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CRISPR技术
  • 揭秘帕金森病关键通路:EIF2AK1/HRI 对 PINK1 介导线粒体自噬信号的调控新发现

    在神经科学领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难题。其中,PINK1 激酶功能缺失突变会引发早发性 PD,这一现象让科研人员对 PINK1 的调控机制充满好奇。当线粒体受损时,PINK1 会被激活,它像一个精密的开关,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如蛋白稳定、招募到线粒体外膜的转运酶复合物、二聚化、自磷酸化等,进而磷酸化泛素(ubiquitin,Ub)和 Parkin,触发线粒体自噬(mitophagy),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同时,PINK1 还能间接磷酸化 Rab GTPases,如 Rab8A,不过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此外,整合应激反应(In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5-05-10

  • 揭秘 MALT1 调控 GPX4蛋白稳定性机制:解锁抗癌新靶点

    近期有研究表明,MALT1(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蛋白 1)和泛素连接酶 RC3H1 协同控制铁死亡调节因子 GPX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4)的蛋白质丰度。在一项以 GPX4蛋白丰度为检测指标的全基因组 CRISPR 筛选中,MALT1 被确定为 GPX4的主要调节因子。Mishima 等人在给编辑的信中指出,MALT1 抑制剂 MI-2 通过直接抑制 GPX4诱导铁死亡。实际上,MALT1 抑制剂 MI-2 确实也能抑制 GPX4 。不过,此次研究采用遗传学方法揭示 MALT1 对 GPX4蛋白稳定性的影响,仅用 MI-2 从化学角度证实 MALT1 影响 GPX4蛋白丰度。由于使用结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2025-05-10

  • 多组学整合揭示 Vha68-3:调控睾丸衰老与精子发生的关键因子

    在男性生育的神秘世界里,睾丸衰老就像一个隐藏的 “破坏者”,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精子的产生、功能以及整个精子发生的微环境,导致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尽管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但线粒体在这一过程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精确的分子机制却始终如同迷雾,让人难以捉摸。在精子形成的复杂过程中,精子细胞需要经历从圆形到细长形的奇妙转变,这个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可能导致精子结构异常,进而影响生育。同时,线粒体作为细胞的 “能量工厂”,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对于线粒体损伤引发精子发生紊乱的调控机制,我们了解得还十分有限。为了揭开这些谜团,南

    来源: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

    时间:2025-05-10

  • HDL 转运蛋白 SR-B1 通过内溶酶体酸化促进病毒感染:新冠及多种病毒防治新视角

    在病毒的世界里,它们就像一群神秘的 “侵略者”,不断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的全球大流行,让无数人陷入病痛,也让整个世界为之紧张。此外,流感病毒(IAV)每年季节性爆发,同样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小的麻烦。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病毒,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它们入侵人体的 “秘密通道”,以及对抗它们的有效方法。在众多研究中,清道夫受体 B1(SR-B11)逐渐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SR-B1 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同时也是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转运蛋白。之前的研究发现,它与丙肝病毒(HCV)、登革热病毒(DENV)的感染密切相关,是这些病毒进入细胞的 “帮凶”。然而,

    来源:iScience

    时间:2025-05-10

  • 缓解 PARP 抑制剂治疗期间 T 细胞 DNA 损伤,显著提升抗肿瘤疗效

    在癌症治疗的战场上,PARP 抑制剂(PARPi)曾是一颗闪耀的新星。它针对癌细胞同源重组缺陷(HRD)这一特性,能诱导癌细胞 DNA 双链断裂,成为上皮性卵巢癌(EOC)等多种实体瘤的标准治疗方案。PARPi 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的 DNA 损伤修复,还能调节抗肿瘤免疫反应,本以为这会成为攻克癌症的 “神助攻”。可现实却给了人们重重一击,PARPi 与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的联合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效果令人失望,背后的原因却一直成谜。为了揭开这层面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深入研究。最终他们发现,PARPi 在治疗过程中会损伤 T 细胞的 DNA,而这一损伤正是导致联合疗

