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继Science文章后,浙大教授再发JBC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有关转录因子辅助因子YAP1(yes-associated protein 1)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主办的JBC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黄俊教授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陈俊杰教授,前者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今年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希望深入研究这些信号通路不仅能够促进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而且对于进一步的药物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第一作者是M.D.安德森癌症中心王文奇博士。去年8月,这一研究组在Scie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2

  • 中科院海归教授最新Nature Immunology文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ECM1调控S1P1的表达和控制Th2细胞迁出淋巴组织,为深入了解Th2细胞的迁移调控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进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孙兵研究员,其90年代曾在美国NIH做博士后和高级访问学者,之后入选中科院“****”免疫学专业,回国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作为通讯作者已发表了近40篇SCI文章。Th2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其在抗寄生虫感染,诱导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及哮喘等疾病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孙兵研究组从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2

  • 抗疟新药复方蒿甲醚获美国盖伦奖最佳药物奖

    日前,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发明,并与诺华公司合作开发的疟疾研究项目复方蒿甲醚,以其创新性治疗方案和卓越疗效获得“2010美国盖伦奖”最佳药物奖。据悉,盖伦奖美国组委会对复方蒿甲醚的评价是:由两个不同作用的抗疟药组成的固定比例复方抗疟药,可以使95%的被治疗患者快速恢复。美国盖伦奖由美国普里斯盖伦基金会组织发起,颁发给上市后对全球健康作出重要贡献、可实质改善治疗效果、带给患者利益的创新药物。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1-01-12

  • 最新Nature china亮点推荐(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通报道 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本期的推荐研究文章包括:    ADP-Glo™ 激酶检测试剂盒 点击免费申请试用装     Zhang, J. et al. G-protein β2 subunit interacts with mitofusi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1

  • 华大和GT宣布首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组测序完成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与GT  Life  Sciences(GT)公司1月6日共同宣布首次完成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并提供对其基因组序列数据的优先访问途径。双方此次的合作成果在对优化哺乳动物细胞系研究,促进重组药物蛋白的表达,提高蛋白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  据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介绍,目前  CHO细胞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药物蛋白的生产。全球药物蛋白市场销售额约为1,000亿美元,其中至少70%的药物蛋白来源于CHO细胞系。CHO细胞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HO细胞功能,获取更多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1-01-11

  • 南工大女博士从秸秆中制备出两种化工原料

    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女博士日前宣布,她们在秸秆、薯干、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该成果付诸生产领域,将有望让世界头疼的“石油依赖症”得到缓解。  当油价飞涨,石油资源日渐枯竭之时,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替代石油已是大势所趋,如价格低廉的生物质原料替代石油已成为各国破解“石油依赖症”的首选。但选择何种生物质作为“底料”,以及如何克服生物质转化过程中选择性差转化率低等问题,却一直是困扰各国科学家的一大难题。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女博士生李恒和孙鹏却将这一世界性难题“悄悄”捅破了窗户纸,她们用生物原料制备出的两种化工原料,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日化、水溶性涂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1-01-11

  • 上海交大曙光学者最新文章解析疾病蛋白

    生物通报道: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能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的蛋白,并阐明了其中的作用机制,这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GUT》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王兴鹏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教授,消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同年获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曙光计划学者”称号。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0

  • 昆明动物所权威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通报道 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消息,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对黑腹果蝇亚群中的一个新基因nsr功能起源及进化研究中取得进展,论文已于2010年12月发表于PLoS  Genetics杂志上。    BIOplastics提供荧光定量PCR耗材免费试用装,请点击索取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的王文博士,其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2年在已故动物遗传学家施立明院士指导下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95年10月-1996年6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0

  • 北大教授新成果登本领域知名刊物

    生物通报道: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并结合心理学自我人格特征判断的实验范式,发现人类大脑内侧前额叶加工自我人格特征的神经活动受感觉通道的影响,揭示了大脑额叶功能可塑性,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神经科学杂志《Brain》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其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韩世辉教授具有十几年从事视知觉、注意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经验。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加工两种信息,即关于他人和关于自我的信息。以往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大脑颞叶、顶叶和额叶加工他人信息(如意图等)的神经活动不受感觉通道的影响,对于视觉和听觉通道输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0

  • 新成像系统,线粒体融合机制等Nature最新亮点推荐

    生物通报道: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近期推荐研究文章包括:神经科学Li, A. et al. Micro-optical sectioning tomography to obtain a high-resolution atlas of the mouse brain. Science 300, 1404–1408 (2010).来自华中科技大学Britton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10

