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全球生物技术发展再创新高

    根据Ernst  &  Young最近发布的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增长迅猛,各种经济指标均明显升高。美国仍然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但欧洲、亚太等地区正在积极发展,呈追赶之势。 一、财政状况 2004年,全球生物技术工业总收入达54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7%。2003年以来,各主要区域的相对位次几乎没有变化。美国仍然居主导地位,占据全球上市公司总收入的78%,而紧随其后的欧洲、加拿大、亚太地区分别为14%、4%和4%。 全球生物技术工业发展底线接近前一年,2004年亏损53亿美元,而2003年46亿美元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时间:2005-08-30

  • 癌症研究重大突破:与p53作用相同的因子

    生物通报道:法兰德斯大学校际生物科技研究所(the Flanders Inter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VIB)研究人员最近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和比利时肯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的科学家一道,揭开了一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因子的神秘面纱:通过小鼠实验证明,缺乏这种因子的小鼠容易患上癌症。这一研究结果为更好的理解和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靶位点。每一天,我们体内成千上万的细胞更新更替,一代换一代。每一个小细胞都要有经过“幼年期”,“青春期”到“成熟期”,最后步入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体内蛋白因子作为“教育”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29

  • 猪链球菌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问世

    一种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安全等显著特点的猪链球菌荧光PCR检测新技术日前问世,该技术由北京检验检疫局和中国兽医制品监察所共同完成,并于26日在京通过了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组的鉴定。   据北京检验检疫局局长魏传忠介绍,这一技术包括猪链球菌通用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猪链球菌2型荧光PCR检测技术。它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将传统细菌分离方法的3-7天检测时间缩短为1.5个小时。专家建议应在完善数据的基础上,尽快申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   据了解,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不仅可致猪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及心内膜炎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08-29

  •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将再次进行合并重组

    “2008年以前,两企业将完全融为一体。”8月17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简称中生集团)副总经理曾兵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他说的“两企业”,指的是中生集团与中国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简称中卫公司),这两家企业将进行合并重组。           根据此前报批的初步方案,此次重组采取将中卫公司整体划转、并入中生集团的形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5-08-26

  • 韩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启示

    生物技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意义 1991——2002年韩国生物保健领域的专利与论文数增长情况(资料来源:USPTO)       今年6月,韩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上培植出了与受伤者或病人基因相匹配的11株胚胎干细胞系,这项研究对治疗性克隆意义重大,该成果表明韩国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同时该成果也引起了欧美同行的震动。           此前,韩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也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04年2月11日,美国《科学》杂志宣布

    来源:基因潮

    时间:2005-08-26

  • 三大数据库序列碱基数突破1000亿!

    生物通报道:世界三大领先的公用数据库最近的序列碱基数达到了1000亿!鉴于现在数据公用的政策使全球科学家都将测得的DNA或RNA序列拿出来共享。这三大国际核苷酸序列数据库合作成员分别是:EMBL Bank(英国),GenBank(美国),DNA Data Bank of Japan(日本),它们一起达到这一里程碑。EMBL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副所长Graham Cameron表示,“这是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从1982年EMBL的第一条序列到今天来自20万个不同物种超过5 500万条序列,这些资源满足了广大的生物学家的需要。”在上个世纪70年代晚期,人们开始了对生物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24

  • 让大脑干细胞不分化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之前的研究表明,由于特定生态小环境中的分子信号的禁锢作用,生物体中的干细胞能够不断扩增而不会发生分化;在没有这些信号的培养皿中,这些干细胞则发生了分化。多功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一种有潜力发育成许多不同细胞类型的特殊干细胞类型。由于这种细胞能够对称分裂,因此大量人工培养的ES细胞都是相同的。这使得研究人员想知道:身体中的何种条件使得干细胞不会分化?为什么ES细胞会是唯一一类在培养皿中不会分化的细胞类型?以及研究人员如何能在实验室中创造出未分化的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在发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篇新的论文中,Austin Smith和同事发明了一种能够促使由ES细胞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23

  • 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所可能推动的新的科技革命,对于未来人类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医疗、农业、资源、环境等领域有可能产生革命性变革,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解决粮食安全、改善资源环境、缓解能源压力、促进绿色制造等许多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支持外,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予以鼓励与扶持。     ——加快制定国家级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在我国近代史上,曾有几次与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当今时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5-08-23

