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研制微型细胞培养系统可决定药物是否适合使用
“一种米养百样人”,药物对人体也有这种特性,为了事先了解药物对个人的疗效,台湾“工研院”电子所推出一项“微型细胞培养系统”,这套系统可以事先作个人细胞培养,然后灌注药物,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决定药物适不适合使用,此外,还有一种微量分子鉴别系统,可以在前线作病毒细菌筛选,过滤传染病。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每年都有药害救济的案例,这种救济是对体质特殊的病人,在正常用药下不幸过世的补偿,如果可以及早知道哪些人有特殊体质,就可以避免不幸,台湾“工研院”电子所12日发表成果推出一台“微型细胞培养系统”,可望解决这个问题。据电子所构装设计技术组经理表示,这套微型系统是把人体的细胞取出,放在一立方公分大小的载具
-
夫妇相随--记华裔美国科学院院士伉俪
生物通报道: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来自同一所大学,毕业后同时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录取,就读期间同时从物理系转到了生物系,并且在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的过程当中,他们也是巧合地同一年晋升,1984年,他们又一次同时被霍德华休斯医学院(HHMI)聘为研究员。他们就是来自旧金山加州大学的詹裕农(Yuh-Nung Jan) 叶公杼(Lily Yeh Jan)夫妻。这一个又一个巧合好似浑然天成,但是1996他们同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却是来自妻子的坚持――1995年妻子叶公杼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但是因为丈夫未获提名而婉言拒绝了这一殊荣,直到次年詹裕农也获提名,这样又促成了他们 “巧合”的同时成为美
-
[候选优秀论文]南京大学王亚平研究小组
【编者按】: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论文在国内的核心刊物发表以及鼓励和发掘极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表彰优秀的实验成果,国内的一些核心期刊、生物产品厂家与生物通联合举办了这次中国05-06生命科技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从这次活动中了解更多的国内科研进展,同时了解更多的科研技术,生物通将对获得投票数较多的文章进行介绍。这次介绍的是目前暂时投票数领先的文章。候选优秀论文:刘晓蓉,单祥年,Friedl W,Uhlhaas S,李金田,Propping P,王亚平. 应用蛋白截短技术检测APC基因胚系突变,遗传学报. 32 (9):903-908. 文章介绍:文章建立了蛋白截短检测
-
香港中文大学从草药中提炼出失眠药(图)
生物通报道:据悉,香港中文大学发现从一种草药提炼出的成份能有效治疗失眠,并计划与药厂合作生产新药。负责这项研究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小章教授。经过3年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草药含有的3种成分可有效帮助失眠人士入睡和熟睡。负责人表示,稍后将根据成分按失眠者严重程度制成药物,预计新药明年初推出市场。目前,市面上有售的治疗失眠的草药,大部分都缺乏疗效证明及安全性,而使用西药的副作用又较多。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将有助医学界凭借科学方法及数据的支持来拓展中药市场、发扬国粹。这项研发工作获得香港创新科技署800多万港元资助,目前正在香港和内地申请专利权,因此现阶段尚未公布草药名
-
汕大副教授发表论文称SARS可能自然消退
汕大副教授林昆在英发表论文揭示影响SARS流行三大因素 SARS可能自然消退 南方网讯 记者昨天(11日)在汕头大学医学院获悉,近期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英国《流行病学与感染》杂志发表了该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林昆副教授关于非典型肺炎(SARS)研究的论著。林昆副教授经过研究发现,在综合因素影响下,SARS流行可能具有自然消退和被联合传染源倍增放大的规律。 据介绍,以往的研究只单独考虑某个因素(如气候条件)或少数因素与SARS流行的关系。林昆副教授采用了先进的构筑式多阶段模型研究2003年3月11日至5月22日香港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可能影响SARS出现及消失的各种相关因素,包括了各种气候条件、时间(
-
博奥生物与Affymetrix合作提供芯片服务
生物通报道:生物芯片的诞生是近年来高新技术领域极具时代特征的重大发展,为解开生命的奥妙以及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生物芯片“大哥大”,博奥生物与美国著名的生物企业Affymetrix公司共同宣布,将联合为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芯片支持。根据这项计划,博奥生物作为Affymetrix公司在中国的服务提供商,将向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协会(CRFGRC)提供Affymetrix公司的水稻基因组芯片服务。水稻是人类食品中最重要的农作物, 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产国,水稻产量占全国的粮食作物的一半左右。同时,中国有着丰富悠久的水稻
-
中国指纹专家国际上首次揭示指纹基因组
生物通报道:2002年1月,美国联邦法院波拉克法官(曾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院长)作出“指纹鉴定不是科学”的裁决,驳回公诉方以指纹作为证据的请求。我国指纹学专家、常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刘持平对此表示了异议,并且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写成了反驳波拉克的论文,这篇论文在专业杂志上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也奠定了刘持平在指纹方面的学术地位。刘持平是个传奇式的人物:30年前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部队退伍后就成为了警察,在多年的从警生活中,他参与了2000多起案件,从未失过手,并且成为了国内三所警察大学客座教授,江苏省首席刑侦专家。今年他更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指纹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形状,并且是由2个祖先基因和4个突
-
海洋所三项“863”课题通过验收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韩丽君研究员主持的国家“863”海藻抗逆专用型增产素中试技术课题,和李军研究员负责,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家“863”重要海水养殖与类配子和胚胎低温保存技术及其种子库的建立课题,以及俞志明研究员、刘鹰副研究员承担的国家“863”重要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培育设施的工程优化课题分别于日前通过了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现场验收。 “海藻抗逆专用型增产素中试技术课题”建立了海藻和海藻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检测技术,首次采用与海藻工业高分子多糖生产相结合的混合提取制备生产工艺。产品已获得
-
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入分子水平阶段
胜利油田采油院微生物中心分子生态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其油藏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入分子水平研究阶段。 胜利油田采油院微生物中心在承担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过程中开始了这项研究,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油藏微生物分子生态研究体系,并已应用到单12块和罗801块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中,走在国内前列。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一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高新生物技术。该技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代谢作用改善原油在油藏中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产量和采收率。近年来,基于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石油微生物学的研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油藏微生物系统分类和油藏有益、有害微生物的分子检测的主要依据已