  • 华大基因和GT公司共同宣布首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组测序完成

    2011年1月6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与GT Life Sciences(GT)公司共同宣布首次完成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并提供对其基因组序列数据的优先访问途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而GT公司具有经过认证的代谢模型和实验平台,旨在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新产品和工艺的开发和设计。双方此次的合作成果在对优化哺乳动物细胞系研究,促进重组药物蛋白的表达,提高蛋白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目前, CHO细胞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药物蛋白的生产。全球药物蛋白市场销售额约为1,000亿美元,其中至少70%的药物蛋白来源于

    来源:华大基因

    时间:2011-01-10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6年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10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最新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评选结果。根据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至此,《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连续6年获此荣誉。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1-01-10

  • 基因研究发现海南存在夜郎古国后裔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6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对海南仡隆人群的DNA样本比对发现,其遗传结构主体竟是分布在遥远的贵州、云南等地的仡佬族,而历史悠久的仡佬族正是西汉时“夜郎国”的主体民族之一。    BIOplastics提供荧光定量PCR耗材免费试用装,请点击索取   这次成功的基因“寻根”,也是中国首次通过基因研究确定未知人群的民族起源。  “夜郎自大”这句成语,让夜郎古国留在了人们的印象中。有关资料显示,夜郎古国的疆域范围极广,存在约300年后神秘消失。而随着夜郎国的灭亡,作为夜郎国正式后裔的仡佬族分化迁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11-01-10

  • 2010年度中国科研机构发表Nature文章排名

        生物通报道  近日Nature网站公布了2010年度全球科研机构排名,排名先后主要基于过去12个月这些机构在Nature及子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进行评定的,而论文数量的依据仅仅是指发表在Nature及其子刊中的研究性文章(Articles&Letters)和评论(Reviews)。现将排名在100名范围内的科研机构的名单公布如下:机构名称发表论文数量中国科学院53清华大学14北京大学19香港大学10南京大学7华大基因研究所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东南大学3厦门大学3第二军医大学2浙江大学11香港科技大学3复旦大学9南开大学4中山大学8上海市肿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7

  • 中国学者新成果登Nature2010全新网刊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科院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线粒体融合过程中的一种新机制,这对于深入解析线粒体融合,以及相关的细胞凋亡,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ure Communications是Nature出版集团在2010年推出了一份全新的网刊,这一刊物主要定位于出版自然科学各领域具重要突破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其学术内容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Nature系列期刊所不能涵盖的一些学科的成果,比如发育生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等等方面。这一文章的通讯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7

  • 中山大学Nature Genetics公布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发表论文指出哺乳动物中单条X染色体的总体表达量约为两条常染色体总表达量的一半,而不是之前认为的与两条常染色体的总表达量相当,由此颠覆了国际上著名的关于性染色体演化的Ohno假说。    Fermentas全线产品活动期间6折特价优惠,免费提供样品,快快点击获取     贺雄雷2007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后,通过中山大学“****”引进回校直接被聘为教授,时年仅30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7

  • 南京医科大学Nature Medicine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脑血管疾病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治疗脑卒中的新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了一种有效且能避免副作用的小分子药物,这对于脑缺血损伤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南京医科大学朱东亚教授,其早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现任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新药评审专家、江苏省基因药物技术中心主任,朱东亚教授一直从事心脑血管药物研究,尤其是抗脑卒中药物研究,获得多项成果。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7

  • 云南大学教授继Nature后再发Cell子刊封面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德国乌尔姆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发现的甲壳类动物幼虫在经过数亿年的演化之后,与现生物种之间在生活方式和形貌形态上都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表明在一个特定的生态位里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模式经过数亿年的演化却没有太大变化。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urrent Biology》杂志(影响因子:10.992)封面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云南大学张喜光教授,其研究组07年曾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阐述早寒武世带上肢的冠群甲壳动物相关研究进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大学首次在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化石是保存于沉积岩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印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6

  • JACS:南海海洋所生物合成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报道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微生物代谢工程与组合生物合成课题组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完成了重要抗菌剂台勾霉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鉴定和关键酶的功能阐述。这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项目的支持。部分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杂志上。    默克年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6

  • 李建远课题组MCP精子研究取成果

        由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毓璜顶医院、烟台大学李建远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在人类精子成熟相关蛋白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连续被美国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CP《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2010年11期和12月22日在线发表。这标志着我国人类精子成熟相关研究进入了国际原创领先阶段。     默克年底大促销+大派送,iPhone/iPad/iPod统统拿来!,请点击咨询         人类精子成熟是男性生殖调控的重要环节。精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1-06


页次:1595/2114  共42269篇文章  
分页:[<<][1591][1592][1593][1594][1595][1596][1597][1598][1599][160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