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新进展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但年死亡人数却居恶性肿瘤的第四至五位,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胰腺癌早期诊断困断,一旦发生,90%已属中晚期,切除率为10%-20%。我国可切除胰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不到5%,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的发病因素与人种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而吸烟、慢性胰腺炎和高能量饮食,尤其是动物性饮食的过量摄入是高危因素。其次是基因突变,如k-ras激活(80%-95%)、肿瘤抑癌基因p16的失活(约75%)和p53的突变等可使胰腺导管上皮增生导致癌变。 &nb

    来源:

    时间:2002-05-16

  • 科学家解开炭疽菌基因密码

        科学家日前完成了佛罗里达炭疽热攻击事件中的炭疽菌和美国农业部安姆斯菌株﹝Ames strain﹞的基因体比对工作,确定攻击事件的炭疽菌是来自安姆斯菌株。这项工作的完同时也显示了目前全基因体定序技术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用以分析炭疽或其它流行病菌,是一项强而有力的工具,能有效追踪出菌的来源,评估它们对抗生素的抗力和致病性。这项报告刊载于5月9日的科学快递期刊﹝Science Express﹞。       这个小组是集合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疾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

    来源:

    时间:2002-05-16

  • 双胞胎更易患孤独症

    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介绍说,双胞胎出生前在子宫里受到未知环境因素影响,出生后患上孤独症的危险比普通人高。美国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独立进行两项科学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因学家大卫·格林伯格在研究中发现,同卵双胞胎患上孤独症的危险是普通人的12倍,而异卵双胞胎患孤独症的危险是普通人的4倍。而英国科学家在孤独症研究中的结论与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略有不同。“在79对双胞胎中,有9对同卵双胞胎有孤独症,这是普通人患上孤独症的14倍。”他们在异卵双胞胎中并没有发现其患孤独症危险比普通人高,但是他们说,也许这与他们的研究面窄有关。一些科学研究已经表明遗传与孤独症有关,但是《新科学家

    来源:

    时间:2002-05-16

  • 急性白血病发病有新论

        健康报5月15日报道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常见且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主任方美云教授主持的一项研究证明,急性白血病是多基因改变、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从而为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血液细胞中的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已证实端粒酶活性升高是细胞癌变的分子标志。然而,端粒酶活性为何升高?哪些细胞因子对它有调节作用?方美云教授等为了阐述端粒酶活性在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节因素,探讨急性白血病治疗的新靶点,对14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

    来源:

    时间:2002-05-16

  • 高胆固醇基因疗法的载体--乳头瘤病毒

        [生物通讯]发表在《BMC分子生物学》(BMC Molecular Biology)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描述了用一种乳头瘤病毒作为载体将目的基因植入哺乳动物细胞的新技术,该技术使发展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FH)的基因疗法向前迈出了主要一步。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全世界共有约1200万名患者。    FH病人存在一个遗传缺陷,这个缺陷阻止肝脏细胞吸收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形式的胆固醇,结果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升高,心脏病患病风险增加

    来源:

    时间:2002-05-16

  • 生殖性克隆的“绊脚石”

        [生物通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一个基因能够有效“预言”克隆哺乳动物胚胎能否存活且茁壮发育,该基因在克隆小鼠胚胎中的零星表达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生殖性克隆人前景的怀疑。    这项研究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兽医学院的Hans R. Schöler领导,发表在5月15日的《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    尽管克隆羊、克隆猪以及克隆猫都已相继诞生,但哺乳动物的克隆--将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的所谓核移植技术--仍然效率很低。克隆小鼠

    来源:

    时间:2002-05-16

  • 哈佛校长北大演讲首次承认在华人体研究极其错误

        本报记者单金良报道 昨天上午,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里,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演讲时首次承认哈佛大学在中国安徽农村所进行的十五项人体研究不仅是错误的,且是极其错误的。  劳伦斯·萨默斯是在作了题为“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的演讲后,在北大学子用流利的英语“质问”哈佛大学在华人体研究真相下做此表示的。  在吸引了近千名北大学子和众多媒体的北大办公楼礼堂里,这位世界著名学府校长兼经济学家直面哈佛在中国所犯下的错误。他说,“这(指哈佛在中国安徽农村进行的人体研究)不仅是错误的,且是极其错误的”,他还说他和他所领导的哈佛大学应该为此承担责任。他认为科学研究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加拿大和西班牙签署基因组学联合研究协议

