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研究用新技术增加流感疫苗生产以满足需要
[AD340X300]新华网华盛顿2月12日电(记者毛磊)美国政府卫生官员12日在国会众议院流感问题听证会上表示,现有的流感疫苗生产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可能不足以应付大规模流感暴发,美国有关部门为此正在积极研究利用新技术来增加流感疫苗生产。流感疫苗生产目前采用的是40多年前就已成型的技术,需要将流感病毒毒株种入经过严格筛选的鸡蛋内进行孵化培养。这种技术可靠性较高,但生产周期长,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时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格贝尔丁女士12日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如果出现流感大规模暴发,美国国内的流感疫苗需求量(目前约为八九千万支)很可能猛升至2.8亿支至5.75亿支,而且这些疫苗需要在四五个月
-
治疗帕金森氏症新方法:氦氖激光疗法效果好
[AD340X300]莫斯科2月11日电 俄罗斯医学科学院神经学研究所在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中有了新的突破。科研人员利用氦氖激光治疗方法使帕金森氏综合症患者的关键生物酶活性接近了正常人水准,从而提高了治疗该病的效果。 据统计,全球每10万人中就有170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帕金森氏综合症。帕金森氏综合症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该病导致了患者神经介质的代谢被破坏,也就是说,那些负责二羟苯丙氨酸生物化学转化的酶受到了损坏。身体中的这些酶被破坏,将伴随着神经细胞的氧化。以前,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经常使用二羟苯丙氨酸,但服用二羟苯丙氨酸加速了氧
-
英用X射线技术绘制出角膜蛋白质结构图
[AD340X300]英国科学家日前绘制出第一幅角膜蛋白质结构图,为改进眼科手术和理解术后并发症提供了新的证据。 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承担眼球聚光任务的三分之二。这一仅有0.5毫米厚的薄层实际由200多层蛋白质组成。组成蛋白质层的胶原质则形成一个个纤维状的小条。此前,人们对这些胶原质条的排列方向并不了解,从而造成一些需要切开角膜的眼科手术破坏了蛋白质结构,留下暂时或永久性疤痕,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1日报道,为解决这个问题,
-
丹麦科学家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扫雷植物
[AD340X300] 丹麦“阿雷莎”(Aresa)公司的科研人员在哥本哈根大学教授卡斯滕·迈尔的指导下研制出一种转基因水芹,这种植物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指示埋在其周围泥土里的地雷。利用这种方法排雷,或许可以为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做出积极贡献。 此种转基因水芹对泥土中地雷释放出的二氧化氮气体非常敏感,只要在有这种气体的地方生长3到5星期,它的叶子颜色就会由绿变红。不过,研究小组还不知道这种植物到底对二氧化氮有多敏感。所以也不清楚要多少气体才能使它由绿变红。 他们希望这个技术可以通过野外试验。一旦它获得成功,将大大加快扫雷的进程。目前,运用最常用的探雷技术,一个
-
美国制药巨头面临改革和技术压力
[AD340X300]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9日电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期以来美国大型制药公司处于非常痛苦的境地。在保持了20年两位数的收入增长率后,它们正被政策和技术压力以及非专利药物制造商的竞争所困扰,研发活动举步维艰。 在研究阶段,美国制药公司开发产品更加困难,成本更加昂贵。虽然基因学的兴起增大了开发新药种的可能性,但是也使开发工作更加复杂化。半数药物到了临床试验的最后阶段半途而废。 此外,药物到了上市的时候一般只剩下8-10年的专利保护期
-
研究首次发现“试管小鼠”行为异常,生殖技术安全性受质疑
[AD340X300][生物通讯]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等可能并不象一度认为的那样安全。一篇颇具争议的新研究首次发现培养皿中培养的小鼠成年后行为出现异常。人类操纵人类胚胎愿望的实现使医生获得了多种强有力的工具,--从已成为常规生殖技术的体外受精到时下热门的干细胞疗法。所有这些技术都需要胚胎在人体外培养。只有约20%的培养胚胎最终能够存活,而延长在培养基中的停留时间有助于清除异常。这一步被认为对发育没有长期影响。为检验这一假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细胞生物学家Richard Schultz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将受精两天后的胚胎植入一只小鼠。随后又将另一在培养皿中又培养了3天的胚胎植入到这只小鼠的子宫中。
-
香港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预防胃癌新方法
[AD340X30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相关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预防胃癌。这是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经过长达7年半的随机对照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此一成果被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期刊》所登载。该课题领导者、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林兆鑫及王振宇教授在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自1994年7月起,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开始了全球首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方法是在胃癌高发地区的福建省选取1630名患有慢性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其中一组817人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另外一组813人则服用安慰剂治疗。经过7年半的跟踪比对,前一组有7人转化胃
