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学家在纳米抗菌新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
12日,中南大学纳米抗菌材料课题组等单位在湖南省郴州市宣布,一种新型纳米抗菌材料--“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已经研制成功并实现产业化。由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权威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在纳米抗菌新材料工业化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纳米冰箱”“纳米空调”是近些年在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经常出现的新名词。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致力于利用银、钛等金属化合物的独特性能,研究无机抗菌新材料。从早期的简单工业化产品,到微米级、纳米级,到上个世纪末,这些无机抗菌材料在日本
-
细胞融合新技术有望取代传统核移植技术
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人类胚胎干细胞具有对成人体细胞核进行再程序化的能力,这样可望找到一个不使用卵细胞就能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新方法。 根据HWANG等人新近公开的资料,人们要获得基因修饰过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已经变为可能,而且效率也并不低,其方法是将一个含有目标基因背景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外一个已经剔除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这样的操作,就等于把体细胞核的生理时钟重新调回到它的胚胎初始状态,其中的具体机制如何正是目前科学家所渴望了解到的。但是,这一技术是目前有关干细胞论争的核心话题,因为它涉及到对卵细胞进行操作导致了胚泡的破坏。另外,使用人类卵细
-
科技为打造茶品牌提供技术支撑
由杭州市政府主办的“西湖龙井茶质量安全与品牌保护发布会”在杭召开。 与会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发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生在充分肯定近年来杭州市在提高西湖龙井茶质量安全取得的成绩,对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评价,认为西湖龙井茶冲泡的茶汤中农药和铅残留含量,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不同化合物每天允许摄入量(ADI)和国家规定的饮用水中的铅允许标准,西湖龙井茶完全是“放心茶”,大家尽可以享受它的“色翠、香郁、味甘、形美”。 孙远局长代表杭州市科技局就杭州市实施实施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茶叶生产全程安全操作规范与控制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报。杭州市质监局
-
PNAS:增加基因治疗精确和持久性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将基因插入肝脏细胞基因组特定位置的新技术。这些基因被插入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域,因此不会干扰其他基因的功能。一旦插入,这种基因就成了细胞基因组的永久成分。研究人员已经利用这种技术治愈了小鼠的苯丙酮酸尿症(PKU,一种先天性代谢异常)。研究的结果公布在本周的PNAS上。到目前为止,基因疗法主要取决于将基因随机插入细胞基因组的载体。西奈山Savio L. C. Woo博士表示,他们开发的这项技术能够找出只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一些位置出现的一种特殊序列。这些序列出现在基因之间,因此基因插入对细胞中现有的基因不会造成破坏作用。由于这些基因被永久性地插入,因
-
纳米生物技术为禽流感防治带来新契机
生物通报道:来自10月12日NanoBiotech News的消息,美国纳米生物技术公司正在着手研制一种能够预防和治疗禽流感传播的现场检测(on-the-spot)设备。今年禽流感在亚洲地区大面积暴发,引起了不仅亚洲国家,还包括欧美等国在内的警惕,许多研究机构和医药公司对此密切展开的了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研究探讨。来自美国纽约的著名纳米技术公司Advance Nanotech投入大笔资金研制一种便宜的早期禽流感诊断仪器——纳米生物传感器(nanoarray biosensor),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几分钟内获得诊断结果,因此节省了送样品到实验室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诊断效率。当前,纳米与生物科学蓬勃发展
-
结合fMRI和PET的大脑成像技术
生物通报道: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健康系统的临床研究人员最近第一次将fMRI和PET技术结合放射扫描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比较现有各种对脑功能检测进行比较的方法。这种分析可以对那些患有脑部疾病,如:老年痴呆的病人进行更好的诊断和治疗。 这项技术结合了可以捕捉脑部血液流动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和可以观察脑部糖类代谢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通常情况下,脑部的这两项活动是偶联的,但是在
