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推动我国空间信息体系创新发展
图1 空间信息网络扩展时变图模型 2023年3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实施结束。该重大研究计划于2014年1月启动,2021年底资助项目结题,累计资助培育项目53项、重点支持项目25项、集成项目10项、战略研究项目8项,共计资助96项,涉及信息、数理、地学等科学部相关领域和方向,资助经费2.2亿元。 空间信息网络是以天基平台(高、中、低轨卫星或星座)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5-07
-
冷冻结构光照明与电镜关联成像新技术
面向原位结构解析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cryo-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原位高分辨率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关键技术。但受限于电子束穿透能力,需要先利用聚焦离子束(cryo-FIB)将细胞和组织样品减薄成200纳米左右的薄片后才能进行cryo-ET数据采集。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可以为cryo-FIB精准制备包含特定目标结构的冷冻含水切片提供荧光定位指导,但是冷冻荧光显微镜的光学分辨能力以及光镜、电镜图像的对齐精度是制约冷冻光电关联实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瓶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生物成像中心一直致力于开发新型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在前期自主研发的冷冻光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5-05
-
苏州医工所高欣团队联合湘雅医院提出智能化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快速诊断方法
据统计,2020年全球有超过308,102例新病例被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导致约251,329例癌症相关死亡。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生殖细胞瘤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但治疗方式和预后存在极大差异。生殖细胞瘤具有高度的放射敏感性,全脑放射治疗加肿瘤靶区的高剂量照射被视为标准治疗方式。而对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临床采取最大范围的手术切除,并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进行适当的术后放射治疗或者化疗。误诊将导致生殖细胞瘤接受不必要的切除,可能破坏不同神经功能和颅脑切除范围之间的平衡,同时也可能导致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切除不足,增加复发风险。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
来源: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时间:2023-05-05
-
1型糖尿病治疗的潜在突破
图片:Omid Veiseh是莱斯大学生物工程助理教授和德克萨斯癌症预防与研究所的学者。图片来源:Gustavo Raskoksy/Rice University对于全球超过7亿的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让宿主免疫系统耐受植入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可能会改变他们的生活。莱斯大学生物工程师Omid Veiseh和合作者发现了新的生物材料配方,可以帮助翻开1型糖尿病治疗的一页,为更可持续、长期、自我调节的治疗方法打开大门。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开发了一种新的筛选技术,该技术涉及在将它们植入活体受试者之前,用独特的“条形码”标记数百种生物材料配方。根
-
“绿色”一锅出提取头发化合物的方法:可用来制作绷带和防晒霜
发型设计是一种强有力的自我表达方式,无论是引人注目的高髻、复杂的辫子还是疯狂的颜色。除了反映我们的个性外,这些发丝所含的化合物有一天可能会出现在绷带、防晒霜或其他产品中。在ACS Omega杂志上发表报告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一种简单的绿色工艺,可以从人类头发中提取角蛋白和黑色素,而不会产生刺激性化学物质或过度浪费。头发是由蛋白质细丝组成的,由许多不同的层和成分组成。它的结构来自于角蛋白,这种蛋白也存在于指甲、角和羽毛中。它的颜色是由黑色素提供的,黑色素是一组色素分子,也存在于皮肤和眼睛中。此外,黑色素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以帮助阻挡紫外线。这些特性使化合物适合生物医学应用;然而,由于大多数被丢弃的
-
Nat Chem | 上海药物所发展时空可分辨全局性解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新方法
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精确解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能够揭示二者相互识别机制和动态变化,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基因的调控机制至关重要。虽然已有的研究方法在表征高亲和力的DNA-蛋白质(尤其是转录因子)的识别和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生物体系中低丰度的蛋白质,以及动态、微弱的蛋白质-DNA复合物的分析仍极具挑战。 为了实现时空动态的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全景解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小华课题组和谭敏佳课题组合作,在前期开发的光诱导PANAC光点击化学的基础上(Nat. Commun. 2020, 11, 5472;Chem 201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4-29
-
Nature Biotech发表蛋白质组深度测序的新方法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近日开发出一种新的蛋白质组深度测序方法。它利用鸟枪法蛋白质组学检测人类蛋白质组中的蛋白异构体,生成了一份综合的人类蛋白质多样性目录。这篇题为“Global detection of human variants and isoforms by deep proteome sequencing”的文章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作者在文中写道:“如今,这份资源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直接研究等位基因特异性的表达,并解决基因突变如何影响蛋白质表达和稳定性的问题。”传统的鸟枪法蛋白质组学实验
