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CRISPR技术
  • 蚊子是如何闻到人体汗液的(以及防蚊新方法)

    图片来源:ALEX WILD众所周知,雌性蚊子靠一系列感官信号来寻找要叮咬的人,例如二氧化碳、体味、热量、水分和视觉信号等。《Current Biology》杂志在3月28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报道了蚊子如何识别人体汗液中的酸性挥发物。关键是一种名叫Ir8a的嗅觉共感受器。研究人员发现,缺少Ir8a基因功能版本的蚊子被人类吸引到的机会小得多。这一发现为设计新的和改进驱蚊剂提供了新目标。“去除Ir8a功能,可以消除大约50%的宿主寻找活动,”文章通讯作者、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蚊子神经生物学研究员Matthew DeGennaro说。“掩盖IR8a通路气味可以增强如今的驱蚊剂(如DEET或派卡瑞丁)。这样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2

  • Nature Medicine:β-地贫CRISPR基因治疗最新进展

    优化β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治疗Dana-Farber/Boston儿童癌症和血液疾病中心以及麻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发文,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应用于镰状细胞(贫血)病和β-地中海贫血患者自身的血液干细胞,加上今年1月他们在《Blood》发表的报告,该方法克服了先前的技术挑战,可更高效地对血液干细胞进行编辑。两项研究表明,经基因修饰的细胞生成了遗传校正的血红细胞和功能性的血红蛋白。两篇文章的通讯作者、主治医师Daniel Bauer 博士说:“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定义了一种可以治愈常见血红蛋白紊乱的策略,将基因编辑与自体干细胞移植相结合可以治愈镰状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2

  • Science倡议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食品安全和植物育种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在《Science》发表了一篇前瞻性报道:新植物育种技术可以显著促进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例如CRISPR/Cas,可以帮助农业提高生产力和环境友好度。研究人员倡议,应支持并负责地使用这些新技术。“过去几十年,植物育种和其他农业技术对减少全球饥饿作出了巨大贡献,”论文作者Göttingen大学农业经济学家Matin Qaim说。“但由此产生的高强度农业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未来,急需减少负面影响、使农业对气候变化更具弹性的技术。预测表明,亚洲和非洲的小型农场将在未来遭受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基因编辑使我们能够开发出抵抗病虫害、更耐旱耐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4-02

  • 3月王牌聚焦:绕不开的CRISPR管理问题和科研进展

    生物通报道:CRISPR系统应用在今年3月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内出台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全面规范基因编辑,基因转移或基因调控的临床研究,同时技术研究也取得了新成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起草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将生物医学新技术定义为: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拟作用于细胞、分子水平的,以对疾病作出判断或预防疾病、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恢复健康等为目的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要求对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研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两级管理,中低风险研究项目由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批,高风险研究项目由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国务院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27

  • 无需扩增,CRISPR就能在几分钟内检测基因突变!

    生物通报道:Keck研究所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将CRISPR技术的强大功能与石墨烯的超灵敏度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可在几分钟内检测出特定基因突变的新型手持设备。这种装置被命名为CRISPR-Chip,可用于快速诊断遗传疾病或评估基因编辑技术的准确性。目前这一团队已经使用该装置识别了来自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DNA样本中的基因突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25日的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上。文章的作者KGI助理教授Kiana Aran表示,“我们研发了第一个利用CRISPR,搜索基因组中存在的潜在突变的新技术。你只需将纯化的DNA样品放在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26

  • Cell Stem Cell:精确完成p53的CRISPR基因编辑

    生物通报道:近期一些研究表明,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治疗遗传性血液相关疾病(如镰状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存在潜在问题,因为干细胞也许会关闭基因作为应答,而且如果想要绕过这个障碍,也会增加患上癌症的风险。但是来自意大利的一组研究人员指出,还是有解决办法的,可以利用更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减少DNA断裂,从而让干细胞的自然损伤-应答途径处于可控范围内。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21日的Cell Stem 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San Raffaele Telethon基因疗法研究所Pietro Genovese说,“基因组编辑是干细胞精确基因工程的一种非常强大的策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22

  • 世卫将制定人类基因编辑国际治理框架

    新华社日内瓦3月19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9日在日内瓦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内与相关利益攸关方广泛协商,制定一个强有力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治理框架。经过两天的审查和密集磋商,世卫组织新成立的人类基因编辑全球治理和监督标准咨询委员会得出结论,现阶段开展人类生殖细胞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是“不负责任的”。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一份声明中说:“基因编辑为改善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前景,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伦理和医学上的风险……(世卫组织)希望汇集一些世界最优秀的专家,就这一复杂问题提供指导。”按计划,委员会未来两年内将与包括患者群体、民间团体、伦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在内的利益攸关方进行一系列面对面和网络磋商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9-03-21

