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疯牛病、SARS等重大疫原快速检测技术在京问世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一日电(沈嘉董敬民)北京检验检疫局今日宣布,由其主持的一项可实现疯牛病、SARS冠状病毒、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快速检测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课题已通过中国科技部专家组验收。 据介绍,该项“出入境检疫重大疫原快速检测技术和预警体系”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研制出了疯牛病诊断用抗原、抗体;建立了压电生物芯片疯牛病快速检测技术及疯牛病预警体系;克隆了SARS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基因;建立了SARS冠状病毒RNA磁性捕获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PCR技术。 同时,该课题研究建立了炭疽杆菌的实时定量PCR快速诊断体系以及霍乱弧菌的实时定量PCR快速分型及定量检测方法等。 其
-
颇尔公司上海会议提出加快疫苗生产方法
生物通报道:目前禽流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的重视,各个政府和制药商都面临着对疫苗巨大需求的压力。根据公共卫生专家预测,一旦爆发疫情目前疫苗的生产能力和反应的时间都是不足够的。病毒疫苗的开发流程是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控制的,其开发时间可以长达8-12年,耗资大约3-8亿美元。在上海举行的第10届中国国际药物产业展示会上,颇尔公司展示了一种纯化大分子载体,如:禽流感疫苗的一次性、可升级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生产商加快流程,并且克服在疫苗开发中所遇到的特有挑战(生物通记者 谢菲)。相关新闻链接:颇尔公司新Cascada实验室纯水系统进入实验室纯水系统市场颇尔设备在脐带血干细胞实验中成功应用
-
生物信息学新方法帮助辨认癌症基因融合
生物通报道:利用一种新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来自密歇根大学医学院(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edical School)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前列腺癌症患者都携带了一种特殊的基因融合现象,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本期的Science上。基因融合现象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发生位置错乱和融合的现象,这种情况在血液癌症中出现的比固体肿瘤(solid tumors)中多。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Arul Chinnaiyan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在他们分析的前列腺肿瘤样品中有超过75%的样品的TMPRSS22基因与2个ETS家族转录因子(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ERG和ETV1基因在染色体上
-
取长补短:美两生物公司交换芯片材料和技术
生物通报道:Pierce生物技术公司(Pierce Biotechnology)是Fisher生物科学(Fisher Biosciences)的一个部分。近日,Pierce公司宣布将会为GenTel Biosurfaces公司提供薄膜硝化纤维片,而且得到许可使用Gentel的技术来开发自己的蛋白质芯片。 GenTel的PATH牌膜片专门为蛋白质芯片使用设计,它比常规的硝化纤维片薄50倍。这种膜片还兼容Pierce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 Pierce将使用GenTel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SearchLight多蛋白分析系统。这些使用了GenTel技术的芯片系统将使研究人员能在一次
-
生物技术:强国未敢小视弱国
“尽管生物科技的进步似乎被浓缩在少数几个工业化国家,但依然有很多因素使发展中国家能有广泛的机会参与新的生物经济。因为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富饶的自然资源,能够通过现代生物科技在医药、农业和畜牧业等方面受益。而大部分的生物科技研发前期投资都出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需要做的是基于自己的优势和需求与国际技术伙伴建立合作关系。生物技术的许多领先科研支出已经被工业化国家承担,发展中国家只需要在适合的科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需要,建立有效的国际技术合作。为此,生物科技能为发展中国家开辟一条有无限可能和机遇的工业之路……”这是马来西亚前任科学、工艺及环境部部长在不久前北京举行“首届国际生物经济高层论坛”上
-
山农大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通过鉴定
昨天,在两个克隆小“姐妹”“阳春”、“立夏”的陪伴下,我省首只克隆山羊“白雪”度过一周岁生日。与此同时,山农大“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顺利通过技术鉴定。据悉,我省在此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中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合理的独立技术体系。 “立夏”是世界首例长期培养(传代20-25次)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到屠宰场山羊卵巢母细胞中育出的克隆山羊;曾开山东自主培育克隆动物之先河的“白雪”,则是世界首例经由卵丘细胞移植到屠宰场山羊卵巢母细胞中而育成的。 在29日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会上,由旭日干、刘守仁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评价该项目在改进和完善山羊体细胞克隆技术研究上有突破和
-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新动向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1、生物技术产业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1)新的生物技术公司不断涌现。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一大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办企业,近几年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如上海2003年新增研发型企业56家,目前中小型科技企业已达120家,年增幅80%以上。目前世界20强制药企业已有5家在上海设立
