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技术与产品
  • 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从上世纪60年代Clark和Lyon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开始,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已经距今已有40 多年的历史了。作为一门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生物传感器在发酵工艺、环境监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军事及军事医学等方面得到了深度重视和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信息化,生物传感器必将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生物传感器的定义与其发展历史回顾   作为生物,最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其所以能够如此,首先是由于生物能感受外界的各类刺激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体内信息处理系统所能接收并处理的信号。例如,人能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将外界的光、声温度及

    来源:现代实验装备网

    时间:2005-01-28

  • 聚合物纳米印刷技术分辨率达到分子水平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源自碳纳米管的模子已经使得一种广泛使用的聚合物纳米印刷技术的分辨率达到了分子尺度。通过精确地复制纳米级特征,这项技术将可能在微电子学、纳米液体和生物技术领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项研究成果公布在Nano Letters杂志上。聚合物纳米印刷技术将具有浮突结构的一个模子压到一个薄的聚合物膜上。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这两个表面在分子水平上的互作的基本物理和化学特性,更不要说这些反应与分辨率之间的关联了。较好地了解纳米平版印刷术的基本物理学特性和分辨率极限,将能使研究人员构建出更好的模子和膜的聚合物材料的设计标准。研究人员首先在硅片上培植单壁碳纳米管,然后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7

  • 卡内基美隆大学发明了一种胞内蛋白定位新方法

     生物通报道:研究人员首次能够对高分辨率的细胞图像的荧光标记蛋白进行自动化的分类。通过显示出细胞的蛋白质群,这一技术突破为确定疾病蛋白和药物靶标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项由卡内基美隆大学发明的新方法优越于现有的定位细胞内蛋白的可视化方法。这项研究的详细内容公布在近期的Journal of Bi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上。研究将使人们更加彻底的了解与疾病有关的细胞过程。利用这种方法来确定蛋白质群将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出一种能使这些蛋白聚拢在细胞的某个部分的普遍性的蛋白结构。而获取这些信息对战胜疾病是至关重要的。Murphy的这种方法有两个关键组分。其中的一个成分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6

  • UCI的新技术加速传染性疾病疫苗的研制

     生物通报道:UC Irvine研究人员发明的一种新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传染疾病如天花、疟疾和肺结核疫苗的研制。因为这项新技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合成大量蛋白,所以它可能加速疫苗的发展,而这对战胜生物恐怖尤其重要。研究人员将这项研究公布在2005年1月18日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这项技术基于PCR技术,能够使研究人员利用常规的实验室步骤同时加工大量蛋白从而快速发现能用于疫苗研制的抗原。这种新方法使来自一种微生物的384个单个基因在1周内表达,而传统方法每次产生一种蛋白都需要花费数周的时间。这项技术将传染性微生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6

  • 基因治疗传递新方法将使癌症治疗更安全

     生物通报道:在Lankenau医学研究所与麻省理工的一项合作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的原理验证研究表明纳米技术能够用于提高癌症基因治疗的效率。这项研究由Janet Sawicki博士和Robert Langer博士领导,相关文章刊登在近期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杂志上。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可替换的基因治疗方法。研究人员使用的这种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方法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非常小。而且,这种新方法无需使用重组病毒作为治疗基因的载体,因此避免了病毒对病人造成的可能毒性。也正是因为病毒载体的安全隐患才促使研究人员寻找传递基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6

  • 能使癌症药物治疗效果翻倍的技术

     生物通报道:为了找到复发性卵巢癌的最佳治疗方法,耶鲁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将一种叫做耶鲁凋亡分析的技术和另外一种叫做ChemoFX分析联合起来使用。这种新技术将可能使现有药物的疗效翻倍。在患有复发性卵巢癌的病人中,由于肿瘤对许多药物产生抗性,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医生挑选一种药物后必须等六个月的时间来观察它对特定病人的效果。而这两种新技术将可能承担这个预测任务。Mor的实验室基于一种生物学原理发明了耶鲁凋亡分析。这个原则就是当一种药物发生效力时,它会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如果癌细胞对药物产生了抗性,那么凋亡就不能发生。这种方法将能够预测出一种药物是否能够杀死特定的肿瘤。C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5

  • 新颖抗病毒技术抑制小鼠RSV感染

     生物通报道: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结合了纳米颗粒和基因沉默技术的新抗病毒疗法能够抵御呼吸融合病毒(RSV)的攻击。RSV是一种与严重性支气管炎症和哮喘有关的病毒。这项研究刊登在2005年1月的Nature Medicine杂志上。RSV感染肺细胞并能威胁儿童、年老者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的生命。但是目前却没有针对这种感染的疫苗或广泛使用的抗病毒疗法。研究人员利用RNA干扰技术将RSV在肺脏中扩增所需的一种关键蛋白敲除。这种病毒能够利用这种叫做NS1的蛋白抑制身体本身的抗病毒反应,而这种抗病毒反应正常情况下能够在RSV立足未稳前杀死它。研究人员将靶向病毒的NS1基因的RNA干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4