-
在沉寂数年后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开始重现生机
[AD340X300]据新华社讯统计显示,从2001年初到2002年底,美国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总市值缩水达1700亿美元。就在2003年年初,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仍然被愁云笼罩。2003年第一季度结束时,纳斯达克生物技术综合指数比2 000年最高值下挫达60%。但进入第二季度,股票指数、风险投资、 IPO齐上扬,政策改革、新药开发、企业重组助发展,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显露出明显的复苏迹象。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在沉寂数年后,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已开始重现生机。 展望2004年,业界分析人士大多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他们认为,FDA 简化新
-
日本开发神经回路制作技术
[AD340X300]据新华社东京1月12日电 东京大学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神经回路的基本制作技术,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大脑记忆、思考等功能的原理。 新技术是由东京大学副教授安田贤二等人开发的。研究人员先在玻璃板上涂上一层胶原质和琼脂,琼脂层上开有两个小洞,小洞间凿一条连接两个洞的横沟,再将神经细胞放入两个小洞中。为传导神经冲动,神经细胞突起会沿着横沟向相邻的神经细胞延伸,通过突触连接传导神经冲动,形成带有方向性的信息传递通路。安田在显微镜下成功制作出3个神经细胞按三角形连接的神经回路,并确认该回路能按一定方向传导神经
-
台湾专家全球首次用转基因技术制凝血因子
[AD340X300]台湾科学家12日在台北宣布,他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全球首次在猪和羊等动物身上产制出人类凝血因子,这项科技成果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台湾大学畜产学系教授郑登贵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转基因技术从猪和羊等动物身上,产制出带有人类凝血的“第八”及“第九”因子;由于这两种因子分别是用以维持A型及B型白血病患者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蛋白质,因此,这项成果在实现量产后,将造福白血病患者。 据专家介绍,目前第八及第九凝血因子是由人类的血液萃取
-
瑞典治疗Ⅰ型糖尿病获得突破 分泌胰岛素细胞移植存活率达80%
[AD340X300]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月10日电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医院的一个科研组在对Ⅰ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他们开发的新方法使通过移植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治疗Ⅰ型糖尿病具有现实操作意义。 10日的《瑞典日报》以头条新闻的形式报道了这一事件。报道说,新方法可以使70%-80%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在移植后得以存活。这些细胞将被固定在患者的肝脏内按身体的需求分泌胰岛素。由此病人不再需要长达一生的治疗,并免除了随时可能暴发并发症的苦恼。
-
谁能给酶分子拍摄实况录像 以色列称已获突破
[AD340X300]特拉维夫1月6日电 时至今日,科学家研究微小的物体,主要是通过超级显微镜来观看这些物体的静止画面。这就像通过观看一张汽车照片来了解驾驶情况一样,缺少动感和全面性。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结构生物学系的科学家最近发明出一种新方法,可以真实地观看酶分子工作时的实况录像。并且,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录像片段,人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分子中单个原子的活动情况。 为了拍到酶分子真实活动的胶片,研究人员在非常小的尺度上采用了一种类似于连续摄影的摄影技术。再利用先进的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出每一阶段酶分子的精确布局,逐字逐
-
日本东京大学开发出心脏跳动模拟技术
[AD340X300]日本东京大学和国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最近联合开发出心脏跳动模拟技术,对查明心律不齐和心肌梗塞病因大有帮助。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心脏跳动由心肌细胞变化来决定。但心肌细胞数量很大,仅构成与大动脉相连的左心室的心肌细胞就有约1000万个,因而如何把各个细胞的作用反映到心脏跳动上,计算量相当大。 为减小计算量,研究人员假定细胞有规则排列,并把心脏左心室用网状表示,细胞在每个网眼内进行相同运动。然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把50至6
-
美华裔学者丁胜研究干细胞获重大突破