-
科学家找到调控生物形状表达的新方法
利用随机混和的锌指型转录因子库进行筛选,科学家找到了调控特定显性性状表达的靶基因 转录因子在蛋白质家族中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它们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决定细胞的显性特征。利用这种功能,科学家目前已经对这些蛋白质进行工程化改造,从而来调节基因的表达。 锌指型转录因子家族尤其易于修正,因为它们的组成成份包括一些确定的片段,或者是那些与特定DNA序列联结的锌指示剂,因此它们能够筛选出自己所调控的基因。通过对三、四种已知的片段进行组合,就很容易获得一个人工转录因子库。韩国ToolGen公司的Jin-Soo Kim一直
-
一生物公司获得核酸荧光检测技术专利
生物通报道:Nanogen这家先进的诊断试剂公司10月11号宣布其旗下的Epoch Biosciences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编号为No. 6,951,930的“Hybridization-Triggered 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核酸杂交荧光检测)的专利。这一专利内容主要是与latent fluorophore-minor groove binder 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荧光物质与样品杂交),以及荧光real-time分子分析相关。N
-
国家发改委力推生物技术产业化
在12日上午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中国必须在由科技迅猛发展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抓住机遇。生物技术产业,无疑成为国家发改委眼中的“重要机遇”之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生物产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要求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战略性产业予以重点发展。据悉,包括基因、转基因技术、蛋白质工程、克隆技术、酶工程技术等在内的现代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将为缓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团的生物技
-
英国冷冻卵子技术获突破
据英国telegraph网2005年10月11日报道,随着生育治疗技术的突破,妇女可以将卵子冷冻起来,在将来的特定时间受孕,受孕几率和试管受精一样。 科学家在冷冻人类卵子技术领域克服重重困难,已经使怀孕率达到34%,达到英国领先的临床试管受精怀孕率。10月10日专家介绍,这项技术的发展意味着,对于那些想晚些再组建家庭的单身妇女来说,卵子库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研究结果也给那些患有癌症的妇女带来希望,他们既
-
PNAS:预测蛋白质功能的高精度方法
生物通报道:威斯康星-麦迪迅大学的生化学家开发出了一种能使研究人员以空前的高精度测量一个蛋白质中氢键力量的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根据结构信息预测不同蛋白质的功能。研究的结果刊登在近期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生化专家John Markley的这个研究组研究了一种叫做红素氧还蛋白的铁硫蛋白。这种蛋白能够以电子的形式在整个生活系统中传递能量。红素氧还蛋白是许多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样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过程的关键成分。不同的红素氧还蛋白形成不同的序列来尽可能实现以最高效的方式传递电子的目
-
美华裔公司获经费开发DNA条码技术
生物通报道:美国基因组公司(US Genomics)是由华人陈恩浩和他的哥哥陈恩沛共同缔造的。该公司位于波士顿,拥有注册资金2.5亿美元,其资金大多来自朋友、家人和风险投资。最近,这个公司从美国科学基金会那里获得了50万美元经费用于开发一种分子条码技术。美国基因组公司计划利用这项经费开发并商业化它的利用分子条码技术鉴定、定量物质的技术。这种分子条码技术使用DNA来分析复杂的混合物中的大量物质。这个公司在2003年曾获得了Phase II grant,并利用这些经费改进它们的DNA绘制平台和发明这种条码技术。(生物通记者杨遥)相关新闻链接科学家将用DNA条码鉴别地球生命生物学家希望所有形式生命上
-
上阵父子兵 治癌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分别来自加州大学和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一对父子生物研究者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杀死癌症细胞的方法--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并且已经利用这种粒子作为载体用于对付恶性肿瘤细胞中了。这一研究结果公布于the journal of Cancer Letters(可在Sciencedirect.com中检索到)。大多癌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这种蛋白表达得比正常细胞多很多。而通过结合(绑定)有EGFR抗体的金纳米
-
我国研究出用生物技术治理工业废水的转基因植物