        [生物通讯]纽约5月13日消息,加拿大和西班牙基因组学研究基金会日前签署了一项协议,将资助两国联合进行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计划。    这项有效期3年的协议,是由西班牙基因组基金会(Genome Spain Foundation)和加拿大基因组(Genome Canada)机构签署的,协议集中资助“规模更大、难度更大的基因组学计划。”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Pierre Pettigrew在新闻发言中说道。    “加拿大和西班牙对于发展本国的基因组学研究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  

    来源:

    时间:2002-05-15

  • 病毒可能造就生物武器

        澳洲科学家13日说,他们可能培育出了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病毒,很容易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  科学家们是在发展一种老鼠避孕药之际,在改变鼠痘病毒时,意外加强了它的毒性和杀伤力。尽管鼠痘病毒以其现时形式对人类仍未构成危险,但若在实验室中稍作改变,就可成为恐怖分子发展生物武器的基本。  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显示了强化限制生物武器条约的迫切性。今后这类发现将会不断出现,重要的是保证这些研究成果只会被好好利用,而不会被利用来作毁灭性的用途。摘自 科技之光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可穿戴的生物芯片 能直接织入衣服

    美国Infineon公司(Infineon)最近发布可穿戴的原型芯片,能直接织入衣服和其它纺织品中,预料将掀起高科技纺织流行的新趋势。Infineon旗下的新兴科技集团已成功开发能织入纤维的芯片、感应器和封装,纺织品同时织入特殊材质,用来连结芯片和感应器。Infineon并未宣布把这些技术投入生产的计划,但表示这种芯片未来可以应用于娱乐、通讯、医疗和保安领域。Infineon以生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为主,也销售应用于智能卡、汽车电子组件和生物识别的芯片。不过,Infineon表示,像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新兴市场正是拓展其它营收来源的潜力所在。“信息社会进一步演化,日常电子应用会更加无形而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德国实验证实褪黑素有抑制性腺发育副作用

    在欧洲各国,对褪黑素的管制数德国最严格。到目前为止,因褪黑素的功能尚不确切,德国尚不允许对其作为药物进行登记。         据13日出版的《生活时报·记者行动》报道,德国是第一个将松果体、褪黑素及生殖机能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国家。1998年,德国医生Offo Heubner发现一个男孩性早熟,同时发现这个男孩松果体的肿瘤,正常组织已被破坏。也正是由于松果体遭到毁坏,这个男孩才出现性早熟。于是这位医生第一个提出了松果体抑制性腺发育的概念。         此后,人们还通过动物实

    来源:

    时间:2002-05-15

  • 美科学家培育出“糖尿病果蝇”

    新华社信息华盛顿5月13日电 果蝇与人类在进化上关系较远,却保留了 一些与人类相似的生物特性。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新培育出一种“糖尿病果 蝇”,并希望能借助这些小“患者”更深入理解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进而寻 找新的治疗途径。   人类糖尿病主要分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两大类。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又称I型糖尿病,通常由人体免疫系统失调,造成胰岛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 岛素所引起。胰岛素分泌缺乏会使血糖难以降解,导致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Ⅰ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接受胰岛素注射。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的

    来源:

    时间:2002-05-15

  • DNA合成酶受损会导致肌肉逐渐衰弱

    新生命网站编译 美国环境健康科学局(NIEHS)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证据显示了变性疾病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恶化的。在《生物化学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第一次在实验室中证明了在部分基因(线粒体基因)的复制过程中,如果一个酶受损,它所引发的复制错误要比健康个体的出错率高十倍乃至百倍。研究人员将这种情况比喻成打字机中的一个按键损坏的情形。一位研究人员说:“这个酶在进行线粒体基因复制时经常出错,这些错误的累积效应导致肌肉逐渐衰弱。”这是研究者第一次发现某个酶(一种DNA合成酶)的缺陷会在变性疾病中发挥作用。这种变性疾病就是渐进式外部眼肌瘫痪。科学家们说,他们的工作是特别针对这种罕见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可免费查阅的小鼠基因组信息诞生

