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丰原实现我国生物化工行业清洁生产重大突破

    安徽省丰原集团历时10年探索,自主创新,在技术、工艺和生产模式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我国生物化工清洁生产,其发酵、分离等关键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为我国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化工等行业实现“绿色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物工程被誉为本世纪最富价值的产业,国际公认其市场规模是网络经济的10倍。但以发酵工业为基础的生物化工、造纸等,一直占据我国水体污染比重50%以上,给环境保护和大江大河治理带来沉重压力。丰原集团前身为国营蚌埠柠檬酸厂,因高污染、高成本,成为1994年国务院大规模治理淮河污染时要求关停的19家重点污染企业之一。为获得生存权,企业全力进行技术攻关。成功研究出“清液发酵”革

    来源:辽宁科技信息网

    时间:2005-01-24

  • 先进的新“生物打印”技术被发明

     生物通报道:一种检测皮肤和骨骼并可能用于烧伤和严重毁容病人治疗的新技术不久可能像打印机一样打印出人类细胞。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这项突破性技术能通过将组织或骨头的尺度输入计算机,从而使特定的组织和骨头生长。打印人类细胞工程研究组的领导者Brian Derby教授说,对外科医生来说,利用CT扫描来重构任何复杂的脸部容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利用这种新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构建出精确契合的片断。研究人员能够将细胞放在任何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上,从而使组织或骨头生长。这项突破克服了目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即无法长出大的组织并且不能很好地控制组织生长的形状或尺寸。这种技术还能同时打印一种以上类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1

  • 干细胞技术与基因治疗相结合 肺部新血管生成试验

    经过加拿大卫生部批准,多伦多的研究人员将进行利用干细胞技术结合基因疗法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试验。如果这次把当今生物医学领域最先进的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的试验能获得成功,将为今后的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的应用开辟出新的道路。   多伦多研究人员进行这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在患者的肺部生成新的血管。与以前的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试验相比,这次试验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他们将抛弃从人体胚胎细胞中提取干细胞的传统方法,而是提取患者体内将要生长为血管的干细胞。把这些干细胞培养及大量复制后,再通过电流刺激,使它们与促进血管生成的基因ENOS相结合。这种直接从患者体内提取干细胞的方法将减少患者接受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二是他们将直接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1-20

  • “空前”“绝后”的终结者作物育种技术控制

    文明发展到今天,让人类习惯于自由伸展想象的翅膀,随心所欲地改变周围的一切。只要我们愿意,人类能上天入地,也能在十亿分之一的计量水平上搞发明创造;能将不孕的物种克隆出后代,更能让繁殖能力正常的种子绝后??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即所谓的“终结者”作物(terminator crops)。终结者作物早在1990年初就开始在法国和比利时进行田间实验,并迅速波及瑞典、加拿大、英国。而在美国,这一记录更提早到1987年,其目的是保护那些经过基因修饰的高科技作物种子的专利权。   绝 后 的 种 子   终结者作物的核心技术是“终结者”技术,在美国由现已被孟山都(Monsanto)公司购买的“三角洲和松兰

    来源:长江网

    时间:2005-01-20

  •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瓶颈有待突破

    最近,华尔街著名期刊巴伦氏在其网站发表文章称,美国华尔街股市的生物技术股可能又要活跃起来。 有关统计表明,就世界范围而言,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专家预言,以生物经济为主体的第四次浪潮,将像以往的三次浪潮一样,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社科院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课题组的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生物技术产业展示出强劲、高速、持续、先导的发展态势。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力度加大,生物技术产业化能力加快。 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05-01-20

  •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进展

    新颖的微生物强化采油先导项目中获得成功   目前,生物技术被认为是石油工业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提高从上游经营、中间运输部门到下游部门整个链条的附加值,最终带来有形的利益。新颖的生物技术设计、流线型的模拟以及油田的实际监测使得其在阿根廷Vizcacheras油田的强水驱油藏中获得成功。         1.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就是将特殊的微生物体系、生物催化剂与营养物系统接种到生产井或注水井中