    来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时间:2025-05-09

  • SETD1B催化域通过调控H3K4me3广度及MYC表达影响MLL重排白血病进程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混合谱系白血病重排(MLL-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因其独特的表观遗传特征和临床侵袭性备受关注。这类白血病特征性的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异常升高,但具体调控机制及其功能意义长期未明。更棘手的是,约30%的MLL-r AML患者同时存在FLT3-ITD突变,这种激酶突变导致RAS信号通路持续激活,与疾病复发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尽管已知MLL1融合蛋白丢失了催化功能的SET结构域,但何种甲基转移酶主导了MLL-r白血病中异常的H3K4me3修饰,这一科学问题亟待解答。来自日本千叶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Leukemia》发表的重要研究,通过系统性

    来源:Leukemia

    时间:2025-05-09

  • 架构性RNA:无膜细胞器的分子脚手架及其在细胞动态调控中的核心作用

    在细胞这个精密运转的微观宇宙中,无膜细胞器(MLOs)如同悬浮的“功能岛屿”,通过动态组装参与基因调控、应激响应等关键过程。然而,这些无膜结构的形成机制长期困扰着科学家。近年研究发现,一类特殊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架构性RNA(arcRNA)——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钥匙。日本研究团队在《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 General Subjects》发表综述,系统阐述arcRNA如何作为MLOs的分子脚手架,重塑人们对细胞空间组织的认知。研究采用多组学整合策略:通过改进的RNA提取技术捕获具有“半可提取”特性的arcRNA;利用CR

    来源: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BBA) - General Subjects

    时间:2025-05-09

  • 果蝇睾丸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dTSSK2通过磷酸化调控精子运动力与雄性生育力的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精子发生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生物学过程,其中转录沉默后的单倍体精子细胞依赖翻译后修饰(PTM)完成成熟。睾丸特异性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SSK)家族在哺乳动物中被证实对精子成熟至关重要,但因其成员功能冗余且底物网络复杂,其精确调控机制仍是未解之谜。果蝇作为模式生物,仅保留两个TSSK同源基因(dTSSK和dTSSK2),为解析TSSK功能提供了简化模型。此前研究已发现dTSSK调控染色质重塑,但dTSSK2(CG9222)在精子运动力中的作用仍属空白。研究方法上海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CRISPR/Cas9构建dTSSK2敲除果蝇,结合活体成像观察精子运输缺陷;利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筛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时间:2025-05-09

  • 综述:解锁遗传潜力:CRISPR/Cas技术在油菜改良中的作用综述

    CRISPR分类与CRISPR/Cas9的生物学特性CRISPR-Cas系统根据效应模块设计原则分为两类:Class 1系统由多个Cas蛋白组成多亚基复合物,而Class 2系统以单一多结构域蛋白为效应器。其中II型CRISPR/Cas9因其结构简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工具,其核心由向导RNA(gRNA)和Cas9核酸酶构成。Cas9蛋白包含识别叶(REC lobe)和核酸酶叶(NUC lobe),通过PAM序列(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特异性识别靶标DNA,并由RuvC和HNH结构域产生双链断裂(DSBs)。gRNA则由crRNA(靶向序列)和tracrRNA(支架

    来源:Stress Biology

    时间:2025-05-09

  • CAR-NK 细胞:癌症免疫治疗的明日之星?

    在癌症治疗的漫长探索之路上,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和放疗,虽曾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却也有着难以忽视的局限。手术无法彻底清除微小病灶,化疗和放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无情地伤害着正常细胞,让患者承受巨大痛苦。免疫治疗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方向。然而,作为免疫治疗明星的 CAR-T 细胞疗法,也并非十全十美。它在治疗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毒性反应,像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等,让医生和患者都颇为头疼。而且,CAR-T 细胞通常需要取自患者自身的 T 细胞,这不仅导致生产过程复杂、成本高昂,漫长的等待时间还可能让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这样的困境下,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自然杀伤