-
微生物所研究团队合作研发多抗原猴痘mRNA疫苗技术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研究团队和方敏研究团队合作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杂志发表论文,研究开发了含有多个抗原的猴痘mRNA疫苗,同时优化了多抗原mRNA疫苗制备流程。 为评价猴痘病毒不同抗原的免疫原性,研究人员将不同抗原分别制备成mRNA疫苗并免疫小鼠。结果表明,只有M1抗原诱导出了高滴度的中和抗体。研究进一步分析了M1诱导的抗体库组成,结果显示靶向M1的抗体高度富集,并结合相同的表位。如果单独使用M1作为抗原将面临逃逸突变的风险,从而使疫苗失效。因此,研究人员针对猴痘开发了编码4种抗原(M1、A29、B6、A35)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4-27
-
这种复杂癌症靶向治疗有了一个新突破口
肉瘤是在骨骼、肌肉或脂肪组织中发现的癌症肿瘤。主要有两种类型:骨肉瘤和软组织肉瘤(肌肉、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膜)。在丹麦,每年约有45人被诊断为骨肉瘤,220人被诊断为软组织肉瘤。被诊断为骨肉瘤的成年人的5年生存率为60%,而被诊断为骨肉瘤的成年人的5年生存率为50% - 70%。尽管相对罕见,仅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但肉瘤以其复杂性和治疗方面的挑战性而闻名。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可能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最严重的肉瘤患者。“我们已经了解到,癌细胞高表达cep135蛋白的肉瘤患者病情更糟。但是抑制一种叫做plk1的基因也会抑制肉瘤细胞的生长,这表明我们可以针对最严重的肉瘤
来源:Cell Death & Disease
时间:2023-04-26
-
PNAS:一种快速、廉价、简单的方法检测抗生素耐药性
a .进行基于光学纳米运动检测的抗生素药敏试验的设置:一个低成本的光学显微镜和一部手机就足够了。B.大肠杆菌的光学图像。C.与B相同的视场,用假颜色突出细菌位移,红色表示高振幅运动,蓝色表示无位移。资料来源:Ines Villalba (EPFL)EPFL的Sandor Kasas博士说:“我们在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技术,使我们能够在2-4小时内获得抗生素谱,而不是目前最常见的细菌需要24小时,结核病需要一个月。”“我们的技术不仅更快,而且比现有的所有技术都更简单、更便宜。”当细菌发展出一种能力来击败设计用来杀死它们的药物时,就会产生抗
-
新的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生物钟,改善睡眠和健康决策
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体内生物钟的时间,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健康决定,包括什么时候睡觉,睡多久。这项由萨里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使用机器学习程序分析血液中的代谢物,以预测我们体内昼夜节律系统的时间。迄今为止,确定昼夜节律系统时间的标准方法是测量我们自然褪黑激素节律的时间,特别是当我们开始产生褪黑激素时,即昏暗的褪黑激素发作(DLMO)。这项研究的合著者、萨里大学的黛布拉·斯基恩教授说:“在从参与者身上采集了两份血液样本后,我们的方法能够预测个体的DLMO,其准确性与以前更具侵入性的估计方法相当或更好。”研究小组收集了24个人(12名男性和12名女性)的血液样本。所有的参
-
表观遗传最新突破:构建胚胎m6A图谱,了解关键RNA修饰
RNA,特别是mRNA,最近作为COVID-19疫苗的主要成分受到了一些宣传。它在生物体中的典型工作是将细胞核内DNA编码的遗传物质带入细胞内部,在那里它被转化为蛋白质,在体内执行不同的功能。然而,在这发生之前,RNA被修饰以使其更稳定和成熟。动物细胞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RNA修饰之一被称为n6 -甲基腺苷,或m6A。在过去的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m6A的修饰具有多种功能,从细胞的编程到胚胎的发育。计算医学领域研究人员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描述转录组——细胞中所有RNA读数的总和——包括像m6A这样的修饰。有了这个读数,科学家就能知道细胞中基因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最终命运。
-
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研究细胞外RNA (exRNA)的新方法
由贝勒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细胞外RNA通信联盟、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的Bogdan Mateescu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强大资源来研究细胞外RNA (exRNA),这是一种细胞间通信的新形式。该研究发表在《细胞基因组学》杂志上,为研究在健康和患病环境下体液中发现的exRNA及其载体蛋白如何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有可能提供一种准确实施早期检测和监测疾病过程的方法。贝勒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Aleksandar Milosavljevic说,“核糖核酸或RNA是存在于所有活细胞内的一种遗传物质。众所周知,它主要是作为一种信使,携带DNA中编码的指令来合成蛋白质
-
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突破?普通安眠药降低疾病蛋白水平
睡眠障碍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征兆。许多最终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氏症的人,在出现记忆力丧失和思维混乱等认知问题之前,就开始出现跌倒和睡眠困难的症状。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阿尔茨海默病涉及到大脑的变化,扰乱睡眠,而睡眠不足会加速大脑的有害变化。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FDA批准的失眠药物suvorexant可能会减少大脑中关键的阿尔茨海默氏症蛋白质。服用高剂量药物的参与者淀粉样蛋白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水平显著下降。然而,这项研究只是一项小规模的概念验证研究,需要更多的工作来证实睡眠药物在预防或减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方面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将检验食欲素抑制剂对痴呆高风险人群的长期影响。
来源:Annals of Neurology.