    来源:中油网

    时间:2005-01-17

  • 拜耳授权博士伦将血浆酶技术应用于眼科

    博士伦公司 (Bausch & Lomb)与拜耳医药保健生物制品部今天宣布,博士伦公司已经获得将拜耳的血浆酶技术应用于眼科的全球独家授权。 血浆酶是一种源自人体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的产品,具有用于开发治疗眼病的新型疗法的潜力。拜耳正开发非眼科症状领域的血浆酶,以作为一种溶血栓剂溶解动静脉的血块凝结。 博士伦公司负责全球药品及眼内科的公司副总裁 Gary M. Phillips 医学博士表示:“作为眼部保健领域一家具有技术创新传统的全球领导商,博士伦公司一直积极研发新型复合物、新型疗法及技术,以便治疗剥夺人类最宝贵视力的疾病。我们对研发血浆酶技术以用于治疗多个症状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05-01-13

  • 干细胞作角膜移植在上海九院获突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采用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构建角膜上皮层,移植治疗兔子角膜缘损伤,术后角膜透明,为临床治疗眼表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这一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   眼表是维护眼球健康和维持清晰视觉功能的重要结构,眼表疾病可造成大面积眼表上皮受损,引起角膜混浊,对视功能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失明,是一种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的顽固性致盲眼病,长期以来一直是眼科医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九院眼科主任范先群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经过三年的悉心研究,应用培养角膜缘干细胞体外构建角膜上皮,然后对全角膜缘损伤的兔子进行角膜上皮移植,术后角膜透明。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角膜缘损伤导致不同程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5-01-12

  • 全球化工生物技术应用展望

    到2010年,预计所有化学品的20%将由生物技术生产,其销售价值将达3100亿美元。生物技术加工应用潜力最大的是精细化学品,到2010年,其销售价值的60%(1000亿美元)将由生物技术路线来生产。可以预料,特别是复杂的手性分子如对映体纯活性医药组分(api)将采用生物路线生产。前100种药物的50%以上均基于对映式分子结构,这些药物的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生物转换将是新型医物合成用的关键技术。

    来源:慧聪网

    时间:2005-01-12

  • 我国研发出两种农药免疫快速检测新技术

    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因食用农残超标的农产品导致中毒事件屡屡发生,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是监控和保证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措施。硫丹、西维因两种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如在农产品中超标,将对人体造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硫丹还是一种环境激素,对人体内分泌造成干扰。天津科技大学研发的对农药硫丹、西维因残留免疫快速检测技术和试剂盒,具有色谱技术的准确、酶法技术的快速,是国内先进、快速、准确、价廉、实用的新型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亲和力非常强的反应来进行检测的一种新兴技术,这项技术在医学领

    来源:三农在线

    时间:2005-01-11

  • 新方法简化DNA遗传变异研究

     生物通报道:最近,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种新方法将会明显简化确定长DNA片断中与疾病有关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这种方法叫做“直接基因组筛选”,它能促进研究人员根据疾病的遗传模式研究确定出导致病变的遗传变异。通常情况下,实现这个过渡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测定一些病人DNA的基本序列后,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比较来找出最可能与病变有关的变异。因此,这项技术将促进人们对各种疾病的深入了解并找到适宜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公布在2005年1月的Nature Method上。现在,这些研究人员已经用这种直接基因组筛选检测与牛皮癣有关的DNA区域,并且很快就找到了100个先前未知的遗传变异。这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10

  • 中英专家用DNA技术检测两千年前中国战马

    由北京大学考古系与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研究所合作的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整理和检测项目,目前已经初步完成整理工作。专家表示,将联合运用DNA技术检测2000多年前的中国战马。本项合作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研究,对古代马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为进一步了解马的迁徙、传播乃至驯化起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与剑桥大学麦克唐纳研究所的学者希望联手破解“中国驯化马的起源”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目前,双方正在合作,对在以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马骨,包括其埋藏环境、马骨的古病理观察、种群结构以及生物地理的分布等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5-01-10

  • 经济形势复杂 但生物技术形势大好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生命科学商业银行 Burrill & Company 首席执行官 G. Steven Burrill 表示:“尽管2004年美国卷入伊拉克战争,经济形势复杂,面临能源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的挑战,资本市场变动频繁,并且总统任期处于关键时刻,但是生物技术业仍然带来200亿美元以上的债务与股权资本,并且通过合作(109亿美元)、债务交易(84亿美元)及风险资本投资(37亿美元)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现金纪录。2004年生物技术市场的资本也从3440亿美元上升至4000亿美元,增幅达16%。Burrill 表示:“生物技术行业以大好形势结束了2004年,并且基于有力的基础,势必在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05-01-07