    来源:BIOspektrum

    时间:2025-05-09

  • 挖掘海洋细菌潜力:为生物技术开辟新路径 —— 以 Vibrio natriegens 为例

    在生物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利用微生物生产药物、制造化学品等,然而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生物技术领域仅依赖少数几种经过深入研究的微生物来进行生产活动,比如在制药方面,常用的微生物种类十分有限。这些被使用的微生物在整个生物多样性中所占比例极小,这就如同只用了生物宝库中寥寥无几的 “钥匙”,极大地限制了生物技术的应用范围。寻找和开发新的生产微生物,成为了推动生物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名为 Vibrio natriegens 的细菌进入了研究人员的视野。它早在 1958 年就从盐沼中被分离出来,有着令人惊叹的特性 —— 极短的倍增时间,不到十分钟。这一特性

    来源:BIOspektrum

    时间:2025-05-09

  • 靶向SHOC2-RAS相互作用:RAS突变癌症治疗的新策略

    RAS基因突变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驱动突变,其中HRAS、NRAS和KRAS的激活突变约占所有肿瘤的30%。尽管近年来针对KRASG12C和KRASG12D的抑制剂取得突破,但NRASQ61*突变(黑色素瘤第二大驱动突变)仍缺乏有效靶向药物。这种突变导致RAS蛋白持续处于GTP结合的活化状态,但传统靶向策略难以干预,使得NRAS突变黑色素瘤患者面临治疗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的Zachary J. Hauseman、Frédéric Stauffer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系统性研究。他们首先构建了KRAS/NRAS不同突变位点(G12C/D和Q61R)的Ba/F3同基因细胞模

    来源:Nature

    时间:2025-05-08

  • 综述:用于细胞事件基因组记录的分子电路

    基因组记录细胞事件研究的背景与挑战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对细胞事件进行精准记录意义重大。传统的遗传报告基因(如荧光蛋白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示细胞内的某些活动,但是它们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这些报告基因的信号往往是短暂的,随着时间推移信号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难以长期稳定地记录细胞事件。另一方面,在大规模应用时,传统遗传报告基因的使用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同时标记多种细胞事件或大量细胞时,其操作难度大、准确性难以保证。随着精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基于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基因组记录

    来源:TRENDS IN Genetics

    时间:2025-05-08

  • CRISPR/Cas9靶向基因组异常细胞的精准杀伤策略:基于非功能性DNA序列的选择性消除机制研究

    论文解读在癌症治疗和抗病毒领域,传统疗法面临两大核心难题:一是化疗/放疗等DNA损伤手段对正常组织的非特异性毒性,二是现有抗病毒药物无法清除整合后沉默的前病毒基因组。这些局限性促使科学家探索更精准的靶向策略。CRISPR/Cas9系统虽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但其作为选择性细胞杀伤工具的潜力尚未充分开发——既往研究多聚焦于功能性基因的破坏,而忽略了对非表达序列的靶向价值。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来自意大利的研究团队在《DNA Repair》发表创新性研究,通过改造HeLa和RKO细胞系构建沉默GFP序列整合模型(模拟癌细胞基因组异常或潜伏病毒),首次证明Cas9仅需靶向非功能性DNA序列即可通过诱导

    来源:DNA Repair

    时间:2025-05-08

  • 果蝇减数分裂中 Rad9 可变剪接体在双链 DNA 断裂修复中的差异作用:解锁生殖奥秘

    在生命的繁衍过程中,减数分裂至关重要。在这个奇妙的过程里,双链 DNA 断裂(DSBs)会特意产生,随后通过同源重组(HR)进行修复,这不仅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意义非凡,从长远来看,还可能为物种进化带来优势。然而,如果这个过程出现问题,比如 DSBs 修复不当,就可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甚至细胞死亡。就像精密的机器少了关键零件,整个系统就会陷入混乱。为了维持减数分裂的正常秩序,生物体内存在着严格的调控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控制点就是监测 DSBs 修复的特定检查点。在酵母、哺乳动物以及果蝇等生物中,都发现了相关的调控现象。在果蝇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 DSB 修复酶发生突变,就会激活减数分裂重组检查