  • 中国学者Nature Biotechnology首次使用RNA模板实现同源重组修复

    自2012年CRISPR/Cas基因组编辑技术被发明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诸多物种的基因组编辑。基因组编辑首先在基因组靶向位置产生DNA双链断裂(DSB),这些产生的DSB可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或者HDR途径进行修复。NHEJ最常用于移码突变破坏基因功能,而HDR主要被用于对靶标序列的精准替换或定点插入。在多数物种中,NHEJ是DSB最主要的修复途径,而通过HDR途径进行精准修复的概率特别低。HDR修复途径需要额外提供同源重组的供体作为修复的模板,在动物中可以较容易地将CRISPR/Cas系统及同源重组供体递送入细胞中,而在植物中,主要通过农杆菌侵染或基因枪轰击愈伤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20

  • Cell杂志最受关注的八篇文章(3月)

    生物通报道:Cell创刊于1974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五名下载论文为:Regulation of microRNA machinery and development by interspecies s-nitrosylation. Cell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描述了一种“种间交流”形式:细菌分泌一种特定分子(一氧化氮)使它们得以与宿主DNA进行交流,甚至控制。研究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19

  • 基因编辑大豆油=健康,但消费者没有知情权

    Calyxt说,由于竞争原因,无法透露第一位用户是谁,但首席执行官Jim Blome表示,这种油“正在使用和被食用”。这家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公司希望这一声明能鼓励食品行业对基因编辑油产生兴趣,因为,据说这种油不含反式脂肪,保质期更长。供应这种油,无疑表明基因编辑有潜力在转基因食品(GMOs)被口诛笔伐的情况下,迂回改变食物。并且,该公司还在探索其他基因编辑作物:包括非褐色的蘑菇、纤维含量更高的小麦、产量更好的西红柿、耐除草剂的菜籽油和在生长过程中不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水稻。与传统转基因食品不同的是,基因编辑可以让科学家通过剪断或添加特定基因来改变植物性状。包括Calyxt在内的初创公司表示,他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18

  • 浙江大学加入默克CRISPR核心合作伙伴项目

    中国杭州,2019年3月14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今日宣布和浙江大学建立CRISPR核心合作伙伴关系,浙江大学还将首次在国内引进默克CRISPR矩阵型全基因组文库来发现基因与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相关性。该文库的特点是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且能满足高内涵的基因筛选。“我们的CRISPR核心合作伙伴项目为一流科研机构的顶尖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集默克的专业技术支持、业界享有盛誉的专家网络、生命科学行业最丰富的知识产权库以及最新的CRISPR技术于一身的强大平台,来积极推动符合伦理道德的相关科学探索。” 默克执行董事会成员兼生命科学业务首席执行官吴博达(Udit Batra)表示。“默克在生物研究和医学领域

    来源:默克中国

    时间:2019-03-15

  • Nature新闻:张锋等18位科学家提出暂停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

    生物通报道:在3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来自7国,18名科学家和伦理学家呼吁暂停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这些科学家包括Broad研究所Eric S. Lander,张锋,马普研究院Emmanuelle Charpentier,以及国内的邵峰研究员,李劲松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邱仁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魏文胜等人。这些科学家呼吁建立共同框架,各国同意不批准任何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除非满足某些条件。但他们也强调这并不是指永久禁令。同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发表了一项最新声明,表示支持全球范围内暂停生殖系基因编辑的临床应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14

  • 点亮基因组——基于CRISPR/Cas9的新方法

    自从2012年CRISPR/Cas9(通常被称为基因组编辑工具)问世以来,该系统在科学界一直受到关注,许多科学家发现了它的不同应用。来自Leibniz研究所植物遗传学和作物植物研究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一种新型RNA引导核酸内切酶原位标记(RNA-guided endonuclease - in situ labelling-tool,RGEN-ISL)工具,从而无需变性DNA,在染色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对样品的结构进行研究。此外,RGEN-ISL可以与蛋白质检测方法相结合,允许标记过程的实时可视化。RGEN-ISL虽然是基于植物基因组开发的,但在所有生物体中都可以使用,将成为染色体生物学领域一

    来源:

    时间:2019-03-12

  • 中国卫生部发布了限制人类使用基因编辑的法规草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委员会)起草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并于2月26日起征求社会意见。条例草案指出,任何类型的细胞(包括胚胎)中的基因编辑都需要委员会的批准,其他高风险的生物医学程序也是如此。这项规定是为了回应贺建奎在2018年11月下旬声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改变胚胎基因组(这一过程被称为“种系编辑”),制造了CCR5基因缺陷(其声称对艾滋病毒具有抵抗力)的胚胎,然后把胚胎植入女性体内,娩出婴儿。有消息称双胞胎女孩是因实验而生,这一消息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贺建奎滥用一种危险且未经证实的技术的强烈抗议。有关拟议处罚委员会的拟议条例包括对未经批准使用