  • 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关键技术分析大赛

    两年一度的第六届蛋白质结构预测关键技术分析大赛(简称CASP,Protein Structure Prediction Center http://predictioncenter.llnl.gov/,)近日在意大利加埃塔落幕,华裔代表队战绩骄人,其中周耀旗的“火花”和许锦波的“猛龙”分别夺得独立服务器组第一名、第三名,余立渤的“王牌”夺得群体服务器比赛第二名。而这三个获奖选手全部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由于“火花”、“王牌”的出色表现,组委会特别邀请这两个研究组在意大利举行的CASP6会议上作报告。据悉,组委会在服务器组中只邀请了这两个代表队做特邀报告。 蛋白质结构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

    时间:2005-01-24

  • 丰原实现我国生物化工行业清洁生产重大突破

    安徽省丰原集团历时10年探索,自主创新,在技术、工艺和生产模式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我国生物化工清洁生产,其发酵、分离等关键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为我国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化工等行业实现“绿色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物工程被誉为本世纪最富价值的产业,国际公认其市场规模是网络经济的10倍。但以发酵工业为基础的生物化工、造纸等,一直占据我国水体污染比重50%以上,给环境保护和大江大河治理带来沉重压力。丰原集团前身为国营蚌埠柠檬酸厂,因高污染、高成本,成为1994年国务院大规模治理淮河污染时要求关停的19家重点污染企业之一。为获得生存权,企业全力进行技术攻关。成功研究出“清液发酵”革

    来源:辽宁科技信息网

    时间:2005-01-24

  • 丰原实现我国生物化工行业清洁生产重大突破

    安徽省丰原集团历时10年探索,自主创新,在技术、工艺和生产模式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我国生物化工清洁生产,其发酵、分离等关键技术,达国际一流水平,为我国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化工等行业实现“绿色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物工程被誉为本世纪最富价值的产业,国际公认其市场规模是网络经济的10倍。但以发酵工业为基础的生物化工、造纸等,一直占据我国水体污染比重50%以上,给环境保护和大江大河治理带来沉重压力。丰原集团前身为国营蚌埠柠檬酸厂,因高污染、高成本,成为1994年国务院大规模治理淮河污染时要求关停的19家重点污染企业之一。为获得生存权,企业全力进行技术攻关。成功研究出“清液发酵”革

    来源:辽宁科技信息网

    时间:2005-01-24

  • 先进的新“生物打印”技术被发明

     生物通报道:一种检测皮肤和骨骼并可能用于烧伤和严重毁容病人治疗的新技术不久可能像打印机一样打印出人类细胞。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这项突破性技术能通过将组织或骨头的尺度输入计算机,从而使特定的组织和骨头生长。打印人类细胞工程研究组的领导者Brian Derby教授说,对外科医生来说,利用CT扫描来重构任何复杂的脸部容貌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利用这种新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构建出精确契合的片断。研究人员能够将细胞放在任何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上,从而使组织或骨头生长。这项突破克服了目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问题,即无法长出大的组织并且不能很好地控制组织生长的形状或尺寸。这种技术还能同时打印一种以上类型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21

  • 干细胞技术与基因治疗相结合 肺部新血管生成试验

    经过加拿大卫生部批准,多伦多的研究人员将进行利用干细胞技术结合基因疗法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试验。如果这次把当今生物医学领域最先进的两种技术结合起来的试验能获得成功,将为今后的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的应用开辟出新的道路。   多伦多研究人员进行这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在患者的肺部生成新的血管。与以前的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试验相比,这次试验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他们将抛弃从人体胚胎细胞中提取干细胞的传统方法,而是提取患者体内将要生长为血管的干细胞。把这些干细胞培养及大量复制后,再通过电流刺激,使它们与促进血管生成的基因ENOS相结合。这种直接从患者体内提取干细胞的方法将减少患者接受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二是他们将直接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05-01-20

  • “空前”“绝后”的终结者作物育种技术控制

    文明发展到今天,让人类习惯于自由伸展想象的翅膀,随心所欲地改变周围的一切。只要我们愿意,人类能上天入地,也能在十亿分之一的计量水平上搞发明创造;能将不孕的物种克隆出后代,更能让繁殖能力正常的种子绝后??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即所谓的“终结者”作物(terminator crops)。终结者作物早在1990年初就开始在法国和比利时进行田间实验,并迅速波及瑞典、加拿大、英国。而在美国,这一记录更提早到1987年,其目的是保护那些经过基因修饰的高科技作物种子的专利权。   绝 后 的 种 子   终结者作物的核心技术是“终结者”技术,在美国由现已被孟山都(Monsanto)公司购买的“三角洲和松兰

