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台研发出“免疫细胞新疗法”治脑瘤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新网的消息,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以树突细胞造成自体树突细胞治疗法,21位患者中存活率达到85.8%。 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如以一般传统疗法,一年半的存活率只有20%。“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神经外科部主任周德阳解释说,由病人外围血液分离出树突免疫细胞与手术取出的恶性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培养,训练自体细胞认识肿瘤的独特抗体,将其吞噬后再接种到病人身上,来刺激病人身体的T淋巴球造成免疫反应,促使T淋巴球攻击病人体内残存的脑瘤。   周德阳指出,另一方面含肿瘤抗原的树突细胞也可刺激体内杀手细胞去杀死有相同抗原的残存恶性胶质瘤。这两种肿瘤免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6

  • 07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名单

    生物通综合: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度入选人员的名单。(文后附详细名单)  2007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员的资助期限为2008年至2010年。资助金额,自然科学类为50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为20万元。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年度拨款。实施“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入选者的支持经费由所在高校“985工程”建设经费资助;教育部直属高校入选人员的支持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学校按照1:1比例共同资助;其他高等学校入选人员的支持经费由教育部和所在单位按1:1比例共同资助。 凡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教育部仅授予“新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6

  • 高校发表学术论文数排名(2005)

    生物通综合:序号 学校名称 学术论文(篇) 1 浙江大学 11184 2 清华大学 9582 3 华中科技大学 8646 4 四川大学 5458 5 上海交通大学 5118 6 天津大学 4963 7 东南大学 4599 8 武汉大学 3903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3845 10 重庆大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6

  • 973计划项目“作物特殊营养成分的代谢及其调控研究”召开启动会议

    由上海植生所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作物特殊营养成分的代谢及其调控研究”于2007年10月13日在浙江金华市召开启动大会,来自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上海市科委、上海生科院有关方面的领导,以及项目专家组成员和主要学术骨干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围绕项目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研讨近两年各课题的研究任务、工作重点、实施方案、操作方法等,以进一步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关键,凸显研究亮点;动员项目全体参与人员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团队精神,精诚团结,群策群力,高质量地做好研究工作,努力实现预期目标。 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钱小勇首先讲话,他

    来源:上海植生所

    时间:2007-10-26

  • 动物研究所2007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07年是院创新三期工程“2+3”的关键一年,动物所按照科学院的统一部署和研究所创新三期规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凝炼科技目标,加强学科调整和科技队伍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在提高研究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统计数据表明,动物所2007年度在国家奖、SCI论文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1.国家奖        

    来源:动物研究所

    时间:2007-10-26

  • 华东师大生科院周晓明教授发表《PNAS》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消息,在近期出版的《PNAS》上刊登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听觉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周晓明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Merzenich MM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关于成年后强化训练能修复幼年时损伤的听觉功能的研究论文。    哺乳动物脑功能在出生后会经历一个快速发育成熟过程。在出生后早期有一个发育“关键期”,在这期间,脑的结构和功能极易受环境、经验等因素影响,有很大的可塑性。以往的研究发现,在“关键期”将幼年大鼠饲养在噪声环境中,会严重损害大脑皮层听觉功能的成熟,到成年时这些动物听皮层的功能特性仍停留在幼年水平。那么,这种大脑功能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5

  • 863计划最新文章解析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生物通综合: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报道了EED与EZH2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功能研究结果,提示可通过设计小分子化合物来干扰其酶活性,从而为药物开发提供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tructur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柴继杰博士,第一作者是韩志富博士,论文的其他作者还有邢新苗、刘培源、张茵,Princeton大学的胡敏博士。研究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完成,受到科技部863和北京市科委的资助。表观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对基因表达、调控、遗传有重要作用,而且在肿瘤、免疫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防治中亦具有十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5

  • 国家重点实验室探寻板蓝根抗病毒成分

    生物通综合:中药板蓝根是一种常用的、历史悠久清热解毒药物。2003年SARS爆发时,板蓝根曾成为人们抢购的预防药物。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常用的药物,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至今尚不清楚。 新华网消息,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3日在广州表示,“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与中药企业合作,共同“寻找”板蓝根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效成分。23日,由钟南山担任主任的“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研发平台。双方开展的首个合作项目,就是针对中药板蓝根抗病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钟南山表示,中医药需要走向现代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5

  • 2008年111计划立项生物类

    生物通综合:“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以下简称“111计划”)是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111计划实施两年来,得到了高等学校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日前,第三批建设项目的评审工作已经结束。“111计划”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后认为,所报项目普遍基础较好、质量较高,所选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并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同时,由于“111计划”对高校学科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具有独特作用,有关行业部门明确表示愿以共建方式参与“111计划”,从而解决行业特色学科建设和紧缺人才培养问题。在认真研究“111计划”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审意见的基础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5

  • 关注热点:我艾滋疫苗研究项目进入Ⅱ期临床研究

    生物通综合:艾滋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首个人类病例以来,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的一种瘟疫,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000万人感染HIV,如果按目前的感染速度计算,未来5年中还将有3000万人感染。来自全世界的科研人员都在不懈努力,希望早日能够获得能够有效抵御这种疾病的疫苗和药物。 也正是由于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艾滋病疫苗市场越来越被制药企业所看好。分析数据表明,2006年全球疫苗市场的容量为100亿美元,相关专家预测,未来如果抗肿瘤疫苗和抗艾滋病疫苗能够获得成功,则整体疫苗市场的规模会更大,增速会更快。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中国首个由国家药监局正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4

