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世纪的谜题,二十年的传承坚守,设施助力科学家揭开乙肝病毒神秘面纱
半个世纪的谜题,二十年的传承坚守,设施助力科学家揭开乙肝病毒神秘面纱 日前,蛋白质设施助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饶子和与上海科技大学王权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胡忠玉研究员联合团队,共同解析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三维结构。研究论文以“Inherent symmetry and flexibility in hepatitis B virus subviral particles(乙型肝炎病毒亚病毒颗粒的固有对称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11-09
-
上海药物所合作揭示胆固醇在外泌体递释RNA药物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11-09
-
结晶调控实现高效高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11-09
-
增强金属笼基CPL材料发光不对称因子的新方法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11-09
-
同步辐射溶液散射技术助力AI驱动的多结构域大蛋白全新序列生成
来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
时间:2024-11-09
-
罗欢课题组揭示人脑工作记忆中的层级折叠机制
2024年11月7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的罗欢课题组与浙江大学丁鼐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Two-dimensional neural geometry underpins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of sequence in human working memory”,正式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这项研究揭示了人脑工作记忆系统中的层级折叠重组机制。 人类的记忆系统并非简单的硬盘或缓存,而是一个具有不精确性和构建性的复杂系统。就像整理衣橱一样,我们的工作记忆会对外界信息进行重新组织,以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4-11-09
-
农学院张明方/喻景权团队Nat.Commun.联合发文解锁空气凤梨空中生存策略的黑匣子
植物可以在没有根和土壤的情况下生存吗?答案是“可以”。空气凤梨便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例证,它们无需根系也能脱离土壤在空中生存。这些神奇的植物属于凤梨科空气凤梨亚科,以其独特的适应能力而闻名。它们通过特化的叶片表皮毛替代根系的吸收功能,展现了“器官功能互补”的奇妙现象。空气植物的进化引发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它们是何时、何地从陆生环境转向空中栖息地的?是什么驱动了这一转变?空气植物失去根部功能的遗传基础是什么?叶片上的特殊毛状体是如何代替根部执行吸收功能?最重要的是,它们如何在空中环境中获取必需的营养物质?近日,我校农学院张明方/喻景权团队联合上海辰山植物园等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4-11-09
-
PNAS|武汉大学药学院张郑宇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吡咯并吲哚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关键P450过氧化物酶的结构与机制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药学院张郑宇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瞿旭东课题组、厦门大学王斌举课题组的合作成果,题为“A nucleobase-driven P450 peroxidase system enables regio- and stereo-specific formation of C‒C and C‒N bonds”。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博士后魏广证、博士生段博瑞和博士生周太平;共同通讯作者包括瞿旭东教授、张郑宇副教授和王斌举教授,文章第一单位为武汉大学药学院。吡咯并吲哚是
-
Science发文!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破解季节性流感的全球...
研究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模式对于制定流感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24年11月8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宏杰教授团队关于季节性流感的全球时空传播动态及驱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以“COVID-19 pandemic interventions reshaped the global dispersal of seasonal influenza viruses”为题,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驱散乌云:追踪全球季节性流感传播动态流感病毒,人们已耳熟能详。历史上,流感病毒凭借其抗原性易变、宿主生态多样性等特质横行世界,无数次威胁人类健康。季节性流感在全球和我国每年周而复始地流行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1-09
-
Science发文!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
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大脑都有两个脑半球,左右脑半球在结构上是对称的。由于大量的神经连接主要为同侧大脑半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长期以来,对脑神经连接功能的研究主要考虑了同侧半球内的连接,而忽略了两个脑半球之间神经连接的作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星教授、马兰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小鼠脑内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神经元,通过连接左右两侧脑半球的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AC)投射到对侧脑半球的伏隔核(NAc),这一跨脑半球神经环路与同侧神经环路的功能相反,介导恐惧、厌恶类负性情绪及逃避行为的产生。2024年11月8日,这一重要发现以《杏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1-09
-
韩清见团队揭示焦虑调控银屑病的机制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有皮肤鳞屑、瘙痒、红斑、肿胀、灼烧、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应激、焦虑等心理因素会导致银屑病复发并加重其症状,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韩清见研究员联合俞瑾教授和宫晔教授,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发表题为“Primary Sensory Neuron-derived miR-let-7b Underlies Stress-elicited Psoriasis”(初级感觉神经元衍生的miR-let-7b是应激加重银屑病的基础)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焦虑加重银屑
来源: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4-11-09
-
刘星、马兰团队发现跨脑半球神经连接介导负性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
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大脑都有两个脑半球,左右脑半球在结构上是对称的。由于大量的神经连接主要为同侧大脑半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长期以来,对脑神经连接功能的研究主要考虑了同侧半球内的连接,而忽略了两个脑半球之间神经连接的作用。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星教授、马兰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小鼠脑内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神经元,通过连接左右两侧脑半球的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AC)投射到对侧脑半球的伏隔核(NAc),这一跨脑半球神经环路与同侧神经环路的功能相反,介导恐惧、厌恶类负性情绪及逃避行为的产生。2024年11月8日,这一重要发
来源: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4-11-09
-
Science|高明君课题组合作在植物多病原菌抗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这些病原通过多种策略突破植物的基础免疫防线,导致病害爆发,从而影响全球作物产量。虽然大量农药的使用能够在短期内控制病害蔓延,但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人类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因此,深入理解植物免疫机制,挖掘并利用抗病基因改良作物品种,是实现农业病害绿色防控、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的关键。2024年11月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明君团队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团队、张余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A canonical protein complex controls immu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1-09
-
黄志力课题组在《Sleep Medicine Reviews》综述环境中理化因素调控睡眠觉醒的复杂效应及机...