    来源:长江网

    时间:2005-01-20

  • 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瓶颈有待突破

    最近,华尔街著名期刊巴伦氏在其网站发表文章称,美国华尔街股市的生物技术股可能又要活跃起来。 有关统计表明,就世界范围而言,生物技术产业的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专家预言,以生物经济为主体的第四次浪潮,将像以往的三次浪潮一样,对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海社科院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课题组的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增长过程中,生物技术产业展示出强劲、高速、持续、先导的发展态势。 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力度加大,生物技术产业化能力加快。 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主导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2005-01-20

  • 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应用进展

    新颖的微生物强化采油先导项目中获得成功   目前,生物技术被认为是石油工业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它能够通过提高从上游经营、中间运输部门到下游部门整个链条的附加值,最终带来有形的利益。新颖的生物技术设计、流线型的模拟以及油田的实际监测使得其在阿根廷Vizcacheras油田的强水驱油藏中获得成功。         1.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         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就是将特殊的微生物体系、生物催化剂与营养物系统接种到生产井或注水井中

    来源:中油网

    时间:2005-01-17

  • 拜耳授权博士伦将血浆酶技术应用于眼科

    博士伦公司 (Bausch & Lomb)与拜耳医药保健生物制品部今天宣布,博士伦公司已经获得将拜耳的血浆酶技术应用于眼科的全球独家授权。 血浆酶是一种源自人体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的产品,具有用于开发治疗眼病的新型疗法的潜力。拜耳正开发非眼科症状领域的血浆酶,以作为一种溶血栓剂溶解动静脉的血块凝结。 博士伦公司负责全球药品及眼内科的公司副总裁 Gary M. Phillips 医学博士表示:“作为眼部保健领域一家具有技术创新传统的全球领导商,博士伦公司一直积极研发新型复合物、新型疗法及技术,以便治疗剥夺人类最宝贵视力的疾病。我们对研发血浆酶技术以用于治疗多个症状

    来源:美通社

    时间:2005-01-13

  • 干细胞作角膜移植在上海九院获突破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采用体外培养角膜缘干细胞构建角膜上皮层,移植治疗兔子角膜缘损伤,术后角膜透明,为临床治疗眼表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这一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   眼表是维护眼球健康和维持清晰视觉功能的重要结构,眼表疾病可造成大面积眼表上皮受损,引起角膜混浊,对视功能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失明,是一种发病率高、治疗困难的顽固性致盲眼病,长期以来一直是眼科医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九院眼科主任范先群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经过三年的悉心研究,应用培养角膜缘干细胞体外构建角膜上皮,然后对全角膜缘损伤的兔子进行角膜上皮移植,术后角膜透明。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角膜缘损伤导致不同程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05-01-12

  • 全球化工生物技术应用展望

    到2010年,预计所有化学品的20%将由生物技术生产,其销售价值将达3100亿美元。生物技术加工应用潜力最大的是精细化学品,到2010年,其销售价值的60%(1000亿美元)将由生物技术路线来生产。可以预料,特别是复杂的手性分子如对映体纯活性医药组分(api)将采用生物路线生产。前100种药物的50%以上均基于对映式分子结构,这些药物的销售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生物转换将是新型医物合成用的关键技术。

    来源:慧聪网

    时间:2005-01-12

  • 我国研发出两种农药免疫快速检测新技术

    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因食用农残超标的农产品导致中毒事件屡屡发生,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是监控和保证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撑和重要措施。硫丹、西维因两种农药是广谱杀虫剂,如在农产品中超标,将对人体造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硫丹还是一种环境激素,对人体内分泌造成干扰。天津科技大学研发的对农药硫丹、西维因残留免疫快速检测技术和试剂盒,具有色谱技术的准确、酶法技术的快速,是国内先进、快速、准确、价廉、实用的新型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利用抗体和抗原之间亲和力非常强的反应来进行检测的一种新兴技术,这项技术在医学领

    来源:三农在线

    时间:2005-01-11

  • 新方法简化DNA遗传变异研究

     生物通报道:最近,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种新方法将会明显简化确定长DNA片断中与疾病有关的遗传变异的研究。这种方法叫做“直接基因组筛选”,它能促进研究人员根据疾病的遗传模式研究确定出导致病变的遗传变异。通常情况下,实现这个过渡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在测定一些病人DNA的基本序列后,研究人员能够通过比较来找出最可能与病变有关的变异。因此,这项技术将促进人们对各种疾病的深入了解并找到适宜的治疗方法。研究人员将这种方法公布在2005年1月的Nature Method上。现在,这些研究人员已经用这种直接基因组筛选检测与牛皮癣有关的DNA区域,并且很快就找到了100个先前未知的遗传变异。这个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5-01-10


页次:451/515  共10283篇文章  
分页:[<<][451][452][453][454][455][456][457][458][459][46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