向是用生物声学、神经生理学与神经解剖学等技术,以小鼠、蝙蝠和蛙为对象,探索声通讯行为基本特征及其神经机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学术成就,对生物声学和听觉神经科学有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6

  • 周金秋研究员国际期刊发布表观遗传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组蛋白H3K4甲基化抑制转录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  2011年6月6日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杂志上。低毒、高效的siRNA专用转染试剂 Entranster™-R 免费申请试用装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生化与细胞所周金秋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作为“****”引进回国。 真核生物染色质的组蛋白末端会发生多种化学修饰(包括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6

  • 华东理工大学****发表首发性成果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合理的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发现了一类新型的基于苊并[1,2-b]吡咯母体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这是首次发现并报道FGFR1为苊并[1,2-b]吡咯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靶点。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钱旭红教授,徐玉芳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研究员,其中钱旭红教授早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曾在美国拉玛尔大学,德国维尔兹堡大学等处从事科学研究,2004年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FG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6

  • 华中农大863重点项目功能基因组研究获高度评价

      近日,“主要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863计划重大项目顺利通过了科技部评估验收。评估专家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在引领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院长张启发院士代表“功能基因组”重大项目执行专家组汇报了“十一五”项目研发任务及完成情况。通过国内同行的共同努力,“功能基因组”研究项目进展良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为实现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和技术基础;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平台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十一五”期间搭建起了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大豆、花生和番茄功能基因组研究技术平台的框

    来源:中国教育网

    时间:2011-06-16

  • 清华大学颜宁再发Cell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清华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罗氏制药等处的研究人员揭示脱落酸受体研究新进展,他们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鉴定出一类不依赖于ABA即可对下游PP2C进行抑制的PYL亚家族,并且揭示了它们独立于ABA行使功能的分子机理。这一发现提供了对PYL家族蛋白依据结构和功能的重新分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Molecular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新生派实力“干将”颜宁教授,她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200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担任教授,曾获得Science 和GE Healthcare评选的2005年“青年科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5

  • 清华大学李海涛教授Nature子刊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洛克菲勒大学、麻省总医院、渥太华卫生研究所以及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在组蛋白甲基化密码“读体”识别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相关研究论文“ATRX ADD domain links an atypical histone methylation recognition mechanism to human mental-retardation syndrome”(ATRX ADD结构域关联一种非典型组蛋白甲基化识别机制到人类智力发育迟滞综合征)在线发表在6月12日的《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5

  • 中山大学、中科院联合文章勾画家养水稻起源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研究生院、康奈尔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开放刊物PLOS Genetics上发表了题为《水稻基因组两种进化历史:驯化基因的角色》 (Two Evolutionary Histories in the Genome of Rice: the Roles of Domestication Genes)的研究论文,揭开了两种家养稻起源进化的重要篇章。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吴仲义教授和中山大学施苏华教授为这一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前者早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生物系,20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5

  • 中科院外籍科学家新文章解析iPS细胞理想来源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发现人体尿液中的肾管状细胞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理想来源之一。这一提取方法相比于其他办法更简单,且重现性好,所产生的诱导多能干细胞表现出很好分化能力。相关研究论文《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理想来源之一》于6月3日在《美国肾脏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上在线发表。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这项研究由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 A. Esteban研究组和裴端卿研究组合作完成,其中Miguel A. Esteba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5

  • 复旦青年PI连发三篇国际高水平论文

    生物通报道:来自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经3年多艰辛工作,发现成年猕猴和人类的大脑中存有神经干细胞和新生的神经元,并首次详细描述了由神经干细胞生成的新生神经元的特征及迁移路线,该成果为人类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公布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J Neurosci.、Cell Res.、Eur J Neurosci.上。这些研究由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2007年引进的青年PI:杨振纲教授领导他的博士研究生王琮民、李晓甦、魏斌等完成,杨振纲教授研究方向为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发育。他在短短几年内已取得数项重要研究结果。2009年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5

  • 湖北发现近20种新物种 罕见“北三七”现身

    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武陵山脉最近发现近20种从未记载的新植物物种以及大量名贵中药材,其中包括已濒临绝种、民间传说能解百毒的“草药王”北三七。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5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的生物学专家组成考察队,赴巴东县武陵山脉考察当地珍稀植物资源。6月13日,刚刚回汉的带队专家、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刘虹告诉记者,此次调查收获颇丰,共发现近200科、至少2000种植物,包括近20种新物种。植物种类数大大超过此前研究。 巴东县是湖北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小神农架”之称。此次发现的植物资源中有大量名贵中药材

    来源:长江日报

    时间:2011-06-15

  • 中国科学家发现生物柴油与乳酸联产新工艺

    作者:保旭          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生物柴油渐渐受到更多的人关注。记者13日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生物能源组研究人员日前成功研发出一套提出生物柴油与乳酸联产的新工艺。    据介绍,该新工艺就是以固体硅酸钠为催化剂,联合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和副产物甘油水热反应,同时获得生物柴油和乳酸。以植物油为初始原料,经煅烧硅酸钠(Na2SiO3)转酯化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得率可达99.6%,催化剂重复利用次数达6次。待催化剂活性下降后,通过离心分离回收直接用于副产物甘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1-06-15

  • 安徽医科大最新Nature Genetics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安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德国基尔大学等国内外30多家单位组成的研究小组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方法,发现了特应性皮炎易感基因,这是目前亚洲地区首个、全世界样本量最大的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易感基因研究,标志着我国在该病的易感基因研究方面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姚志荣教授,其中张学军教授在皮肤遗传学领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他不仅建立了目前世界上较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收集和储存了近15万份皮肤病样本和资源,而且接连在Nature Genetic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4

  • 清华大学柴继杰教授Nature再发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美国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以及郑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6月12日的《自然》(Naut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brassinosteroid perception by BRI1”的文章。该文章解析了一种重要受体膜蛋白BRI1的晶体结构。基于该结构和相关实验结果,提出了BRI1识别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并被诱导激活的机制。Invitrogen公司Ambion RNA用户手册全新上市,纸质版免费申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6-14


页次:1550/2096  共41905篇文章  
分页:[<<][1541][1542][1543][1544][1545][1546][1547][1548][1549][155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