  • 中法研制爱滋疫苗获突破 疫苗治疗简易无毒

    凤凰卫视8月23日消息,据大公报报道, 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爱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符林春教授今天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肿瘤病毒研究室合作研制的治疗性爱滋病疫苗获新突破,注射疫苗半年后,八成病毒受到抑制,一年后四人达到了不传染他人的程度。国家科技部已拨一千万资金用于这方面的研究,明年将在国内进行人体试验,预计二○○八年可投入大规模生产。进入更大范围人体试验据透露,目前,科学家们已获准在巴西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即更大范围的人体试验,以获得更确切的数据。这项名为「爱滋病的治疗性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已在英国《自然.医学》(Nature Medi

    来源:凤凰网

    时间:2005-08-23

  • 奥德赛的首个PCA技术欧洲专利

    生物通报道:奥德赛公司(Odyssey Thera Inc.)是一个致力于在活细胞中研究药物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这个公司发布了它的第一个欧洲专利EP0966685“检测生物分子反应的蛋白质片段互补分析”(PCA)。这一专利扩大了覆盖公司的核心技术的世界性知识产权。PCA提供了一种在人类细胞内分析药效的全新策略。奥德赛公司将PCA技术用于药物发现研究,包括先导优化和迅速减少副活性。通过同时使用数百个PCA生物传感器,研究人员能够确定药物的分子选择性。药物的正面活性(人们希望的活性)能够被确定,而人们不希望或者不感兴趣的活性则被标记出来。生物分子的反应构成了调节所有生命过程(包括细胞信号过程、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22

  • 打造生物医药新旗舰 推动高新技术大发展

        广州当前已经到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时候。“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在坚持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广州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生物医药创新和产业化技术支撑体系。要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下大力气加快抓出成效来。     生物医药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遵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统筹抓好研发、生产、销售3个环节。     进一步整合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打造高水平的研发平台,集中科研人员实施集约研发、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05-08-22

  •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新方法

    记者近日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了解到:该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丛秀丽博士,在其导师韩忠朝教授的指导下,研制出一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方法,并在最新一期国际杂志《Leukemia》上发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占所有成人白血病的15%-20%,是白血病治疗的一大难题,现有的化疗方案均不能改善其自然病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年生存率也仅有40%~70%,而且不适合于老年患者。该白血病的发病已知主要与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产物有关,后者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引起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受阻,最终导致细胞凋亡障碍。近年来国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8-18

  • 干细胞技术让牙齿再生

    当鲨鱼不慎掉落一颗锋利牙齿的时候,过不了多久就会重新长出新牙,且与原先的牙齿一样锐不可挡。这是鲨鱼天生的“本领”。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本领”呢?         众所周知,上天一共赐予人有限的两副牙齿,第二副牙齿将伴随人的一生。未来某一天,当你不小心打碎第二副的某颗牙齿,或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松动掉落。这时,当你满怀失望地在镜子里看着空荡荡的牙槽,是否会担心牙医换上的人造假牙,可以与你原先的一模一样?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05-08-18

  • 美国工业生物技术正快速发展、广泛应用

    据生物技术行业协会7月29日报道,虽然工业生物技术开始引起很多关注,但仍是一项复杂并有许多未知问题的技术。 报道中指出:“工业生物技术是一项以技术为基础最先进的生物学,对美国环保署法规中有关环境效益的内容:清洁空气法案;清洁水法案;和毒性物质控制法案,都有着重要意义。工业生物技术被誉为是‘最有效的技术’,可满足各种需求。”另外,环保人士期望通过生物技术以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和对石油的依赖。 报道中引用了经合组织的评估: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可以减少水污染;提供清洁燃料;并且减少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报道称:“应用现代生物工具来处理基因,创造出新的酶以及其它生物工具,比传统制造业要节约水和能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时间:2005-08-18