  • 中国科学家蛋白质组学生物质谱研究受关注

    生物通综合:美国化学会刊物《蛋白质组学研究》(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10月(2007,6,3872)的Currents栏目发表了题为Monolithic SCX column for shotgun proteomics的新闻报道。该报道介绍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王方军、董靖、叶明亮和邹汉法研究员等人关于强阳离子交换整体柱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刊物,JPR每期从各种重要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中挑选5篇左右的关于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论文作为重要新闻在Currents栏目中进行报道。这一研究进展发表在9月份美国化学会刊物《分析化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4

  • 07重大生物科学研究计划之首席科学家

    生物通综合: 来自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的消息,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占据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有重要意义。 落实《规划纲要》的部署,科技部2006年启动实施了四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成立了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2006-2007年,科技部已批准了82个重大项目立项,其中蛋白质研究20项,量子调控研究12项,纳米研究29项,发育与生殖研究21项。其中生物类及首席科学家简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4

  • 针灸医学成为中医药国际化先锋

    为期3天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10月22在北京闭幕,大会由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等联合主办,中国针灸学会承办。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许嘉璐、蒋正华等,与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针灸工作者出席本次学术盛会。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卫生部部长陈竺向大会发来贺信。吴仪在贺信中说,针灸医学以其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疗效确切的优势日益受到世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成为中外医学交流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医疗手段。陈竺在贺信中表示,近代以来,针灸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科学性和重要性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7-10-24

  • 第三届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成就奖揭晓

    第三届“施维雅-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研究成就奖”10月21日揭晓,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专家翁建平教授荣获这一殊荣。   翁建平是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他在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的特殊类型糖尿病研究中,第一个发现肝核因子突变与早发糖尿病相关;青年发病的成年型糖尿病三型与四型在同体中并存,提示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参与发病。这些研究被美国遗传学杂志等多次引用,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旨在奖励在胰岛素分泌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者,推动学术进步的该奖项,是2005年由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施维雅(天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07-10-24

  • 中国科学家《自然》文章获得进化研究新进展

    生物通综合:来自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英国莱斯特大学,德国乌尔姆大学(University of Ulm)的研究人员从对一些保存完整的化石的精细分析入手,阐述了一个直接与早期生命进化相关的问题。文章的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为云南大学的张喜光教授,其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98年获得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2001年在该校从事古生物学研究和NOMAD公司石油地质师工作,2002年作为高层次研究人才引进到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工作。化石是保存于沉积岩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印痕,它们提供了史前生命的直接证据。化石的保存状况有好有坏,对于其中一些在特定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3

  • 蒋华良获0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生物通综合: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消息,近日该所收到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办公室的通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研究员获“2007年度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医学药学奖”。 蒋华良,1 965年1月生,江苏武进市人。1987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理论生物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他在国内较早地开展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3

  • 论著被引用多次的中国科学家再发基础研究新成果

    生物通综合:刚进入中年的陈国强已经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长期致力于白血病研究,在国际血液界开拓了全新的领域。 陈国强所从事的是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他善于团结组内的同事协作攻关,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使科研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国际最高等级学术刊物之一的《SCIENCE》刊登专题新闻,称他的研究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多年来,陈国强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60多篇,6年来,其论著被引用数达900余次,这在全国可排名第三至第八名之间。近期继发现低氧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并伴随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累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3

  • 高校发表科技专著数排名(2005)

    序号 学校名称 专著(部) 1 复旦大学 42 2 山东大学 35 3 清华大学 34 4 中山大学 32 5 北京邮电大学 30 6 中南大学 28 6 陕西科技大学 28 8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26 9 大庆石油学院 23 9 北京科技大学 23 11 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7-10-23

  • 南开大学拟以植物油制备高分子材料受关注

    南开大学在河北廊坊“2007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高新技术项目发布会”上宣布,该校科研人员拟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结构确定的高分子材料,并进一步开发基于该聚合物的各类复合材料。以植物油为原料制备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目前成为研发热点。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大部分源于石油,随着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寻找能够替代石油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原料迫在眉睫。为此,南开大学将以植物油为原料,合成一系列具有足够反应活性的高纯度植物油单体,然后将单体直接均聚或与少量其他单体进行共聚,制备结构确定的高分子材料,并进一步开发基于该聚合物的各类复合材料。此项研究将提供一条利用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制备高分子材

    来源:慧聪网

    时间:2007-10-23

  • 我国首次获取活体人眼视网膜层析图像

        近日,由中科院光电所承担的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知识创新工程宏观调控经费支持项目——“OCT-AO成像技术及其眼科医学应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获得清晰的活体人眼视网膜层析图像,标志着我国活体人眼视网膜成像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前眼底视网膜高分辨率成像技术主要有自适应光学眼底相机、自适应光学共焦扫描检眼镜和自适应光学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通过自适应光学(Adaptive Optics, AO)系统矫正人眼像差可以获得接近衍射极限的横向分辨率。但是,自适应光学眼底相机其纵向空间分辨率很低,一般只能得到视网膜表面以及视细

    来源:光电技术研究所

    时间:2007-10-23


页次:2106/2470  共49392篇文章  
分页:[<<][2101][2102][2103][2104][2105][2106][2107][2108][2109][211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