-
干细胞研究突破:帕金森症病人的真救星
10月31日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最近在细胞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触发胚胎中干细胞成长为人体器官的化学触媒,从而增加了人体部位自行进行修复的可能性,为帕金森氏病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 科学家先前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胚胎中的干细胞具有长成人体其它各类细胞的能力,但是科学家直到现在还未能发找到一个有效的人工方法,以化学混合物去刺激干细胞分裂成为内胚层,内胚层是胚胎中后天长成人体器官的细胞层。 美国的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培育出高浓缩的内胚层培养液,从而证明了胚胎干细胞具有在实验中生成内胚层的能力。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想使用人体胚胎干细胞制成一些产品去治疗某些疾病,如糖尿
-
生物质产业或可成为广西农业突破口
在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数十家客商争着要与广西签订发展燃烧酒精项目。 与外来客商投资巨大热情相比,广西现在以木薯、甘蔗原料生物酒精项目却有点乱。记者去过几家酒精企业,污水横流,臭气冲天。 业内人士呼吁,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广西生物质产业需要政府发挥“有形之手”。 生物质产业应成为广西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 广西农业,糖占到很大比重。广西农民收入的10%来自于糖业,4300万人口中,1800万是蔗农。 对蔗糖业,广西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发展声音。有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广西糖业要逐步退出,有人认为广西糖业是广西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支柱产业,还要做大做强。这些不同声音的存在就是因为广
-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新动向
近年来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 1、生物技术产业进入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1)新的生物技术公司不断涌现。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一大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办企业,近几年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如上海2003年新增研发型企业56家,目前中小型科技企业已达120家,年增幅80%以上。目前世界20强制药企业已有5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机构。又如,天
-
酗酒和治疗痴呆提供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圣路易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类新的药物有可能治疗大脑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的结果公布在Peptides上。研究人员能够开发出反义(antisense)药物来穿过血脑障壁,并足以改变大脑的功能。这对治疗因大脑中特定蛋白质过多或过少而引发的疾病具有深远的影响。反义分子是非常特殊的化合物。现在,研究人员能创造出这种分子来塞入遗传途径并阻止特定的基因产生有毒的蛋白质。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大脑中过量产生β淀粉体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圣路易斯大学先前的研究显示他们能开发出了反义药物来穿过小鼠血脑障壁并降低这种毒性的淀粉体蛋白的水平。William A. Banks还检测了这种反义理论是否能用
-
发明测序提速100倍公司获技术金奖
生物通报道:454生命科学公司于10月25号宣布获得华尔街杂志第二届全球创新技术奖的金奖,同时454生命技术公司也获得医药生物技术类别的奖项。这个奖项是奖给那些在医药、硬件、网络、无线和广播等领域中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公司和机构。华尔街杂志从大概24个国家收到大约750份申请。杂志的编辑通过仔细的筛选,从中选出104份准参选技术。随后通过独立的专家小组评选出获奖者。评奖的选择因素包括一下三点:技术必需比现有的再前进了一个阶段,而不仅仅是现有的一种补充;这种创新的技术必需对其行业造成广泛的影响;申请必需有真实的数据支持,而不仅仅是对潜力的预测。454生命科学公司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发明新型的测序技
-
我国移植猪胰岛攻克I型糖尿病获世界性突破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及其临床科研团队在采用移植猪胰岛攻克I型糖尿病方面取得三项世界性突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开展异种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这是记者今天从在长沙举行的中国(湖南)移植医学暨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国际论坛上获得的好消息。 移植医学被称为21世纪的“医学之颠”。王维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异种胰岛移植的专家之一,他从1996年起步研究,1999年应用于临床。他与湘雅三医院的专家黄祖发、莫朝晖、朱晒红教授等合作,先后为20多名中外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同种和异种胰岛细胞的移植,获得明显治疗效果。专家介绍,王维教授等在采用移植猪胰岛攻克I型糖尿病方面取得
-
干细胞治癌症获新突破