    来源:DNA Repair

    时间:2025-05-08

  • 基因编辑 “解锁” 香蕉抗病新潜能:敲除 MusaPUB 基因抵御细菌性枯萎病

    在广袤的东非大地上,香蕉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一直是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种名为香蕉细菌性枯萎病(Banana Xanthomonas wilt,BXW)的 “恶魔”,正悄然威胁着香蕉的生长。这种由 Xanthomonas vasicola pv. musacearum(Xvm)引起的病害,让香蕉种植业遭受重创,农民们苦不堪言。传统的育种方法,因香蕉品种的不育性、遗传多样性低和生长周期长等问题,在对抗 BXW 时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拯救香蕉产业,来自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ropical Agriculture,IITA)的研究人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时间:2025-05-08

  • 植物原生质体代谢表型高通量分析新方法:基于表型微阵列技术的马铃薯与番茄耐盐性研究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的产量和适应性受到遗传背景与环境互作的深刻影响。传统植物表型分析多聚焦于整体植株水平,而细胞层面的代谢表型研究却长期缺乏高效、标准化的技术手段。尽管表型微阵列(Phenotype Microarray, PM)技术已在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研究中广泛应用,但由于植物细胞壁的存在和缺乏合适的代谢活性指示剂,该技术始终未能成功应用于植物细胞研究。这一技术空白严重限制了科学家在单细胞水平解析植物代谢调控机制的能力,特别是在作物抗逆性研究和基因编辑效果验证等前沿领域。针对这一关键技术瓶颈,佛罗伦萨大学农业食品环境与林业科学技术系的Alice Checcucci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

    来源:Plant Methods

    时间:2025-05-08

  • SLFN11缺陷诱导的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性可通过靶向DNA损伤反应药物逆转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五年生存率仅为13%,其治疗面临两大困境:手术切除率不足20%,且对标准化疗药物吉西他滨极易产生耐药。更棘手的是,目前缺乏可靠的预测标志物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近年来,DNA损伤反应(DDR)通路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热点,其中Schlafen家族成员SLFN11在多种癌症中被发现能增强对DNA损伤剂(DDA)的敏感性,但它在胰腺癌中的作用仍是未解之谜。为破解这一难题,来自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的研究团队在《Biocell》发表重要成果。研究人员采用多组学分析结合功能实验的策略:首先通过TCGA/GTEx等公共数据库分析179例PC样本中SLFN家族遗传变异和表达特征;利用CRIS

    来源:Biocell

    时间:2025-05-08

  • 多功能哑铃状 DNA 探针设计及其在 HIV 信号放大级联检测中的应用:开启精准诊断新征程

    研究背景艾滋病,一个如影随形的健康杀手,自出现以来就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其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 2022 年又新增了 130 万感染者 。早期检测对于 HIV 防控至关重要,在急性期,虽然病毒载量极低,但及时发现并干预,能极大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传播。然而,传统基于抗原和抗体的检测方法存在明显短板。在血清窗口期,这些方法难以检测到低丰度的生物标志物,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却因为 “工具” 不给力而错过关键线索。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核酸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针对 HIV-DNA 的检测,它能够实现更早期的诊断。随着科技的进步,滚环转录(RCT)和 CRISPR-Cas1

    来源:Analytica Chimica Acta

    时间:2025-05-08

  • 综述:宫颈癌中靶向 E6 和 E7 癌蛋白的新型治疗策略

    引言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2020 年有 341,831 人死亡,604,127 例新发病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主要病因,其中高危型 HPV 的 16、18 型导致约 80% 的宫颈癌 。HPV 基因组早期区域的 E6 和 E7 蛋白,通过抑制肿瘤抑制基因 p53 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的功能,促进宫颈癌发生。目前宫颈癌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但存在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问题,5 年生存率未明显改善,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治疗性疫苗核酸疫苗:DNA 疫苗因安全性、热稳定性和低成本成为潜在策略,多以 E6 和 E7 为靶点,但免疫原性低。研究

    来源: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时间:2025-05-07


页次:1/120  共2390篇文章  
分页:[1][2][3][4][5][6][7][8][9][10][>>][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