-
Science报道中科院SARS科研成果
生物通报道:最近,发表了由两只不同队伍发现的同一个科研成果,那就是SARS病毒的真正宿主很可能是蝙蝠。其中一只队伍是来自香港大学袁国勇教授研究小组,他们怀疑野生蝙蝠才是非典病毒的源头宿主,此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7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上;而另一个队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文东等与澳大利亚、美国科学家合作的研究小组,他们将致命SARS病毒的宿主锁定于蝙蝠上,9月30日Science对此进行了新闻报道。另外,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和动物研究所张树义研究员等科学家联合澳大利亚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小组也将SARS病毒溯源集中在蝙蝠身上,9月29日发表在Sciencexpres
-
05年中科院院士增效候选人:常文瑞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 生物通综合报道: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常文瑞研究员是该研究所的2005年中科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候选人中的其中一位,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的研究。 自1990年至今,常文瑞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蛋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王恩多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 王恩多,研究员,女1944年11月生。1965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酶室研究生,后因十年动乱中止研究生学习。198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4-1986年获美国国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沈珝琲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发表著作:沈珝琲.方福德《真核基因表达调控》,1996,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等发表文章:陈永军,莫志成,张旌,张业,吴宁华,沈珝琲.BTB/POZ结构域蛋白GRP对热休克中hsp90α基因表达的增强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4 Vol.26 No.4 P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童坦君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童坦君,1934年生,浙江慈溪人。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肿瘤与衰老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兼职教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生理科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桂建芳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 个人简历:桂建芳,男,汉族,1956年6月28日出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遗传学会和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理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时间:2005-10-09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方精云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方精云 45 生态学 北京大学 1959年7月生,1989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生物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理学部学术委员兼秘书。学术兼职 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SCO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蒋华良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 蒋华良 博士Hualiang Jiang Ph.D.研究员 中心主任 Professor & Head of DDDC电话(Tel): +86-21-50806600 * 1210传真(Fax): +86-21-50807188E
来源: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05-10-09
-
05中科院候选院士介绍:孟安明
【编者按】:我国的院士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在正常情况下每两年评选一次。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评选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合称两院院士。一直以来院士选举似乎都距离大家十分遥远,但是大家对它是十分关心的。相信大家都想知道最终产生的院士会是哪些优秀的科学家,生物通在增选结果即将揭晓的时候做个民意调查,看看哪些候选院士是众望所归。孟安明,男。生于1963年。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计划特聘教授。简 历:1979-1983,西南农业大学本科生。1987-1990,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生。1990-1992,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后。1992-1996,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96-19
-
中国863计划与0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生物通报道:10月3号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颁布拉开了2005年诺贝尔奖的序幕,这一次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花落澳大利亚两位来自珀斯皇家医院的学者--罗宾·沃伦(J.Robin,Warren)和巴里·马歇尔(Barry,Marshall)。他们从一个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先分离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一种呈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大量尿素酶,抵抗胃酸性环境,因此不会被胃酸杀死),证实了幽门螺杆菌属细菌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类疾病的病原菌,从而从根本上指明了治疗胃溃疡等疾病的研究方向。虽然比较于之前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200
-
10月6日《自然》发表古脊椎所重要成果
10月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生物学家汪筱林、周忠和研究员和巴西科学院的两位学者凯尔勒和坎普斯教授合作研究的一篇论文,报道了我国著名的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两类新的翼龙化石。这一重要发现以及对热河生物群已知翼龙化石的分析,显示我国辽西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翼龙化石产地,翼龙动物群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可能是白垩纪许多重要翼龙类群的起源中心。 他们的研究表明,在距今1.2年前的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