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绍建教授实验室连发两篇重要论文
生物通报道:浙江大学郑绍建教授实验室主要从事植物响应铝毒、缺铁等营养逆境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近期其研究组接连发表《Plant Physiology》、《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文章,获得了两项重要研究进展。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植物细胞壁半纤维是结合铝Al的主要组分,并且铝导致的根系伸长受阻与根系半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相关。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Plant Physiology上。铝毒是限制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我国酸性土壤遍及南方15个省区,总面积为2030万h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1%。了解铝毒对于细胞的影响,以及其中的分子机制,有助
-
四川大学最新文章解析原发性肝癌
生物通报道:来自四川大学临床医学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针对原发性肝癌的综述性文章,文中对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现状和进展进行了介绍。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四川大学魏于全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任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临床医疗实践,尤其致力于研究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新途径,将主动免疫治疗与抗肿瘤血管治疗研究领域相结合,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疾病,为我国恶性肿瘤第二位死因,5年生
-
清华大学九学科论文发表入世界先进行列
本报北京讯(记者 杨晨光)自1985年首次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20多年来清华大学一直向着这一目标奋进。在百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清华大学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到2020年清华大学要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到2050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要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如何理解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说:“体现在4个方面,主要的办学指标要达到国际较高的层次,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若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形成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大学文化。” “在国家实施‘985工
-
狡黠的花朵 受骗的虫——昆明植物所揭示兰科植物传粉生态学机制
作者:张双虎 张雯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和物种多样性减少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栖息地依赖性很高的兰科植物,首先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旗舰”类群。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和王红带领博士生任宗昕,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杓兰开展了传粉生态学研究。发现了兰科欺骗性传粉新机制,并确定了扁足蝇为其传粉昆虫。相关论文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并入选该杂志当期重点推荐。 兰科植物的“花招”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传粉媒介主要有昆虫(包括蜜蜂、甲虫、蝇类和蛾等)和风。以昆虫为传粉媒介的植物通常
-
上海交大****植物蓝光受体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4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学国际权威期刊《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依赖于蓝光的CRY1与SPA1相互作用突显了动态的光信号转导机理。 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杨洪全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被聘为教育部“****”特聘教授。2006年4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成为
-
北京大学最新《Circulation Research》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IMM)与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展开合作,首次建立果蝇心脏钙信号活体成像技术,并将这一新技术应用于心脏疾病致病基因研究。 合作论文“A method to measure myocardial calcium handling in adult Drosophila”于4月15日在线发表于《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上。 高灵敏、低背景ECL发光液 免费申请试用装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林娜为论文
-
曹雪涛研究组2011连发Nature、Cell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曹雪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曾在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学和肿瘤的免疫与基因治疗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进入2011年,其研究组又接连在Cancer Cell,Nature Immunity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第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进行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microRNA组学分析,发现了microRNA-199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证明microRNA-199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而显著抑制肝癌生长,从而为肝癌的预防判断与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子刊《Cancer Cell》杂志上。microR
-
湖南大学Cell子刊发表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湖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对拟南芥蓝光受体CRY2及信号介导下游组分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及蓝光诱发植物做出反应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相关研究论文于4月21日发表在著名期刊《细胞》(Cell)旗下的子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湖南大学的刘选明教授及加州大学的Chentao Lin是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刘选明早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工作后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高级访问和学习。以其在科研工作上的突出贡
-
王光辉教授Mol Psy、JBC同时发表两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王光辉教授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分子病理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于本月19日和20日发布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Psychiatry》和《JBC》杂志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The ER-associated degradation system regulates aggreg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mutant neuroserpin.神经抑丝酶包涵体家族性脑病(FENIB)是由于neuroserpin基因点突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
-