    来源:

    时间:2019-03-11

  • CRISPR迈入临床前奏:科学家找到了提高CRISPR效率的方法

    红色标记的肌营养不良蛋白:治疗前(左);治疗后德州西南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单切割基因编辑技术编辑小鼠和人类细胞,以纠正DMD常见突变。在测试这项技术的同时,科学家们发现,调整CRISPR基因编辑成分的剂量可以显著改善被编辑基因产生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的数量。进一步发现了根据被编辑DNA调整的最优组分比例。“当我们在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的缺陷部位测试CRISPR时,配方对结果优化可能非常重要,”文章作者Eric Olson博士说。“这一新见解将指导CRISPR作为DMD等疾病的治疗策略。”意外发现研究人员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需要两种成分:切割DNA的Cas9酶和引导Cas9酶进入待编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11

  • 胚胎中不停流窜的指挥信号蛋白

    一种被称为WNT的蛋白信号通路及其相互作用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具动态性,因为不同细胞类型对相同信号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很早之前,研究人员就已经知道,在细胞膜上传递信息的WNT是生物体早期发育的核心,并有助于成人细胞稳定。莱斯大学的生物学家Aryeh Warmflash和研究生Joseph Massey最近刚刚在PNAS杂志报道,胞外WNT信号通过触发细胞核内影响基因表达的β连环蛋白(beta-catenin)帮助指导细胞分化。Aryeh Warmflash(右)和Joseph Massey他们发现,WNT通路不仅监听着更广泛的触发器信号,而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影响新细胞类型,这些新细胞有着自己“解读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05

  • 继CRISPR编辑婴儿事件后 新条例出台:
    基因编辑被列为高风险生物医学技术

    生物通报道: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起草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社会意见(截止时间为3月27日),其中涉及基因编辑,基因转移或基因调控的临床研究被视为高风险生物医学技术,需要由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批。继去年CRISPR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医学新技术研究中的安全和伦理问题引发了社会关注,为此相关部门制定了更严格的指导方针。例如《条例》规定,医务人员违规开展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终生不得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这些条例要求将涉及基因编辑和其他相关生物医学技术的临床试验进行归类,分为高风险或低风险,要求在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3-01

  • 定制植物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这是一种可以跨物种工作的普遍机制,”MIT化学工程教授Michael Strano说。Strano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Nam-Hai Chua是这篇2月25日出版的Nature Nanotechnology文章的通讯作者。文章一作是MIT前博士后研究员Seon-Yeong Kwak和MIT研究生Tedrick Thomas Salim Lew。“这是叶绿体转化的重要一步,这项技术可用于快速筛选多种植物叶绿体表达候选基因,”Chua说。靶向叶绿体几年前,Strano和同事们发现,通过调整纳米颗粒大小和电荷,可以设计出穿透植物细胞膜的纳米颗粒,这种机制被称为脂质交换包膜渗透(LEEP),通过将含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2-28

  • 一次解决两个问题,北大学者Nature子刊发明控制基因编辑体系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 来自于微生物的II型规律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系统(Type II CRISPR)自从2012年被改造为基因编辑工具后,带来了生物学研究、疾病治疗以及农作物育种等方面的一系列革命性进展,并有望在未来持续改变世界。然而,难以实现特异细胞的精准调控限制了CRISPR基因编辑体系的应用。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碱基的核糖核酸分子,广泛表达于植物,动物以及病毒中。其表达谱呈现细胞特异性,即特定细胞一般会高表达某一个或几个miRNA,例如,心脏细胞高表达miR-1,而肝脏细胞高表达miR-122,不同的癌症组织也会表达不同的miRNA。因此,特定miRNA的表达可以用作指征细胞发育或疾病状态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9-02-27

  • 给年龄“踩刹车”:Salk研究所开发基因疗法延缓哺乳动物衰老

    时间,是导致许多身体衰弱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包括心脏病、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这使得抗衰老疗法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现在,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基因疗法来帮助减缓衰老过程。该结果发表在2月18日的Nature Medicine杂志,强调了一种新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方法,并在患有早衰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的小鼠模型身上得到了证实。这项研究涉及加速衰老的分子途径,以及如何通过基因治疗减少毒性蛋白质。左起前排Reyna Hernandez-Benitez、Hsin-Kai Liao后排  Pradeep

    来源:

    时间:2019-02-26


页次:56/121  共2405篇文章  
分页:[<<][51][52][53][54][55][56][57][58][59][60][>>][首页][尾页]

2025年0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