时间:2023-04-25
-
上海交大突破极端尺度薄膜结构失稳模态解耦调控难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张文明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狄增峰团队合作研究,在Cell姊妹刊Matter (IF=19.967)的Understanding版块上发表了题为“Deterministically self-assembled 2D materials and electronics”的研究论文,构建了一种石墨烯/IML/PDMS三层结构新体系,提出了基于界面应力工程的表面失稳模态跨尺度动力学调控方法,突破了二维纳米薄膜结构多模态表面失稳的解耦难题,实验实现了单原子层等极端尺度器件结构确定性动力失稳态,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确定性失稳模态的新型自组装电子器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3-04-24
-
研究人员开发了检测癌症生物标志物的新方法
图片:Hedi Mattoussi, FSU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来源: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当医生检查疑似癌症病例时,他们会求助于生物标志物测试来帮助诊断。有了测试系统和患者样本,医生可以调查潜在的线索,缩小他们的罪魁祸首名单,为患者提供精确、有效的治疗。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化学家领导的一个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用于检测与几种癌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他们的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FSU化学与生物化学系教授Hedi Mattoussi说:“更好的检测癌症的工具意味着对患者更有效的治疗。”“我们在这项研究中的目标是建立一种生物
-
真菌生物技术回顾与展望
真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长期以来一直被用来改善人类的生活。虽然对这些生物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但一篇新的综述论文表明,它们独特的基因组可以用来在生物技术行业取得进展。真菌的进步已经在各种工业和家庭环境中带来了突破,最显著的是通过开发新药(如青霉素或洛伐他汀)作为对病原体的生物控制,以及在社会中用于发酵某些食物和饮料。例如,生物技术和真菌学的结合可以刺激生物信息学工具和可持续生物材料的发展,比如预测真菌学模式的机器学习算法,或者真菌电池的创造。此外,由于真菌是如此普遍,有前途的生物技术可能会大规模生产。最近,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突破,多亏了HBO的热门改编剧《最后生还者》,真
来源:Frontiers in Fungal Biology
时间:2023-04-24
-
一种冷冻电子断层成像生物组织样品制备技术
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cryoET)是一项正在快速发展且极具潜力的冷冻电镜技术。相对于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无需经过蛋白纯化流程,便可以研究生理状态或病理下的生物大分子的原位结构。聚焦离子束切割技术(cryoFIB)是目前用于制备生物样品最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由于生物组织体积大,相应的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样品制备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包括效率低、样品易碎和定位困难等,极大地限制了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技术在生物组织样品上的应用。2023年4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课题组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尤红课题组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论
-
Nature Immunology确定了新的肺癌免疫肿瘤治疗方法
绿色表示肿瘤细胞,TREM2巨噬细胞(红色)大量浸润并占据肺癌病变。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临床前研究中证明了一种治疗最常见肺癌的潜在新治疗方法。该策略包括抑制免疫系统分子TREM2,同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所谓的免疫系统保护器)。该研究发表在4月20日的《自然免疫学》在线期刊上[DOI: 10.1038/s41590-023-01475-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0-023-01475-4。“我们的研究表明,表达TREM2分子的巨噬细胞驱动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的效应免疫细胞
-
亚热带生态所主持完成的“湖南省农业环境定位监测技术规范”通过专家评审
4月19日,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李裕元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湖南省农业环境定位监测技术规范》进行了审查,经过质询和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规程通过评审。 据悉,《湖南省农业环境定位监测技术规范》的制订,主要基于中科院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起始于2010年的流域环境长期定位监测与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从2015年开始部署的全省农业产业环境定位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基础,经过系统研究、总结和凝练后形成初稿,以后又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函评、会评、咨询、现场考察,经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评审稿。该规程主要规定了农业环境定位监测、小流域面源污染监测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效果监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3-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