张亚平院士权威杂志两篇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张亚平院士课题组捷报频传,在食肉目鼬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及基因家族相关性进化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两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著名杂志《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和《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高效转染功能活性蛋白,Fermentas推出最新产品,快来免费申请样品! 张亚平院士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在他37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的研究包括在国内较早地、系统地开展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深入研究灵长类、食肉类、兔形类和啮齿类的进化,
-
院士研究组973项目发表最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模式致病菌: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s, Xcc)中XerR调控xccR/pip遗传位点表达工作模型,并首次提出植物病原菌对植物产生的信号分子产生感应,侵染宿主。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科院微生物所方荣祥院士,其研究组主要从事新型植物高效表达体系和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群体感应信号调控黄单胞菌致病性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 群体感应 (Quorum
-
中外学者国际期刊发表了战略性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香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文,呼吁在中国大陆建立神经精神障碍内表型的中心数据库,并提出证据证明确实有需要在我国建立系统和广泛的神经精神障碍内表型数据库,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上。文章通讯作者是陈楚侨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研究领域包括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如脑成像、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行为遗传学、神经心理学等方法)研究精神病、神经病及亚临床人群的神经心理机制与认知行为干预,包括精神分裂症谱系、抑郁症、双相障碍、额叶受损病人等。其他合作研究人员包括明尼苏
-
乙肝病毒基因共享数据库建成
国内首个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功能共享数据库日前在解放军第302医院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数据库目前已收录了1万余名我国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序列和2000多个有代表性病毒基因克隆,收录了耐药变异、抗病毒药物治疗和临床应答指标等相关信息,具有较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功能。该数据库的建立,为研究我国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变异与耐药、分子致病机制、疫苗设计和免疫应答等提供了共享信息平台,可为临床合理制订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帮助。该数据库近日已正式联网运行。
-
权威干细胞刊物聚焦中国学者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Cell Stem Cell》杂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两名新成员其中之一,这一刊物主要涵盖了从最基本的细胞和发育机制到医疗软件临床应用等整个干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特别关注胚胎干细胞、组织特异性和癌症干细胞的最新成果。《Cell Stem Cell》自创刊以来,影响因子一路飞涨,2009年已经达到了23.563,一跃称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之一。近期《Cell Stem Cell》聚焦了多篇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分别是能使克隆动物出生率提高的新技术,Caspase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建议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iPS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
饶毅研究组文章登Nature最受关注论文
生物通报道:3月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最新论文: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s of male mice,探讨了哺乳动物的性取向选择问题,提出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目前这一论文登上了Nature本月下载论文最多的论文榜首。以下是《Nature》下载论文最多的十篇文章(2011年03月24日~2011年04月21日): 性欲的神经基础Nature 472 (7 Ap
-
何正国研究组:结核杆菌全局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
生物通报道:近期Cell杂志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处的几位著名科学家发表了多篇有关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的文章,探讨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其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细胞生物学家,200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Paul Nurse在题为“The Cell in the Era of System Biology(系统生物学时代的细胞学)”的文章中,在谈及细菌的系统生物学最近取得的巨大进展时,文章直接正面引用了何正国教授团队关于结核杆菌蛋白质网络的研究工作。2010年底何正国教授团队率先完成了结核杆菌的全局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研究,成功发现了8000
-
北京大学《Plant Cell》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瞿礼嘉教授课题组在植物肌醇原初功能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布在《植物细胞》(Plant Cell)杂志上。如何选择蛋白分析产品,新手如何快速掌握关键技术?最新蛋白分析产品和技术在线专家资讯,快来索取GE技术资料! 长期以来人们都知道,肌醇在动物细胞中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性小分子,参与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包括信号传导和生物膜的合成等。植物细胞中也有肌醇分子,之前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中的肌醇分子参与了更加多样的过程,包括形成植酸等储存物质、调节植物细胞抗逆、促进种子脱水、修饰生长素、参与细胞壁组成等;但是,
-
南京古生物所晚古生代大孢子研究取得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研究人员在古代大孢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期刊《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发表了题为“Taxonomy and biostratigraphy of Pennsylvanian to Late Permian megaspores from Shanxi, North China.”的研究论文。如何选择蛋白分析产品,新手如何快速掌握关键技术?最新蛋白分析产品和技术在线专家资讯,快来索取GE技术资料! 大孢子(megaspore)是异孢植物产生的两类孢子中个体较大,且最终发育为雌性配
-
中国医学科学院人参基因研究登国际期刊
生物通报道:来自新华网的消息,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发表了题为“454 EST analysis detects gene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in Panax ginseng”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发现了几乎全部的参与人参皂苷骨架合成的酶基因,并发掘出数百个可能参与皂苷骨架修饰的潜在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植物学期刊Plant Cell Reports上。人参为“百草之王”,吉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产区,人参产量占世界人参总产量的70%。吉林省王儒林省长多次突出强调发展科技人参的重
-
全球最大基因测序企业落户滨海
4月20日, 全球最大基因测序企业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保税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在空港经济区设立其北方基地。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会见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建一行,代表市委、市政府和滨海新区对客人表示欢迎,对项目签约表示祝贺。 何立峰说,当前,我们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能力,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聚集了众多科技型人才。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优秀企业,深圳华大基因公司落户空港经济区,对于滨海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