从9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五届金属硫蛋白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科学家针对现代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已研究出对土壤和水域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生物技术治理的转基因植物。 据了解,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功的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蓝藻,可分别用于吸附并排除土壤、水域中重金属镉、汞、铅、镍污染,尤其是水稻、人参、中草药、茶叶等多种出口产品的污染和城市工业污水、矿业污水、电镀污水等,使其达到国际出口标准。此外,还可美化城市街道,防止环境再度污染。目前这项成果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工作,可望尽快推广应用。据悉,每
-
芯片技术:定做癌症疗法
生物通报道:研究表明基因芯片技术能够用于确定疾病的个性化疗法,并且能预防乳腺癌患者经历疼痛且无效的治疗。一项公布在Breast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肿瘤组织样本并确定含64个基因的基因群能够用于预测病人在接受乳腺癌辅助治疗后五年内的反应。确定出其乳腺肿瘤中表达这些基因的病人将有助于预测出哪些病人能够从辅助治疗中获益,同时避免一些病人反而因接受这种治疗而起到更糟糕的效果。瑞典Karolinska学院的Jonas Bergh领导的研究组利用DNA芯片分析了159个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特征。在这些样本中,他们确定出38名预后差的病人中的基因标记。剩余的121人则被划入了好
-
制备抗体更快的方法
生物通报道:英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快速制备大量抗体以用于危险细菌研究的新的、更快的技术方法。这项由BBSRC(Biotechnology and Bioliog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资助的研究是研究像链球菌这样能导致致死性血液感染和腐烂疾病的细菌的一个关键突破口。制备研究用的抗体的传统方法速度慢并且费力,是蛋白质组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因为需要花费数月来制备所需抗体)。这项研究则给出了只用数周就能够制备出研究所需抗体的一种潜力巨大的解决方案。抗体对蛋白质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能够特异性地与感兴趣蛋白结合并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计算和追踪活体或离体状
-
蛋白新技术帮助解释血管医疗问题
生物通报道: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生物医药研究人员发现血清淀粉样蛋白P这种血液蛋白的新角色,这将有助于解释各种与心肺绕道手术和血管移植所发生的问题。这一研究发表在10月的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上。由于吸附在材料表面的血液蛋白是展开的,因此可能会被身体辨认而对此装置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且吸附的蛋白也可能会使移植的血管堵塞,或是在肺、肾脏或脑部中形成小凝块。而之前医疗设备表面的血液蛋白分析研究则因为血液中的蛋白过多且量少而受到限制——大约有150种,而且吸附在材料
-
采用新的蛋白标记技术的芯片检测试剂盒
生物通报道:Kreatech生物技术公司最近宣布推出他们第一个用于蛋白研究的双ULS*标记试剂盒。这种双色ULS蛋白标记和荧光检测试剂盒是为了在高含量抗体芯片上分析血清和细胞裂解样品推出的,它是Kreatech公司独有的广泛联结系统(Universal Linkage system, ULS™)标记技术系列的又一新产品,现在利用ULS技术不但可以标记核酸还可以标记蛋白了。*生物通注:核苷酸标记试剂盒革命性的ULS标记技术。无需酶,只需15-30分钟的一步步骤。可普遍用于FISH、CGH及分子生物学。 Kreatech的ULS技术依靠一些
-
分离生物样品中微量蛋白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Ciphergen Biosystems, Inc.和美国红十字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出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它可以减少生物液体蛋白样品在电泳时,不同蛋白聚集起来的现象。这种技术是在一种组合配体珠库基础上形成的,Ciphergen将之称为平衡珠(Equalizer™ Beads)。这项技术发表在今年26期的Electrophoresis杂志上。 这种技术可以选择性的将蛋白吸附到珠子上,以减少血清中不同的蛋白间富集的现象,这样就可以检测到一些含量较低的蛋白。这种方法快速,只需要微升级的样品,对于大范围的生物蛋白
-
近期蛋白质结构研究突破大汇总
生物通报道:在过去的9月中有许多影响因子极高的杂志都刊登了许多对蛋白质结构研究的突破,它们各自采用不同的原理,但目的都是攻克行使生物功能的大分子——蛋白质。目前研究蛋白的手段并不多,其中一些如核磁共振做起来即费时,成功率也不高,因为蛋白晶体非常难以获得。在9月18号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网络版上发表了一篇由来自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UCSD)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新型的开发药物蛋白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形容成是一般的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升级版本。我们知道高级动物对付外来病原体的一大重要方法就是利用抗体与之表面的蛋白结合,使它丧失功能。抗体是一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