  • 抑制HIF-1:肿瘤放射线治疗的改良方法

    生物通报道:8月刊登在Cancer 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将给无数由于放射治疗而饱受痛苦的癌症患者带来福音。杜克大学医学中心Mark W. Dewhirst博士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了放射线在肿瘤生物学上的复合功用,并且定位了放射治疗的有效部位,这将可以提升即使是难以治疗的肿瘤块的放射线疗法的功效。在早期的研究中,Dewhirst博士就报道过放射线疗法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HIF-1)的表达水平——这一因子的作用是保护肿瘤血管,因此可以帮助肿瘤细胞抵抗放射线。但是,虽然Dewhirst的研究说明抑制HIF-1可以使得肿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17

  • UW:筛选抗癌药物的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研人员利用一种新型的技术对普遍用于心脏病治疗的药物——毛地黄进行了改造,加强了其在抗癌方面的作用。这一结果公布在8月PNAS上。毛地黄学名是Digitalis purpurea L.,属于玄参科,常用于心律不整及充血性心脏衰竭症,但这种药物也有副作用,最严重的副作用可以引起心脏纤维颤动或心室不收缩而死亡。曾经有科学家认为毛地黄有抗癌作用,但是在这方面进行的研究很少。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制药学教授Jon S. Thorson研究小组就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提升了毛地黄杀死细胞和靶定肿瘤细胞的能力。这一项研究意义重大,因为它为科研人员和药物公司提供了一种可以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16

  • 科学家用新型光陷阱技术成功将光束“冻住”1秒钟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  澳大利亚科学家最近在《物理评论通讯》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用新型光陷阱将光束“冻结”1秒钟,这远远超过之前最长1毫秒的记录。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物理学家杰文·朗戴尔及其同事利用新型光陷阱,首次成功地将一个光脉冲“冻住”了足足1秒钟的时间,这是以前最好成绩的1000倍。将“冻住”光束的时间大大延长,意味着可能据此找到实用方法,来制造光计算机或量子计算机用的存储设备。    要使光停住脚步,需要一种特殊的陷阱,其中的原子温度极低,几乎静止,以至于每个原子都有着同样的量子态。通常情况下,这样一团冻结的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5-08-16

  • Cell封面文章:复旦发明创新重组技术!

    生物通报道:你是否看到8月12号发行的Cell杂志?封面是几只蓝色的老鼠。2005年8月12号这真是一个我们学术届值得庆祝的日子,世界顶级Cell杂志发表的第122期的杂志封面文章是由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学生作为第一作者的,他就是年仅26岁的丁昇。图为这个课题的铁三角组合:组长许田博士(中)和吴晓晖博士(右)与丁昇同学(图片来源:复旦大学)文章的主要作者第一作者丁昇,与第一作者做同等贡献的第二作者吴晓晖博士,文章的通讯作者许田博士都是来自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可以说这是今年继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和生物物理所连发三篇Cell文章后的第四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同时这也是对复旦百年校庆的最好学术献礼。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15

  • “胸腺复活”:癌症、艾滋的新突破口

    生物通报道:Monash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能够利用一种常见的激素使小鼠和人类的免疫系统恢复“青春活力”。由Richard Boyd和Jayne Sutherland领导的这个研究组重新开启了能够产生抵御感染所需的T细胞的胸腺。通常情况下,胸腺在成年的初期就被关闭了。这项研究的结果公布在8月的Journal of Immunology上。这些发现为癌症、艾滋病和其他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人以及接受移植的病人的复原给出了新的希望。这项研究表明通过“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e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来抑制“性类固醇”能够使胸腺再次生长,从而增加新生T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8-12

  • 让基因沉默的新方法

    关闭特定基因表达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为研究细胞过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而且也可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治疗。在9月份出版的《自然—化学生物学》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通过靶向DNA的转录始点而抑制基因表达的新方法。蛋白质的合成始于一种名为RNA聚合酶II的与酶转录相应的DNA,产生携带DNA模板信息的信使RNA(mRNA)链。mRNA又被转译成能生产适量蛋白质氨基酸链的核糖体。科学家们早已开始研究如何破坏这一过程,以作为研究细胞过程或疾病状态的一种方法。           Corey和同事假设双螺

    来源:科学时报

    时间:2005-08-12


页次:447/520  共10395篇文章  
分页:[<<][441][442][443][444][445][446][447][448][449][45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