德籍华裔、国际知名再生医学专家林雄斌博士近日在广州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采用自体干细胞治疗心脏病、脑中风等三十多种疾病已获得显著效果;而采用干细胞直接、结合治疗癌症的技术也已获突破。据大公报报道,林雄斌说,传统的胚胎干细胞治疗法、脐带血干细胞在致瘤性(长瘤)、异体移植免疫性排斥反应、组织配型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巨大困难。自体干细胞治疗则没有以上的问题。他在“干细胞之医疗发展临床应用说明会”上发布了“常规治疗为主,干细胞疗法为辅”的最新抗癌医学技术。他表示,对各种癌症患者进行割除癌细胞、化疗、放疗等常规医治,再移植大量的干细胞和免疫细胞进入他们体内,这不仅有助于重建及培养免疫系统,还能追踪并消灭一些
-
Nature封面:DNA三维结构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生物体内天然状态的DNA几乎都以B型DNA存在,B型DNA是右手螺旋结构。在少数情况下DNA还可以以Z型的左手螺旋形式存在。由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河圣哲博士和金璟圭教授及中央大学的金洋均教授组成的联合课题组10月19日宣布,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破译了一条DNA链是如何将右手螺旋B型DNA和左手螺旋Z型DNA连接起来的晶体三维结构。10月20号的Nature杂志以封面故事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 左手螺旋的Z-DNA是于1979年被第一次发现的,当时也是作为Nature封面故事被报道的。在DNA进行转录或其它一些生理过程
-
十一五规划全文发表信息产业列首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根据 人民邮电报 报道: 近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全面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了总体部署。《建议》将信息产业列为首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并在多处提到了“通信、信息、信息产业、信息化”,对信息通信部门下一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
-
英找到培养骨胶原细胞组织新方法
英国科学家最近声称,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将培养骨胶原细胞组织的时间由数天缩短至数分钟。 目前在做皮肤移植手术之前,首先要在实验室建立细胞支架,让细胞自行生长,进而进行组织培育,培育期通常需要一周至十二周。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罗伯特•布朗教授及其同事对能否缩短培育组织的时间开展了研究。研究小组利用骨胶原组织进行培养试验,骨胶原组织是皮肤、骨和踺的一种支持结构。他们利用塑料压缩技术吸出培育物中的水分,培育出骨胶原细胞组织只需要半个多小时。利用该方法培育的组织,不仅比传统的培育方法快得多,而且更结实、更像人体的骨胶原。同时,这种培养速度还意味着,在今后的组织移植
-
盐碱地生态恢复我国脱硫技术获得新突破
编者按 工业脱硫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历经多年研究,近日找到破解的方法。不仅为工业锅炉燃煤烟气污染综合治理找到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方法,而且为我国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开辟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新路,他们的思路和做法值得企业借鉴。 有消息证实,我国脱硫技术已获得新的突破。9月10日,受湖南省环保局的委托,湖南省怀化市环保局主持了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烟气脱硫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评审会。专家认为,该工程采用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和北京汉祥环境生物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制的DS-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和主体设备DS-多相反应器,先进、实用、脱硫效率高。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由怀化市环境保护
-
抢占棉花生物技术制高点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全国常年植棉面积500万公顷左右,约占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13%,最高年份达到694万公顷,占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近20%。 我国主要植棉区农业人口达3亿之多,从事棉纺及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000多万人,纺织品每年出口创汇达500多亿美元,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4。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贸易国,是可左右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占世界的1/4,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0.1%。 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高瞻远瞩,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涉足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如孟山都
-
Lancet:牛皮癣药物重大突破
生物通报道:牛皮癣也叫做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病,皮肤细胞过量产生并积累在皮肤表面形成红色的结痂的斑块,这种斑块会发痒并流血。大约有2%的人患这种病,其中30%的病例被认为是中等到严重程度的。不幸的是,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很有限。由曼彻斯特大学的一名皮肤科专家领导的一个国际性研究组发现用一种叫做Infliximab (商品名Romicade)的新药物能迅速并显著地改善牛皮癣症状。EXPRESS(European Infliximab for Psoriasis Efficacy and Safety Study欧洲Infiliximab治疗牛皮癣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生物通网站注)是一项对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