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研究显示,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睡眠诱导和觉醒促进的神经核团及神经环路,这些环路受内稳态和昼夜节律的调控,同时也受到外界多种理化因素如光、声、气味、温度、电、磁等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工作压力、人口老龄化以及信息化社会衍生的不良生活方式,近年来全球失眠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现普遍化和年轻化趋势。目前失眠症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I)、药物疗法、物理疗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等。合适的外部理化刺激能够促进睡眠,可用于干预睡眠问题,但不合适的理化刺激会严重损害睡眠。近年来,黄志力团队针对光、温度、气味等理化因素对睡眠与觉醒的影响及其机制展开研究,发现
来源: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11-09
-
韩清见团队揭示焦虑调控银屑病的机制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症状有皮肤鳞屑、瘙痒、红斑、肿胀、灼烧、出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应激、焦虑等心理因素会导致银屑病复发并加重其症状,然而,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韩清见研究员联合俞瑾教授和宫晔教授,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发表题为“Primary Sensory Neuron-derived miR-let-7b Underlies Stress-elicited Psoriasis”(初级感觉神经元衍生的miR-let-7b是应激加重银屑病的基础)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焦虑加重银屑病的
来源: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11-09
-
刘星、马兰团队发现跨脑半球神经连接介导负性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
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大脑都有两个脑半球,左右脑半球在结构上是对称的。由于大量的神经连接主要为同侧大脑半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长期以来,对脑神经连接功能的研究主要考虑了同侧半球内的连接,而忽略了两个脑半球之间神经连接的作用。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脑功能与脑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刘星教授、马兰教授合作研究发现,小鼠脑内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神经元,通过连接左右两侧脑半球的前连合(Anterior Commissure,AC)投射到对侧脑半球的伏隔核(NAc),这一跨脑半球神经环路与同侧神经环路的功能相反,介导恐惧、厌恶类负性情绪及逃避行为的产生。2024年11月8日,这一重要发现以《杏
来源: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4-11-09
-
JCI|北京大学尹玉新课题组揭示PAC1调节II型固有淋巴样细胞介导过敏反应的关键通路
II型炎症是以II型细胞因子(如 IL-4、IL-5 和 IL-13)的分泌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的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过程。过度的II型炎症可以导致一系列病理过程,如哮喘、过敏性皮炎和肺纤维化等。随着研究的进展,不依赖抗原识别过程的黏膜天然免疫细胞ILC2s(II型固有淋巴样细胞)越来越被认为是早期启动II型炎症的核心免疫细胞群。因此,鉴定调节ILC2s应答的关键分子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II型炎症相关疾病具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惠平团队参与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李惠平教授团队参与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在该项临床研究中我院入组病例数居全球第二。该国际多中心安慰剂双盲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3年9月14日,从全球28个国家入组PIK3CA突变且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间或术后内分泌治疗之后12个月内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尚未用过CDK4/6抑制剂患者325例,结果,伊那利塞与安慰剂相比: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15.0个月比7.3个月(
-
JAMA Network Open | 方海、高燕秋、刘建蒙 探究住院分娩与新生儿健康相关关系
2024年11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方海教授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燕秋讲师、刘建蒙教授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在线发表了关于住院分娩与新生儿健康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Regional Disparit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eonatal Mortality and Hospital Delivery in China” (中国住院分娩与新生儿死亡关系研究及其在经济发展和地区间差异的变化)的研究论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
Nature | 曹云龙课题组揭示新冠病毒流行谱系转变下的抗体免疫响应演化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了COVID-19全球性疫情的结束,新冠病毒(SARS-CoV-2)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并长期处于不断突变和进化的过程中,继续作为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之一。2023年以来,新冠流行突变株的交替继续在全世界显示出趋同和一致性。自从2023年9月开始,BA.2.86特别是其支系JN.1出现,并在多个地区取得显著的增长优势,世界主流毒株从XBB谱系过渡到了BA.2.86/JN.1。 图1 疫情以来根据美国生活废水监测数据推断的新冠感染数(图来自Twitter @JPWeiland) 新冠病毒S蛋
来源: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时间: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