[AD340X300]由年仅28岁的华裔学者丁胜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组合成功一种化学物质,可令正常的肌肉细胞逆向分化,变成干细胞。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即将出版的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ACS)上,并引起美国主流媒体广泛关注。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干细胞研究是目前生物研究的重大尖端课题。因为人体的组织、器官均由干细胞生成,合理运用干细胞,可修复、替换人体器官,治疗多种疾病,拯救无数生命。从干细胞分化成其它细胞的过程,通常称为正向分化。然而,要得到生成其它细胞能力最强的胚胎干细胞,技术上有一定难度。而从人体胚胎中得到干细胞,则涉及一系列法律、道德问题。今年5月,刚获博士学位,就被著名的斯克利
-
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重现生机
[AD340X300]新华社信息华盛顿12月23日电(记者毛磊)2000年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绘成之后,美国生物技术产业曾经享受过一段大红大紫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基因组学泡沫”很快破碎,美国经济整体的衰退、英克隆(ImClone)等生物技术公司爆出的丑闻,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的反应迟缓等,导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在过去几年中一直萎靡不振。 统计显示,从2001年初到2002年底,美国上市的生物技术公司总市值缩水达1700亿美元。就在2003年年初,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仍然被愁云笼罩。今年第一季度结束时,纳斯达克生物技术综合
-
小核糖核酸推动基因治疗大突破
[AD340X300]近日,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2003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其中“小核糖核酸如何协调细胞习性研究”再次人选。这是继2001年和2002年后,小核糖核酸(小RNA)相关科研进展连续第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项目。这个论名气不及基因组,讲影响不如干细胞,说热度比不上克隆人的“小RNA”究竟是什么?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有何意义?日前,记者采访了刚刚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归来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徐根兴教授,请他介绍这一代表医学前沿领域新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植物细胞到RNA干涉徐教授说,生物体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通常是双链的,而RN
-
DNA指纹技术追踪毒品来源
[AD340X300][生物通讯]美国法医科学家正将DNA指纹技术用于大麻植物。他们称这项技术正用于创建不同大脑植物的DNA特征数据库,可以帮助跟踪任何大麻样品的来源。“这个数据库将所有人都集中到了一起:使用者、供应者、种植者。”数据库创建人、康涅狄格州法医科学实验室的Heather Miller Coyle称。“证明不只是一个人携带了一小袋大麻,而是衣裙人,这就是我们建这个数据库的真正意图。”英国科学家已经发明出根据检查大麻叶绿体独有的DNA检测极小量大麻踪迹的方法。但这种采取人类DNA指纹鉴定同样的原理发明的DNA特征筛查方法可以区分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大麻植物。在康涅狄格州一个等待宣判的案例
-
英特尔将利用尖端半导体技术研究癌症检测产品
[AD340X300]世界最大的电脑芯片制造商、美国英特尔公司已开始利用其尖端的半导体芯片技术,大力研制高精度癌症检测产品。 据报道,英特尔公司与美国著名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合作,正在西雅图研制一个用于检测恶性肿瘤分子的分析仪。这个名为“英特尔拉曼生物分析系统”的仪器,采用了英特尔的激光光谱技术、纳米技术和电脑分析技术。目前,英特尔在生产半导体芯片时已在利用这些尖端技术测定微量物质的化学成分。 这一分析系统在进行癌症诊断时,先用激光照射
-
港研究人员破解精神分裂症遗传基因取得新突破
[AD340X300]香港科技大学16日在此间宣布,科大的研究人员破译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1个基因,为寻求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开拓了广阔前景。 由香港科大生物化学系副教授薛红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与精神分裂症紧密联系的基因内由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倍型体。单倍型体即DNA序列的个体遗传信息差异,其序列可能与个别疾病的产生构成直接关系。薛红介绍说,在尚未界定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以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一旦鉴定其基因,可采取更为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 &nb
-
癌症研究的基因突破
[AD340X300]在专家眼里,乳腺癌的一个神秘之处是:为何引发遗传性癌症的基因突变对那些非家族性癌症不起作用?科学家们现在认为,部分答案在于一种新近被识别出来的蛋白质。这项发现标志着对阐明某些癌症机理的所谓“BRCA途径”进行的剖析工作取得了初步进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人员识别出两个使女性易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基因。这两个突变基因名为BRCA1和BRCA2,遗传这两个基因会增加罹患癌症的危险性,然而它们看来对非遗传性癌症的作用并不显著。科学家很想弄清,如果突变BRCA基因能够使天生具有此类基因的女性患上癌症,为何它们并非对每例乳腺癌和卵巢癌都起作用?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癌症生物学家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