    新生命网站编译 虽然没有军乐队,也没有举行白宫招待会,但是研究人员仍然庆祝一个重要的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公布,这个动物是一只被称为“黑色6号”的实验室小鼠。小鼠基因组序列联合会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C57BL/6J小鼠的基因组草图,该草图占小鼠基因组全序列的96%,并且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免费查阅该信息。在去年,位于马里兰Rockville的塞瑞拉基因组公司就宣布他们已经完成了小鼠基因组序列的草图,但却对数据的使用实行收费(《科学此刻》,2001年4月27日)。这一次公开的数据由两个小组联合承担完成,这两个小组是麻省剑桥怀特黑德基因组研究中心以及Hinxton桑格尔中心。两个小组使用的方法都是“全基

    来源:

    时间:2002-05-15

  • 新加坡和美国联手进行喉癌研究让患者正常说话

        据外电14日报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大学13日达成协议,双方将联手进行喉癌治疗的研究,旨在帮助喉癌患者尽快恢复并能正常说话。    报道援引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消息说,根据该项目,上述两所大学的科研人员将研制人工细胞或培养新细胞,以替代喉咙中的癌变组织或已被摘除的食道。这项计划据信在世界上尚属首例,研究小组希望在大约三年之内取得成果。    喉癌在东南亚一带和中国南部比较普遍,这些地区每年都有5万多人死于这一病症。摘自 央视国际

    来源:

    时间:2002-05-15

  • 新发现与癌细胞发育有关的线粒体酶

        [生物通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的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能量中心中的一种酶与控制癌细胞生长和死亡的一个基因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关系。这项发现发表在5月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为抗癌疗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操纵该酶开关的遗传通路。    这个称为PRDX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中,这个小小的细胞器却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发电厂”,掌管着细胞的生死。“这项研究表明,我们也许可以通过学习如何控制该酶来关闭肿瘤的生长。”约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利用藻类生产氢气

    坡培尔多夫宫,今天是波恩大学植物园与植物所的所在地 今天,氢气,被普遍认为是可多方利用、不污染环境的能源载体,因而广受欢迎。比如,它可以驱动燃烧式发动机,它还可以通过燃料电池发电。 从原则上说,利用电解水分子的原理,人们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氢气。然而,这一电解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比后来能够赢回来的还要多。但也许活生生的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动物毒液——新型药源

         狼蛛毒液美国科学家通过动物试验证实,从狼蛛毒液中提取出的一种化合物——GsMtx-4,能有效缩短心房纤颤的时间,因此它有望被开发成为治疗这类心律失常的新药。研究人员认为,心脏细胞中某些输送钙、钾、钠等离子的特殊通道可能是导致心房纤颤的根源,而GsMtx-4恰好能阻塞这些通道,防止心脏发病。  腹蛇毒液蛇毒是很好的镇痛剂、溶栓剂和止血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有很好的效果。比如有一种止血新药叫“促凝活素”,它是从蝮蛇毒液中分离和提纯的蛇毒凝血酶,有凝血酶样作用和凝血活酶样作用,能促进血小板在出血部位凝

    来源:

    时间:2002-05-15

  • 追踪癌细胞的病毒

        华文生技网5月13日报道 如果说对抗癌细胞是一场圣战,为了有效的对抗敌人——癌细胞,必须派遣一队探子到敌人后方勘查军情,以提供前线有效的作战信息。日前临床分子医学人员已经发展出癌症探子,可直接进入癌细胞并且提供医师重要的讯息。  这个方法将麻疹病毒的基因改造并且让它带有一到二个标志基因,接着再将这些病毒探子送进癌细胞,病毒会自动在癌细胞内复制,并且表现标志基因,医生便可由此获得癌细胞受到攻击的效果。  这个病毒是由Kah-Whye Peng博士和Stephen J. Russell博士所研发,这个基因改造的麻疹病毒,标记有人类怀孕时制造的荷尔蒙以及在胚胎发

    来源:

    时间:2002-05-15

  • 垃圾DNA的新形象:DNA损伤的修复者

        [生物通讯]垃圾DNA(Junk DNA)是遗传学世界中的流浪者。它几乎占据了人类基因组的一半,但许多科学家都将它视作无用信息不予理睬。然而,发表于2002年6月期《自然遗传学》网络版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称为LINE-1元件的一段垃圾DNA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    由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和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共同进行的这项研究是首次证明哺乳动物细胞中,LINE-1,或称L1元件能够跳到DNA链发生断裂的染色体上,溜进断裂处修复DNA损伤。    “具有转座能力的L1元件组成了我们DNA的17%

    来源:

    时间:2002-05-15


页次:1566/1638  共32742篇文章  
分页:[<<][1561][1562][1563][1564][1565][1566][1567][1568][1569][157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