  • 德国研究人员公布新的HIV治疗方法

     生物通报道:日前,德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治疗HIV的一个新疗法,这种方法有助于靶向突变的艾滋病病毒。这种突变类型的艾滋病病毒对常用的药物治疗已经产生了抗性。这个发现的详细内容刊登在2005年1月的美国科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目前,约有4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但是,破坏反转录病毒的药物不能治愈这种疾病而只是抑制HIV扩增的能力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寿命的目的。利用新疗法,汉堡Heinrich Pette研究所和Nurember-Eriangen大学的研究人员能够通过中和一种叫做DHS(deoxyhypusine synthas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06

  • 促进实验室自动化的新技术

     生物通报道:RTS Life Science的发言人说他们将在2005年实验室自动化展览会上展示他们的最新自动化技术成果。 2005年2月2号,来自RTS的Simon Sheard和来自Novartis的Juerg Gentsch将展示他们合作研制的联合存储和高通量筛选系统。这个系统每天能够产生1000000个数据点并且可以自动操作48小时(无需人看守)。RTS Symphony提供了能够容纳1000多种化合物的多孔盘,因此使用者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筛选。 这个系统包含三个完整的模块:一个单独的reformating样品存储通道、384至1536个孔的reform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05

  • 酶法技术再次拉响我青霉素产业危机警报

    2004对于我国青霉素产业来说真是“猴年不利”。4月国家发改委的第七次抗生素“降价令”和7月1日国家药监局的“限售令”,使作为抗生素主导产品之一的青霉素遭受重创;接着7月底、8月初的印度“特保”措施,更让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的出口受限一月,造成许多企业产品积压而停产、转产。眼看岁末年尾,12月7日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企业之一的荷兰帝斯曼(DSM)公司又宣布要整合青霉素业务,全力加快“绿色酶法”工艺的运用。这项举措将在产品格局和技术方面给全球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帝斯曼公司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原料药大会上宣告这一发展决策的,其主要措施包括于2005年

    来源:慧聪网

    时间:2005-01-04

  • 新技术将促进人类基因组的破译

     生物通报道:俄勒冈科学和健康大学(OHSU)的研究人员发展的一项确定脑细胞中基因表达的控制因子的新技术可能会释放出人类基因组的抵御疾病的潜力。OHSU Vollum研究所的这项研究刊登在2004年12月29日的《Cell》杂志上。这种新方法是破译基因组信息研究领域的一大进展。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破译其上携带的大量遗传信息就变成了首要问题。这项新方法将会帮助人们破译基因组的调节控制信息。这项技术将细胞的DNA和转录因子蛋白连接起来,然后通过一种叫做免疫沉淀反应的过程分离这个复合体。接着,含21个核苷的DNA从发生免疫沉淀反应的DNA上释放出来,从而形成“基因组标签”,然后在国际基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2-31

  • 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高效的疫苗

     生物通报道:最近,中国的研究人员利用免疫蛋白质组学知识发展了一种快速筛选高效候选疫苗的方法。研究人员将他们的发现公布在Proteomics上,题目为“Rapid screening of highly efficient vaccine candidates by immunoproteomics”。由微生物引发的疾病能够通过中和抗原的疫苗来控制。因此,找到一种高效的免疫原用于免疫预防非常重要。通过结合免疫蛋白质组学和细菌激发,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快速筛选病原细菌的免疫原。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介绍说这种方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外膜蛋白的主要免疫原;接着,用毒性细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2-31

  • 2005年期待十大医学突破

    据外电报道,展望2005年,人类在健康方面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可能距离最终战胜癌症越来越近,忧的是禽流感大有向全世界蔓延的趋势。2005年在健康前沿方面将是令人期待的一年,一些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将会问世,治疗癌症和心脏病的新方法也将取得重要进展,一种新病毒可以让我们为我们的漠视而付出惨重代价。   禽流感   禽流感令科学家感到相当忧虑。禽流感是由一种称为H5N1的新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现正影响东南亚国家的家禽,并已开始传染给人类。专家警告称,这种流行性疾病有可能影响到全球700万至1亿人,死亡率超过70%。但愿这只是专家们在“耸人听闻”,也更希望他们尽快找到应对禽流感的办法。   心脏病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04-12-31

  •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21世纪谁与争锋?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迅速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渗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信息技术促进了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世界信息产业年生产总值超过万亿美元,持续增长的势头十分强劲,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迅速、规模最大的产业。而在进入新千年,当大批网络公司纷纷陷入困境的时候,年青的生物技术产业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而成为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曾预言:超过我的下一个首富必定出自基因领域。2

    来源:国际金融报

    时间:2004-12-31


页次:445/508  共10154篇文章  
分页:[<<][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